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漳南小村

光陰荏苒,時間到了大業六年八月,大隋王朝的車輪已經走過了最強盛的大業五年,這一年,大隋皇帝御駕親征吐谷渾,在覆袁川大敗吐谷渾,拓疆數千裡,向西置西海郡、河源郡、鄯善郡、且末郡、伊吾郡、北庭郡。

大隋皇帝楊廣隨即在張掖舉行萬國交易大會,來自西域數十個國度的國王前來朝覲天朝聖人可汗,使大隋王朝達到了強盛的頂點。

但彷彿就是上天對大隋王朝盛極而衰的暗示,皇帝車駕在途經大斗拔谷之時,七月盛夏突降暴雪,暴風雪襲擊皇帝隊伍,一夜之間凍死數萬人,馬驢皆凍死殆盡,身體羸弱的樂平公主楊麗華也不幸在這次暴風雪襲擊中染上重病,最終沒有能返回中原,病死在青海湖邊。

大隋王朝走過了強盛的頂點,開始迅速由盛轉衰,大業六年,一場前所未有的春夏連旱襲擊了山東數十郡,災情遍佈黃河兩岸和河北大地,這是一場百年未遇的大旱,嚴峻的災情考驗着大隋王朝。

清河郡漳南縣也同樣遭遇了這場百年未遇的大旱,土地乾涸,小河斷流,草木枯死,打井數丈而不見水,人畜飲水遭遇嚴重困難,人們只能到數十里外的永濟渠取水。

在漳南縣以南一個叫劉家屯的村莊,三更時分,許多人家的油燈便點亮了,這是村裡人要自發去二十里外的永濟渠取水。

在村東頭有一戶中等人家,有十幾間磚瓦房,看起來家境不錯,和村裡其他人家一樣,這戶人家的燈也在三更時點亮了。

“大郎,你這就去取水嗎?要不,今天還讓順兒去吧!”屋裡女主人關心道。

“算了,他昨天摔了一跤,腿還沒好,還是我去吧!”

男主人聲音有點甕聲甕氣,隨即燈光將一個高大魁梧的身影映照在牆上,他又問:“順兒娘,家裡還有多少米?”

“米早沒了,但還有一百多斤麥子和兩百多斤黑豆。”

“嗯!今天張嬸要來借米,你就借給她二十斤麥子,還有村西頭的劉羽家,孤兒寡母,聽說也斷糧了,給他家送十斤豆子去。”

“哎!雖說是借,可誰也沒還過,若是豐收年景,這樣也沒有關係,可今年是大災,夏天小麥就顆粒無收,現在就指望一點豆子,估計秋天最多也就收成幾十斤,你這樣送,咱們冬天怎麼辦?”

“我知道了,但咱們也總不能眼睜睜看人家餓死啊!就這一次,下不爲例,你就去送吧!”

“什麼下不爲例,哪次都是下不爲例!”女人嘟嘟囔囔起身了。

這時,大門開了,男主人推一輛獨輪車走了出來,車上放了十幾個水罐,此人身高足有六尺二,長得虎背熊腰,魁梧高大,年紀已經三十六七歲。

此人叫竇建德,自稱漢景帝太后之父安成侯竇充的後裔,和關隴貴族中的竇氏家族沒有半點關係,他家裡稍有資產,自幼習武,驍勇有力,加上他爲人寬厚俠義,在漳南縣一帶頗有名望,年輕時曾被推舉爲里長。

他有一子一女,皆已長大成人,女兒在去年出嫁,兒子竇天順也在去年娶了媳婦,昨天兒子去取水時扭了腳,竇建德今天只能自己去了。

他看了一眼月色,只見月亮發紅,很有點詭異,他想起一句諺語,‘月亮赤,大災至。’俗話說,大旱必大澇,如果今天秋天發大水怎麼辦?

他嘆了口氣,剛推車要走,便聽見後面有人叫他,“竇大哥,我就估摸着你今天要去,特地在這裡等你呢!”

竇建德一回頭,見是村裡一個有名的無賴,名叫劉黑闥,年紀也就比竇建德少幾歲,從少年起就偷雞摸狗,不務正業,由於他身材高壯,從小跟竇建德一起習武,也練了一身好功夫,可惜功夫沒有用到正途上,二十歲時離開家鄉四處闖蕩,十幾年交了不少狐朋狗友,還是兩手空空回來.

隨着年紀長大,他也漸漸收了心,回到家鄉娶妻生子,只是沒有家業,靠租種竇建德的十幾畝土地養家餬口,竇建德索性也免了他的租子,使劉黑闥對他一直心懷感激。

劉黑闥也推一輛獨輪車,車上放了幾個盛水大陶罐,他快步向前笑道:“竇大哥,順子的腿好點沒有!”

“有點紅腫,我給他上過藥了,估計休息幾天就沒事,唉!這小子從小不肯練武,現在知道吃苦頭了。”

竇建德笑了笑,又關心地問他:“家裡還有多少糧食?”

劉黑闥陪笑道:“還有二三十斤小麥,估計今年的豆子還能收一點,冬天實在不行,我再找大哥借點!”

“自己兄弟不要說借,總歸我有一口,就少不了你,走吧!”

兩人推着獨輪車,藉着昏紅的月色,向十幾裡外永濟渠走去,和他們一起取水的同村人大約有數十人,都一樣推着獨輪車,竇建德德高望重,衆人紛紛和他打招呼。

“建德,聽說你明天要去縣衙商量修水渠之事,是吧?”

“嗯!春旱時我就去了,縣令不肯,夏天時我又去,還是不肯,明天我再去,看他肯不肯!”

提到修水渠之事,竇建德微微有些動怒,春天時他便知道今年會有大旱,特地去找縣令,提出從永濟渠引一條水渠出來,直通他們幾個鄉,可以解決糧食灌溉和人畜飲水,惠及上萬戶人家,他願意承頭動員鄉親們出力出錢修渠,不料縣令竟一口回絕,夏天再去,還是回絕,眼看今年會出現餓死人的慘劇,便讓他有點惱火了。

劉黑闥哼了一聲道:“這個縣老爺不是不肯,而是不敢,他敢挖永濟渠,被朝廷知道,他官帽就保不住了。”

四周鄉親都一聲嘆息,今年冬天怎麼過啊!劉黑闥笑道:“別傻了,咱們這裡過不去,就去南方要飯,那邊沒有旱災,或者去五原郡,聽說那邊在招募流民,給糧食給土地,肯定餓不死。”

有人嘟囔道:“就算餓不死,可突厥人一來,同樣也活不了,我是不去那裡。”

竇建德卻對五原郡頗有興趣,便笑問道:“黑闥,你見識比較廣,還去過京城,你見過楊元慶嗎?”

“咳!那年我陪孫安祖去京城參加武舉,大概六年前吧!我沒見到楊元慶,但孫安祖見到了,他說楊元慶的箭法簡直天下無雙,一百五十步外,射斷頭髮絲一樣的細繩,又一箭射碎金鈴,這種箭法,他做夢也想不到。”

“一百五十步外,射頭髮絲怎麼可能?”有人驚嚷起來。

“真是土包子,和你們說不通,算了,我不說了!”

劉黑闥不高興地一揮手,不肯再說,竇建德微微一笑,雖然他百步外也能射銅錢,但一百五十步外射細繩,他絕對辦不到,頭髮絲肯定是有點誇張了,他心中涌起了一種想法,有機會他倒想見識一下楊元慶的箭法。

不久,他們便上了官道,從四面八方彙集來的取水農民也紛紛涌上官道,形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取水大軍。

可就在這時,東天空隱隱傳來一聲悶雷聲,竇建德驚訝地東方望去,只見遠空黑雲翻滾,烏黑如漆,鋪天蓋地向這邊蔓延而來。

四周爆發出一片歡呼聲,這黑雲對於大旱了大半年的農民們來說,簡直就是生命之雲來臨。

竇建德猛地回頭向西天空望去,月亮更加昏紅,被一層霧氣籠罩,就彷彿染了血一樣。

他大叫一聲‘不好!’對衆人高聲喊道:“各位鄉親,大旱必大澇,要發大水了,趕緊回家收拾東西吧!”

隊伍中很多老農民都有經驗,他們見月亮紅得詭異,便知道會來大災了,很多人連獨輪車都不要了,調頭就往家裡跑。

一個時辰後,烏雲遮蔽天空,白茫茫的瓢潑大雨鋪天蓋地落下,這一場大暴雨下了三天三夜,河水暴漲,漳水決堤,洶涌的河水向漳南縣席捲而來,吞沒良田,將農民的最後一線希望淹沒在滔滔洪水之中。

........

此時,在千里之外的樓煩縣境內,一支由三十萬大軍組成的隊伍,護衛着大隋皇帝的龍駕,離開了汾陽宮,浩浩蕩蕩前往北方塞外巡視。

由三千軍士擡動的人輦上,大隋天子楊廣坐在高高的龍臺之上,隔着一層薄薄的輕紗,俯視着一眼望不見邊際的大軍,他那種傲視天下的帝王之心開始迅速膨脹,眼中充滿了傲慢和得意。

楊廣登基已經整整六年,對權力的掌控也到了人生的頂峰,天下大權已經牢牢掌握在他手中,他完全坐穩了皇位,他開始推行一系列的法令,下令民間鐵叉、搭鉤、穳刀之類都是違禁品,嚴禁民間執有。

同時又頒佈詔書,規定天下民衆服色分等級而設,五品以上官員一律穿紫袍,六品以下官員穿緋綠袍,胥吏穿青衣,庶民百姓穿白衣,屠戶商人穿黑衣,士卒着黃衣,有違規者杖五十再治罪。

此時,楊廣想得更多的卻是關隴貴族,經過他近兩年的分裂瓦解,關隴貴族已經一片散沙,以元氏和獨孤氏爲中心,分爲兩派,敵視對立嚴重,現在,徹底解決關隴貴族的時機來臨了。

楊廣沉思良久,對侍候在身邊的內史舍人封德彝族下旨道:“傳朕旨意,宣豐州總管楊元慶來塞外面聖。”

對付關隴貴族,楊元慶從來都是他的一把快刀。

........

第2章 世充登基第34章 發現敵蹤第42章 長安科舉第30章 丹陽來客第19章 壯士秦瓊第11章 霹靂出擊第64章 宮外之音第45章 不爲我用第21章 危機重重第6章 出乎意料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62章 激戰七裡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8章 爾虞我詐第22章 娶得佳妻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36章 鬥智鬥狠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8章 爾虞我詐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9章 東巡長城第51章 范陽盧氏第11章 秘密協議第48章 圍城打援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5章 有失有得第15章 吞併靈武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41章 不惹小人第3章 雙瞳之將第20章 以命威脅第84章 連夜出擊第7章 不徇私情第2章 一言九鼎第32章 文道武途第1章 齊郡大戰第27章 會寧換帥第66章 羅家有喜第5章 兩個使者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98章 兩線危機第3章 情報暗戰第65章 蕭後心機第33章 跨境剿匪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5章 十猛之計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3章 北邙祭祖第50章 夜營危機第15章 黑夜突破第24章 朝堂對質第46章 落井下石第2章 先攻內部第36章 走出迷惘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1章 京城來人第36章 太原之變第7章 戰略對抗第84章 連夜出擊第40章 意外之禮第32章 道士軍師第26章 咬金爭功第3章 風雨前夜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5章 狹路相逢第9章 我想學武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70章 北方消息第16章 內部決裂第34章 泊舟九江第17章 尋找線索第7章 國事家事第5章 初到幽州第81章 老孃不幹第7章 羽翼已成第4章 啓用暗線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9章 底線突破第81章 老孃不幹第17章 尋找線索第35章 爭奪人口第31章 軍機決策第24章 草原天鵝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33章 攻城前夕第41章 想走不易第38章 兩個時辰第3章 兩猛相鬥第45章 明智決定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6章 資源危機第47章 意外潰營第45章 唐相之危第30章 玄感回京第32章 啓民提議
第2章 世充登基第34章 發現敵蹤第42章 長安科舉第30章 丹陽來客第19章 壯士秦瓊第11章 霹靂出擊第64章 宮外之音第45章 不爲我用第21章 危機重重第6章 出乎意料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62章 激戰七裡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8章 爾虞我詐第22章 娶得佳妻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36章 鬥智鬥狠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8章 爾虞我詐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9章 東巡長城第51章 范陽盧氏第11章 秘密協議第48章 圍城打援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5章 有失有得第15章 吞併靈武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41章 不惹小人第3章 雙瞳之將第20章 以命威脅第84章 連夜出擊第7章 不徇私情第2章 一言九鼎第32章 文道武途第1章 齊郡大戰第27章 會寧換帥第66章 羅家有喜第5章 兩個使者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98章 兩線危機第3章 情報暗戰第65章 蕭後心機第33章 跨境剿匪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5章 十猛之計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3章 北邙祭祖第50章 夜營危機第15章 黑夜突破第24章 朝堂對質第46章 落井下石第2章 先攻內部第36章 走出迷惘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1章 京城來人第36章 太原之變第7章 戰略對抗第84章 連夜出擊第40章 意外之禮第32章 道士軍師第26章 咬金爭功第3章 風雨前夜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5章 狹路相逢第9章 我想學武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70章 北方消息第16章 內部決裂第34章 泊舟九江第17章 尋找線索第7章 國事家事第5章 初到幽州第81章 老孃不幹第7章 羽翼已成第4章 啓用暗線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9章 底線突破第81章 老孃不幹第17章 尋找線索第35章 爭奪人口第31章 軍機決策第24章 草原天鵝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33章 攻城前夕第41章 想走不易第38章 兩個時辰第3章 兩猛相鬥第45章 明智決定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6章 資源危機第47章 意外潰營第45章 唐相之危第30章 玄感回京第32章 啓民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