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說共工氏孔壬,聲言支持丹朱稱帝,其他諸侯都在觀望。”后稷說。
“我這位大舅子稱帝的理由滿充足嘛,只是太心急了些。我就納悶兒,他怎麼會相信君王從此就不問國事了呢?”虞舜把檄文遞給契說,“你讀一遍,讓大家聽聽,奇文共賞嘛!”
契大聲念道:“帝君吾父者,上承天命,下庇祖蔭。提三尺寶劍,闖蕩天下;踏萬國山水,協統玉宇。威加海內,德澤黎民,創下千秋偉業。今有匹夫虞舜者,出自草莽,身無尺寸之功,祖上乏善可陳。其人僞裝孝義,拙行偏能惑主;佯言忠信,邪巧善蔽臣民;明堂招士,詭曰天下爲公,實乃網羅朋黨,營造虞氏根基。如今羽翼已豐,遂*帝於廣阿之顛,逐之於太行兇地,獨攬朝綱,伺機稱帝。是可忍,孰不可忍!
丹朱乃陶唐之子,帝王嫡親,遵循嚴父教誨,琢磨絲竹之樂理,精研弈棋之奧妙,藉以營養心智,陶冶情*。本欲遠離政局,借有生之餘年,逍遙山水之間,聆聽歲月,品味人生,安享太平。無奈時局不從人願,驚悉父皇蒙羞,匹夫篡政,家國將破,江山易姓,怎能使丹朱無動於衷、安枕於席?不得已接受諸公擁戴,暫領帝位,一展討賊大旗。父皇御宇多年,惠及天下,諸侯王臣,皆有救駕之責;庶民百姓,豈無匡復之志?衆志成城,千夫共指,國賊指日可擒也!”
契話音落地,臣僚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丹朱給我出了個難題。”虞舜說,“他老爹還坐在天子位上,他就迫不及待地宣佈登基,這不就撞車了嗎?他明明是去搶他老子的位子,卻點名道姓討伐我這個看家護院的,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我要是不管他,就會得罪老子,有失爲臣的職責;我要是派兵去進剿吧,說不定皇上一句話把天子之位讓給了兒子,這樣就把老子和兒子都給得罪了,還有好嗎?諸位暢所欲言,
給我找個兩全之策。”
大臣們面面相覷。這是個敏感的時刻,敏感的課題,連后稷都在蹙眉沉思,不發一言。大家想到的同一個問題是,禪讓是件大事,應該舉行隆重的儀式,詔告天下,帝堯爲什麼匆匆忙忙地在巡狩路上就宣佈了呢?而且一去無蹤無影,丟下不管。他難道就沒有覺察到朝廷內外的動向嗎?對此,帝堯的御廚籛鏗有自己的解釋。他認爲,近些年來,帝堯考慮最多的就是兩個問題,一個是繼續考察他的接班人,另一個就是退下來以後幹什麼。黃帝退居二線後潛心煉丹修道,最後乘龍白日飛昇,對帝堯影響很大。他曾多次和癡迷煉丹修道的籛鏗討論過。如果選擇修仙,跟隨務成子是條捷徑。當初務成子傳授給他的是王道,結果他做到帝王;今後若能傳給他仙道,也許就從此與神仙爲伍了。因此,當他從虞舜口裡得知務成子的蹤跡後,怕失掉隨師修行的機會,才臨時匆忙宣佈禪讓的。籛鏗的推論應該是合情合理。但另一位大臣契卻不以爲然。此時他兩眼瞅着自己的鼻尖,嘴角微翹,似是心中在發笑。不過,眼下大家都沒有注意他的表情。
“臣下不敢進言,乃君王之過也!”門外忽然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衆人吃了一驚。
虞舜帶領衆朝臣跪在丹墀之下,高呼萬歲。帝堯說:“剛纔寡人在門口聽了丹朱的檄文和虞舜說的話,也分析了大家不肯表態的原因。其實,你們都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衆人斂聲屏氣聽帝堯說下去,“那就是,你們都把當今的天下看作是我陶唐氏的家天下,而不承認它是各族羣的公天下。丹朱因此堂而皇之地子承父業,要替朕當天子了;而攝政的虞舜則把天子的桂冠當成了我家的專利,好像我們父子之間可以隨便讓來讓去。朕再強調一次,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子是上天之子,是天下人的天子,朕無權把它送給某個人,包括自己的子孫。朕的禪讓
,只不過是讓虞舜攝行天子之政,也就是暫時讓他代替朕治理天下而已。那麼,朕歸天之後,究竟由誰來當天子呢?那就只有讓上蒼來決定了。天心即民心,天意即民意。也就是說,到那時,民衆擁護誰,誰纔有資格踐天子大位。”
大臣們都知道當初帝堯對丹朱的評價,並否決了對他作爲接班人的提名;對於這次丹朱的搶班稱帝行爲,大家滿以爲帝堯會大發雷霆,痛斥一番,沒想到他竟然把包括虞舜在內的朝臣同謀反的丹朱相提並論,混爲一類,莫不感到心中迷惘,忐忑不安,瞪大了眼睛聽帝堯說下去。
“不瞞諸位說,利用這段閒暇,朕和紀昌、鴻鈞對一些地方進行了微服私訪。”下面衣服嗦嗦作響,顯然令大臣們感到了驚疑。帝堯不予理睬,繼續說下去,“可以說目前諸侯們都在擴充家族勢力,籌劃國君世襲,爲子孫謀基業;但打算與朕爭天下、變公天下爲家天下的諸侯眼下並不多,充其量也不過有兩、三個。其中就有一個是三苗國。開山犀繼承三苗聯盟首領以後,不尊天命,不敬神靈,用嚴酷的刑法統治民衆,以達到專斷的目的;用脅迫和利誘的手段籠絡南蠻各個支系的部落,聚集了強大的兵力,開始發動蓄謀已久的反叛,目的就是要把公天下變成他驩兜父子的家天下。丹朱這些年迷戀棋局,(1)但迷失了政局。他不過是聽信了驩兜的謊言,充當了一個傀儡而已。即使如此,也是罪不容赦的。”大概是爲了打消羣臣的疑慮,帝堯進一步表明自己對接班人的態度,“授虞舜攝政,表明了朕向上天推薦他繼承天子之位的明確態度,現在證明做對了。
注(1)《世本-作篇》:“堯造圍棋,丹朱善之。”(引自袁珂編《中國神話傳說詞典》)
(2)《山海經•海外南經》:“三苗國在赤水東。”郭璞注:“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殺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