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

隨後,曠知榮一家,就在達沃地區南巴河一帶的新成立村鎮中,正式定居下來。

在領了當地民政所的戶籍腰牌後,曠知榮的長子安如鈺一家,分得了南巴河右岸一帶十分平曠而肥沃的10畝荒地,全家爲之歡喜無限。

接下來,有政府提供耕牛、種子和農具,全家人每天都在抓緊時間,燒荒除草,開闢田土,以期早點開始播種早稻。

這裡的土地,雖然肥沃,灌溉也甚方便,但畢竟是從未開闢出來的荒地,與國內那些已耕種多年的熟地還是完全不同。

在這裡幹活,除了天氣太過炎熱,令開荒者曬得渾身皮膚開裂外,荒地中的螞蝗亦是極多,一不小心就被咬在腿肚子上,用小刀都割不下來。

而且在這種的荒地中,還偶爾會有潛藏的危險。

那就是,那躲成草從深處,口中藏着致命毒液的熱帶圓斑蝰蛇,如果被它們咬中,不出一刻鐘,便會全身毒發,血液凝固,皮膚潰爛而死。

另外,還有較爲少見,卻是更加兇猛的呂宋短吻鱷。

這種呂宋短吻鱷,在成年後,體重達到六七百斤,身軀十分龐大。它們潛藏在南巴河和各個大大小小的湖泊中,一不注意就會出來偷吃人畜,一但被它們咬中並拖下水的話,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

就在移民剛剛開始墾荒的這段時間裡,這達沃地區,竟有十多名百姓,不是被毒蛇咬死,就是被鱷魚吃掉。

可憐這些遠渡重洋,纔到達這裡的移民百姓,就這樣命喪遙遠的蠻荒之地,倒是甚爲可憐。

只不過,在勤勞勇敢的漢族移民面前,這樣種種不利的條件,皆被慢慢加以克服。

爲防避螞蝗,百姓們耕田時,皆用布裹住了整條小腿,並用綁腿扎牢。而那些毒蛇,只要被發現,就會被立刻就地打死。至於河中和湖泊中的鱷魚,則有當地的輔兵組織集體捕殺,數量業已大爲減少。那殘餘的鱷魚,都皆躲入了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之中,已是難得見到了。

這樣嚴酷的環境,卻也是最能改變人的。

原本的大鄉紳大財主曠知榮,現在也和其他移民一樣,業已適應這樣高溫溼熱的熱帶環境,每天在這炙熱無比的熱帶陽光下,辛勤耕耘,爲了未來的收穫,盡出全部的努力。

從未乾過農活的大兒子曠如鈺,和長孫曠然等人,此時此刻,也不得不咬緊牙關,在這塊熱土上揮灑汗水,努力勞作。

在每天繁重的開墾工作中,他們原本細嫩白晳的皮膚,變得粗糙而黝黑,漸漸地,終於與一般的鄉野村夫,是完全一樣了。

而老鄉紳曠知榮,雖然年紀大幹不動農活,卻也每天在家裡幫忙幹些雜活,同時負責了每天的送飯工作,也算是爲家庭盡了自已最大的一份能力。

曠家全體老小,都在心下祈望,可以通過這樣的辛勤勞作後,能夠迎來一個滿滿的豐收。

畢竟,天道酬勤。

不過,曠知榮心下,還有一個夢想。

那就是,曾經飽受詩書薰陶的曠氏家族,一定能在這南蠻熱土上,依靠自已的努力,漸漸出人頭地,從而重振門楣,再興家風,重現曠氏家族曾在夔州的榮耀。

就在全部土地開闢完成,並且播撒完了稻種後,他那曾爲夔州童生的長孫曠然,被當地一所小學聘爲教師。曠氏家族,總算有人重新開始吃公家飯了。

在曠然被聘爲教師的消息傳來後,曠知榮喜悅非常,在祖宗牌位面前,又燒香禱祝,求他們保佑曠然工作順利,也保佑曠氏家族子孫綿長繁盛,代代皆有人才出。

當然,曠知榮絕對不會想到,其實李嘯對他們這樣的當地鄉紳的安排,還有一層更深層次的考慮。

那就是,李嘯內心希望,能借助流寇之手,清理掉這些當地的地主與富紳。

這些地主鄉紳,與朝廷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在當地,也是盤根錯節的關係,李嘯如果要親自動手來剷除這些當地的地主與鄉紳的話,無疑會遇到極大阻力。

畢竟李嘯雖然是極度自主,卻怎麼着也還披着官軍那層皮,行事做事,當然不能如流賊一般無所顧忌。

故而,在流賊席捲四川已成定局的條件下,卻正好讓他們來出手剷除四川當地的富紳地主,清理掉那盤根錯節的勢力與人脈。

而現在,李嘯大力招收延攬流寇不要的百姓;而在將來,李嘯則計劃再出兵將這些流寇加以消滅。

那麼,當地那些無主的土地,正好由李嘯來重新劃分,再分給各類流民,從而實現了均分土地的基本政策。

更簡潔地來說,那就是,李嘯其實是在借用流寇之手,來完成自已將來一定要做的土地改革政策。

這份用心,只有李嘯和陳子龍姜曰廣等最核心的幕僚知道,其餘部衆,皆不知李嘯這份深藏的心思。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嘯的南洋各省建設得越來越繁榮,那新幾內亞島也是捷報頻傳。

李嘯在心下估算,按現在的進度,最多再過三個月,這新幾內亞全島,便可盡入自已手中。

在李嘯的南洋拓展一片欣欣向榮之際,在河南與山西交界處的陝州一帶,卻發生了一件誰也想不到的事情。

陝州野外,流寇軍營。

一頂寬闊的牛皮帳蓬,上面高高飄着一面高字旗,帳篷外面,被層層軍兵嚴密守衛。

而從這牛皮帳篷之中,卻是不時傳出,隱約可聞的男人的低吼與女人的呻吟。

如果把視線移到帳中,則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地上,鋪了一張厚厚的絨墊。在這絨墊上,一個身材魁梧卻赤.身.露體的男人,正把一個身材妖嬈,皮膚潔白的女人緊緊壓在身下。

男人在不停地做着活塞運動,啪啪之聲清晰可聞,混和着一聲接一聲的低吼,與一道又一道的嬌吟,讓整個帳篷裡,頓是春光無限,充滿了本能而原始的肉慾氣息。

隨着啪啪之聲的越發急切,男人的低吼與女人的呻吟也越發密集。

終於,男人發出一聲有如牛叫般的吼叫,他緊捏着女人豐滿而柔軟的胸部,全身顫抖,傾泄如注,巨大的快感,有如過電般從他頭頂蔓延到尾椎。

然後,他有如一根被砍倒的木頭一樣,無力地倒在女人綿軟而潔白的身體上。

女人一動不動,柔荑般的手指,在男人汗出如漿的背上緩緩劃過,她的眼中,卻是緩緩地流出兩行清淚。

“寶貝,你真的讓我爽死了。”男人喘着氣,聲音低低地說道。

女人臉上擠出笑容,卻又是兩行淚水潸然而落:“當家的,我只怕我們這樣下去,終有一天,會被他發現的。”

聽了女人的話語,男人的臉上,驟然劃過一絲猙獰。

“你休要怕,高某一人做事一人當,總有一天,我要先下手幹掉他!”

“這……他必竟是你的兄弟,你下得去手麼?”

“爲什麼下不去手?老子殺他有如砍瓜切菜!李勾鼻子雖與我曾是兄弟,但爲了你,就是殺他十個,我眼都不會眨一下!”

“夫君,不要,我真的不想看到,你們爲我而互相殘殺。”女人緊緊地抱着男人的頭顱,又低低地哭訴道:“你縱殺了他,那他的一衆兄弟,只怕也會立刻殺了你,這樣一來,我們又如何可以長相廝守呢?”

聽了女人的話,男人陷入了沉默。整個帳蓬之中,一片壓抑的死寂。

這個男人,名叫高傑,是李自成手下大將。

而這個女人,名喚邢氏,是李自成的老婆。

這高傑,字英吾,與李自成是陝西同鄉,他長得身高體壯,一張國字臉棱角分明,又是濃眉大眼,外表十分俊朗,又因其作戰勇敢,故被李自成收爲親信大將,每天留在身邊。

而那邢氏,卻是身姿豐美,青春年少,在每天與大帥哥高傑的相處中,兩人漸漸互生愛慕之情,只不過,因李自成之故,兩人雖心下互有好感,卻不敢公開行事。

而現在,李自成因爲率兵去攻打擄掠豫西一帶,他安排高傑帶着後備部隊,守衛在陝州一帶,以保護其後路及家小。

李自成萬萬沒想到,他這一離去,正好給高傑與邢氏二人,創造了絕佳的相處機會。李自成剛率兵離去,高傑與邢氏兩人,頓時有如干柴烈火,立即勾搭在了一起。

就這樣,高傑這名與李自成同鄉的親密戰友,親手給李自成,這名歷史上的大順皇帝,戴了一頂綠油油的大帽子。

許久,高傑終於低低地開口:“夫人,若要長久,也不是沒有辦法。”

“哦,什麼辦法?”

“率軍投明。”高傑的臉上,又是一道狠色閃過。

“投明?那不是徹底與自成他們爲敵了麼?”邢氏臉上滿是驚慌之色。

“哼!現在我們已做了這樣的事,這兄弟反目互成仇敵,已是必然!在將來,縱是我不殺他,他也必來殺我!”高傑恨恨道:“我手下兵力微弱,不是李自成的對手。眼下之計,唯有投靠明朝,方可與李自成較量一番,將來鹿死誰手,倒還難說得呢!”

“那各路明軍甚多,你打算去投誰呢?”邢氏又問。

“我打算,率軍從陝州出發,退回陝西,去投那在陝西郃陽駐守的唐軍。”高傑一臉堅定的表情。

“投唐軍?爲何要走這麼遠去投唐軍呢?爲何不在就近地方,投那孫傳庭或洪承疇部呢?”邢氏一臉不解。

高傑卻是苦笑着搖了搖頭,長嘆一聲道:“夫人,你以爲爲夫是一時衝動嗎?不是的,我也早就想過,真要從義軍中抽身退步的話,當去投誰最爲合適。”

未等邢氏說話,高傑繼續道:“有道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以我觀之,那陝西巡撫孫傳庭、三邊總督洪承疇,乃至湖廣總兵官左良玉等人,皆是碌碌之輩,難有太大作爲。我等往投,必是難得長久。唯有去投唐軍,去投那堪稱是明朝的干城之柱的唐國公李嘯,方是最佳之出路。”

高傑頓了下,又說道:“這唐國公李嘯,北抗韃虜,南擊義軍,戰功彪炳,獨步天下。其部下唐軍,堪爲虎狼無敵之師也。李嘯雄踞山東之地,又在全國之內,多有分兵之部衆,其勢可謂極廣。且我聽說,此人還力敗西夷,大力開拓海外之地,真真不世出之豪雄也!我等若投此人,必獲重用,你我二人,也就可以長久地在一起了。“

邢氏默然,良久方嘆息道:“當家的,既然你拿定了主意,妾身聽你的便是。那這幾天,我們就好好收拾一下,準備逃走吧。“

高傑嗯了一聲,又緊緊地把她摟在懷裡。

邢氏在他懷裡,有如一隻蜷縮的小貓,一雙誘人的杏眼中,不覺又流出了幸福的淚水。

兩天後,崇禎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高傑悄悄收拾本部三千餘人的兵馬,拔營起行,率衆直退陝西而去。

五天後,高傑之部一路疾行,渡過黃河,來到了郃陽城下,隨後,高傑立刻派手下大將李成棟,前去通報。

“唐軍守將聽着,我等皆是高傑將軍部衆,是特來投誠之義軍也。我部遠道而來,專想投在唐國公手下效力。請速開城門,放我等入城。“

身材高大雄壯的李成棟,騎在一匹健壯的黑馬上,在離郃陽西門約一箭之地外,朝着城門縱聲大吼。

聽到竟是流賊來投,站在城門樓上的唐軍徵西營副營長莫長榮,不覺皺起了眉頭。

他迅速地想到了,上次那流賊張妙手,便是以詐降爲條件,險些率部攻下郃陽。自已現在,卻是再不能輕信他們了。

“去,去把齊監撫叫來,本將有要事與他相商。“莫長榮對一旁的一名小兵,急急喚道。

小兵應諾而去,很快,他的搭檔,監撫齊謨便急急登上城樓,來到了他的身旁。

“莫將軍,發生什麼事了?“齊謨急問。

莫長榮伸手一指城外的高傑部兵馬,便立刻低聲道:“喏,城外有大批流賊兵馬前來,說是要投靠我們李大人,卻不知道,是真是假。“

聽莫長榮這麼一問,監撫齊謨不覺也皺起了眉頭。

不過他想了想,隨即便在莫長榮耳邊,低語了幾句。

莫長榮邊聽邊點頭,隨後,眉頭己然舒開。

他跨前幾步,貼着雉堞站立,衝着高傑部衆大聲喊道:“既你等有心歸順,我軍亦是歡迎。那你們就先在城外,自行解除武裝,不可耍弄陰謀。我等會派軍兵校驗,若爾等確是一心歸投我軍,則本將定會大開城門,親自迎接你部入城。“

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七十五章 細帳
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七十五章 細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