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率領蜀軍主力,攻取漢中,陣斃曹軍名將夏侯淵,完全控制了漢中地區和上庸、房陵郡,基本上奠定了蜀國“三分天下而居其一”的版圖。然而,隨着曹、劉、孫三家實力的此消彼長,他們的軍事、外交策略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同年七月,荊州守將關羽留糜芳、傅士仁守江陵、公安,自率主力進攻襄陽、樊城的曹軍,一路上高歌猛進,並擊敗了增援樊城的曹軍七軍主力,生擒于禁、斬龐德。一時間,關羽威震華夏,曹操爲遏制其北進,在司馬懿和蔣濟的建議下,遣使勸說孫權攻擊關羽的後方。孫權見時機成熟,決定趁機與劉備開戰;都督呂蒙巧設“白衣渡江”之計,襲取荊州。在曹、孫兩家勢力的夾擊之下,關羽兵敗被殺,荊州西部三郡落入東吳之手。

延康元年(220年),一代梟雄曹操病故,世子曹丕繼位爲魏王、丞相、冀州牧,他積極調節曹氏與士族之間的矛盾,確立了“九品中正制”。同年十月,曹丕在取得了士族的支持後,立刻逼迫漢獻帝禪位,建立了魏國,改元黃初,冊封孫權爲吳王。次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一個月後,劉備決定大舉攻吳,企圖奪回荊州。吳主孫權爲了鞏固既得利益,也不願再加劇吳、蜀之間的衝突,曾兩次遣使主動向劉備求和,但均爲劉備所斷然拒絕。諸葛亮、趙雲等絕大多數大臣、將領都看到了大舉攻吳對蜀不利,再三規諫劉備不要出兵攻吳。但是,正在氣頭上的劉備絲毫也聽不進這些意見。事實上,劉備心裡很清楚自己若想更進一步發展,不論滅曹魏還是滅孫吳,依照諸葛亮的《隆中對》來說,都必須奪回荊州,否則只能依靠蜀地偏遠而割據一方。因此,劉備出於公心興復漢室也好,出於私利爲兄弟報仇也罷,都必須奪回荊州。只是由於他過於急切地想要奪回荊州,在蜀國沒有做好充分的進攻計劃的情況下,就倉促發兵,似乎有些不妥。

221年七月,劉備親率蜀軍七萬多人,孤注一擲地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當時,隨着荊州的易主,吳、蜀兩國的邊界已經西移至巫山附近,長江三峽成爲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劉備首先派遣將軍吳班、馮習率領一萬多人作爲先頭部隊,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今湖北巴東)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爲了防範曹魏乘機襲擊,劉備又派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同時暗遣侍中馬良到武陵爭取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邀其起兵協同蜀漢大軍作戰。

孫權在面臨蜀軍戰略進攻的情況下,奮起應戰,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爲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同時,又遣使向曹丕稱臣修好,以避免兩線作戰。

陸遜上任後,通過對雙方兵力、士氣以及地形諸條件的仔細分析,指出劉備兵勢強大,居高守險,銳氣正盛,求勝心切,吳軍應暫且避開蜀軍鋒芒,再伺機破敵,並耐心地說服了吳軍中主張速戰的將領,果斷地實施了戰略退卻,一直後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線。吳軍在此收縮陣線,轉入防禦態勢,以遏制蜀軍的繼續進兵,並彙集兵力,準備相機決戰。如此一來,吳軍雖然失掉了自己部分土地,但卻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嶺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蜀軍,自己則選擇在優勢地形處,以逸待勞、尋找戰機。

222年正月,蜀漢吳班、陳式的水軍進入夷陵地區,屯兵長江兩岸。二月,劉備親率主力從秭歸進抵猇亭,建立了大本營。這時,蜀軍已深入吳境二三百公里,由於開始遭到吳軍的扼阻抵禦,其東進的勢頭停頓了下來。在吳軍“扼守要地、堅守不出”的情況下,蜀軍不得已乃在巫峽、建平(今重慶巫山北)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土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爲了調動陸遜出戰,劉備遣前部督張南率部分兵力圍攻駐守夷道的孫桓。孫桓是孫權的侄兒,因此,吳軍諸將紛紛要求出兵救援,但陸遜深知孫桓素得士衆之心,夷道城堅糧足,最終拒絕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議,避免了吳軍兵力的分散和過早地消耗。

從正月到六月,兩軍仍然相持不決。劉備爲了迅速同吳軍進行決戰,曾頻繁派人到陣前辱罵挑戰,但是陸遜均沉住氣、不予理睬。後來,劉備又派遣吳班率數千人在平地立營,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馬,試圖引誘吳軍出戰,伺機加以聚殲。但是,在冷靜持重的吳將陸遜面前,此計依然未能得逞。陸遜的堅守不戰完全破壞了劉備“倚恃優勢兵力、企求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蜀軍將士逐漸鬥志渙散鬆懈,失去了主動的優勢地位。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劉備無可奈何,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新一輪的進攻。由於蜀軍是處於吳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上,遠離後方,故後勤保障多有困難,且加上劉備百里連營,兵力分散,從而爲陸遜實施戰略反擊提供了可乘之機。

此時,陸遜看到蜀軍士氣沮喪,放棄了“水陸並進、夾擊吳軍”的作戰方針,認爲戰略反攻的時機業已成熟。爲此陸遜上書吳王孫權“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爲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今日爭之,當令必諧。備幹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雖不材,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爲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爲念也”,認爲:交戰之初,吳軍所顧慮的是蜀軍水陸並進、夾江直下,以順流突進的方式,利用水軍包抄吳軍後方;現在蜀軍舍舟就陸,處處結營,從其部署來看,很難再有有什麼變化,這樣我軍就有了機會,擊破蜀軍,當無困難。孫權當即批准了陸遜這一由防禦轉入反攻的作戰計劃。

陸遜在進行大規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隊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這次進攻雖未能奏效,但卻使陸遜從中尋找到了破敵之法——“火攻蜀軍連營”。因爲當時江南正是炎夏季節,氣候悶熱,而蜀軍的營寨都是由木柵所築成,其周圍又全是樹林、茅草,一旦起火,就會燒成一片。決戰開始後,陸遜即命令吳軍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襲蜀軍營寨,順風放火。頓時間火勢猛烈,蜀軍大亂。陸遜乘勢發起反攻,迫使蜀軍西退。其他各路吳軍兵馬,迅速起兵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全面攻擊。吳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攻破蜀軍營寨四十餘座,並且用水軍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繫。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劉備見全線崩潰,逃往夷陵西北馬鞍山,命蜀軍環山據險自衛。陸遜集中兵力,四面圍攻,又殲滅蜀軍數萬之衆。至此,蜀軍潰不成軍,大部死傷和逃散,車、船和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劉備乘夜突圍逃遁,才得以擺脫追兵,逃入永安城中(又叫白帝城,今重慶奉節東)。這時,蜀軍鎮北將軍黃權所部正在江北防禦魏軍。劉備敗退後,黃權的歸路爲吳軍所截斷,不得已於八月率衆向曹魏投降。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陸遜顧忌曹魏方面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後方,遂停止追擊,主動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吳,但因陸遜早有準備,魏軍終於無功而返。次年四月,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臨終前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李嚴等蜀漢重臣,令其輔佐新帝興復漢室,隨後就亡故於白帝城,史稱“永安託孤”。

夷陵之戰是劉備的最後一戰,七萬多蜀漢精英卻大敗於東吳陸遜之手,着實讓人嘆息。客觀地講,東吳主將陸遜高超的指揮才能是吳軍獲勝的關鍵。陸遜善於正確分析敵情,主動退卻,大膽誘敵,將幾百裡的山路完全拋給了蜀軍,既使敵軍難以在立營,又增加了其後勤補給的困難,如此“一棄一取”足見孫武兵法的“捨得”精髓。在劉備軍懈怠後,陸遜又集中兵力,後發制人,擊其疲憊,巧用火攻,並匯合多路吳軍同時發動了氣勢恢宏的戰略反攻,使得蜀漢部隊在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就被徹底擊潰。反觀蜀漢集團,劉備發兵討伐吳國,總的來說,硬件方面的準備還算是比較充分的,畢竟在整個戰役中沒有出現過糧草短缺、兵員不足等問題,蜀軍的後勤補給在當時應該是很出色的;但是,劉備作爲戰役指揮者嚴重缺乏戰略、戰術等方面的佈置,特別是,針對“蜀軍如何穿越荊西北一帶數百里山地,挺進荊州核心區域”這一關鍵環節沒有進行過認真的研究,致使蜀軍進攻套路過於單一,對困難準備不足,一旦陷入僵局,幾乎無計可施。此外,蜀軍在山地聯營佈陣,若如一盤散沙,缺乏抵禦對手反擊的戰略支點,致使蜀軍陣地在陸遜主力部隊的衝擊下出現大幅鬆動,加上吳軍多路穿插,蜀軍的局面也就徹底崩潰了。

夷陵之戰對於三國鼎立的局面具有很大的影響。赤壁之戰後的最大贏家劉備完全失去了軍事要地荊州,參戰兵力大半戰死或投降,衆多將領謀士戰死投降,蜀漢國力損失巨大,基本上毀滅了當年諸葛亮“隆中對策”時制定的宏偉戰略藍圖,這些也間接造成了之後諸葛亮和魏國糾纏多年卻總無功而返的局面。孫吳雖然打贏了戰爭,但是也損失巨大,並進一步損害了吳、蜀關係,減輕了曹魏的壓力,使之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從戰略上看,也就爲日後吳、蜀兩國的先後覆滅埋下了伏筆。

第十五 易經第九 孫子第二 廟算第一 序言第十四 胡服騎射第二 帝國斜陽第十八三 置晉君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八 後記第二十二 史記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十七 詩經第十七 官渡之戰三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一 序第十八三 置晉君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三 謀攻第八 後記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三 秦國興起第二十三 赤壁鏖戰第二十 後記第二十 平定河北第五 羣雄逐鹿第十五 易經第八 楚雄漢上第四 老子第四 老子第十二 鬼谷子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一 序言第八 後記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十九 倉亭之戰第八 楚雄漢上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六 發機第一 序第七 襦葛之戰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六 官渡之戰二第十 管仲相齊第八 商鞅變法第七 河西之恥第五 羣雄逐鹿第三 荀子第三 謀攻第二十三一 鳴驚人第三十三三 國歸晉第三十二 後記第五 帝國反擊前言第八 定撫關中解空第十三 車通三川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六 發機第十一 縱橫天下第八 墨子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十 管仲相齊第九 齊魏爭雄第三三 國演義第五 帝國反擊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二 孟子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十九六 韜第六 商君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一 序言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二 廟算第十 公孫敗亡第二三 國志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二 帝國斜陽第八 商鞅變法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三十三三 國歸晉第一 孔子第十六 金剛經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九 齊魏爭雄第五 取勢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五 羣雄逐鹿第十 公孫敗亡
第十五 易經第九 孫子第二 廟算第一 序言第十四 胡服騎射第二 帝國斜陽第十八三 置晉君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八 後記第二十二 史記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十七 詩經第十七 官渡之戰三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一 序第十八三 置晉君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第三 謀攻第八 後記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三 秦國興起第二十三 赤壁鏖戰第二十 後記第二十 平定河北第五 羣雄逐鹿第十五 易經第八 楚雄漢上第四 老子第四 老子第十二 鬼谷子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一 序言第八 後記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十九 倉亭之戰第八 楚雄漢上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六 發機第一 序第七 襦葛之戰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六 官渡之戰二第十 管仲相齊第八 商鞅變法第七 河西之恥第五 羣雄逐鹿第三 荀子第三 謀攻第二十三一 鳴驚人第三十三三 國歸晉第三十二 後記第五 帝國反擊前言第八 定撫關中解空第十三 車通三川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六 發機第十一 縱橫天下第八 墨子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第十 管仲相齊第九 齊魏爭雄第三三 國演義第五 帝國反擊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二 孟子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十九六 韜第六 商君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一 序言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二 廟算第十 公孫敗亡第二三 國志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二 帝國斜陽第八 商鞅變法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三十三三 國歸晉第一 孔子第十六 金剛經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九 齊魏爭雄第五 取勢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五 羣雄逐鹿第十 公孫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