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 父子雙雄

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十常侍之亂”與“董卓之亂”徹底動搖了王朝的統治根基,使得皇權淪喪、威信盡失,在中央,董卓及其部屬獨斷專權,肆意廢立,中央政府形同虛設;在地方,伴隨着君權的衰弱,各地方勢力擺脫了中央的控制,肆意發展自身的勢力,並在袁紹的倡導下,迅速組織起了以地方勢力爲主導的“討董聯盟”。在中國南方,袁紹的兄弟袁術趁勢也加入了討董的行列,憑藉着家門“四世三公”的聲望招兵買馬,迅速形成了自己的隊伍,包括人稱“江東猛虎”的長沙太守孫堅也被其招致麾下。

據《三國志?孫破虜傳》所述,孫堅“容貌不見,性闊達,好奇節”,是春秋大軍事家孫武的後裔,早年因剿殺海盜而贏得官府的賞識,被選拔爲軍官。從戎之後,孫堅多次成功地平定了地方叛亂,並跟隨名將朱儁征討黃巾軍,立下很多戰功,被東漢朝廷封爲長沙太守、烏程侯。孫堅作戰英勇,身先士卒,其軍事才能在“討董聯盟”中算得上是首屈一指,連董卓也要懼其三分,自長沙起兵北上,未曾與董卓交戰,就先後斬殺了荊州刺史王睿和南陽太守張諮,不但幫助袁術穩穩當當地佔據了荊州最靠北的南陽郡,而且幾乎將身後整個荊州都劃入其勢力範圍。因此,袁術心中歡喜,擇機上表,舉薦孫堅爲豫州刺史。孫堅也確實不負衆望,在其他諸侯戰事不利的情況下,逼走董卓,一路殺進洛陽。一個偶然的機會,孫堅得到了漢王朝的傳國玉璽,據說是當年張讓等作亂,劫持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璽人投到井中的。此後,孫堅整飭部隊,修復被董卓挖掘的漢室陵墓,引兵回次魯陽。由於山東諸侯間各自出於私利、並無實意勤王,“反董聯盟”不久後就瓦解了。隨着各自勢力的擴張,袁術與劉表之間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初平二年(191年),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劉表則遣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兵鋒**,孫堅大敗黃祖,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包圍襄陽。劉表閉門不戰,派黃祖乘夜出城調集兵士。黃祖帶兵歸來,孫堅復與大戰。黃祖敗走,逃到峴山之中,孫堅輕兵追擊。黃祖部將從竹林間發射暗箭,孫堅中箭身死,英雄英年早逝,着實讓人可惜。

孫堅遺有五子,孫堅戰死時,長子孫策年僅十七,他將孫堅的靈柩運回,並葬於曲阿縣(今江蘇丹陽縣)。事畢,孫策渡江,居留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結納豪俊之士,待養成羽翼,爲父報仇。孫策的爲人開朗、直率、大度,善於聽取部屬的意見,很會用人,說話又有幽默感,故而贏得了士人、百姓的擁戴,士民都樂於爲其效命。孫策年齡稍長後,就前往壽春向袁術借兵爲父報仇,袁術聆其語言,察其舉止,知道其大有過人之處。幾經周折,袁術纔將孫堅舊部一千多人交還孫策統領。從此,孫策漸漸流露出英雄本色,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三國志?孫討逆傳》記載,袁術見孫策少年英雄,常嘆息說:“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袁術爲人反覆,往往言而無信,孫策懷恨在心,與其關係逐漸疏遠。後來,丹陽尉朱治(曾任孫堅的校尉)見袁術政德不立、驕奢荒淫,就勸孫策趁機收取江東諸郡、自立門戶。於是,孫策進見袁術,表明要征伐江東,他日可作爲袁術的羽翼。袁術知道孫策已對自己產生不滿、不願再留,但其認爲,劉繇佔據曲阿,王朗佔據會稽,孫策未必能有什麼作爲,就做了個順水人情,答應了孫策的請求,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爲折衝校尉。孫策遂率父親舊部和數百門客東進。一路上,不斷有人來投,孫策的隊伍不斷擴大,周瑜等人也帶來糧草作爲資助。之後,孫策揮師渡江,連續出擊,“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經過數年的努力,這位少年英雄終於擊敗了劉繇、王朗、嚴白虎等江東割據勢力,平定了江南地區。曹操聞得此事,嘆息道:“猘兒難與爭鋒也!”,遂將從弟曹仁的女兒許配孫策的弟弟孫匡,又讓兒子曹彰娶了孫賁的女兒,藉此拉攏孫策。

然而,天妒英才,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孫策輕裝簡從、出外打獵。期間,遭到原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伏擊,面頰中箭、創痛甚劇,自知不久於人世,便請來張昭等人,將其弟孫權立爲江東之主,隨後病逝,時年二十六歲。

《三國志》評論:孫堅勇摯剛毅,孤微發跡,導溫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壯之烈,其修復漢帝陵之舉,足見其忠義之心,出身行伍,卻與董卓、公孫瓚等軍閥迥然不同;孫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僅用了幾年的時間,便開拓出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江、廬陵六郡之地,招攬了周瑜、太史慈等一大批優秀的人才,爲日後東吳開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孫堅、孫策這對父子確實是難得的人物、蓋世的英傑,同時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缺點,以至於英年早逝、壯志難酬。這就是“自恃其勇、輕身犯險”。蘇軾在《留侯論》中講:“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爲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也就是說,有志向的人,確實需要勇氣和犧牲,而這種“捨身忘死”的精神應該用在刀刃上,平素間則必須愛惜自己的生命,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作爲豪傑,須重其身,對於君主,更是如此。《史記?太史公自序》一文中,司馬談在談及道家哲學時,講到道家“君人南面之術”的根本就在於“重身”,手段則是“無爲”,強調“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反,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即君主必須將自身的安危放到“關乎國家興衰、社稷存亡”的高度上加以重視,“君體欠佳、君位不穩”又怎麼能夠治理好天下呢?東漢中後期的政治動盪就是鮮明的一例。東漢王朝,自中期的和帝起,皇帝多數夭折,繼任者又多在幼年,根本沒有實際執政的能力,只得依靠自己的母后臨朝攝政、總攬全局。爲了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攝政的太后不遺餘力地扶植自己的父兄及其黨羽,也就形成我們後世所說的“外戚勢力”。另一方面,皇帝自幼長於深宮,勢單力孤,生活起居均由宦官照管,故與其關係最密切的人莫過於宦官。當皇帝成年後,爲了奪回其本該擁有的政治權力,解除外戚的威脅,自然而然地就會依靠自小爲伴、關係密切的宦官羣體,這也就是“宦官勢力”形成的起因。加之,原有的士族勢力(即官僚、儒生集團),此三者共同成爲主導東漢中後期政治走向的三大勢力集羣。由於漢帝在位時間很短,伴隨着君位的更迭,外戚、宦官和士族之間的矛盾逐步激化,*日趨頻繁、不斷升級,時而兵戎相見,最終導致了“黃巾之亂”、“十常侍之亂”與“董卓之亂”這三場大變亂,致使長達四百餘年的劉漢政權土崩瓦解。因此,在一個君主制中央集權的國家中,君主作爲國家政治軍事體制的核心,其才能的高低與健康的好壞不再是個人的小事,而是關乎着社稷氣運、王朝興衰的首要命題。

孫堅與孫策父子雖然文武雙全、才智過人,但是性格過於“輕浮草率”,缺乏“隱忍持重”的君主氣質,故終其一生也只能夠成爲一代名將、一方諸侯。經過風雨洗禮後的東吳六郡還要靜靜地等待,等待着它真正主人的到來。

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二十一 秦殤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四 老子第三三 國演義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六 率先崛起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二十二 火燒博望第一 序第八 魏武揮鞭第六 商君第二 秦頌第二 帝國斜陽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一 序言第二 廟算第十一 暗度陳倉前言第九 齊魏爭雄第四 大澤狂飆第十五 官渡之戰一第七 河西之恥第四 掘地見母第十四 周敦頤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一 序言說服力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二十一 秦殤第十 吳子第五 取勢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三三 國演義第八 後記第十四 胡服騎射第十一 長勺之戰第二十三一 鳴驚人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八 楚雄漢上第六 北戎之戰第十 漢中對策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二十二 史記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一 序第十七 官渡之戰三第十六 金剛經第七 鉅鹿疑雲第二 孟子第八 楚雄漢上第七 韓非子第十 漢中對策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五 羣雄逐鹿第三 荀子第十六 不戰定燕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三十二 後記第十五 易經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前言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二十九 南服越人第五 莊子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解空第四 謀形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說服力第八 定撫關中第一 序第一 孔子第十三 病榻論相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四三 平晉亂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二十四 邲之戰演繹法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二 秦頌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十八 濰水之戰策算法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四 大澤狂飆
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二十一 秦殤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四 老子第三三 國演義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六 率先崛起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二十二 火燒博望第一 序第八 魏武揮鞭第六 商君第二 秦頌第二 帝國斜陽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一 序言第二 廟算第十一 暗度陳倉前言第九 齊魏爭雄第四 大澤狂飆第十五 官渡之戰一第七 河西之恥第四 掘地見母第十四 周敦頤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一 序言說服力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二十一 秦殤第十 吳子第五 取勢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三三 國演義第八 後記第十四 胡服騎射第十一 長勺之戰第二十三一 鳴驚人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八 楚雄漢上第六 北戎之戰第十 漢中對策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二十二 史記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一 序第十七 官渡之戰三第十六 金剛經第七 鉅鹿疑雲第二 孟子第八 楚雄漢上第七 韓非子第十 漢中對策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十四 泓水之戰第五 羣雄逐鹿第三 荀子第十六 不戰定燕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三十二 後記第十五 易經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前言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二十九 南服越人第五 莊子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解空第四 謀形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說服力第八 定撫關中第一 序第一 孔子第十三 病榻論相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四三 平晉亂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二十四 邲之戰演繹法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二 秦頌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十八 濰水之戰策算法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四 大澤狂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