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智取伊吾

烏孫人是一個極爲古老的民族,一直生活在天山南北,北魏時曾和鮮卑人關係密切,但它屢受柔然人壓迫,最終被迫退到蔥嶺以西,繼而依然有一小部分烏孫人留下,伊吾國便是由一部分烏孫人所建的國度。

和其他西域各國一樣,伊吾國內也同樣是民族複雜,除了烏孫人外,還有鐵勒處月部人,也就是後來的沙陀人,另外還有少部分契苾人和一些西突厥人,甚至還有幾百戶胡化的漢人,他們是原來伊吾縣漢人的後代,住在伊吾城內,百年來和胡人通婚,語言和習俗已經胡化,除了相貌還稍稍有點漢人的特點,其餘都完全不同了,在他們身上已經看不到一點漢人的影子。

在這些錯綜複雜的民族中,以鐵勒處月部的勢力最大,他們佔據了這一帶最豐美的草場,蒲類海四周的草場都是被他們所佔,而烏孫人則主要集中在伊吾城及其周圍地區,他們建立了一支近六千人的軍隊。

伊吾國國王叫做默啜,今年約四十歲,身體長得頗爲肥胖,有十幾個妻妾,給他生了幾十個兒女,尤其年長的三個兒子這幾年爭權奪利,各自搶奪地盤,將伊吾國上下弄得人心惶惶。

但國王默啜真正的煩惱卻不是幾個兒子的爭權,而是外患,是西突厥對伊吾國的威脅和控制,在達頭可汗死之前,整個西域都是在西突厥的控制之下,在達頭死後,西突厥內部開始出現爭權奪利,西域各國以及鐵勒各部趁機脫離了西突厥的控制,惟獨伊吾國卻始終擺脫不了西突厥的掌控,這並不是烏孫人願意做西突厥的奴才,而是因爲強大的處月部人始終威脅着伊吾國的生存。

正是因爲有西突厥的中間調停才使得處月部人不敢進攻伊吾國,而西突厥又利用處月部的強大壓力使伊吾國不敢背叛。

這是一種令人痛苦的平衡,代價就是每年沉重的賦稅,伊吾國每年國庫收入的一半都要上繳給西突厥,爲此,西突厥還特地設立了叫做吐屯的財政監督官長駐伊吾國,監督伊吾國的稅賦上繳。

這種局面已經延續多年,從最初的反感到逐漸順從,一直到現在的習以爲常。

西突厥的殘酷盤剝使伊吾國人普遍貧窮,城牆依舊是幾百年前漢朝所築,幾百年歲月的侵蝕,使城牆變得低矮,塌方了幾處也無力修繕。

城內一分爲二,是截然兩個不同的世界,西面是平民區,屋舍矮小破爛,房舍擁擠,污水遍地,滿街的孩子們都是赤身奔跑,無衣可穿,伊吾國絕大多數人都是平民.

而東面則是少數貴族和商人們聚居之處,屋舍整齊,商鋪密集,販賣着來自敦煌的絲綢、瓷器、陶器以及各種日用品,街上貴族們衣着考究,紅光滿臉,他們大多妻妾成羣,生活奢侈,他們享有免稅特權,西突厥盤剝不到他們頭上。

在中間大街的盡頭是伊吾國王宮,也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國王默啜和他的幾十個妻妾兒女便住在這裡面。

這天下午,伊吾城內依然和平常一般熱鬧,隋軍襲破柔遠鎮的消息沒有傳到這裡,儘管天氣異常炎熱,但伊吾平民必須要爲生存而忙碌,大街上熙熙攘攘,熱鬧喧天。

“商隊進城了!”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向城門,只見從城門處進來了一支龐大的商隊,由二百餘匹駱駝和上千馬匹組成,滿載着陶器、布匹等各種貨物,爲首的一匹馬上,一名年輕的旗手將一面大旗高高舉起,大旗上寫着‘蕭’字,這是來自敦煌的蕭氏商隊。

而後面幾匹馬上也有旗手舉旗進城,大旗上分別寫着‘謝’字和‘沈’字,這也是兩家敦煌的大族,三大家族的商隊聯袂來到伊吾國,使伊吾城內沸騰了,商隊兩邊圍得裡三層外三層,每個人的眼中的充滿了熱烈,那是對財富的渴望,孩子們赤腳跟着商隊奔跑,快樂地叫喊着。

無數的商人聞訊趕來,準備搶奪貨物,這時,大王子阿漫帶領一隊騎兵奔來,阿漫是主管伊吾國的貿易,敦煌的商隊到來,也使他喜笑顏開,商隊可以使國庫多一筆收入,也可以使他在父親面前宣揚政績。

“大王子,來的是三支商隊啊!”一名官員驚喜地叫了起來。

在大王子阿漫旁邊是一名禿頭老者,年約五十歲,他是西突厥派駐伊吾國的吐屯,也是稅賦監督官,名叫‘順’,大家都稱他爲禿順,禿順的眉頭的卻皺了起來,自言自語道:“奇怪了,往年都要秋天纔過來,現在怎麼盛夏季節就來了,他們怎麼過的戈壁沙漠?”

“吐屯閣下,什麼時候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帶來了財富,這樣,我們可以在秋天就交完稅賦,就能舒服地過一個冬天了,不是好事嗎?”

大王子阿漫興致勃勃,他不再理睬吐屯,催馬迎了上去。

“蕭先生!”

他看見了領隊蕭遠頌,大喊一聲,迎了上去。

伊吾城內幾乎每一個人都認識蕭遠頌,大家都叫他蕭財神,因爲他總是帶着豐盛的貨物來到伊吾城,賺了大把大把的錢幣。

蕭遠頌正被十幾個商人圍着,商人們不僅要賣他的貨物,還要把他們平時收購的當地土產賣給蕭遠頌,雖然蕭家不是最大的商隊,幾支粟特商隊還要比他大,但伊吾城的商人卻不喜歡粟特人的奸猾,他們更願意和漢人做生意。

蕭遠頌聽見喊聲,一回頭看見大王子阿漫,他便笑着走上前,和大王子在馬上緊緊擁抱一下,開玩笑道:“尊敬的殿下,你比去年又瘦了,我擔心,城內有沒有足夠的食物來滿足我手下這些貪吃的夥計。”

阿漫這才發現商隊夥計比從前多得多,以前只有二三百人,而現在卻有近千人,他不由嚇了一跳,“你帶這麼多手下來做什麼?”

蕭遠頌笑着給他介紹道:“也不完全是我的夥計,還有其他兩家的商隊,你沒發現我們運來的貨物,也比從前多了一倍了嗎?”

阿漫點點頭,來多少夥計與他無關,他不用管食宿,而且來的人越多,花得錢也越多,這對伊吾城是好事,他也笑道:“只要你付得起飯錢,多少食物都有。”

兩人都大笑起來,蕭遠頌看見吐屯,他不喜歡這個黑胖禿頭老者,每次都來盤點他的貨物,就好像他是貨物的主人,而這一次,他的貨物可不能盤點。

蕭遠頌有辦法,這裡面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可以不盤點商人的貨物,但必須交一筆贖買錢給吐屯,這就算吐屯的私人收入。

他催馬上前行一禮道:“尊貴的吐屯大人,我也正想去找你。”

“你要找我做什麼?”吐屯眯着眼睛笑道,小眼睛都閃爍着一種渴望的亮色,其實他也希望敦煌的商隊一年最好能來十次。

蕭遠頌撓撓頭,看了看商隊,無奈道:“這次我打算交贖買錢,我馬上就要做生意,明天一早就要回去。”

“爲什麼這樣急着回去,不多住幾天嗎?”

“沒辦法,八月初京城裡有一次盛大的商會,家主要我們去參加,所以今年只能提前來。”

“難怪呢!”

吐屯目光炯炯地盯着商隊,心中盤算着,他附耳對蕭遠頌低語幾句,蕭遠頌眉頭一皺,“太多了一點,減去一點點。”

“蕭先生何必這麼吝嗇呢?”

吐屯卻不肯讓步,“如果你不幹,那我也沒有辦法了!”

吐屯抓住了商隊急於返回心切,一點都不讓步,笑眯眯地望着蕭遠頌,他明年就要任期滿了,不抓緊時間多撈點怎麼行?

“好吧!”

蕭遠頌無可奈何道答應了,“我先安頓好,按照老規矩,晚上我去你家裡。”

“歡迎!”

吐屯呵呵笑一聲,轉身走了。

蕭遠頌見王子和吐屯都走了,便對周圍各種商人大喊道:“客店的商人先來,我們要先住下,至少要二十家客店。

幾十名客店主人圍上來,紛紛大聲叫喊,這家有精美食物,那家可以提供美貌少女,各種特色競爭,爭搶這一年都難得的大買賣。

混在隊伍中的沈光打量一下城池和城門,撇撇嘴,不屑一顧,他對蘇烈道:“這麼破爛的城池,將軍根本就沒有必要用這種‘瞞天過海’之計,大軍一來就壓垮了。”

蘇烈冷冷道:“你知道什麼?將軍是愛惜弟兄,不戰而屈人之兵,懂嗎?”

沈光不敢吭聲了,這時,蕭遠頌挑好了客店,店主人們紛紛領着他們向各處的客店走去。

.......

夜色慢慢降臨,四千餘隋軍騎兵緩緩停下了步伐,遠遠地望着十里外的伊吾城,皎潔的月光下,伊吾城格外清晰。

王威在一旁有些不放心地低聲道:“將軍,蘇校尉經驗不足,我有點擔心。”

楊元慶笑了笑,“不用擔心,他雖然經驗不足,但他很聰明,而且他也不魯莽,會按照我的方案行事,只要多給他機會鍛鍊,他將來必是大隋名將。”

“但願吧!我也希望不要出什麼意外。”

“就算出意外也不怕,這座低矮破舊的城池擋不住大隋騎兵的鐵騎,我只是不想過多消耗烏孫軍隊。”

楊元慶回頭令道:“傳令三軍不準懈怠,準備隨時衝鋒!

........

第17章 參軍之謎第40章 先禮後兵第73章 計賺敵降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5章 略助風勢第12章 練武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20章 以命威脅第30章 巡視考場第23章 斷絕利益第16章 何罪之有?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39章 發現機會第26章 奸商本色第24章 目光深遠第93章 待君入甕第15章 打進楔子第78章 攻而不克第9章 挖掘線索第12章 大事化小?第58章 李淵出事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7章 士信發威第17章 雄信之災第33章 收買人心第40章 軒然大波第47章 匪亂再起第34章 楊諒投降第49章 引發上怒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55章 談婚論嫁第2章 敵蹤初現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1章 危機重重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4章 武周示弱第39章 父子攤牌第33章 金精賭彩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8章 趁亂突圍第4章 假手於賀第27章 監察御史第52章 南遷定襄第51章 草原異變第36章 鬥智鬥狠第22章 銀甲小將第10章 米酒事件第32章 被迫西撤第8章 黑夜黑人第57章 楊家有女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37章 回京前夕第33章 智取宜昌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24章 小男養家第7章 戰略對抗第27章 監察御史第2章 家法伺候第22章 井陘遇警第42章 違禁生意第17章 發現契苾第54章 雨夜獻城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6章 形勢嚴峻第11章 河北梟雄第55章 借風夜襲第6章 牽制荊襄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章 透露底線第18章 契苾助力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41章 不惹小人第94章 新朝開啓第39章 李靖奇謀第42章 步步緊逼第22章 銀甲小將第11章 仇恨深化第8章 斬斷後路第48章 家族之弊第1章 初入楊府第35章 真相揭開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39章 承天廣場第25章 分憂之臣第14章 太守師道第39章 西路使者第18章 追根究底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15章 有失有得第21章 內部生變
第17章 參軍之謎第40章 先禮後兵第73章 計賺敵降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5章 略助風勢第12章 練武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20章 以命威脅第30章 巡視考場第23章 斷絕利益第16章 何罪之有?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39章 發現機會第26章 奸商本色第24章 目光深遠第93章 待君入甕第15章 打進楔子第78章 攻而不克第9章 挖掘線索第12章 大事化小?第58章 李淵出事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7章 士信發威第17章 雄信之災第33章 收買人心第40章 軒然大波第47章 匪亂再起第34章 楊諒投降第49章 引發上怒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55章 談婚論嫁第2章 敵蹤初現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1章 危機重重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4章 武周示弱第39章 父子攤牌第33章 金精賭彩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8章 趁亂突圍第4章 假手於賀第27章 監察御史第52章 南遷定襄第51章 草原異變第36章 鬥智鬥狠第22章 銀甲小將第10章 米酒事件第32章 被迫西撤第8章 黑夜黑人第57章 楊家有女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37章 回京前夕第33章 智取宜昌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24章 小男養家第7章 戰略對抗第27章 監察御史第2章 家法伺候第22章 井陘遇警第42章 違禁生意第17章 發現契苾第54章 雨夜獻城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6章 形勢嚴峻第11章 河北梟雄第55章 借風夜襲第6章 牽制荊襄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章 透露底線第18章 契苾助力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41章 不惹小人第94章 新朝開啓第39章 李靖奇謀第42章 步步緊逼第22章 銀甲小將第11章 仇恨深化第8章 斬斷後路第48章 家族之弊第1章 初入楊府第35章 真相揭開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39章 承天廣場第25章 分憂之臣第14章 太守師道第39章 西路使者第18章 追根究底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15章 有失有得第21章 內部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