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澤天這次在膠南開辦農場,便想將這裡的私塾擴大,讓章家牌樓和農場上的所有孩子免費上學,這樣祠堂裡面的地方就不夠用了。
章家牌樓村後有一座小山,山勢平緩,也不太高,最高處只有百多公尺。山上不適合耕種,也是一片荒蕪,章澤天春天購買荒地的時候順便將這小山買了下來,在山頂建了一片校舍,將私塾遷到了這裡,將全村百多名適齡孩子全部收進來讀書,待遇與章家書院一樣,每天管早中兩頓飯,還給各家一些補貼。章澤天給這書院取了個名字,就叫鐵山書院。
這裡的孩子雖多,基本全是沒有基礎的,只能從識字教育開始學,對先生的要求不高。章澤天從章家書院和技校調了幾個人過來,便滿足了教師的需要。原來私塾中的先生是一位五十歲左右的老秀才,專門教幾個有些基礎的孩子學習四書五經等傳統學問,若發現有適合科考的,便會轉到章家書院去深造。
遼民的孩子就在鐵山書院上學,每天早晨十幾個孩子搭伴走到這裡再吃早飯,傍晚放學之後再走回去。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六里路走起來不算什麼。
後來隨着章家海船的幾次往返,運回來的遼民總數已經達到3000多人,適齡讀書的孩子達到六十多人,鐵山書院的學生總數也達到了近兩百人的規模。後來又有鄰近村莊的孩子來書院求學,書院裡面倒是還有空位,這些孩子便也被收進來。只是對於這些外來的學生,伙食、書本文具都要收費,不過學費就沒有再收。
此時,由於章家莊互助會和農業合作社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對即墨全縣的控制都有了很大提高,章澤天已經分別在他舍人莊和即墨縣城開了書院的分院,爲即墨全縣的孩子提供免費教育。不過只有完全歸附於章家莊管理的李舍人莊像章家莊一樣強制全體孩子入學,併發放補貼。而縣城的分院就像鐵山書院面對外村孩子一樣,只免學費,沒有其他優待了。
饒是如此,章家爲全縣開辦免費教育的事情仍舊令全縣震動,黃縣令也因爲教化地方之功,在新一輪的考績之中再次被評爲“上中”,這已經是他到任以來獲利的第二次“上中”評價,升職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對於這次的考績,黃縣令有些無奈,他根本就不想要這個上中的評價。
只是令他無奈的是,全縣的治安極好,縣衙已經一年多沒有接到訴狀,也沒有發生什麼嚴重案件,非但本縣沒有什麼土匪強人,就連鄰近的其他州縣中的強人,也不敢靠近即墨,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有些誇張了,治安極好是肯定的。
皇糧國稅自從去年被章家包攬之後,更是按時足額交付。而且章家還從外地運來大批糧食,不僅令全縣的糧價得到平抑,還有餘力爲登州駐軍甚至東江鎮提供了充足的糧食,被軍方好好表揚了一把。
再說勸課農桑之事吧,不用他下去勸說,章家便爲全縣一少半的土地修建了灌溉系統,使大量靠天吃飯的旱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水澆地。同時章家又在全縣大力推廣來自海外的新作物,以及新的種植方法,甚至還弄出來的冬小麥的種植方法,使這裡一年一熟的土地變成了一年兩熟。章家還印刷了大量農業耕作技術的小冊子免費發放,此時這些書冊已經流傳到其他州縣,最遠甚至傳到了京城!如此的影響豈止區區一個優秀的考評可以覆蓋!
最後就是教育之事了,這個更瞞不住人。章家書院兩年出了六個秀才,其中兩人中舉,然後又同時中了進士,怎能讓人忽視?更過分的是,章家把書院擴大到了全縣,在縣裡建立了三個免費書院,面向全縣招生,此時已經有近千名學子在章家書院中就讀。更爲誇張的是,章家下屬的全部佃戶長工及工場職工,竟然全部接受了識字教育,想象一下,在識字率不到5%的大文朝,忽然有幾個村莊的居民全體識字,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更何況今年院試,章家書院又有四人進學,在學秀才的數量再次增加到八名,這還是章家書院裡面有天分的童生此前多已進學的結果,首次參加考試的只有章澤義和章緒兩人,但是這兩人的文章磅礴大氣而又不失靈性,文字洗煉,直接被拔爲院試的五經魁首之列,而且毫無爭議。不出意外的話,明年鄉試,章家又要多兩名舉人了。
成就是顯而易見的,只不過這些成就完全是黃縣令“無爲而治”的結果,並不是他不想做些什麼,而是根本插不進手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縣裡的事情不受他控制的發展。
現在的黃縣令已經想開了,每天只是只讀作賦,日子過得還不錯。章家雖然把他徹底架空了,卻沒有虧待他,不僅是當初查抄芶司吏時分到他手裡的一萬多兩銀子幫他還清了欠債,還讓他送回老家一部分,使家中的生活完全步入士大夫水準,後來每月的150兩月例銀更是使他的日子過得十分滋潤。
到即墨之後的幾年,讓原本意氣風發的黃縣令徹底地喪失了銳氣。先是被胥隸架空,又被京城的錢莊連續逼倒債,束手束腳地什麼也施展不開,後來再被章家完全架空,倒成就了他的“無爲而治”,哪裡還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民胸中所學的志向?
更爲現實的是,他看清了自己的能力,充分認識到自己眼高手低的本質,即使現在讓他升到一個更高的位置上去,也不一定能夠做的好,還不如在這裡太太平平地做他的無爲知縣。
章澤天對這個考績結果也不爽,剛剛把黃知縣收服了,如果換一個愣頭青上來,又要鬧得雞飛狗跳,他哪裡有那麼多功夫陪這些人玩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