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共飲合巹

夜色中,迎親隊伍出發了,兩家相隔也不遠,只有兩裡之地,男方府宅位於定鼎門大街東崇業坊,而女方府宅位於定鼎門大街西宣風坊,中間只隔一座安業坊和一條定鼎門大街。

迎親隊伍約百餘人,都是由楊元慶手下士兵改扮,簇擁着一輛七香車而行,楊元慶今天穿着大紅喜袍,頭戴烏紗帽,斜戴一朵絹花,略略化了妝,顯得喜氣洋洋。

但儐相李崇玄卻有點心情不安,他不停向前面張望,楊元慶見他有點緊張,便笑道:“緊張什麼?今天又不是你新郎。”

“我在看障車。”

障車是婚禮中的一個風俗,女方家會在半途設障礙攔住車子,索要錢財,和今天要紅包是一樣,一般會在迎親前或者是接到新娘之後,攔車要禮,這也是令男方家很頭疼的一個風俗,如果是女方家攔車還好,如果遇到惡霸攔路索要障車禮,那就麻煩了,如果滿足不了,他們就會把新娘捉去,羞辱三天才放回,到後來便漸漸成爲一種惡俗。

楊元慶笑道:“沒事,阿姑說,今晚沒有障車,只是進門時要撒童子錢,你去準備一下,讓大家多撒一點無妨。”

李崇玄一顆心放下,轉身去安排了。

迎親隊伍來到了裴家大門前,大門緊閉,這是下婿開始了,楊元慶催馬上前,高聲道:“賊來須打,客來須看,報道姑嫂,出來相看!”

雖然楊元慶前幾天已經通過的姑嬸考驗,但還是有兩道問詠必須要做,一個最先的大門詠,一個最後的上堂戶詠。

只聽門後傳來大姑母裴含玉的聲音,她問道:“本是何方君子?何處英才?精神磊朗,因何到來?”

楊元慶也笑着回道:“本是長安君子,軍職出身,選得將軍,故至高門。”

裴府大門轟隆隆開了,裡面燈光奪目,笑語喧天,幾十名孩童衝了出來,倒頭便拜,“拜見新婿,討要喜錢!”

楊三郎和楊四郎早有準備,端起兩隻小簸籮,將大把金錢撒給孩童,窮人家撒的是銅錢,大戶人家撒的是銀錢,豪門權貴則撒金錢,孩童們歡天喜地,拼命爭搶,楊三郎和楊四郎又拋撒了幾百匹綾緞給裴府的丫鬟僕婦,一時皆大歡喜。

在一片笑聲中,裴家的幾十名子侄簇擁着新郎和儐相走進了大門,進了女方大門,新郎必須是移步必詠,回答女方問題,但前幾天已經答過,今天就免了,一直走到後堂。

進堂時,敏秋的姑母裴含玉又問:“既是高門君子,貴勝英流,不審來意,有何所求?”

楊元慶答道:“聞君高語,故來相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衆人一片掌聲中,楊元慶和儐相走進了內堂,儐相李崇玄手中拎一個籃子,上面蓋有彩錦,是爲下一個環節準備。

下面就是重要的祭雁禮,大堂上圍了幾座屏風,新娘敏秋就在屏風內,坐在一隻馬鞍上,旁邊各站着堂姐裴幽和堂妹裴小致。

楊元慶接過籃子,從籃子裡取出一隻大雁,是一隻活雁,用紅綢包裹,用五色綿縛口,他笑道:“我要扔了。”

裴敏秋在裡面回答,“我準備接!”

這是以後夫妻分開時,雙方需要用來傳書的鴻雁,所有非常重要,不可摔死了,過幾天,新郎家會來贖回這隻雁放生。

楊元慶小心翼翼將雁扔進去,不愧是天下第一箭,扔得極準,力道也控制得很好,不快不慢,裴敏秋正好伸手接住,滿堂喝彩,裴含玉笑道:“請嬌婿歇息,新婦化妝!”

有人領楊元慶他們去休息,先喝一碗蜜湯糰,再用餐,夜已深了,男方家的宴請賓客已經結束,回去也沒有飯吃,一般是女方家用餐。

用罷餐,已是一更時分,下面是要詠催妝詩,催新娘動身,勿誤洞房,其實新娘早已化妝好,母親也給她開了面,只是要矜持一下,不能那麼容易被接走。

催妝詩是固定格式,內容稍微改一下便可,楊元慶慢慢走到繡樓下面,高聲詠道:“昔年曾去邊塞遊,百戰將軍楊武頭,今日幸爲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等了片刻,上面沒有反應,還得再詠,楊元慶事先有準備,只得又高聲詠道:“今宵織女降人間,對鏡勻妝計已閒,自有桃花映菡面,不須脂粉污容顏。”

繡樓上王夫人對女兒笑道:“時辰到了,去吧!”

裴敏秋給母親跪倒,含淚道:“女兒去了,望母親多多保重,女兒會時常回來探望。”

王夫人輕輕摟住女兒,替她鳳冠戴好,也含淚道:“今天是你大喜之日,不可流淚悲傷,去楊家後要相敬丈夫,孝順長輩,勤儉持家,善待下人,尤其要禮待姐妹,萬不可驕縱。”

“女兒記住了!”

裴敏秋給母親磕了三個頭,起身走了,門口早已等候了大羣裴家未嫁女兒,數十名裴家女子簇擁着新娘向樓下慢慢走去,環佩聲聲,中間是伴娘裴小致和陪嫁丫鬟阿秋,她們一左一右攙扶着新娘,新娘敏秋頭戴鳳冠,身着霞帔綠裳,隋唐時還沒有蓋頭,只是四名丫鬟前後左右用團扇遮面。

楊元慶走在前面,敏秋被孃家人簇擁走在後面,後面不斷有裴家長輩用銅盆潑水,喻示着潑水出門,敏秋從此是楊家之人。

敏秋被扶上七香車,只有伴娘和陪嫁丫鬟跟隨,楊元慶騎馬繞着七香車三圈,高聲道:“禮畢,啓程!”

迎親隊簇擁着馬車緩緩而行,裴家老小站在大門前目送他們遠去,出了這扇門,敏秋就是楊家婦,崔老夫人嘆息一聲,“大家進去吧!三天後回門,大家早點休息,明天開始準備。”

衆人進門,大門緩緩關上了。

隋唐婚禮襲承古禮,還沒有拜堂成親的風俗,那是宋元時纔開始流行,早在前一天,裴敏秋的母親王夫人和長姑裴含玉便來楊家鋪房,也就是搭建百子帳,一種穹廬之帳,這是北朝風俗,也就是洞房,設在內堂中,在帳中鋪牀,然後只有一名小童在裡面,端合巹酒,這就叫‘鋪母巹童’。

此時夜已深,賓客們早已散去,一般都是男方家人在等候新人,楊元慶也沒有什麼男方家人,除了他的九名鐵衛,其餘就是魚俱羅夫婦,李敏夫婦,還有就是楊麗華,再有就是百餘名宮女宦官。

雖然男方家人少,但也不乏熱鬧,百餘名宮女宦官竊竊私語,伸長脖子探望新娘,早有幾名侍女擡着兩張氈毯,等候在門前,七香車停下,幾名侍女立刻上前將氈毯放在腳下,這叫‘轉氈’,新娘腳不能碰地,由兩塊氈毯輪流交換,一直進百子帳。

幾名宮女手執長柄團扇上前,遮住了新娘,踏着氈毯,新娘一步步向前走,一直被接進了百子帳。

百子帳設在內堂,帳內寬敞,分爲內外兩室,內室鋪有牀,一名小童端着合巹酒,站在外帳,伴娘和陪嫁丫鬟將新娘扶進,儐相則將新郎請入,衆人都退下,百子帳內只剩下新郎新娘和一名小童。

此時,新人對坐,男西女東,意以陰陽交會有漸,小童端着合巹酒上前,小聲道:“請新人共飲合巹。”

合巹酒不是交杯酒,是將匏瓜一切爲二,裡面盛酒,匏瓜味苦,所以必然是苦酒,夫妻共飲合巹酒,不但象徵夫妻合二爲一,永結同好,而且也含有讓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

楊元慶在這時才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了新娘的模樣,裴敏秋容顏絕美,欣長苗條,垂首團花形的鳳冠,優美的嬌軀玉體,身着淺綠色的羅衣長裙,晶瑩的肌膚在燭光散射下熠熠生輝,她低垂臻首,俏臉微紅,眼神含情脈脈,宛如一朵含苞的花蕾幽香綻放。

裴敏秋雖嬌羞無限,小童的話卻聽在耳中,伸出纖纖玉指,指甲上已染上了豆蔻鮮紅之色。

她拾起一隻匏瓜酒盞,送到脣邊輕輕吮一口,眼波流轉,看了一眼夫郎,見他正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她頓時羞不自勝,用袖子遮住嬌顏,將酒盞遞給他。

楊元慶也拾起酒盞喝了一口,將自己的酒盞和她手中酒盞交換,兩人將合巹酒一飲而盡,放在小童盤裡。

小童又低聲道:“吉時到,請新人坐牀!”

楊元慶站起,伸手將裴敏秋慢慢扶起,裴敏秋身子嬌怯無力,只得任他牽着自己玉手,半依半偎在他胸前,楊元慶扶着裴敏秋柔軟的腰肢,兩人相擁走進了內帳,一對新人在牀前坐下,此時婚禮尚未結束。

小童替他們將內帳簾放下,吹滅蠟燭,退出了百子帳,高聲道:“新人已坐牀!”

楊麗華帶着所有家人以及幾十名宮女走上前,她們將花果金錢撒在百子帳上,這時漢朝便有的風俗,一直延續至今。

楊麗華低聲念着咒愿文,“今夜吉辰,裴氏女與楊氏兒喜結良緣,伏願成納之後,千秋萬歲,保守吉昌,五男二女,奴婢成行,男願爲卿相,女盡嫁公王,從茲咒愿已後,夫妻白頭偕老!”

念罷,她一擺手,所有人都退出了內堂,除了陪嫁丫鬟小秋,她在內堂也搭了一頂偏帳,可隨時伺候。

小秋將內堂門反鎖,吹滅燈燭,上前道:“賓客已退,請姑娘姑爺共寢,有事請喚小秋。”

她鑽進了自己小帳,將被子蓋上頭臉,耳朵也堵住了,臉羞得通紅。

百子帳中,敏秋卻依偎在夫君懷中,兩人情話綿綿,“今夜爲君婦,當夫妻白頭偕老,君不可負我。”

楊元慶輕輕吻她香脣笑道:“春宵苦短,你我可行周公之禮,交頸鴛合,永不負卿!”

敏秋嬌羞無限,取下了頭上鳳冠,黑瀑般的秀髮披散在肩頭,雙眸微閉,楊元慶輕吻她的香脣,伸手慢慢解開了她的衣裙.....

帳中春意濃濃,正是洞房花燭之夜,春宵苦短之時,夫妻恩愛,如膠投漆。

.......

……

第7章 羽翼已成第30章 禍福相倚第33章 京城讖語第48章 東線突破第31章 野心漸露第70章 漢中內訌第30章 兄弟和解第11章 家廟夜審第8章 太原募兵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22章 獨孤暗線第95章 隱患爆發第32章 道士軍師第16章 識破敵計第48章 家族之弊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37章 秦王求援第8章 假途滅虢第4章 佳夕如夢第17章 李淵失言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47章 意外潰營第83章 事態嚴重第25章 秦王心計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3章 引導消費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46章 棋輸一着第30章 酒樓遇故第12章 平亂奪權第7章 楊廣之憂第31章 被迫受命第65章 北市買珠第41章 兄弟爭功第21章 初次談判第29章 風過雁門第62章 交換條件第28章 初遇建德第14章 殺雞儆猴第7章 生死之約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2章 遼東亂戰第79章 南郡兩事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5章 初有收穫第27章 線娘夜奔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7章 參軍之謎第10章 遷都角力第1章 重返京城第33章 大軍壓境第51章 長安警報第2章 一戰成名第40章 軒然大波第7章 幽州之憂第9章 一名小兵第2章 欺人太甚第36章 返回太原第23章 唐廷決策第2章 敵蹤初現第4章 客棧新友第50章 波詭雲譎第13章 走私線索第35章 夜訪封宅第25章 寸步不讓第17章 君心難測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48章 獨孤家主第40章 南方來人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5章 突厥野心第1章 中元前夕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5章 黑夜突破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0章 將帥交心第43章 西秦內訌第50章 縣衙對質第31章 意外挾迫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60章 大戰悄至第23章 奸佞之計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章 世充登基第36章 返回太原第9章 貿易之利第23章 再見故人第20章 倉曹參軍第31章 重磅加碼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51章 長安警報第40章 軒然大波第27章 奪取河陽第37章 回京前夕第65章 蕭後心機
第7章 羽翼已成第30章 禍福相倚第33章 京城讖語第48章 東線突破第31章 野心漸露第70章 漢中內訌第30章 兄弟和解第11章 家廟夜審第8章 太原募兵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22章 獨孤暗線第95章 隱患爆發第32章 道士軍師第16章 識破敵計第48章 家族之弊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37章 秦王求援第8章 假途滅虢第4章 佳夕如夢第17章 李淵失言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47章 意外潰營第83章 事態嚴重第25章 秦王心計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3章 引導消費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46章 棋輸一着第30章 酒樓遇故第12章 平亂奪權第7章 楊廣之憂第31章 被迫受命第65章 北市買珠第41章 兄弟爭功第21章 初次談判第29章 風過雁門第62章 交換條件第28章 初遇建德第14章 殺雞儆猴第7章 生死之約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2章 遼東亂戰第79章 南郡兩事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5章 初有收穫第27章 線娘夜奔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7章 參軍之謎第10章 遷都角力第1章 重返京城第33章 大軍壓境第51章 長安警報第2章 一戰成名第40章 軒然大波第7章 幽州之憂第9章 一名小兵第2章 欺人太甚第36章 返回太原第23章 唐廷決策第2章 敵蹤初現第4章 客棧新友第50章 波詭雲譎第13章 走私線索第35章 夜訪封宅第25章 寸步不讓第17章 君心難測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48章 獨孤家主第40章 南方來人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5章 突厥野心第1章 中元前夕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5章 黑夜突破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0章 將帥交心第43章 西秦內訌第50章 縣衙對質第31章 意外挾迫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60章 大戰悄至第23章 奸佞之計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章 世充登基第36章 返回太原第9章 貿易之利第23章 再見故人第20章 倉曹參軍第31章 重磅加碼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51章 長安警報第40章 軒然大波第27章 奪取河陽第37章 回京前夕第65章 蕭後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