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豈忍招贅

就在曹操召見曹德、是勳,論及廢立太子之事前不久,西、南兩線各有戰報傳來。

南線的文聘、黃忠、陸議順利挺進到南海郡治番禺城下,劉備新署太守桓曄主動獻城,南海郡就此平定詔命仍使桓曄守南海,並任陸議爲廣州刺史。

接着,大軍沿鬱水(珠江)而西,在端溪附近擊敗了蒼梧太守吳巨所部據說連弩“震電”初建功勳,射得吳巨所招募的勇悍土卒根本列不成陣形,瞬間便即崩潰。隨即文聘便將吳巨團團圍困在蒼梧郡治廣信城中,又派黃忠率偏師南下,攻取合浦。

此番南征,戰略方針就是要快,趁着劉備因爲距離遙遠,以及爲夏侯惇進駐長安所惑,暫且無法派軍增援的數月時間,儘量佔據足夠大的疆域,控其險要,甚至直接逼士燮投降。

然而直到上一份奏報到來爲止,還並沒有絲毫東海水師的消息。據說最近閩州附近洋麪上狂風驟起,波浪滔天,也不知道水師是遭了難了呢,還是被迫掉頭返回出發地東治去了……是勳也不禁爲魏延等人懸着一份兒心。

南方勢如破竹,北線卻稍稍遇挫。大概是爲了打亂曹軍的部署,使其難以凝聚力量攻打漢中吧,劉備遣關羽、馬超率軍自武都郡出,接聯羌胡,北伐漢陽。夏侯惇聞訊,急遣紹武將軍高覽率軍往救,而涼國相楊阜也派閻行南下策應。隨即射虎谷一戰,關羽先用間,再設伏,大敗魏、凉聯軍,高覽中箭而歿,閻行退守冀縣。

夏侯惇聞報大驚,急忙親率大軍往救。蜀軍圍攻冀縣十餘日無法攻克,關羽被迫撤圍轉向下邽,正遇夏侯惇,雙方惡戰一場。各有損傷。關羽知不能勝,乃遷西縣之民千餘戶,挾裹着退返武都郡。

與此同時,張飛與劉備假子劉封率軍自巴西出。東取秭歸,幸好被魯肅統領的長江水師切斷去路。張飛無奈之下,只得放火焚燒秭歸城外民居,然後退返江關。

射虎谷與秭歸這兩仗,情報傳到洛陽。羣臣商議的結果,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劉備把他幾員大將都派出來了,可見北路虛兵已經起到了效果,估計蜀中即便遣軍去援士褻,也不會是主力,交、廣之戰應可必勝。憂的是,蜀軍戰鬥力還很頑強啊,兩路並出騷擾,以攻代守。就搞得雍、涼、荊等州捉襟見肘,將來即便收復了交、廣二州,再想要攻取漢中,難度係數仍然相當之大。

倒是是勳說了:“小不可以搏大,但使中原穩固,積聚糧秣,乃可使彼疲於奔命,假之一二歲,彼財窮力竭,必非今日之勢也。”咱們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有對劉備用兵了。他慢慢地積攢實力,蜀兵又耐苦戰,打起來費勁是正常的事兒。等到咱們正式對他動手,慢慢侵削之。蜀中宜耕之良田也就成都附近那一塊兒,他真能夠維持軍政實力不衰敗嗎?且等着瞧吧!

或許是曹操把精力主要花費在了軍事行動上,或許是對於改立哪個兒子爲嗣,仍然沒有最終拿定主意,總而言之,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曹魏政局還算是風平浪靜不過誰都瞧得出來,暗中仍然潛流洶涌。

曹昂繼續呆在東宮,半似囚徒,半似寓公;曹氏諸子勾連黨羽,曹操也只是收拾了幾名小官吏(即以逄紀爲始),當作警告罷了;荀公達病臥在家,雖然還沒有正式告老還鄉,也等於淡出了政治舞臺。

延康四年二月,甘氏懷胎將近十一個月,終於臨盆,果如卜者所言,產下一子,是勳考慮到初遇甘氏是在徐州州治郯縣,因此給嬰兒起名爲:是郯。

ωwш •тTk ān •℃ O 待到三月份春暖花開,是勳終於允許長女是雪出嫁,夏侯氏舉辦了盛大的婚禮,其規模僅次於昔日曹昂迎娶呂氏,以及夏侯楙尚清河公主。

本年是雪虛歲十七而即將十八,其婿夏侯威十九歲。本來是勳還打算硬咬牙關生熬到閨女實歲十八的古禮女子十八而笈,男子二十而冠,雖然時下流行早婚,再晚一點兒,理論上也還說得過去然而曹氏見天兒催促,還說:“人不知其父寶愛之,不忍離也,而以爲身罹疾病,不克于歸,或夫君不喜其婿者……”現在哪兒還有大小姐十七、八歲不嫁人的呀,十二、三就出門的也不在少,你要是再拖下去,就怕外界的謠言會更加難聽。

是勳無奈,只得召來夏侯氏當主夏侯衡,商議兩家聯姻之事。要說夏侯衡確實心裡有點兒不大踏實,自從父親夏侯淵戰死之後,自己纔剛成年,兄弟們年歲更小,家族影響力難免直線下滑。自己雖然娶了太傅曹德之女爲妻,但老丈人並不怎麼待見自己,倘若某個兄弟再能跟堂弟夏侯楙似的尚了公主,還則罷了,否則一個不慎,怕會從皇家姻戚、開國功臣跌落到二流家族去呀。倒是有機會通過兄弟夏侯威巴當朝太尉是宏輔的大腿,可是爲啥屢次暗示,是宏輔都沒有給閨女完婚的意思呢?他不是想反悔吧?

如今聽得是勳說起此事,夏侯衡不禁大喜過望,於是備下豐厚的彩禮,舉辦了盛大的婚宴夏侯淵在世時,於諸曹、夏侯中持家最嚴、立身最正,一門心思打仗,很少關注產業,這場婚禮,若非是氏還有嫁妝輿入,幾乎就要把夏侯氏的家底全都給掏空了。

夏侯衡看重此事,由此亦可得見一斑。

任城王曹彰聽聞夏侯、是氏聯姻,趕緊跑去求見曹操,問說父皇打算去參加婚禮嗎?您要是不打算去,兒臣與夏侯家那幾個小子素來交好,願意代您跑這一趟。曹操略加沉吟,便即允准。等外人見着曹彰代表天子前來參加婚禮,不禁紛紛猜測,是否任城王的行情有所看漲呢?

是勳送走閨女,回到家中便不禁唉聲嘆氣,對仍在垂淚的曹氏夫人說道:“雪兒既去,雲兒但取贅也,絕不使離父母!”曹氏一抹眼淚,說別介啊“吾固欲使女兒承歡膝下。然女大當去,千古之禮。豈忍招贅耶?”

這年月相對歧視女性,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女大出嫁,就算是別家人啦。對於家族血脈、產業的延續起不到太大作用所以父兄犯罪,女兒若是已嫁,則不在受牽連之列。同理,男子爲贅,也就是做上門女婿。亦須脫離父族,從此算老婆家裡人,贅婿因此身份很低,幾乎等同於囚徒。所以哪有正經人家好男子肯上門爲贅的呢?曹淼因而才說,不忍心讓女兒招贅招贅很難找着好男人呀,況且是氏產業又不是沒有男子繼承,豈有招贅之理?

是勳一瞪眼睛:“吾家之贅,必強於他家佳婿!”

其實對於小女兒是雲的婚事,他都已經有了腹案啦。去年秋季,兵部屯田司令史馬鈞按察潁川、陳留等郡。途中寫信給他師父趙爽和長官諸葛亮,推薦了兩個屯田系統的小官兒。趙、諸葛二人稟報是勳,是勳一聽兩人姓名,當即下令:“可即召來,入我幕中。”

兩名小官一個十五、一個十六,都是當世好男子,是勳派人把他們接入洛陽,招致幕中,名爲賓客,其實等同於弟子。他還承諾。一旦朝廷再開科舉,必然推薦二人去參加朝廷公卿有舉薦之權,也是可以加分兒的。

是勳當時就琢磨了,若得其一爲婿。必然強過那夏侯威也。

倆孩子年歲大一點兒的,名叫鄧艾,字士載,是勳最爲看重。在原本歷史上,曹魏後期能夠稱得上是軍事家的,在是勳看來。只有司馬仲達、鄧士載、杜元凱三人而已自家弟子郭伯濟都得望後排,至於跟鄧士載齊名的鐘士季,不過跳樑小醜罷了。可是鄧艾長相實在不耐看,外加還結巴,是勳遣人做將,即卒伍中亦必拔鄧艾也,可給閨女找老公……抱歉了,吾雖不得國色而娶,吾女必須俊男才嫁。

小一點兒的孩子叫石苞,字仲容,在原本歷史上的名聲沒有鄧艾響亮,但亦不失爲西晉開國之名將、重臣。關鍵這孩子長得實在太俊偉啦,口齒也伶俐,是勳才一見面,就覺得:此真吾佳婿也。

可是即便這鄧、石二人出身都不高,如今又穩穩捏在了自己手心裡,可一想起來,鄧士載、石仲容與人做贅……總覺得不怎麼對得起他們。唉,我真討厭這個時代,俗流污濁,可是又不得不抉之以濯我足……就算到時候小兩口兒脫離家族,自立門戶,我老丈人也不是跟二十一世紀那樣,可以隨便上門去探望閨女的呀……

是雲終究年紀還小,此事倒不着急。且說是雪出嫁,小夫婦三日後回門,曹氏抱着閨女又是一通哀哀慟哭。是勳設宴款待女婿夏侯威,也把是復從城外接來作陪。雖說夏侯威曾爲是勳弟子,在是府住過好幾年,可如今師徒變成了翁婿,各自拘謹,幾乎無話可說。因而酒過三巡,是勳就主動離席啦,說我到後院瞧瞧閨女去,無咎,你代我多陪陪你妹夫吧。

老爹一走,是復和夏侯威立刻就變得活潑起來,二人連番乾杯,都喝得面紅耳赤。是復藉着酒意就說啦:“復今與兄爲一家也。復無兄,當以兄爲兄;兄雖有弟,亦請以復爲弟。”

夏侯威抹一把鬍子上的酒水,笑着說那是當然的,咱倆那是什麼交情啊“威雖有諸弟,多不如無咎之親也。”這話倒也沒錯,首先夏侯淵多妻妾,夏侯威的弟弟們大多並非一母同胞,天然有所隔閡;其次他曾經離家,在是府上一住好幾年,跟自家兄弟多少有些生分了雖說那時候基本住在城內是邸,跟城外莊院中的是復往來也不頻密,反倒是近年來返家後見面次數更多一些。

是復說啦:“親戚昆弟,吾最敬兄。所不喜者,曹氏子也……”

夏侯威聽了這話不由得一驚,趕緊問:“曹氏子誰耶?”現在天家就姓曹啊,你再愣頭青,可也不能亂講話哪!(~^~)

第10章 窮途之謀第34章 階級鬥爭第6章 尊者一諾第5章 幽州之戰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3章 東海都尉第4章 夢中殺人第15章 野有遺賢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0章 城守秘策第26章 公仁僞書第28章 超願棄父第29章 城下大戰第25章 戲中有戲第19章 黃巾渠帥第10章 天下英雄第23章 幼平奮威第6章 紙上發明第17章 大戰序幕第5章 鮮花牛糞第27章 誰執棋先第6章 此鬍匪也第35章 定遠之功第9章 察考諸子第8章 曹氏之強第32章 太阿倒持第2章 不務正業第5章 鮮花牛糞第18章 二將爭功第20章 入漢摘桃第5章 鮮花牛糞第26章 城門射的第23章 一身是膽第26章 取而代之第25章 千里之間第8章 驃姚之業第6章 反攻序曲第14章 文人落魄第20章 亥豬巳蛇第17章 命促早終第23章 沽名釣譽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7章 兔死狗烹第16章 陽平之戰第5章 王中國死第14章 婚宴驚魂第12章 阿承醜女第15章 不王而王第31章 漢之忠臣第4章 西走而王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0章 鞭長莫及第20章 秦因何亡第28章 誅心之論第18章 捷足先登第6章 欲言南事第15章 窈窕淑女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2章 懸危之勢第13章 兵出子午第2章 兄弟鬩牆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8章 馮翊遺珠第18章 公臺不懌第6章 字典價貴第14章 倭使入覲第14章 帳下壯士第3章 姻不如族第3章 四方貴半第24章 偃師御胡第8章 公達三策第5章 漢語拼音第8章 政治革命第25章 誰堪伯仲第18章 巨型火炬第9章 爲國殺賊第7章 逆天出師第3章 天不可言第11章 成都驚變第17章 立長立賢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0章 臨陣手談第29章 關中之戰第28章 零陵先賢第38章 須三萬金第5章 二得二失第29章 舌燦蓮花第8章 徐方名士第32章 暗流涌動第35章 魯難未已第4章 低調才傑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8章 工人運動第18章 皆不必問第10章 變廢爲寶第13章 孟門之山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3章 堅壁清野
第10章 窮途之謀第34章 階級鬥爭第6章 尊者一諾第5章 幽州之戰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3章 東海都尉第4章 夢中殺人第15章 野有遺賢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0章 城守秘策第26章 公仁僞書第28章 超願棄父第29章 城下大戰第25章 戲中有戲第19章 黃巾渠帥第10章 天下英雄第23章 幼平奮威第6章 紙上發明第17章 大戰序幕第5章 鮮花牛糞第27章 誰執棋先第6章 此鬍匪也第35章 定遠之功第9章 察考諸子第8章 曹氏之強第32章 太阿倒持第2章 不務正業第5章 鮮花牛糞第18章 二將爭功第20章 入漢摘桃第5章 鮮花牛糞第26章 城門射的第23章 一身是膽第26章 取而代之第25章 千里之間第8章 驃姚之業第6章 反攻序曲第14章 文人落魄第20章 亥豬巳蛇第17章 命促早終第23章 沽名釣譽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7章 兔死狗烹第16章 陽平之戰第5章 王中國死第14章 婚宴驚魂第12章 阿承醜女第15章 不王而王第31章 漢之忠臣第4章 西走而王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0章 鞭長莫及第20章 秦因何亡第28章 誅心之論第18章 捷足先登第6章 欲言南事第15章 窈窕淑女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2章 懸危之勢第13章 兵出子午第2章 兄弟鬩牆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8章 馮翊遺珠第18章 公臺不懌第6章 字典價貴第14章 倭使入覲第14章 帳下壯士第3章 姻不如族第3章 四方貴半第24章 偃師御胡第8章 公達三策第5章 漢語拼音第8章 政治革命第25章 誰堪伯仲第18章 巨型火炬第9章 爲國殺賊第7章 逆天出師第3章 天不可言第11章 成都驚變第17章 立長立賢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0章 臨陣手談第29章 關中之戰第28章 零陵先賢第38章 須三萬金第5章 二得二失第29章 舌燦蓮花第8章 徐方名士第32章 暗流涌動第35章 魯難未已第4章 低調才傑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8章 工人運動第18章 皆不必問第10章 變廢爲寶第13章 孟門之山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3章 堅壁清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