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君胡不歸

駝隊並沒有停下,刑卒們也沒人去幫他,只有他的戰馬停在身旁。或許是太困了,他坐在沙漠上先是瘋狂地吐着嘴裡的細沙,繼而麻木地望着川流不息的駝隊,眼都未全睜,懶懶地罵了一句,“狗日的沙漠……”便又拍拍腦門上的黃沙,起身一躍翻上馬背,跟上駝隊,繼續閉着眼養神。

莫賀延磧沙漠,延綿八百里,盡是細細的黃沙。從離開玉門關開始,刑卒已經有四五人從馬背上摔下。最可笑的是蜀郡人方允,這個殺人越貨身負六條人命的重罪刑卒,竟然一頭扎入細細的流沙內,爬起時嗆得死去活來。

對落馬的人,開始還有人譏笑幾聲,但很快就沒有人有心情管了。

乾燥的寒風,枯燥的駝鈴聲,叮叮噹噹,催人入眠。咋夜從涼州大營啓程,四百餘里,他們只在途中小憩一會兒,讓戰馬飲水、餵食馬料,便馬不停蹄奔赴敦煌。刑卒們雖未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但他們都知道此行將經歷艱險生死,故而都很緊張,無一人有怨言。

此時在沙漠上的枯燥行軍,又與咋日完全不一樣。河西走廊南北均有大山阻隔,疾馳中並顧不得冷。可現在坐在駱駝上,沙漠上既乾燥又寒冷,而且是與河西完全不一樣的乾冷。雖然每人都穿着厚厚的胡袍,可不一會兒就感覺到了臉和手腳針刺一般的疼痛!

又冷又困,沒人再有心情調侃、消遣別人了。

“三月走兮,木棉花紅。窈窕清影兮,水連伊闕。九月花落兮,柳憐蔓拂。梢上愛尋兮,良人未歸!秋陽深深兮,與天接。妾望波涌兮,檣不見。黃海萬里兮,胡不歸……胡不歸……”

死氣沉沉的駝隊,枯燥無聊的行軍,單調煩人的駝鈴聲,軍馬、駱駝行走在流沙上的沙沙聲,都讓人受不了。忽然,日南郡人安琦卻突然唱起了家鄉的小調。在這無垠的大沙漠上,他狂吼的聲音顯得那麼弱小、蒼涼,更顯出戈壁的寂靜、空曠。除了風聲,只有駝鈴叮噹,枯燥乏味,似乎不緊不慢地已經響了數千年。

唱畢,見衆人似乎都想起了心事,他又主動說起自己的故事。

安琦是南海海盜頭領,或許這一馬平川、如波浪一般的漫漫黃沙,讓他想起了波濤洶涌的大海。他常居海島海匪,手下有數百人,數十條快船,專門搶劫過往漁船,殺人越貨,無惡不作,沿岸州郡的官軍奈何他不得。五年前,他率衆匪在日南郡登陸,斗膽包天,搶劫了木棉和十幾個女人返回島上。

當天夜裡,安琦大宴羣匪,衆頭領分別做起了新郎。

從搶劫了木棉離岸上船開始,他就一直抱着木棉,愛不釋手。木棉很美,是郡守的女兒,他正是聞其美,才無法無天,深入郡治從深閨內搶奪而來。到島上舉行“婚禮”後,一夜夫妻,木棉竟然對孔武、英俊的安琦生了情愫。一年後,爲他生下一個女兒。就在這時,官軍攻破了小島,衆匪被剿殺,安琦被生擒並下了死牢。

令他感動不已的是,木棉不離不棄,帶着女兒定期到羅城的死牢探視,其情感人。安琦從軍時,木棉帶着女兒送行十數裡,大哭而歸,並唱了上面這支曲子。

“汝狗日的傷天害理,應該斬十次,不,應該凌遲!這麼癡情的女子,爲汝害了也!既然喜歡正經人家女子,爲何不學着隱姓埋名做個好人?”安琦講完故事,淚流滿面,但是沒有人同情他。周福還給了他一鞭子,並憤憤地罵了他一頓。

安琦的故事,淒涼、粗獷的小調,周福的謾罵,都讓人睡意頓消。

衆人也都睡夠了,駝隊又有了點生氣。每相隔約幾裡遠,便能見到一座高高的亭障、烽燧殘跡。烽燧下一般都有高大、寬厚的圍牆,圍牆內有殘破的房屋數間、馬廄、茅廁等等。路邊已經能見到人和動物的屍骨,更顯得戈壁荒漠的淒涼景象。

“沙漠裡怎麼會有這麼多烽火臺、亭障?”吳薌又小聲地問道。

周福到底是個讀書人,總算有了用武之地。他豪情滿懷、充滿詩意地解釋道,“這是前漢武帝時建築的亭障烽燧。前漢時,西域爲吾大漢所有,爲抵抗匈奴人,武帝年間從玉門前至西域北河畔的連城,都建有密集的烽燧,形成了完整的防禦體系。近兩百年歲月悠悠,竟荒蕪如此。現在,輪到吾輩來爲大漢朝奪回西域了!”

“又是武帝……”吳薌嘀咕了一句。

不知什麼時候,天竟然晴了一會。太陽正向西方遙遠的地平線滑去,天漸漸暗了下來,一輪彎彎的月亮,如俏麗的娥眉,懸掛在西邊天上。駝隊已經在流沙上行進了整整半天,馬匹和駱駝沙沙沙的行走聲,使行軍變得單調、枯燥,讓人特別容易變得疲勞。周福擡頭看看天稟道,“太公,是否趁天亮,讓駱駝飲飲水,夜晚再行?”

“不,就地紮營!今夜早歇,明日五更早行!”

班超現在已經成了鄯善大商賈班太公。沙漠行軍是個耐心活,得有韌性。尤其是寒冬時節,夜晚的沙漠上寒冷異常,不適合行軍。他從小生長在河西,又經權魚一族的多年薰陶,讓“班太公”對西域大沙漠多少有點了解,他自然不想打疲勞戰術。

駝隊此時正到了一座破敗的烽燧之下,烽燧旁邊是一個院落,位於駝道旁邊。這個院落也曾經是一座堡壘,它比一般烽燧院子又要大了許多。破敗的門樓下,隱約能看清“五陽”二字。顯然,這個名叫五陽的院落,便是近二百年前的五陽驛置。

驛置的牆壁和院內的屋頂都已經倒塌或殘破,幾乎都被黃沙掩埋了,呈現出一片斷垣殘壁景象。只有烽燧臺高高矗立着,臺高約有三丈。地面的院牆等建築基本已坍塌、風化,沿途多數的烽燧都成了丈餘高的土臺,惟有這座烽燧卻基本保存完好,令人稱奇。

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二十六章 兄妹鬥智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二章 千里迂迴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
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二十六章 兄妹鬥智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二章 千里迂迴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