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謠言之力

是勳藉口糧草不繼,要求暫且撤除雒縣之圍,後退到綿竹,衆將聞言莫不愕然。曹真裹着創傷,首先站出來表示反對。

曹真說了,是參謀(指是峻)纔剛運送數千石糧草過來,加上咱們從前的存糧,足夠吃一個多月的,而且從漢中方面,糧秣還在源源不斷地運入蜀中,雖說消耗甚大,可也遠不到難以爲繼的地步啊,您怎麼說糧草不繼呢?是勳瞟他一眼,回覆道:“吾觀雒城防禦甚嚴,前又被馬超挫吾銳氣,恐倉促難下也——子丹可保旬月必克乎?若頓兵堅城下,久難克陷,而漢中餘糧將盡,彼時即欲安退亦恐不得也。”

曹真說我保證不了一個月便即攻克雒城,但這不是後退的理由啊——“吾氣雖挫,敵亦新敗,如奮力攻城,克之可期,若即退去,候敵氣緩,雒城、成都再相交遘,事恐難協也。”

是勳一皺眉頭,心說倒是我把問題想得太過簡單了,拿軍糧說事兒確實有點兒荒誕,只好現找理由圓謊:“非也,吾若緊逼,恐敵併力,若緩攻勢,彼必爭鬥。且暫退綿竹,積聚糧草,待足三月所需,敵亦紛亂,即可前取雒城,並下成都。且今子丹被創,亦當急歸綿竹榮養也。”

曹真心說你前半截話說得還有一定道理,可後半截就是扯淡啦,先不說我的傷勢並不嚴重,你要是真那麼擔心我,早就該把我跟沮授一起給擡走啦,爲啥沮子輔都已經抵達綿竹了,你纔想起來——哦,曹子丹也負傷啦,應該找個安全的地方養傷啊。這理由未免也太過牽強了吧!

旁邊張郃也勸:“吾若退歸漢中,蜀人或再齟齬,今止退綿竹,距雒不過五十里耳,如暴客仍距門首,彼安肯相鬥以使我得趁其勢者耶?”要麼咱們一口氣退回漢中去。說不定劉封、劉禪會大打出手,如今才後退五十里啊,你當對方全是傻的,大敵就在身邊。還敢鬩牆相鬥?

徐晃補充說:“然也。昔都督說呂布暫退,以使段(煨)、賈(詡)相爭,可取漁人之利,時布在河東,段、賈在河南。所距甚遠,故此計可售。今二劉若爭,我軍旦夕可抵雒城下,即彼爭心生,亦不敢爲此險計也。都督三思。”

是勳一拍桌案:“吾爲大都督,總統軍兵,意已決矣,卿等無復言也。”我是在給你們下命令啊,不是跟你們打商量——“即退綿竹,敢違令者。節鉞在此!”說着一擺袖子,便即退帳。

衆將出得帳外,莫不議論紛紛。有人就指出來了:“前蜀中密使來,見大都督,相談良久,即令退兵。其中得無委曲耶?”大家夥兒一打聽,敢情是勳召見蜀使的時候,是峻也在座中,於是就來找是峻探問:那蜀使究竟跟大都督說了什麼話?難道說吳懿、李嚴有歸降之意,所以都督才暫且退兵。先讓他們跟劉封火併嗎?

是峻心說那秦宓可是以“功高震主”之說來奉勸我哥,要他暫緩攻打蜀地,甚至據蜀自立的,這話可不能隨便泄露出去……雖說我哥當時拒絕了秦宓。可是隨後把我也趕出來,二人密談良久,究竟又多說了些什麼,我可就不清楚啦——難道說秦宓終於把兄長給說服了不成麼?

當下只得搖頭道:“此機密事,諸君不得與聞。”然後一轉頭就進了是勳的大帳,問他哥哥你究竟是什麼意思?你我至親。有什麼打算儘可明言,兄弟我必從兄長馬首是瞻。是勳乃笑道:“諸將皆疑乎?”是峻說沒錯,大家夥兒全都想不明白你究竟爲何退兵,所以來找我探問,不過你放心,對於秦宓跟你說的事兒,我一個字都沒有泄露。

是勳點頭,稱讚是峻:“固知賢弟可付大事也。”完了就問,你覺得我這張嘴怎麼樣?是編造不出合適的理由來說服衆人,要導致衆將疑忌叢生的嗎?“吾固如此,使衆將疑也。”

是峻再問緣由,是勳擺擺手:“密策不可謀之於衆,賢弟且少待數日,便知端底。”是峻心說你才誇我“可付大事”,完了還是不肯告訴我真實想法……難不成兄長你真的起了反心嗎?!

於是大軍暫退,折返綿竹。是勳一進城,就匆匆前往探視沮授,並且摒退衆人,與沮子輔懇談良久,完了滿面喜色地出來,分派衆將督運糧秣、訓練士卒不提。

且說大軍在綿竹及其周邊地區一直停留了小半個月,正如是勳所言,從漢中源源不斷運來糧秣,已足夠三月所需——可是也就這麼多了,往後的運糧速度將逐漸放緩,直到把漢中的糧倉全部掏空爲止。突然這一日,是勳再度召集衆將,一聲令下:“吾意劉封不日即亡,乃可進取雒城、成都去也!”

衆將面面相覷,心說這又是什麼神轉折了?

事情還需要從頭說起。

且說當日劉封兵退葭萌關的時候,魏軍欲追,曹真就指出來,若然蜀人仍相齟齬,那咱們可以逐一擊破,順利攻克雒城、成都,就怕他們面臨大敵卻聯起手來,以後的事情就不那麼好辦啦。馬謖當即獻策,說:“謖有拙計,可使吳、李必不肯納劉封也!”

曹真如今完全瞧不起馬幼常,覺得這就一嘴皮子利索的傢伙,實則書生之見,百無一用,也不知道爲啥大都督還那麼看重他——難道是同爲縱橫之士的緣故,所以才惺惺相惜?果然是勳當即拍案大笑,首肯了馬謖之謀:“幼常所言甚妙,即可遵行。”

那麼馬謖獻了什麼計呢?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寬放此前俘虜的數千蜀卒,並在其間散佈謠言,趁着他們往南方奔躥的機會,遂使謠言廣爲散佈到成都內外。謠言說劉封深恨吳、李等人,因此放出狠話:“孤但退魏兵,即先入成都,屠盡從逆者,至吳子遠、李正方輩,必磔之以泄孤恨也!”

這些被放走的蜀卒,大多數都安家在成都附近,所以並沒有逃歸劉封陣營,而是紛紛抄小道,一路狼狽奔躥,折返了成都,謠言傳到吳、李耳中的速度,比劉封退至雒城的速度還要快得多。吳懿當場就驚了,急問李嚴:“是吾與劉封之仇,今無可禳避也,彼必欲族我等,奈何?”

李嚴說這事兒我早就料到啦,要麼劉封死,要麼咱倆死,終究難以共戴高天,並立此壤——黃公衡還詐稱若肯擁戴劉封繼位,使其得入成都,前事皆可不論呢,我從來就沒有信過他的話。或許因爲情勢所迫,劉封會暫時羈縻、安撫我等,可是隻要等他站穩了腳跟,必取你我項上首級啊!

所以於今之計,只有儘快設謀除掉劉封,併吞他的部衆,然後上下一心,嚴守雒城、成都,則無論國家還是你我身家性命,纔能有保全的可能性。

吳懿問:“計將安出?”李嚴就說了,我從前就有所佈置,在中原地區廣爲散佈相關是宏輔的謠言,計點時日,也該起到一定效果啦,即可遣一能言善辯之士前往,動搖其心,若能使他叛魏自立那是最好,即便不能,也希望能讓他暫且後退,延緩攻勢,所謂“養寇自重”是也。只待魏軍一退,不必要太遠,退至綿竹即可,則劉封當面之敵勢稍緩,必然想要轉過頭來對付我等。而咱們就利用這個機會,假裝被迫示弱,放其歸入成都,然後設圈套取其性命……

於是即遣秦宓來說是勳。秦子敕進了魏營,一番侃侃而談,被是勳全當馬耳東風,但是秦宓並不氣餒,請是勳摒退衆人,說有密事相告。是勳也挺好奇他還有什麼說辭——這大概也是職業病了——便即應允。

他當然也考慮到了,莫非秦子敕欲單獨相對,想要謀刺我乎?可是瞧瞧面前這老頭兒也五十多了,消瘦清癯,仿如風中之燭,入帳之前搜過身,又沒帶什麼兵器——我好歹也練過幾天武啊,腰間還有佩劍,有何可懼?

倘若換了一個不知名的蜀使,或許是勳還不敢如此託大,但秦子敕嘛,他也是久聞其名了,就史書所載,主要功勞就是出使過幾回東吳,把張溫駁得啞口無言而已,從來也沒有領兵打仗的經歷。這就一純耍嘴皮子的文士啊,有什麼本事能做刺客?

所以大着膽子摒退衆人,單獨與秦宓相談。秦子敕一瞧沒有別人在了,便即湊近一些,壓低聲音對是勳說:“宓今來此,實李正方所遣也,正方前使人傳佈謠言於洛中,雲都督有叛魏之心,欲使都督君臣相疑,乃可從中取事耳……”

是勳這回是真的茫然了,心說這又是玩兒的哪一齣啊?你秦子敕竟然將如此隱秘事向我合盤托出,難道是欲效張鬆獻地圖,想要背主求榮不成嗎?

就聽秦宓續道:“今觀都督神情,料已有妙策相應,是正方無能爲也,則蜀必滅。蜀滅無妨,但恐火焱昆崗,玉石俱焚,城破之日,吾主亦不得全也……”

是勳聞言,略一思忖,終於恍然大悟,當即質問道:“卿言汝主,得無爲振威將軍耶?”(未完待續。

第21章 死生之間第17章 正是此賊第5章 雪中偶遇第13章 十命可受第30章 俊傑相對第23章 軍國重器第32章 秦失其鹿第20章 厚固吾勢第5章 漢語拼音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5章 初步較量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8章 內外兼修第7章 包辦婚姻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2章 鄉野土產第6章 欲徵北虜第7章 何必日正第25章 遷胡入幽第18章 長生丹藥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0章 人臣當言第34章 猛虎出柙第9章 煮豆燃萁第13章 必擒是勳第12章 劈章宮門第3章 天命天姓第25章 恩威並施第1章 苴鉏去之第24章 河內司馬第9章 明察秋毫第31章 逃出生天第28章 懸危之計第17章 立長立賢第7章 不忠不孝第31章 玩弄人心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章 益州內患第1章 東郡英豪第20章 是郎才盡第13章 初爲人父第20章 良馬爲贖第24章 三辭三留第12章 鄉野土產第24章 英雄少年第5章 府中密議第1章 遼東軼聞第5章 雪中偶遇第28章 子以母貴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6章 爲人難哉第4章 吾當染指第4章 例不可開第4章 使徐三事第11章 自由心證第20章 秦因何亡第17章 禍福所依第5章 驅散病患第3章 天命天姓第26章 取而代之第7章 何必日正第10章 不合邏輯第20章 前程無限第2章 載舟覆舟第34章 猛虎出柙第6章 反攻序曲第16章 **好淫第9章 涼州用間第19章 難從死志第13章 木秀於林第19章 戰爭迷霧第30章 命中魔星第1章 遼東軼聞第10章 翻供之謎第11章 苦肉之計第25章 恩威並施第9章 爲國殺賊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5章 遠之則怨第12章 黃鬚大奇第7章 善戰無功第6章 欲徵北虜第9章 周平王事第13章 行海索第19章 血戰赤阪第9章 大山在前第12章 覆巢之下第6章 寧我負人第5章 朝鮮新冢第9章 察考諸子第8章 志不可奪第7章 受人構陷第16章 我主不見第27章 遂鄉認親第18章 姻戚之重第15章 請爲紀信第27章 敗絮其中第32章 殺俘不祥第28章 天命何在第16章 爲人難哉
第21章 死生之間第17章 正是此賊第5章 雪中偶遇第13章 十命可受第30章 俊傑相對第23章 軍國重器第32章 秦失其鹿第20章 厚固吾勢第5章 漢語拼音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5章 初步較量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8章 內外兼修第7章 包辦婚姻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2章 鄉野土產第6章 欲徵北虜第7章 何必日正第25章 遷胡入幽第18章 長生丹藥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0章 人臣當言第34章 猛虎出柙第9章 煮豆燃萁第13章 必擒是勳第12章 劈章宮門第3章 天命天姓第25章 恩威並施第1章 苴鉏去之第24章 河內司馬第9章 明察秋毫第31章 逃出生天第28章 懸危之計第17章 立長立賢第7章 不忠不孝第31章 玩弄人心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章 益州內患第1章 東郡英豪第20章 是郎才盡第13章 初爲人父第20章 良馬爲贖第24章 三辭三留第12章 鄉野土產第24章 英雄少年第5章 府中密議第1章 遼東軼聞第5章 雪中偶遇第28章 子以母貴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6章 爲人難哉第4章 吾當染指第4章 例不可開第4章 使徐三事第11章 自由心證第20章 秦因何亡第17章 禍福所依第5章 驅散病患第3章 天命天姓第26章 取而代之第7章 何必日正第10章 不合邏輯第20章 前程無限第2章 載舟覆舟第34章 猛虎出柙第6章 反攻序曲第16章 **好淫第9章 涼州用間第19章 難從死志第13章 木秀於林第19章 戰爭迷霧第30章 命中魔星第1章 遼東軼聞第10章 翻供之謎第11章 苦肉之計第25章 恩威並施第9章 爲國殺賊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5章 遠之則怨第12章 黃鬚大奇第7章 善戰無功第6章 欲徵北虜第9章 周平王事第13章 行海索第19章 血戰赤阪第9章 大山在前第12章 覆巢之下第6章 寧我負人第5章 朝鮮新冢第9章 察考諸子第8章 志不可奪第7章 受人構陷第16章 我主不見第27章 遂鄉認親第18章 姻戚之重第15章 請爲紀信第27章 敗絮其中第32章 殺俘不祥第28章 天命何在第16章 爲人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