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

紀蒿深受漢儒劉伶之薰陶,她借鑑漢朝少府與大司農普遍採用的財賦司會收支法,早在拘愚城時便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管理財賦方法。即對財物收支採取“日計月會”之法,並分別設計有“計簿”、“簿書”兩種會計賬冊,用以登記十分繁瑣複雜的會計事項。

具體方法爲,每日零星進出,要逐項進行計和算,簡稱爲計,逐項記入計簿。而每月、每季和每年,要進行一次總合計、算,簡稱爲會,結果要詳細記入簿書。每月、每季和每年,都要依據簿書,編制“進繳表”(注:即類似於今利潤表)和“存用表”(注:即類似於今資產負債表)。

這些計官和會官,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他們都是當時頂尖的人才。司會署不管是計吏還是會官,都需要進行大量的賬目計算。因此,這些計官、會官隨身都會揹着一袋算籌①,都必須掌握算籌和珠算②絕技,偌大的廳堂地面,擺滿算籌,看得淳于薊、田慮等將目瞪口呆。

通過這套嚴格的會計系統,商尉紀蒿對商道貿易、各國市尉府的自營、商隊收益、南道各國的農牧貿果酒等經營,都管理得井井有條,絲絲入扣。商尉府量入爲出、廣開財源,爲班超的漢使府經略西域提供了強有力的財政支撐。

說起來,蒲犁州市尉府就是商尉府的縮小版,其組織形式與運作機制與商尉府如出一轍。

權耜是康居國屬國古魚國人,與慄弋人同爲一個族源。魚國後裔大量進入疏勒國,多成爲疏勒國貴族,生活在盤橐城內外。魚國人與慄弋人一樣,自古便擅長跑駝交易,有算籌、腹算天賦。權耜早先在權魚的貨棧任計官,紀蒿成立商尉府時,完全以權魚的貨棧爲班底,權耜便成爲計史監出類拔萃的計官之一。

權耜出任蒲犁谷市尉府市尉,在他之下設有司會丞、市監丞、農牧丞、傳驛丞、護商丞六個部門。

司會丞下又分別設有計史監、會史監兩個會計部門,負責收支記錄、結算和款項進出。市監丞下又設若干小部門,負責提供關防服務和管理商隊、客棧、貨棧等自營事務,收取關稅和市租費,管理大市和軍市。農牧丞負責管理所在國的農牧事務,籌集糧秣和草料等。傳驛丞負責管理驛道驛置驛傳,與各國的外交事務。護商丞則負責剿匪,並保護商隊權益!

其實,一路看下來,包括淳于薊、田慮在內,衆將是越看越糊塗、越頭暈。所謂隔行職隔山,他們對代商尉紀蒿、府丞蠕蠕、樓蘭市尉權魚兒、崑崙市尉昆蘭等商尉府官員再不敢輕視,相反卻佩服得頂禮膜拜。

當家方知柴米貴,男人在前方打仗,女人在後方經營。跟隨漢大使班超打打殺殺了幾年,弄了半天,經略西域絕不僅僅是打仗殺敵這麼簡單,漢使府幾乎所有的瑣事,西域整整大半個天,原來都是夫人瘦弱的雙肩獨自撐了下來!

見淳于薊、田慮帶着衆將恭恭敬敬地向她和蠕蠕鞠了一躬,紀蒿卻略帶心酸地感嘆道,“養一營千人軍隊容易麼,需舉國之力啊。僅靠商尉府摳出一塊一塊銅板還遠遠不夠,右相權大人的考工署、盤橐廄,負責監製甲服盾牌弩矢兵械,沽買戰馬,更是操盡了心的!”

建初二年(公元77年)春三月初,蔥嶺之上的蒲犁谷仍大雪瀰漫,匪患未完全靖清,但漢大使班超突然自盤橐城派來信使傳令。

“自去年十一月聖上下‘閉關詔’起幾月來,軍心動盪,局面或將有變。車師後國妃韓珏,已還於闐,積勞成疾,命懸奄奄,吾深憐之。現着昆蘭返西夜國主持國政,令兀然、弗圖(注:淳于薊、田慮分別字兀然、弗圖)使于闐看望韓夫人,並速返赤河,共商大計!”

給紀蒿的信函則簡短得多,“局勢或有變,令商尉速返盤橐!”

這是班超在正式公文中第一次稱紀蒿爲商尉,取消了前面的那個“代”字,意義非凡,衆將一齊賀喜,但紀蒿卻無丁點欣喜。

這兩封驛函都極其少見地略帶倉皇之感,淳于薊、田慮、紀蒿、昆蘭接令後無不大驚。漢軍北道的大潰敗如瘟疫一般仍在蔓延,聖上在此時下閉關詔,將令西域漢軍雪上加霜,北線最後一個堡壘伊吾廬城即將得而復失,西域南道各國人心惶惶,南道各國貴族和北道各國必蠢蠢欲動!

他們都有不好感覺,閉關詔割裂漢使團與中原聯繫,局勢一直在變壞,但到如此程度還是令他們心驚,現在連道行深厚、木訥寡言的漢大使班超都有點倉皇感了。非常時刻,淳于薊、紀蒿、田慮和昆蘭自然更不敢耽擱分毫。

淳于薊迅速升帳,令旋耶扎羅護商營、薩里庫勒懸度營繼續負責剿匪,剿匪完畢後懸度營則返回西夜國歸建,旋耶扎羅暫時駐守蒲犁谷。令權耜快速組建蒲犁谷州兵、同時也爲市尉府府兵,逐步承擔起維護從蒲犁谷城至高附城之間商道暢通的使命,使護商營能騰出手來管護整個萬里商道。

一切安排完畢,紀蒿帶着蠕蠕由旋耶扎羅的護商營派兵護衛,先行離開蒲犁谷返回盤橐城。淳于薊則將北風交由權耜看護,他和田慮、昆蘭迅速啓程翻越喀刺崑崙澗道下山。昆蘭直接返回她的西夜國呼犍谷城,而淳于薊與田慮則帶着漢使團前軍小隊,越過茫茫的皮山戈壁,快馬加鞭趕赴于闐國西城!

山上依然寒冷如冬,可山下卻是陽春三月,和風煦煦,萬木吐綠,充滿生機!

剛進入于闐國境內,便從前來迎接他們的皮山州西皮水大營千騎長口中得知,車師後國王妃韓珏已經病危。淳于薊、田慮疾馳崑崙山下的韓苑,吳英、錦孃親至轅門迎接,原來她們前兩天剛從赤河城前線匆匆趕了過來。

“副使,阿姊硬撐着一口氣不嚥下,或爲等大人也……”

吳英、錦娘將淳于薊一行接進韓苑,從莊苑轅門至穿過三進院門來到韓苑的內院,這個夯土高牆環繞、四角有堅固箭樓的精緻小院,是韓苑內部最核心的堡壘。即便韓苑外牆防禦體系被攻破,想攻破這個院中堡壘也絕非易事。即便這個堡壘也被攻破,吳英和錦娘也可以通過隱秘的地下通道逃向崑崙山中。

此時韓苑內被一片悲傷的氣氛籠罩着,淳于薊、田慮隨着吳英與錦娘快速進入內室小院正房的上頭房中。房間很大,充滿溫馨的女人氣息,可此時右將昷枂、五十長獷巳羊與數卒跪於榻前地上,而榻上蓋在錦緞被下的婦人身材瘦小,臉色臘黃,已經奄奄一息,她難捨難分地拉着一對十四五歲小兒女的小手,已經說不出話兒來,兩小兒女則在嚶嚶地哽咽着。

吳英上前撫着婦人已無血色的臉龐,小聲道,“阿姊,大漢從未忘記吾韓氏。漢大使班大人派副使淳于大人、田慮將軍,專程來看望汝了……”

正在迷離中的韓珏聞言,慢慢地睜開了雙眼,一雙無神的目光定定地看着面色鐵青的淳于薊。淳于薊趕緊抱拳躬身小聲道,“王妃受苦了!韓融大人乃河西軍大將,以一人身危而扶西域,漢人世代不忘。汝姊妹流落西域,受盡磨難,不改吾漢人本色。汝身陷危境,襄助耿校尉,更是功在千秋。吾代漢大使班超司馬,專程來看望王妃,祝王妃早日康復,再領車師後國!”

這話從漢副使的口中說出,對韓珏來說真是非同小可啊。

曾幾何時,其翁韓融孤身入西域,隻手扶危難,單纓濟蒼天。韓大人遇害後,韓氏一族百餘人幾乎盡亡,僅韓珏、吳英姊妹二人死裡逃生,流落沙海南北,受盡顛沛流離。她們就象是與阿母失散後的孤兒,曾經受盡欺凌,無依無靠。但是,她們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韓融的後人,她們從來沒有忘記韓氏一族肩頭的使命!

現在,在韓珏奄奄一息之時,漢大使派人來了,副使淳于薊這一席話令吳英、錦娘和韓苑衆婦都痛哭失聲!

————————————————

注①:算籌爲一根根同樣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多用竹子製成,通過縱橫兩種排列方式來表示數字,並進行十進位制的加減乘除運算,是中國古代先民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之一。算籌的出現年代已經不可考,最晚約出現於春秋晚期、戰國初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計算乘法的“九九”表和乘法口訣,當發明在這一段時間。

注②:算盤是古代先民在算籌的基礎上,又一偉大的發明創造。“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東漢徐嶽所撰《數術記遺》,“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即把木板刻爲3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遊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後稱之爲“檔”。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一。

這一史實說明,最遲至東漢中晚期,珠算即已代替算籌進行加減乘除計算。從算籌至珠算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一項發明創造都是由於生產實踐的需要才應運而生。珠算的出現也是東漢商業文明高度發達的產物,當時複雜的算籌已經無法承擔繁雜的計算,從簡單的珠算到東漢晚期徐嶽發明算盤,其間理當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因此,本書將珠算也作爲商尉府算法之一。

————————————————

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三十章 兵陷絕境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
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三十章 兵陷絕境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