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攝政王?”
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完全懵了,要知道,李信是攝政王,在他的理解中,地位同等於他這個徵夷大將軍,掌握國之重器,哪能輕易亂跑?
但更令他擔心的是,李信是什麼人?
德川家光雖然搞閉關鎖國,卻不代表對身邊的龐大鄰居不關心,李信平滅國內動亂,監禁崇禎,大敗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對朝鮮百般盤剝,又把滿洲生生拖入內戰的境地,這樣的人,找上門肯定是爲了自由貿易一事。
自日本派遣遣唐使以來,與大唐、大宋和大元都是自由貿易,甚至到了明朝,日本要自由貿易,大明因海禁,反而對貿易做了諸多限制,結果現在反過來了,大明要求自由貿易,日本卻是閉關鎖國了。
畢竟幕府不是天皇,在名份大義上,屬於僭越,因此自鎌倉幕府以來,至德川幕府,實際上幕府的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德川幕府不得不閉關鎖國,以封閉加強統治。
不過幕府是有私心的,留了長崎一個口岸,獨掌對外貿易往來,獲利豐厚,如今李信要他對外開放,這不是要幕府的老命麼?
底下大名獲取了豐厚利潤,可以招兵買馬,幕府還怎麼統治?
他的心腹青山忠俊憂心忡忡道:“李信此來,必不懷好意,君上,有沒有可能把他拒之門外?”
德川家光擺擺手道:“我若拒了他,他可以去京都,倘若京都那位得了大明的幫助,你說會怎樣?而我們壓制大名,各地大名早已不滿,只是無力反抗罷了,一旦大明與京都簽署了盟約,你再說說看,又有多少大名會投向京都?到時我這江戶算怎麼回事?”
青山忠俊不禁罵道:“這姓李的就到處搞事,日本跟他有什麼關係?天照大神怎麼不就來一場旋風,把他的艦隊消滅在海上?”
“哎~~”
德川家光嘆了口氣,還指望天照大神,如果天照大神有靈,怎麼不把那些西番先給劈了?
李信來日本,確實給他出了個難題,不理會不行,因爲京都還有天皇,執掌名份大義,幾百年來,幕府換了一撥又一撥,但天皇萬世一系,從未換過。
而且德川家光可以確認,李信如果找上後水尾太上天皇,老傢伙會非常樂意與大明合作,天皇有名份大義,放開通商對天皇一系並無損害,甚至還能通過稅收增加收入,有了財權,又有名份,就能逐漸排擠幕府,把政權握在手上,這對於幕府是非常危險的一個變化。
可是消滅明軍,殺死李信,又是不可行的。
現在的日本,可不是豐臣秀吉時代的日本,豐臣秀吉征伐朝鮮之前,戎馬一生,在軍中統一了日本,在個人威望上一時無倆,才能召來各地大名,集中起力量。
而德川幕府先天不足,同被譽爲戰國三傑,豐臣秀吉天縱其才,武田信玄勇猛無雙,平平無奇的德川家康爲何能建立幕府?
因爲他活的夠長,夠隱忍。
他曾與豐臣秀吉爲敵,不是對手,受其招撫,豐臣秀吉攻打朝鮮失敗,悻悻而終,他卻實力無損,後來他又熬死了武田信玄,如果非要作爲對比的話,德川家康大概可看作中國歷史上的司馬懿,建立的政權,充滿着利益交換與妥協,中央的權威先天不足,如果他敢於嚮明軍用兵,底下的大名會立刻造反奪權!
這纔是他真正顧忌的地方。
“罷了,罷了,來者是爲客,請那李信進城,怕是他要帶兵,不讓他帶兵,怕是不敢進,帶了兵我大日本的顏面又在哪裡,你安排下,我去見大明攝政王!”
德川家光無奈道。
“是!”
青山忠俊施禮離去,身爲德川家光的親近,辦事能力是行的,很快就組織起了龐大的歡迎隊伍,以德川家光爲首,去海邊迎接李信。
“妾還以爲日本幕府會要和你戰一場呢。”
柳如是看着浩大的歡迎隊伍,舒了口氣道。
李信微微一笑:“德川家光是個明白人,甚至還可以說,是個明主,深諳權謀之道,壓制別人收攏權力,可惜他用錯了方法,當今的世界,已經不是幾百年前的世界了,置身於時代的大潮中,誰都沒法獨善其身,你的一舉一動,與周邊的環境息息相關。
從表面上看,日本閉關鎖國,是他自己的家事,但是他影響到了我,我們大明的商品沒法銷售到日本,那我就會踹開他的國門,不爲滅他國,只爲在他家裡擺個攤子,因此我們的思維和行事也要跟着改變,如果德川家光頑冥不化,我不會介意再去訪問京都。”
“還真霸道呢!”
柳如是輕啐了句。
船隻向前行駛,海軍陸戰隊先登岸清場,李信也沒有進江戶的意思,就在岸邊,搭個涼棚,與德川家光會談。
德川家光不再提起閉關鎖國,或許他清楚因李信親來,事態已向着不可測的方向發展,再搞閉關鎖國會把自己逼上絕路,他着手考慮的,只能是幕府如何在全面開放的大勢下生存。
李信向他介紹了自己的經驗,也就是國企,與其閉關鎖國,不如自己手握一批大企業,自己賺錢自己花,只要保證幕府的財力強於大名,就可始終壓大名一頭。
擱在現代,這叫做價值觀輸出。
實際上這一套是不符合日本國情的,畢竟日本國土狹小,市場有限,還要面臨來自於大明的強有力競爭,多半是虧損倒閉的結果,可是德川家光並不瞭解內情,而且李信承諾在江戶投資,並提供化工印染行業方面的技術援助。
既然沒有武力掠奪日本的打算,那麼,讓人開放市場,總要給些甜頭,從一開始,李信就有在朝鮮和日本投資化工產業的想法,現代化工的污染治理尚是個難題,更加說一切從頭開始組建,污染根本是防不勝防,因此把重污染行業放在他國是一條可行之計。
恰好江戶位於太平洋西岸,污水都排入了太平洋,污染不到大明沿海。
當然了,李信與德川家光締結的只是意向性協議,具體條款還需要雙方的手下逐條訂立,爲此,李信臨行時帶走了德川家光派出的代表團數十人。
既爲談判,又爲學習,正如古代的遣唐使。
核心技術李信是不會交給日本人的,能讓他學的,只是體制,國企的運營規範。
回到北京,已經是夏末,李信讓南海艦隊着手於把大順的第二批人馬遷往馬六甲,今年送走了李自成,明年就該送崇禎了。
到年底的時候,荷蘭人終於來了,馬六甲的慘敗讓他們認識到,如果再不交好煥發新生的大明,怕是在巴達維亞的基地都會失去,於是答應撤出臺灣,同時在松江府青浦縣靠海的一側,劃出一塊約一平方公里的土地,租給荷蘭人,用於分撿貨物,爲期二十年,到期雙方無異議,可自動續簽,治安由松江警方負責,但不涉及荷蘭人貨場。
爲表示誠意,第一期只象徵性的收取一個銀元。
這和清朝的租界是完全不同的,大明擁有執法權。
其間吳三桂與孔有德火拼,孔有德戰敗身亡,吳三桂向李信稱臣,請求遠赴海外,講真話,往海外送人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就如鄭和七下西洋,到底花了多少銀子,收入幾何,這恐怕是個無底黑洞,永樂死後沒多久就禁海,甚至還把寶船的資料給燒了,未必就與開銷過大沒有關係,李信也是咬牙硬撐。
李自成還好,至少攻佔馬六甲挽回了一部分損失,但是明年送崇禎,就完全是倒貼,再往後送李定國,又是一筆天價高銷。
而且在那個時代,出海的死亡率非常高,爲了儘量保證不出現傷亡,就得徵用更多的船隻,減少人口牲畜的單位密度,這使得成本進一步提升。
不過這對於吳三桂不存在,因爲遼東出產人蔘和貂皮,以目前的運送速度,把吳三桂送走至少要在五年以後,這五年裡,吳三桂用人蔘貂皮爲自己賺路費,因此李信答應了他,他的存身地,將在馬六甲海峽的對面,蘇門答臘島,與李自成隔海相對。
這也是李信的一種掣肘手段,這兩人是永遠不可能聯合起來的。
把吳三桂送往蘇門答臘,有益於將來向新加坡派駐海軍,因爲三方勢力,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
次年春,海冰解冰,崇禎也該走了,隨同崇禎前往北美的,約有近五萬人,其中包括兩萬丁壯,也是戰士,其餘各人只要是有勞動能力的,都經過了培訓,鑄造、治煉、勘探、工程、造船、農林漁牧,各方面人才濟濟,對於崇禎,李信是上了心的。
除了將留給他全副武裝的女王船五十艘,仿女王船百艘,還有大量的槍枝彈藥,甚至連米尼槍的製法都交給了崇禎,未來還將不斷的流放犯罪人員去北美,以目前大明的犯罪率推算,不到死刑的重大罪行全部處以流刑,每年約有千人,這個數目已經不少了,用以增強崇禎的實力。
李信衷心希望崇禎能夠在北美站住腳,阻擋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在全世界的擴張。
“保重!”
李信鄭重拱手。
崇禎心情複雜的看着李信,又看了看站李信身後的張皇后與長平,也拱手道:“望你經營好華夏,若你不堪,朕與朕的子孫早晚有一日會重新回來,告辭!”
說完,大袖一甩,轉身而去。
“父皇!”
長平忍不住泣聲呼喚。
崇禎只腳步略微一頓,就頭也不回的加快了步伐!
不片刻,龐大的艦隊由天津起航,緩緩消失在了地平線盡頭。
“嗚嗚嗚~~”
長平撲入張皇后懷裡痛哭起來。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