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兵馬未動糧草行

連續數日的迷濛細雨,雖然還帶着初春的涼意,卻並不讓人覺得煩惱,尤其是對農夫來說,望着被春雨滋潤的田地,心中涌起的便是對豐收的渴望。而在城北的軍營之中,將士們仍舊冒雨出操訓練,並沒有因爲這場春雨而懈怠。

如今城北軍營已比當初擴大了許多,各軍營寨連綿數十里之地,將士們在泥漿中摸爬滾打,騎兵則在木馬上練習,看到那些被磨得光溜溜的木馬,劉琮不由苦笑着對徐庶說道:“這幾年辛苦元直了。”

荊州軍的騎兵一向是軍中精銳,然而戰馬的來源一直困擾着騎兵的發展,從數字上來看,荊州軍依舊保持着兩萬餘戰馬的數量,若是加上駑馬數量就更大了,可是這其中有將近一半戰馬需要從關中乃至涼州購入,剩餘的一半則是由荊州、江東等地餵養繁殖而來,與西涼戰馬相比,無論是力量還是速度上,都有很大差距。

這兩萬餘戰馬也不是單獨成軍的,除了明光騎編制最多,有五千餘騎之外,再就是輕騎營的四千餘騎,剩餘的戰馬分散到各部之後便鮮少有能單獨成營的。比如高順的陷陣營,多以步卒爲主,兩百餘騎供高順及其近衛騎乘之外,剩餘百十騎則充爲斥候。所以各部將校若是到了決戰之時,往往需要率領近衛,衝鋒陷陣,充當決定性的打擊力量。

◆ттkan◆¢o

如果劉琮沒有爭霸天下,逐鹿中原之心,那麼對於騎兵來說就可有可無。但若要掃蕩羣雄平定天下,沒有一支過硬的騎兵主力,是很難想象的。

荊州新政中,關於馬政也有着非常詳細完備的牧養和管理制度。

“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別尊卑之序,有變則以濟遠近之難”。漢初的馬政,基本上包括官馬管理制度和民間養馬政策兩大內容。就官營養馬而言,漢初已建立完整的養馬機構,形成分佈較廣的養馬管理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中央的太僕寺是國家掌管車馬的最高機關。太僕位列九卿,其助手初太僕丞外,還有下屬養馬廄的令、丞或長、丞。漢景帝時,西北邊郡養馬範圍擴大,又在邊郡地區增設了六牧師苑令,每令之下,設三丞爲輔助。

此外,中央的一些部門如廷尉,也轄有一定數量的牧場。在郡縣也設有主持馬政的官吏,稱馬丞,諸侯國則設“僕”官,下領“廄長”及“廄丞”,負責馬政。

從中央到地方主持馬政的機構和官吏,平時與傳驛系統相結合,戰時則向軍隊提供戰馬。官馬場的分佈一在京師及近郊,一在邊郡地區,尤以後者規模最大。京師的天子六廄,專供皇室專用;邊郡六牧師苑令所領36所馬場,集中在天水、隴西、安定、北地、西河、上郡等地,供軍馬之用。

然而早在董卓亂政之前,這一套馬政就基本廢弛了,及至天下分崩離析,各地馬政也因此名存實亡。而在劉琮所推行的新政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借鑑了這套制度,不但在南陽很早就恢復了馬場,佔據江東之後,也陸續將歷陽等地的馬場恢復起來。只是從數量上來看,實在難以滿足自身的需要。

得益於新政中的分籍編戶,馬政在推行中也就自然設立了馬戶。馬政事項主要包括督養、點視、印烙、編馬戶、交兌、發表等。而且每項事務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纔能有所成。如督養要勤,編審要公平,否則官員往往就輕避重,如令下戶養馬,不行驗印,不行編審馬戶。可以說馬政之繁雜,非常人可勝任。

如此重要的戰略資源光靠從別處購買是完全不夠的。若非馬政的實施,別說明光騎,就連一般的騎兵部隊都很難建成。而將士們對於戰馬也是非常愛惜的,在進行基礎訓練時,就用木馬來聯繫上下騎乘,以掌握基本要領。除此之外對於戰馬的保護,也非常重視。

這幾年荊州軍在劉琮的率領下,下江東並西川奪漢中,戰馬的損耗也非常嚴重,若非徐庶這個大管家一直在苦苦支撐,恐怕現在缺口就更大了。

而且荊州軍對於後勤輜重的嚴重依賴,使得駑馬甚至騾馬的需求都極大。炮車營那些沉重的大車,往往需要四匹駑馬才能拉動。至於運送糧秣也需要大量的馬車。好在荊州與益州、江東有大江貫通相接,對於水力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馬匹不足的問題。

淋溼了的衣袍略有些沉重,不過劉琮的腳步卻依舊堅定有力,進了中軍大帳之後,劉琮並沒有直接落座,而是來到懸掛在屏風上的地圖之前,對徐庶說道:“往江東運糧之事,近日就要開始安排了,屯於牛渚大營的糧草雖然能支持到年底,但若是發兵北上,恐怕所需要的就多了。”

徐庶點頭應道:“糧草先順江運往皖城,然後分爲兩路,一路北上送往合肥,再轉運至壽春,另一路繼續順江而下,屯於牛渚,轉至歷陽。不過曲阿和丹徙兩城,恐怕也要增加人馬,以防廣陵兵渡江來攻。”

“是啊。”劉琮皺眉道:“特衛營昨日傳來密報,陳登病重,不能視事,已向朝廷上表辭官了。”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使得徐庶很是驚訝,他略一思忖,對劉琮問道:“這麼說,曹操很可能另外派人擔任廣陵太守?”

“不止是廣陵太守。曹操已表曹仁爲徐州刺史,很快便要去往彭城坐鎮了,雖然現在還不知會令誰接任廣陵太守,但對於淮河這片區域,曹操顯然開始重視起來。”劉琮說道:“畢竟壽春太過突出,對於徐州威脅甚大。”

今日巡視城北軍營的目的,其實並不在於戰馬、訓練等事,劉琮現在所考慮的,是自己的戰略是否正確。至於具體如何作戰,劉琮並不打算直接干預,畢竟做爲荊州軍統帥,他只需要告訴將軍們自己想要的結果,該怎麼打那是將軍所應該考慮的問題。這也是劉琮設立參謀府的初衷所在。

現在劉琮需要的是時間,穩定內部的時間,發展的時間,積蓄實力的時間。而要想贏得時間,就必須將主動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預計中的淮河戰役,正是爲了這個目的。

那麼曹操會看着自己發展嗎?打江東時曹操被拖在官渡無力南顧,並西川時曹操雖然插了一手,但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反倒在劉琮的反擊之下,被迫放棄了爭奪河北。不過正因如此,曹操自官渡之戰後可以說一直在積蓄實力,以豫、兗、徐州的人口,發展起來是非常快的。而且曹操所推行的各項政策,也爲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穩定的社會結構使得北方的生產得以恢復,在曹操的統治下,甚至連關中的人口都在緩慢增加,更不用說中原地區原本就是產糧的糧倉。而且從正月開始,曹操因喪亂以來,學校多廢,後生不見仁義禮讓之風,遂下令郡國各修方學。縣滿五百戶,即置校官,選鄉中俊才教學。公卿、六百石以上官吏及將校子弟爲郎、舍人者,皆可詣博士受業。能通一經以上,由太常分等授官。

這和劉琮注重教育,培養人才的思路是一致的,雖然在學生的選擇上稍有不同,但同樣加強了與世家大族的合作,使得內部更趨向於穩定。

在這種形勢之下,很難說劉琮就完全佔據了實力上的絕對優勢。否則現在劉琮就可以直接出兵奪取許都,何必再從邊邊角角下手呢?再者說如果直取許都,劉琮就得考慮,會不會將天子陷入危險之中?若是接過這個燙手山芋,自己又該怎麼處理?

根據特衛營蒐集的情報來看,曹操現在的兵力已將近十萬之衆,除去臧霸等青徐豪強,其核心部隊就有八萬餘人馬,這還是曹操的常備軍,若是再有戰事,根據特衛營的推算,徵召二十萬人的軍隊也並不難。

同樣的,若是劉琮現在發起決戰,也能很輕鬆的徵召起三十萬人的軍隊,而且是經過初級軍事訓練的後備役軍隊,雖然戰鬥力無法與現在的各部相比,但比起直接放下鋤頭拿起刀槍的普通農夫,就要強許多了。然而如此一來,生產將遭到極大破壞,更何況與曹操打得頭破血流,又有什麼好處呢?

誰都想看着對方和另一方相爭,好坐收漁翁之利,劉琮如此,劉備難道就不會這麼想麼?以劉備目前的形勢,他絕對會歡迎曹操和劉琮打個死去活來,最好雙方都將最後一滴血流乾,彼時他便可以從容地下山摘桃子了。

所以劉琮必須給曹操造成北上的壓力,淮河戰役的目的,不僅僅是奪取淮河沿線的重要據點,最關鍵的還是要造成一種北上的態勢。壓迫曹操主動北上,去和劉備打個你死我活。

如果淮河戰役還達不到這個目的,那麼劉琮不介意將戰火再次燒向許都。

第111章 如此良將能用否第543章 自有應對出兵計第639章 早被敵軍識行蹤第155章 密室相商爭論起第305章 意外感動復慚愧第303章 外引強援抗荊州第468章 大水襲來營寨毀第315章 北方戰亂風雲起第534章 將軍百戰豈畏死第516章 兩軍混戰忽敗走第545章 諸將聯軍出關來第346章 潰軍降卒暫收留第355章 一意孤行向敵陣第39章 能屈能伸爲梟雄第237章 攻城未克援軍至第42章 鎧爲明光初鍛造第553章 可進可退先移營第198章 盡心竭力依本分第353章 暗夜潛行欲示好第298章 浴火重生非易事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288章 藏富於民最可悲第497章 敵知我方我不知第276章 發自肺腑道辛苦第191章 虛實之間另有第541章 被困守城夜劫營第595章 必有密使潛入營第25章 鐵馬冰河驚入夢第253章 初定江東取戶籍第56章 勢若瘋虎敵膽寒第262章 誰可統軍平交州第336章 獻城之功當足夠第57章 亂石如雨破心防第479章 誤被嚮導引歧途第478章 偷襲不成改強攻第35章 連環毒計套連環第208章 拔刀一戰忘生死第3章 言辭如刀可誅心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427章 南北對峙何所倚第359章 城門洞開火雨落第451章 援軍覆滅城樓崩第502章 消息走漏當機斷第299章 以人爲本須自愛第297章 袍澤安危竟不顧第380章 既得益州望漢中第197章 潛龍騰淵破敵圍第327章 大業開端取鄴城第441章 陣斬秦翊初告捷第246章 亂兵屠城去無路第209章 多出斥候窺敵營第41章 吉兆解夢匿忠言第148章 忽聞水軍疫氣發第628章 能否堅守至天黑第24章 情深何必覓佳人第335章 一戰成名陌刀營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80章 暫鳴金鑼緩收兵第244章 禍從口出劍光寒第450章 先行防守待時機第474章 連年征戰何所第479章 誤被嚮導引歧途第436章 懷心機兄弟論策第384章 何以破城唯火攻第472章 艨艟迫近攻水寨第601章 或有變故突發生第625章 何人率軍可斷後第589章 暗中勾連未成事第494章 休整疲兵待征程第151章 示敵以弱可行否第374章 更有誘餌釣大族第469章 幡然醒悟備戰事第5章 勁風撲面馬蹄疾第256章 親顧家宅相就教第515章 大軍忽至意圖晦第114章 意氣風發思凱旋第55章 鋒銳狂濤誰可擋第368章 權衡再三難定奪第128章 何去何從應速決第175章 若是城破將如何第511章 敵軍麇集如何戰第434章 戰略已定鎮壽春第11章 初露鋒芒斬敵酋第138章 何不引軍取關中第210章 誘敵深入爲全殲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56章 放棄舒縣走臨湖第488章 似有趁夜攻城意第52章 編練水軍督三郡第25章 誰遣雙璧奉君前第160章 強敵將至各思量第476章 將士歡騰援軍至第538章 擲杯爲號勿錯漏第156章 困守孤城待援軍第360章 夜半忽聞敵軍至第330章 莫非敵軍已防範第458章 強攻受挫退兵否第10章 圍而不克爲何故第172章 事不可爲任須拼第196章 欲使上下一心乎
第111章 如此良將能用否第543章 自有應對出兵計第639章 早被敵軍識行蹤第155章 密室相商爭論起第305章 意外感動復慚愧第303章 外引強援抗荊州第468章 大水襲來營寨毀第315章 北方戰亂風雲起第534章 將軍百戰豈畏死第516章 兩軍混戰忽敗走第545章 諸將聯軍出關來第346章 潰軍降卒暫收留第355章 一意孤行向敵陣第39章 能屈能伸爲梟雄第237章 攻城未克援軍至第42章 鎧爲明光初鍛造第553章 可進可退先移營第198章 盡心竭力依本分第353章 暗夜潛行欲示好第298章 浴火重生非易事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288章 藏富於民最可悲第497章 敵知我方我不知第276章 發自肺腑道辛苦第191章 虛實之間另有第541章 被困守城夜劫營第595章 必有密使潛入營第25章 鐵馬冰河驚入夢第253章 初定江東取戶籍第56章 勢若瘋虎敵膽寒第262章 誰可統軍平交州第336章 獻城之功當足夠第57章 亂石如雨破心防第479章 誤被嚮導引歧途第478章 偷襲不成改強攻第35章 連環毒計套連環第208章 拔刀一戰忘生死第3章 言辭如刀可誅心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427章 南北對峙何所倚第359章 城門洞開火雨落第451章 援軍覆滅城樓崩第502章 消息走漏當機斷第299章 以人爲本須自愛第297章 袍澤安危竟不顧第380章 既得益州望漢中第197章 潛龍騰淵破敵圍第327章 大業開端取鄴城第441章 陣斬秦翊初告捷第246章 亂兵屠城去無路第209章 多出斥候窺敵營第41章 吉兆解夢匿忠言第148章 忽聞水軍疫氣發第628章 能否堅守至天黑第24章 情深何必覓佳人第335章 一戰成名陌刀營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80章 暫鳴金鑼緩收兵第244章 禍從口出劍光寒第450章 先行防守待時機第474章 連年征戰何所第479章 誤被嚮導引歧途第436章 懷心機兄弟論策第384章 何以破城唯火攻第472章 艨艟迫近攻水寨第601章 或有變故突發生第625章 何人率軍可斷後第589章 暗中勾連未成事第494章 休整疲兵待征程第151章 示敵以弱可行否第374章 更有誘餌釣大族第469章 幡然醒悟備戰事第5章 勁風撲面馬蹄疾第256章 親顧家宅相就教第515章 大軍忽至意圖晦第114章 意氣風發思凱旋第55章 鋒銳狂濤誰可擋第368章 權衡再三難定奪第128章 何去何從應速決第175章 若是城破將如何第511章 敵軍麇集如何戰第434章 戰略已定鎮壽春第11章 初露鋒芒斬敵酋第138章 何不引軍取關中第210章 誘敵深入爲全殲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56章 放棄舒縣走臨湖第488章 似有趁夜攻城意第52章 編練水軍督三郡第25章 誰遣雙璧奉君前第160章 強敵將至各思量第476章 將士歡騰援軍至第538章 擲杯爲號勿錯漏第156章 困守孤城待援軍第360章 夜半忽聞敵軍至第330章 莫非敵軍已防範第458章 強攻受挫退兵否第10章 圍而不克爲何故第172章 事不可爲任須拼第196章 欲使上下一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