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豪賭

李恪將爲質北上,楊妃心中縱再不捨,也絕不會再設法阻撓,更不會跟李世民多提半個字。

楊妃乃前朝隋煬帝之女,她知道皇室的禁忌,知道哪些話說得,哪些話說不得,也知道哪些話說了有用,哪些話說了只會適得其反。

楊妃清楚李恪的志向,她也知道李恪自請爲質的原因,除了爲大唐免受戰禍外,自然也還有其他的考慮,李恪要藉此積攢聲望,藉此博得李世民和百官的好感。

正如李恪早前所言,李恪乃三子,與太子同年,他天然就會被捲入儲位之爭中,無論他願與不願都是一樣。

而且雖說突厥乃蠻邦,不識禮數,但李恪畢竟是皇子爲質,除非突厥打定了主意,要與大唐世爲仇讎,否則李恪最多吃些苦頭,性命理當無虞。

楊妃是聰明人,識得大體,知道怎麼做纔是在幫他,她絕不會叫李恪爲難。

合盟之期就在明日,合盟之後頡利便將北歸,而李恪也將在那個時候隨頡利一同北上,所以李恪出關的日子應該也就在明日。

楊妃與李恪囑咐了幾句,便進了內室,親自爲李恪打點行裝。

就在李恪走後不久,便有殿外守衛的士卒傳令,蜀王府長史岑文本於內坊求見。

內坊在東宮之內,緊鄰崇文殿,尋常臣子不得入內,但因岑文本與李恪有師徒之名,故而也能出入。

李恪自請爲質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消息已經傳遍了大半個長安官場,岑文本自然也是爲此事而來。

“方纔弟子因要事在身,未能親自與岑師講明,還望岑師勿怪。”李恪一進內坊的偏廳,便對岑文本拱手欠身道。

岑文本上前,忙扶起李恪道:“殿下不惜自身,爲民請命,比古之班超、張騫猶有過之,岑某自愧不如。”

李恪聽了岑文本話,面色微微一紅,回道:“若是旁人不知,便也罷了,岑師乃智者,又知弟子生平之志,岑師當能看出弟子亦有私心,又豈敢與先古之賢並列。”

李恪自請爲質,固然有爲百姓免災的意思,但還是夾雜了許多私利,李恪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幾分是爲了百姓,又有幾分是爲了自己的野心。

岑文本聞言,回道:“殿下非是聖人,又豈能太過苛求。殿下之行有護國之利,愛民之實,便以足矣。”

李恪嘆道:“質子之途,前路難卜,學生今日之舉,無異於一場豪賭,若勝了,自然萬幸,若是敗了,恐怕便該埋骨漠北了。”

岑文本寬慰道:“這個殿下倒可寬心,如今的大唐不比隋末,而突厥看似強大,實則國內各部不一,突厥對大唐亦有顧忌,殿下在突厥的安危理當無虞。況且如今天下已定,糧草充稟,兵家足備,陛下又有北伐之意,想必十年內必有動作,到時便是殿下歸國之機。”

李恪聽了岑文本的話,擡頭看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奇色。

如今大唐立國未久,還未完全緩過勁了,而此時的突厥仍舊是那匹橫亙在北方,實力雄厚的野狼,在此時能直言大唐將來必敗突厥的人倒是不多,更何況岑文本還是文臣。

岑文本看了李恪的臉色,只當李恪對他的話不解,於是接着解釋道:“眼下的突厥看似擁兵四十萬,縱橫數千裡,實則已是內患隱現,外強中乾。自武德二年,突厥始畢可汗亡後,突厥汗位便是兄終弟及。始畢可汗之子突利,處羅可汗之子奧射設對其叔父頡利均爲不滿。再加上近年頡利窮兵黷武、連年征戰,原本依附其下的契丹、吐谷渾、霫等族漸已離心,突厥早已不復往昔之勢,大唐大敗突厥,接回殿下不過早晚的事。”

李恪聽着岑文本的解釋,贊同地點了點頭。

李恪很清楚突厥眼下的處境,而且李恪知道,突厥的衰落絕對會比岑文本所預料的要快的多。

未來三年,突厥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雪災、饑荒、突利降唐、薛延陀自立...突厥頡利可汗的勢力將在三年內若流星般墜落,最終在大唐北伐之戰中一敗塗地,再無與大唐爭鋒的資格。而這,也是李恪考慮自請爲質的緣故。

李恪對岑文本問道:“若無意外,弟子明日便在雖頡利一同北上爲質,弟子該如何自處,還望岑師賜教。”

李恪年少,還未及外出開府,岑文本這個王府長史也是有名無實,更何況岑文本還有旁職在身,按朝規,岑文本不可隨李恪北上。而現在時候已經不早,早過一個時辰便該閉宮門了,岑文本這個時候還專程來尋李恪,必有要話要交代。

岑文本對李恪道:“殿下此去突厥,若是處事得當,性命理當無虞,但若要做到萬無一失,殿下千萬謹記仔細一個人。”

“誰?”李恪皺了皺眉,口中小聲地問道。

岑文本回道:“義成公主。”

岑文本話音入耳,李恪頓時恍然。

李恪凝重地問道:“岑師是擔心義成公主爲了將大唐與突厥逼成死敵,刻意對付我?”

李恪是皇子,若是李恪死在突厥,大唐與突厥便成不死不休的局面,這自然是前隋義成公主想要看到的。

岑文本點頭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突厥之人,多傲慢之輩,殿下此去爲質,恐怕有所折辱,殿下切不可一味逞強,反倒傷了自身。”

岑文本之言,無非就是擔心李恪少年意氣,行事剛直,容易自傷,李恪自然也知道岑文本的用意。

李恪點了點頭,應道:“謝岑師告誡,岑師之言,弟子銘記於心。”

岑文本見李恪面色凝重,擔心他被自己言語驚到,於是接着道:“不過殿下也不比太過憂心,依朝規,我雖不能隨殿下北上,然我尚有一故友薦於殿下,此人雖是白身,卻極善縱橫之道,殿下用之,可爲助力。”

岑文本有宰輔之才,能的岑文本如此推崇的自然也不會差,李恪拱手謝道:“岑師拳拳愛護之心,學生銘記於心。學生走後,長安之事弟子鞭長莫及,凡事便有勞岑師看護了。弟子此前已與母妃交代仔細,待愔弟長大些便要他隨岑師之後學文,到時還望岑師莫辭辛勞。”

岑文本聽了李恪的話,心頭浮起一陣感動。

李恪北上在即,此時如此託付於他,等同是將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在了他的手中。李恪所爲何止是待岑文本以國士,這分明是視作至親長輩了。

所謂士爲知己者死,岑文本一向以“士”自居,李恪如此待他,他豈會有半分猶疑。

岑文本俯身應道:“殿下有命,岑文本甘願效死。”

第十八章 逼反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四十四章 謂我何求第十九章 鹽行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三十六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三十九章 李元昌受責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三十五章 議和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四十四章 初拜蕭後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七十二章 裴行儉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三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九十二章 手書第五十一章 緩緩歸矣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二十八章 頡利病危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六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四十九章 放糧第七十章 騙鉞第三十三章 再會夷男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十二章 敲打第三十六章 煙雨樓第四十章 定儲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三十八章 夜擷明珠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五十七章 漕行北擴第四十章 換帥之議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六章 分封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四章 陰山下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三章 大婚在即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三十章 破陣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七十二章 做戲第七十一章 文水縣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十一章 擇師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十六章 殺機第十九章 狼谷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八十一章 懲處
第十八章 逼反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四十四章 謂我何求第十九章 鹽行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三十六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三十九章 李元昌受責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三十五章 議和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四十四章 初拜蕭後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七十二章 裴行儉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三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九十二章 手書第五十一章 緩緩歸矣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二十八章 頡利病危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六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四十九章 放糧第七十章 騙鉞第三十三章 再會夷男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十二章 敲打第三十六章 煙雨樓第四十章 定儲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三十八章 夜擷明珠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五十七章 漕行北擴第四十章 換帥之議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六章 分封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四章 陰山下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二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三章 大婚在即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三十章 破陣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七十二章 做戲第七十一章 文水縣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十一章 擇師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十六章 殺機第十九章 狼谷第六十章 鐵勒九部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八十一章 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