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巡撫

“李大人,這信上,寫了什麼?”吳亮關切問道。

“不過是山東巡撫李懋芳,寫信替那劉澤清前來求情罷了。說什麼大家都是山東官軍,雖因小人挑拔,而致上下生隙發生衝突,卻還是希望我軍與劉澤清儘快和好,然後放歸俘虜,此事便可揭過。哼,這人卻是好笑,我軍好不容易方擒得這些俘虜,豈有憑他一封信,便將俘虜輕易放回的道理!”李嘯一臉冷笑,隨即將信丟至一邊。

“大人,話雖這般說,畢竟自萬曆年起,巡撫大人下轄三司,又兼着山東都指揮使一職,文武皆管,職權頗大,實乃山東一省生殺予奪威福自用的諸侯一般,他既親自寫信過來,這份面子,卻還是必須要給的。”吳亮一臉鄭重地回道。

李嘯沉吟了一下,嘆了口氣說道:“也罷,就給這李巡撫一個面子,本官親自回信一封,將這場內鬥的來龍去脈對其講明,省得巡撫大人偏聽偏信,光聽那劉澤清的一面之詞,卻兀自曲枉了我軍。”

吳亮離去後,李嘯鋪紙研墨,揮毫疾書,很快就洋洋灑灑地寫完了一封長信。

李嘯在這封信中,雖未明確點名,卻已詳細說明了,那劉澤清一夥,是如何暗中拉攏自已手下將領,使其與鄭隆芳裡應外合,欲一舉奪取赤鳳堡之事。李嘯在信中義正辭嚴地說道,劉澤清身爲上官,竟這般對下屬施予毒手,何其卑劣!幸得自已早做了準備,方未讓其毒計得逞。李嘯最後在信末寫道,望巡撫大人稟公而斷,重重懲處某些挑起事端之人,在還李嘯軍一個清白與公正後,纔可討論返還俘虜的事情。

李嘯寫完,封了蠟印,便交給那名已在堡內休息的信使,要他明天便帶着此信回濟南去,信使連聲應諾不提。

接下來的幾天,堡內除在緊張修建庫房外,無有他事。

現在,全部的軍兵都換裝了盔甲,原先只有棉甲穿的一部分玄虎重騎,皆改穿鐵甲,多餘的十來件鐵甲,則讓穿着棉甲的飛鷂子換上。現有槍兵盾兵皆全部換裝棉甲。而從槍盾兵處汰換下來的鴛鴦戰襖,則分發給火器部隊、水師水手以及治安大隊穿,李嘯沒有給他們配較爲沉重的棉甲,卻是爲了使他們行動更加方便快捷。

換了更好裝備的軍兵,人人臉上滿是欣喜,訓練出操更是熱情飽滿。

李嘯軍還剩下一千多件繳獲的棉甲沒有使用,李嘯打算新招了輔兵後,就發給他們穿。

李嘯不知道,此時在巡撫府衙內,山東總兵劉澤清與巡撫李懋芳,正在發生激烈的爭論。

“大人,你看看這李嘯信上所言,完全是在胡說八道,而且言辭何等狂傲!說什麼本官要圖謀他的赤鳳堡,才拉攏其手下部將並暗派兵馬偷襲,真乃無稽之談,血口噴人!本官手下3萬兵馬,若要圖他這個小小千戶堡,何必這般費心思,只需大軍一出,他這赤鳳堡立成齏粉!”劉澤清氣鼓鼓地坐在一張楠木椅上,一臉憤怒難遏的表情。

坐在上首的一張墊了軟絨的官帽椅上的李懋芳,面孔白晳,長髯飄拂,頗有士大夫的閒雅之態。他聽了劉澤清的話語,臉上卻是平靜如常,與時同時,鼻孔中發出一聲微不可聞的冷哼。

李懋芳,字國華,號玉完,明代上虞人,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中進士,初任福建興化縣令,隨後一路高升,最後被首輔周延儒提爲左副都御史,周延儒被溫體仁攻擊倒臺後,因朝中兩派角力的結果,向來以孤介自守,不參與結黨營私的李懋芳,最終取代升爲漕運總督的原巡撫朱大典,繼任爲山東巡撫兼山東都指揮使。

李懋芳能當上山東巡撫,並不是他能力有多麼出衆,而完全是朝廷內部鬥爭與妥協的結果,故當任命下來時,他自已都大吃了一驚。

而自來山東上任後,這位初來乍到的文官官員李懋芳,表現得相對弱勢與平庸,被擔任都指揮僉事兼山東總兵的劉澤清極其輕視,帶頭對其陽奉陰違。尤其是在軍事方面上,都是劉澤清說了算,李懋芳雖內心極其憤懣,但心下卻也無可奈何,畢竟自已不懂軍事,又無倚仗勢力,只能默默忍受劉澤清的專橫跋扈。

只可嘆,李懋芳雖這般曲意求全,那劉澤清卻對他越看越不順眼,終於在後來尋了個時機,在崇禎八年底,向上奏報說他在救災之時貪墨公款,不恤民生,還侵吞了軍餉2萬多兩。而素以奸相著稱的首輔溫體仁,原本就想着要提拔自已人,就利用這個機會,將李懋芳彈劾去職,隨後安排了自已的親信顏繼祖,繼任山東巡撫一職。

去職還家的李懋芳,心情悒鬱,閉門不出。數年後,便憂憤而亡。

看到劉澤清這般生氣之狀,李懋芳斜了他一眼,淡淡說道:“鶴洲,你既這般說,那這鄭隆芳部三千兵馬,如何會無緣無故跑去赤鳳堡,又如何會與李嘯部交戰,豈不怪哉?”

劉澤清聞言一噎,他看着李懋芳臉上似笑非笑的表情,心下恨得直咬牙。不得不硬着頭皮說道:“大人,鄭隆芳部爲何去赤鳳堡,下官亦未知其因,且待鄭隆芳釋放歸來後,本官自會向他問個明白。”

李懋芳心下冷哼了一聲,暗道,劉澤清你身爲山東總兵,下面的參將帶着三千兵馬去攻打赤鳳堡,你竟然還說你原因不知,哼,你騙鬼去吧。

他隨即又想道,這個劉澤清,還真是個沒擔當的東西,出了事,便把責任往下屬頭上推,那鄭隆芳跟了這樣的人,也算瞎了眼了。

不過李懋芳心下雖這般想着,臉上卻依然平靜,他哦了一聲,又平靜地說道:“那依劉總兵之意,此事當如何處理呢?”

劉澤清騰地從椅子上站起,他拱手大聲向李懋芳說道:“在下懇請巡撫大人同意,讓在下立刻召集山東各衛所兵馬,齊集大軍後,即刻發兵,定能迅速將那反賊李嘯的巢穴赤鳳堡一舉蕩平,我軍被俘將士,也可立得解救。”

劉澤清說完,一臉懇切地望向李懋芳,不料李懋芳卻只是細眯着眼,沒有說話。

見李懋芳這副氣定神閒不徐不急的樣子,劉澤清心中,又羞又氣,他在心裡,暗地已把自家軍師李化鯨又罵了好幾遍。

當日潰兵逃返濟南後,聞得消息的劉澤清幾近氣炸,二千多精銳兵馬啊,竟這樣喪於李嘯之手,簡直是奇恥大辱!

劉澤清當日,憤怒得幾乎想把站在自已面前顫慄不已的李化鯨立刻砍頭,還好他把心頭那股邪火壓了又壓,只把李化鯨狠狠地大罵了一通,並罰其薪俸半年了事。

他孃的,如果不是李化鯨這廝,非要取巧走捷徑,搞什麼細作策反再派軍偷襲之計,自已如何會現在這般,賠了夫人又折兵,還讓李懋芳這個無用的文官看了笑話。

如果當初自已強硬一點,就趁那李嘯赤鳳堡尚未建好之機,3萬大軍齊出攻擊,現在早就砍了那李嘯的狗頭了。何必現在還在這裡,受這姓李的文官這股鳥氣。

當日盛怒的劉澤清,終於冷靜下來,開始面對現實。

現在自已這3萬兵馬中,精選而出的3千精銳,除了逃回的近800人外,已全部被李嘯或殺或俘。劉澤清很清楚,李嘯軍經此一勝,軍心士氣定然皆是大漲。而自家精銳大喪,縱然人數還多,但精銳已失,若要攻打已是城池堅固守備周全的李嘯,卻是難了。

這便是劉澤清在前幾天,專程來求見李懋芳的原因。

他想通過李懋芳,去下達去各地衛所調集兵馬的軍令,從而再集齊大軍,一舉攻克那該死的赤鳳堡,將那該死的李嘯千刀萬剮。

令劉澤清又驚愕又羞愧的是,這個看似軟弱可欺的李懋芳,竟一口拒絕了他的要求。

李懋芳對他說道,你與李嘯,都是山東的大明官軍,如何要落到這般相殺相殘之境。我山東官軍,歷時兩年,到去年三月,方剿滅孔有德作亂的叛軍,已是元氣大傷,如何又要這般自相攻伐,不死不休。劉總兵你這般魯莽行事,豈非親者痛,仇者快。況且若是朝廷怪罪下來,非但你劉總兵與那個李嘯要吃不了兜着走,我這個巡撫,怕亦要被聖上痛加斥責了。

劉澤清被李懋芳這番明爲相勸暗爲訓斥的話語,說得啞口無言。最終只得同意,由李懋芳出面,居中調解,給李嘯寫封勸解信,希望李嘯釋放俘虜,就此兩家和解。

沒想到那李嘯,卻不肯給自已這個臺階下。他雖未點名,卻在回信中痛斥了自已這卑劣行徑,還要求李懋芳嚴懲自已,這讓看了回信的劉澤清,心下怒火不由得又是騰騰而起。

“鶴州,你還是要冷靜些。”李懋芳嘆了口氣,淡淡說道:“那李嘯信中話語,亦有道理。若是偏聽偏信,倒是本憲處置不公了。也罷,本憲再給那李嘯幾分顏面,親自去趟赤鳳堡,把事情調查清楚,也把這和解之事,早日定下來。”

劉澤清一臉窘色:“大人何必如此,這般行事,豈不太擡舉李嘯那廝了。”

李懋芳搖搖頭:“本憲只不過行走一趟,若能換得我山東官軍之和睦共處,卻是值得。鶴州你且回去吧,待本憲瞭解清楚事實後,再將此事作個定奪。”

劉澤清無奈,只得告辭而去。

劉澤清方走,從客廳屏風後面,一名身着青色儒衫,長着一張白晳圓臉的年輕人,笑着走了出來,對李懋芳說道:“東翁,現已安定了這劉澤清,卻要決定何日出發前往赤鳳堡?”

李懋芳用一種欣悅的眼神看着他,笑着回道:“臥子,看來這事情演變,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啊。”

年輕人笑了起來,向李懋芳拱了拱道:“哪裡,學生只不過提點粗淺意見,大人能採納,實爲在下之幸。”

這個號爲臥子的年輕人,是當時一位青年名士,全名陳子龍。

陳子龍,南直隸松江華亭人,著名文學家,復社名士。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此人忠貞耿直,文武兼備,是個難得的人才。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給事中,結果任命剛下明朝已亡。清兵攻陷南京後,他和太湖民衆武裝組織聯絡,開展抗清活動,最終事敗後被捕,於永曆元年投水殉國。

此時的陳子龍,剛剛娶了湖廣寶慶府邵陽知縣張軌端之女爲妻,爲考取功名,今年年初前往京城,參加了這次崇禎七年的會試。

沒想到,因他在會試暢言國事艱難,乃是朝廷諸多高官不作爲之故,被首輔溫體仁等人深爲忌恨,讓其不第還鄉,據正史記載,一直到溫體仁下臺後,此人方考中進士。

自京城南返後,陳子龍前往濟南,拜會時任山東巡撫的李懋芳。陳子龍之父陳所聞,曾任刑部侍郎,與李懋芳爲舊時好友,李懋芳見得故人前來,十分歡迎。後發覺陳子龍談吐不俗,言語機智,才華似還在其父之上,心下更是十分欣賞,有心將陳子龍延攬爲帳下幕僚。不料陳子龍雖嘴上已稱其爲東翁,卻始終未曾明確答應成爲其幕僚。李懋芳惜其才,便邀其於府中多住些時日,陳子龍難卻其意,便於府上暫住不提。

李懋芳看着面前玉樹臨風的陳子龍,又笑道:“看樣子,臥子是想與本憲一同前去那赤鳳堡了?”

陳子龍笑着回道:“東翁,學生正有此意。學生卻要看看,這個在遼東打出威名,在山東又能自創基業,且大挫那軍頭劉澤清威風的李嘯,究竟是何人物。”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十四章 考校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三十六章 玄虎騎、飛鷂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三百四十四章 鐵模鑄炮成功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九章 祖府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十四章 考校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三十六章 玄虎騎、飛鷂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三百四十四章 鐵模鑄炮成功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九章 祖府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