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酒棚小遇

雨漸漸下大了,楊示慶批加快馬速,約本行兩裡,前方出現一個酒棚,由竹木和油瓦搭建而成,棚子巨大,可容納百餘人,棚子下面擺二十幾張坐榻,坐滿了躲雨的遊人,還有一個側棚,用來安置馬匹。

剛纔問路的一行人在兩名夥計的引領下走了酒棚,楊元慶見酒棚下基本上已坐滿,正要離去,站在酒棚下的夥計卻熱情地向他招手。“這位公子,還有兩個座位,進來喝碗熱湯,吃點東西再走。”

楊元慶猶豫一下,夥計便跑上來牽出他的馬笑道:“公子,前後十幾裡就我們這一家,下這麼大的雨,進來避避雨吧!”

楊元慶見夥計頗爲熱情,便翻身下馬,將繮繩扔給他,“用上好細料好好餵馬。”

隨手又從馬袋裡摸出三吊錢賞他,夥計接過賞錢,歡天喜地而去,楊元慶在酒棚內掃了一圈,東北角確實還有兩個空位,正是剛纔問路的中年男子,他們一行人坐了兩張坐榻,不過他們的女主人卻不在場,應該在馬車內,馬車旁邊就緊靠旁邊停着,酒棚內男女混雜,人生喧譁,馬車裡的女子估計是大戶人家的女公子,不肯進來同坐。

“小哥,這邊請坐!”

中年管家認出他,熱情地招呼他坐下,幾名隨從向旁邊擠了擠,讓出一片空位。

“那就打批各位了!”

楊元慶也不客氣,坐上木握,將皮袋和長槊及弓箭放在身邊‘笑着向中年男子及周圍隨從拱拱手。

其實中年男子也是看人說話,一般而言,在隋朝依然有士庶不同席的規矩,中年男子只是管家,旁邊幾名隨從都只是家丁,身份地位稍低,如果楊元慶身着錦袍頭戴金冠,那中年男子絕不會那麼冒昧請楊牙祆和他們同桌,如果楊元慶身份高貴,那就是一和極大的無禮。

但他見楊元慶身着藍色布袍頭戴平巾,腰束革帶,革帶上沒有掛任再標識身份的裝飾品,他便立就判斷出,楊元慶也只是平民,和他們同坐無妨。

楊牙波坐下,此時正是中牛時分,他也有點腹中飢餓便夥計笑招手道:“來三斤醬羊肉三張胡餅再來一壺酒。”

“好咧!客人稍坐。”夥計高喝一聲,跑到後面準備去了。

中年管家端起酒壺給楊元慶倒了一杯酒,笑問道:“聽口音小哥是京城人吧!貴姓?”

楊元慶連忙合掌感謝道:“在下正是京城人,免貴姓楊。”

他也笑問道:“這位大叔是絳排人,還是蒲州人?”

“我們是絳州聞喜人,護送我家女公子進京。”

楊元慶聽說他們是聞喜人,第一個反應就是聞喜裴閥,那可是天下八大士族之首難道他們也是?

雖這樣想,卻不敢冒失,楊牙慶笑道:“聞喜可是好地方啊!人傑地靈關羽不就是聞喜人嗎?”

他話音剛落,馬車裡傳來,嗤!,一聲輕笑,楊元慶這才反應過來,他頓時臉一紅,連忙道:“是我糊塗了,關雲長是蒲州解良人。不是聞喜人。”

他不由回頭看了一眼,剛纔一聲輕笑,聲音很輕柔,應該是年輕女子,管家笑了笑道:“我家太老爺在京爲官,我們這次是送女公子進京。”

旁邊幾名隨從都在關注楊元慶的馬槊,他們都是練武之人,多少有點見識,儘管楊元慶用皮袋將槊刃罩住,但馬槊特有的槊杆還是讓他們大致猜出來,他們眼中都露出驚羨之色,從未見過這麼長的馬槊。

“好槊!”

身後有人一聲讚歎,楊牙,慶一回頭,只見他身後木榻上坐着五六名漢子,個個身高體壯,勇武強健,身邊都帶有長兵器。

雖然楊堅在開皇十七年下達禁武令,不準民間擁有長兵器,可事實上他這道禁令的效果不大,也僅僅只是限制住了兵器買賣,隋王朝號稱南文北武,北方武風強盛,軍將後裔,士族庶民,練武之人比比皆是,楊堅的禁武令事實上也就名存實亡。

楊元慶進酒棚時也發現了,酒棚中很多人都是練武者,帶有弓箭兵刃,他身後這名大漢,年約二十餘歲,膀大腰圓,頭髮赤紅,濃眉虎眼,相貌不凡,他也帶着一根長槊,是一杆棗陽金釘槊,槊頭是棗狀鐵錘,密佈六排鍍金兩寸釘,這柄槊重約七八十個看得出這名大漢也是武藝高強之人。

楊元慶舉杯向他示意,年輕大漢是豪爽之人,他也舉杯回敬笑道:“在下單雄信,潞州上黨縣人,自幼酷愛馬槊,請問這位公子怎麼稱呼?”

楊元慶仔細地看了他一眼,原來他就是赤發靈官單雄信,果然相貌非凡,旁邊一人長得和單雄信頗像,估計是他兄長單雄忠。

楊元慶也欣然舉杯道:“在下楊元慶,京師人,久仰二賢莊單家二雄大名,敬兩位兄長一杯。”

他報了自己的名字,不遠處另一桌人,咦!,了一聲,一起向楊元慶望來,楊示慶講來時便發現那桌人有點眼熟,只是他一時想不起在哪裡見過?聽到他報名而感到驚訝,這羣人顯然也是知道他。

楊元慶還是想不起這羣人是誰,只得暫時放下,又對他身後的單雄信兄弟笑道:“兩位單兄怎麼想到來京城?”

單雄信兄弟在上黨縣濟貧扶弱,專好打抱不平,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在上黨縣乃至潞州,提起二賢莊單氏二雄,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這裡是京城,是藏龍臥虎的天子腳下,單雄信兄弟見這位小兄弟居然也知道他們名聲,不由大有好感。

單雄信笑道:“這位楊兄弟不如來這邊坐。”

和單雄信聊天當然比對面這個不知名的管家要有趣得多,楊牙,慶便對管家歉然笑了笑,坐到單雄信一桌去了。

單雄信一桌有五六人,除了單氏兄弟外,還有幾人皆是練武的大漢,單雄信一一給楊元慶介紹,“這些都是潞州豪傑,這是我大哥單雄忠,這位單仁杰,是我族弟,這位是徐重山,這是馬丁原,他們三人號稱上黨三虎,皆是豪爽漢子。”

單雄信只l長單雄忠卻是一個文武雙全之人,他雖然也很豪爽,卻比兄弟更加心細一點,他們兄弟二人是潞州豪強,家財萬貫,所以他兄弟單雄信用得起棗陽槊,而對面年輕人雖然衣着簡樸,但舉手投足之間有一和從容不迫的氣質,更重要是,他這根馬槊比一般馬槊更長更粗,至少價值萬金,單雄忠便感覺到這個年輕人應不是普通人。

“這位公子應該也是名門世家吧!”單雄忠試探着笑問道。

這時,旁邊一名大漢舉杯走上幸,呵呵笑道:“你們居然連楊牙。慶都不知道,那你們真是孤陋寡聞了,五年前對突厥一戰,你們應該聽說過吧!”

單雄信筐然動容,他凝視着楊元慶,“原來小兄弟就是赫赫有名的陰山飛將楊元慶?”

楊元慶第一次知道自己居然有一劃”陰山飛將,的綽號,不過這介。綽號他挺喜歡”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

楊元慶舉杯微微一笑,“只是普通邊軍,當不起,飛將,二字,單二哥過譽了。”

他又站起身,對這名揭露自己身份的大漢笑道:“我似乎在哪裡見過仁兄,請恕小弟眼拙,實在是想不起來。”

這名大漢眯眼一笑,笑得頗爲陰險,“楊兄弟忘記了嗎?在仁壽宮驛站,我們兔過一面。”

楊元慶驀地想起,此人正是豫章王楊睞的四名貼身保鏢之一,當時給人的感覺,這四人非同小可,楊元慶又向旁邊那一桌望去,還有一名三十餘歲的青衣文士,好像也是楊睞身邊人,其他幾人都是侍衛打扮。

“我想起來了。”

楊元慶欣然笑道:“我們是見過,不過這位仁兄尊姓大名,能否賜教?”

“在下粱師都,夏州人,賤名不足掛齒。”

“原來是粱老弟,來!我敬你一杯。”

單雄信舉起酒杯要敬粱師都,不料粱師都並不理會他,只向楊元慶舉了舉杯,轉身便走了,單雄信手僵在在半空,臉脹得通紅,半晌,他重奐哼一聲,坐了下來,眼中極爲惱火。

楊元慶壓低聲音對他道:“他們是豫章王楊睞手下,不結交最好。”

單氏兄弟對望一眼,兩人眼中都生出警惕之色,他們臨來時便知道京城藏龍臥虎,不可太大意,只是單雄信生性豪爽,好交友,一時秉性難改,不料僅僅在灞上便遇到了皇族府中之人,果然是京城水深,讓他暗叫一聲慚愧。

不過單雄信對楊元慶的印象卻極好,居然是陰山飛將,這種邊軍英雄,他是一定要結交,單雄信便不再理會粱師都等人,對楊元慶笑道:“楊將軍從邊塞回來,莫非也是要參加,選將舉才,?

楊元慶愣住了,什麼選將舉才,他竟然從未聽說過,楊元慶搖搖頭,“我回來探親,從未聽說過,選將舉才”是怎麼回事?”

“原來楊賢弟竟然不知,不過也難怪,楊賢弟已是邊將,不需要再求這和功名。”

單雄信笑着解釋道:“聖上傳旨天下,詔選天下將才,在京中會試,武功高強者可授軍職,聞風者動,我們便也想進京試試運氣。”

楊元慶這才恍然明白,他暗暗思忖”估計這是楊廣要爲開科舉做準備了,先用武舉進行試探。。

楊元慶又問:“具體怎樣選將舉才,單二哥知道嗎?”

單雄信撓撓頭,“這叮,細節不是很清楚,聽說以考騎射爲主,還有一些其他名堂,進京就知道了。”

“這位壯士!”

後面一名夥計焦急地喊單雄信,“外面那是你的馬嗎?”

。!。

第32章 有喜有憂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章 蘇威密謀第8章 怒極生誓第40章 禍水東引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4章 意外之箭第18章 追根究底第13章 勝利逃亡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4章 意外之箭第44章 中秋異月第25章 掌握主動第4章 秦母教子第56章 雙相辭呈第3章 意外相遇第11章 興風作浪第44章 再讓一城第44章 公主阿蠻第20章 月夜之戰第59章 心有不滿第63章 北地迎歸第6章 王府夜話第7章 大利望族第43章 階下之囚第13章 戰爭來臨第19章 嚴厲警告第8章 欲速不達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章 小妹何名第10章 遷都角力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3章 戰爭來臨第6章 一劍之情第31章 蠅頭小利第33章 兄弟生隙第4章 反客爲主第36章 駕臨江夏第13章 棒打長孫第82章 收到假錢第41章 兵困雁門第39章 泄露天機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1章 河北梟雄第56章 遲到樑使第2章 先攻內部第24章 安撫江南第54章 把水攪渾第28章 盛名之禍第1章 狡雄尋窟第50章 局勢漸變第45章 兵壓江陵第78章 戰略撤退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7章 大舉東進第6章 秘密武器第88章 爭鋒相對第40章 羅高離心第42章 暗流洶涌第41章 兄弟爭功第16章 資源危機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8章 諫臣之死第7章 幽州之憂第8章 突發事件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19章 虎牢之危第33章 收買人心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1章 重磅加碼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9章 恆山之亂第9章 攻心爲上第9章 我想學武第18章 情報之思第8章 弔孝風波第7章 羽翼已成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0章 誰是刺客?第29章 金刀贖奴第6章 王府夜話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8章 假途滅虢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35章 衛南漁翁第4章 露出破綻第59章 獨孤之憂第18章 玄感野望第25章 關鍵人物第11章 鐵腕奪位第39章 發現機會第27章 接風酒宴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0章 一路追殺第42章 要何封賞
第32章 有喜有憂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章 蘇威密謀第8章 怒極生誓第40章 禍水東引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4章 意外之箭第18章 追根究底第13章 勝利逃亡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4章 意外之箭第44章 中秋異月第25章 掌握主動第4章 秦母教子第56章 雙相辭呈第3章 意外相遇第11章 興風作浪第44章 再讓一城第44章 公主阿蠻第20章 月夜之戰第59章 心有不滿第63章 北地迎歸第6章 王府夜話第7章 大利望族第43章 階下之囚第13章 戰爭來臨第19章 嚴厲警告第8章 欲速不達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章 小妹何名第10章 遷都角力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3章 戰爭來臨第6章 一劍之情第31章 蠅頭小利第33章 兄弟生隙第4章 反客爲主第36章 駕臨江夏第13章 棒打長孫第82章 收到假錢第41章 兵困雁門第39章 泄露天機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1章 河北梟雄第56章 遲到樑使第2章 先攻內部第24章 安撫江南第54章 把水攪渾第28章 盛名之禍第1章 狡雄尋窟第50章 局勢漸變第45章 兵壓江陵第78章 戰略撤退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7章 大舉東進第6章 秘密武器第88章 爭鋒相對第40章 羅高離心第42章 暗流洶涌第41章 兄弟爭功第16章 資源危機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8章 諫臣之死第7章 幽州之憂第8章 突發事件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19章 虎牢之危第33章 收買人心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1章 重磅加碼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9章 恆山之亂第9章 攻心爲上第9章 我想學武第18章 情報之思第8章 弔孝風波第7章 羽翼已成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0章 誰是刺客?第29章 金刀贖奴第6章 王府夜話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8章 假途滅虢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35章 衛南漁翁第4章 露出破綻第59章 獨孤之憂第18章 玄感野望第25章 關鍵人物第11章 鐵腕奪位第39章 發現機會第27章 接風酒宴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0章 一路追殺第42章 要何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