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 遠交近攻

《飛刀史評雜論》書友羣:66517937(1羣)53649265(2羣)68995168(3羣)83724298(聊天羣)

爲了您更方便的閱讀飛刀史評雜論最新章節,請記住我們的地址: 手機請登錄:

秦昭王時期,魏冉憑藉擁立昭王的功勞以及與昭王的舅甥關係,深受宣太后寵信,對內獨攬大權,總領國政,一生四任秦相,且黨羽衆多;對外力主向東擴張,利用積極靈活的外交手段,配合正面作戰的秦軍,屢次擊敗山東諸國。昭王十四年,白起率領秦軍破韓、魏聯軍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二十三年,秦國參加燕與三晉結成的合縱同盟,舉兵伐齊,大破齊軍,幾乎滅亡齊國。二十七年,秦軍進攻趙國,佔領代地光狼城。二十八年,白起攻楚,拔鄢等數城。次年,拔楚都郢,秦國於此設置南郡,楚國被迫東徙都於陳。期間魏冉多有謀劃,可謂戰績卓著,威震諸侯,因功被封爲穰侯。然而,在擊敗齊、楚兩大強敵後,魏冉醉心於玩弄權術,假借秦國武力專注於進攻齊國,置國家利益於不顧,跨韓、魏而遠征,奪取陶邑,爲己加封,擴大自身的勢力範圍。

此時,一位來自於魏國的說客改變了這一切。這名說客名叫範睢,魏國人,自幼博學機敏,多謀善辯,曾欲求仕魏王,但因家貧無資,只得委身於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後因跟從須賈使齊,被誣通齊賣魏的罪名,險些喪命,幸好得鄭安平相助,易名“張祿”,暗地裡跟隨秦使王稽入秦拜見昭王。召見之時,範睢首先爲秦昭王分析了秦國所面臨的形勢。其認爲:秦國四周均有要塞可守,北有甘泉、谷口可守,南有涇、渭二水爲限,右兼隴西、巴蜀,左據函谷、崤山,秦軍銳士已有百萬,戰車千乘,百姓淳樸而勇於爲國奮戰,局勢有利時,可出關征討,形勢不利時,則可守關拒敵。秦國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勇猛善戰的軍隊,完全有能力去控御山東諸國,稱霸天下的大業可以很容易地實現。但是,秦國至今還偏居西隅,霸業未成,實在讓人痛心,究其原因就在於秦國戰略上的失誤。秦相魏冉派軍越過韓、魏攻打齊國,這是大大的失策,派出軍隊少,不足以給齊國造成損失;派出軍隊多,千里供給,則有損於秦國。如果打算儘量少派秦軍,而儘可能讓韓、魏出兵拼死攻打齊國,這樣實際上只是一廂情願,於情於理都是講不通的,只能造成同盟的背離,一旦盟國間關係出現裂痕,越過韓、魏攻打齊國的行爲將變得更加危險,非但不能爲秦開疆闢土,甚至可能喪師辱國。當今天下,韓、魏兩國居於中原腹地,是爲天下的門戶,秦國東擴必由於此。秦國若想稱雄諸侯,以往奉行的傳統“連橫”政策足以,但若想進取天下,該策略就顯得重點不明、力不從心,因此秦國應該採取“遠交近攻”的戰略,即對距離秦國遠的國家,進行拉攏結交,而對距離秦國近的國家,則集中力量去攻擊削弱它。如此一來,就可以達到“得寸則王之寸,得尺則王之尺”的效果。同時,範睢爲昭王規劃出實施“遠交近攻”戰略的具體步驟:先結合利誘與威懾兩大手段,親附控制韓、魏,藉以威服楚、趙,從而迫使齊國親秦,然後回過頭來再消滅韓、魏。如此由近及遠,得一城是一城,得一地是一地,逐步向外擴張,好比蠶食桑葉一樣,逐步兼併天下。秦昭王對範睢的論斷大爲佩服,拜其爲客卿,共同謀劃用兵攻戰之事,並且調整國家戰略,將韓、魏兩國作爲秦國東擴的重點。昭王三十九年,昭王用範睢謀,派兵伐魏,攻佔懷。兩年後,又攻佔邢丘。昭王四十二年,範睢又爲昭王謀劃攻打韓國,首先攻佔地處韓國咽喉地帶的滎陽重鎮,將韓斷爲三截,陷其處於危亡之中,不得不聽命於秦。經過一系列征戰,秦國國勢越發強盛,山東各國無不畏懼。

範睢是一位中國歷史上極其傑出的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絕非尋常說客所能比擬。他深深地知道,造成秦國戰略混亂的罪魁禍首正是“權臣太重,假借君權,謀取私利”。法家學派非常注重政治領域中的“法”、“術”、“勢”三大要素,認爲此三者是君主治理國家的基石所在。“法”指法制,即以嚴刑峻法管治國家,有功者重賞,有過者則重罰;“術”指權術,即國君要懂得如何利用政治手段,對抗政敵,以保持自身的權位;“勢”指權威,即國君要彙集權力於一身,具有絕對的威信,才能駕馭臣下,統領萬民。而這裡的“法”是治國的基石,“術”是變通的手段,“勢”則是法律最終能夠發揮作用的根本保障。反觀秦國,商鞅之法已經代表了戰國法典的最高水平,秦國因此受益頗多,秦王數代具是明君,權術變通均合乎時宜,此時所缺少的正是君主駕馭羣臣、君臨天下的權威。故而,範睢根據秦國“枝繁幹弱”的缺點,又爲昭王獻上“削枝固幹”之策,逐步剝奪親貴手中大權,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君王的統治地位。秦昭王對此非常贊同,並於四十一年收回穰侯的相印,強令其回封地養老,遂拜範睢爲丞相,封爲應侯。接着又將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等權臣貴族逐到關外,同時把宣太后安置於深宮,不準再幹預朝政。通過這些變革,消除了內部隱患,使權力集中於以秦昭王爲首的中央手中,秦國政權更加穩固。

範睢入秦之後所獻兩策,立足根本,意味深長。“削枝固幹”着眼於秦國內部,削弱權臣實力,加強君主制中央集權,爲秦國最終結束諸侯紛爭、完成華夏統一提供了有利的政治保證。“遠交近攻”則着眼於列國形勢,主張“文武並用,分化諸侯,由近及遠,逐個蠶食”,不僅爲秦國擊破六國、橫掃天下指明瞭方向,而且成爲我國曆史上各政治勢力進行多極鬥爭的重要策略之一,至今仍然閃爍着智慧的光芒,正如元代吳師道在《戰國策校注》中所講:“秦卒用此術破諸侯,並天下。”

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二十七 劉備入川第二十三 略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六 率先崛起第二十四 邲之戰第二 秦頌第三 謀攻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十二 南舉巴蜀第二十四三 國演義第四 老子第一 序言第十八三 置晉君思維的新起點第一 序言第二十三 略第六 北戎之戰第七 韓非子第十 漢中對策第二十 橫掃六合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十七 成皋相持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二 秦頌第八 魏武揮鞭第二十九 相據合肥第一 序第一 孔子第二 秦頌第十五 心戰井陘第一 序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四 大澤狂飆第五 北制之戰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十七 詩經第一 序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七 取捨第十五 官渡之戰一第十六 官渡之戰二第七 鉅鹿疑雲第五 北制之戰第三 秦國興起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八 魏武揮鞭第九 孫子第十 管仲相齊第四 大澤狂飆第七 鉅鹿疑雲第三 沙丘變亂第十四 形格勢禁第六 商君第六 率先崛起第二 孟子第九 項羽分封第五 北制之戰第二三 國志第十七 詩經第十 公孫敗亡第一 孔子第十 兵出函谷第七 襦葛之戰說服力第二 廟算第十一 孫臏第九 桓公得位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七 士人之望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二十七 劉備入川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四 軍政形勢第一 序第八 魏武揮鞭第二十 崤之戰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三 謀攻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二 廟算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八 楚雄漢上第八 後記第三十四 後記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六 商君第六 絕世雙雄第五 北制之戰第十六 金剛經第二十三 赤壁鏖戰
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二十七 劉備入川第二十三 略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六 率先崛起第二十四 邲之戰第二 秦頌第三 謀攻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十二 南舉巴蜀第二十四三 國演義第四 老子第一 序言第十八三 置晉君思維的新起點第一 序言第二十三 略第六 北戎之戰第七 韓非子第十 漢中對策第二十 橫掃六合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十七 成皋相持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二 秦頌第八 魏武揮鞭第二十九 相據合肥第一 序第一 孔子第二 秦頌第十五 心戰井陘第一 序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四 大澤狂飆第五 北制之戰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十七 詩經第一 序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七 取捨第十五 官渡之戰一第十六 官渡之戰二第七 鉅鹿疑雲第五 北制之戰第三 秦國興起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八 魏武揮鞭第九 孫子第十 管仲相齊第四 大澤狂飆第七 鉅鹿疑雲第三 沙丘變亂第十四 形格勢禁第六 商君第六 率先崛起第二 孟子第九 項羽分封第五 北制之戰第二三 國志第十七 詩經第十 公孫敗亡第一 孔子第十 兵出函谷第七 襦葛之戰說服力第二 廟算第十一 孫臏第九 桓公得位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七 士人之望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二十七 劉備入川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四 軍政形勢第一 序第八 魏武揮鞭第二十 崤之戰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三 謀攻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二 廟算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八 楚雄漢上第八 後記第三十四 後記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六 商君第六 絕世雙雄第五 北制之戰第十六 金剛經第二十三 赤壁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