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

可匈奴人圍在轅門外謾罵,漢軍越騎營根本無法脫身離營。趙統抓耳撓腮,一次次地走進中軍大帳,可耿忠卻閉目養神,如僧侶入定一般。黃沾看着中軍大帳,不管衆將誰來,都不準出聲。趙統都快急哭了,黃沾卻抱着臂,笑嘻嘻地看着,就是不答應他出戰。

趙統只好小聲懇求道,“長史大人,汝行行好!本將再不離營,別部奪伊吾廬後將無法脫身,越騎營延誤軍令事小,吾趙統不過殺頭,二十年後又是吾大漢校尉一個。可班司馬奪取疏榆谷大計,也將因此落空啊!”

黃沾卻小聲道,“汝此時離營,胥皋定會追擊。便不是幫班司馬,而是害了別部。軍情有變,當另覓良策。倘若越騎營脫身過晚,吾允汝以接替別部守城爲主,奪取城北大營都尉將擇另將去辦。說到底,城北大營遲早是吾的,不急!”

趙統明知黃沾在激將,心裡便有點暗惱。他年過五旬,戰場形勢一目瞭然,還需要激將麼?老子隨都尉西征燒當羌時,汝個小屁孩還光着腚呢。心裡罵歸罵,嘴裡是斷斷不敢說出的。雖然黃沾已允不能按時趕到城北大營,不算違背軍令、不算延誤軍機,但趙統擔憂班超孤軍有失,仍急得抓耳撓腮!

渠耆見狀,便想幫趙統一把,當然也是想幫班超一把。他對黃沾小聲道,“稟報長史,末將有一計。請長史允吾出戰,定纏住匈奴人,好讓趙校尉黑暗中趁亂脫身!”

衆將嘰嘰喳喳、嘀嘀咕咕,耿忠其實都聽在耳中。渠耆的話令他睜開眼,想想也只有這辦法。黃沾也心動了,正掉過頭來看着他,但是事關重大,耿忠不敢自專,便從案後起身走進大帳後帳內。

其實,此時竇固早已醒來了,他正端着燭,緊蹙眉頭,靜靜地看着帳上掛着的黃縑圖。耿忠便將渠耆欲掩護越統離營的事稟報了一遍,竇固道,“渠耆此請,正合吾意。然需再待一會,吾此時更……擔心的是,鬼風口!”

原來,竇固是在睡夢中突然想到了這一關鍵節點,便陡然驚醒,嚇出一身冷汗。耿忠聞言也大驚道,“仲升最晚黎明之前便要兵出鬼風口,都尉是擔心鬼風口有匈奴人防守?”

“對,忽視了此要點,這可是要命的地方啊!”

竇固輕輕點頭,不無憂慮地說道,“呼衍勺之父呼衍龕新莽時曾遊學長安,通《孫子》與《司馬兵法》,隨右賢王西擊大月氏時,還曾立下赫赫戰功,成爲北匈奴一代名將。而呼衍勺也打了一輩子仗,以彼之能,不可能忽視鬼風口……要快,命波紹派出可靠斥侯小隊,速前出偵測鬼風口。如匈奴人果有防備,且鬼風口有駐兵,務要提前通報班超之別部,攻擊前進,勿爲敵暗算!”

“老天哪,真是生死攸關,這茬吾與黃沾怎麼就沒想到……吾這就去安排!”

老將耿忠聞言嚇出了一身冷汗,他急趨帳前。可黃沾早聞着帳後竇固的憂慮之聲,也是大驚失色!身爲幕僚長,這可是重大失責啊,因此耿忠剛出,黃沾如着火了一般,便聲音淒厲地高聲喝令道,“刺奸掾吏聽令!”

波紹從大帳外應聲而進,“末將在!”

耿忠厲聲道,“令汝速派可靠斥侯,前出偵測鬼風口。如果匈奴人有防備,務要提前通報班司馬,不惜一切,攻擊前進,以免前功盡棄吃大虧!”

誰知,波紹動都未動,卻抱拳高聲道,“稟報都尉,末將已派出二支四人小隊,一直隱藏在鬼風口及冰雪峽谷中,時刻監視匈奴人動向。鬼風口或峽谷如有匈奴人駐守,斥侯定然會持信物,及時馳報班司馬!”

帳下衆將聞言都愣住了。竇固與耿忠的話,也令衆將大驚失色。只是此爲漢軍最高機密,班超秘而不宣,只向兩位都尉稟報過,波紹是如何知道的?渠耆不解地喝問道,“鬼風口是哪裡?汝又如何得知班司馬要從鬼風口進入疏榆谷?快說……”

耿忠沒理會渠耆與衆將的驚異,卻拍拍胸口,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嘉許地看着波紹道,“外刺官果真是將才,中軍漏算之處已爲汝補上,本尉先記汝一功!”

波紹卻真誠地道,“稟報都尉大人,班司馬仁者之後,在疏榆谷……冒死救過吾一命,波紹無以爲報。鬼風口人跡罕至,吾並不知其能通大軍,然吾憑經驗知道,除了南山口山巔鳥道,也僅有此處有可能通行輕裝大軍,故而提前派出可靠小隊偵測。斥侯前已稟報,鬼風口乃荒涼之地,沼澤遍地,風狂雪冷,不能屯兵,故匈奴人並無守軍……”

竇固已經從帳後走出,直視着波紹溫言道,“二支小隊是否同時派出?領軍之人是否可靠?是否均已回稟?”

波紹道,“稟報都尉大人,兩支小隊一前一後,非一時派出。領隊均敵後斥侯,萬無一失。如無變故,不需回稟。都尉還請放心,斥侯營有行規,兩支小隊都要完成使命。即便一支出了差錯,另一支定然會不辱使命……”

竇固鬆了一口氣,又看了一眼刻漏中的箭尺(注:刻漏又叫漏壺,是一種古代水鍾。通過壺中水位的變化,再通過箭尺上刻度計時。東漢初年主要使用浮箭漏),纔對渠耆與劉萊道,“命汝二人各率五百重騎,出營接戰。以渠耆爲主,劉萊副之,許勝不許敗,務將匈奴人趕回南山口大營。掩護越騎營趙校尉離營後,不得戀戰,速還大營!”

一千騎卒?營外匈奴人可有整整五千人,但渠耆與劉萊卻大喜道,“末將遵令!”

年已五旬的趙統竟然也高興得差點蹦了起來,他抱拳放聲大叫道,“謝都尉垂愛,末將遵令!請都尉放心,越騎營定不辱使命,抄了呼衍勺老賊後路!”

等三將出帳而去,竇固也帶着衆將走到帳外,站立在河西軍帥旗之下,把控戰場全局。

是夜烏雲籠罩,天飄小雪,營外火把明亮,匈奴人亂糟糟地即將收兵回營哺食。渠耆和劉萊悄然點起一千重騎,“轟”地一聲砲響,三道轅門驟然打開,漢軍一千騎舉着火把,分三路突然衝出大營,如一股兇猛澎湃的急流奔騰着,向一箭之外的匈奴人席捲而去!

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四十二章 小宛吃醋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章 貪淫惹禍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
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四十二章 小宛吃醋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章 貪淫惹禍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