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路遇李淵

內宅大堂,兩名宮中來的女官正在教習裴敏秋禮儀,這已不僅僅是爲了覲見皇后,這是裴敏秋從一個新婚少婦向官場夫人的轉變。

女官要把完整一套官方禮儀都教給了她,儀表化妝,服飾、頭飾,步履、用語,甚至包括用膳等等,每一個環節都有很繁瑣的細節,這些都要在三天內學會。

裴敏秋天資聰明,再加上她的刻苦,她已經掌握了九成的禮儀,雖然不是盡善盡美,但已經讓兩禮儀女官對她嘖嘖稱讚了。

“對!上前一步半,最後不能走一步,需走兩個半步,就這樣施禮,手臂要稍向下,防止袍袖滑落,露出手臂。”

兩個女官一絲不苟地教習裴敏秋,裴敏秋也學到極其認真,楊元慶站在窗外,他不想打擾妻子,他知道這種禮儀學習很重要。

女人要比男人更加講究細節,像他參見皇帝,有時行軍禮,有時躬身禮,至於步伐更是隨意而行,只要大致差不多,楊廣也不會在意細節是否到位,但女人卻不行,她們不會講什麼軍國大「」事,關注的就是禮儀細節,稍微失誤一下,就會被人恥笑去。

‘她覲見皇后時多走了半步云云’,整個夫人圈裡都會談論這件事,很讓人擡不起頭。

楊元慶見妻子走得全身關注,他便悄悄轉身,走下臺階,在院子裡找一塊大石坐下,此時回到家,看見了妻子,楊元慶內心深處那種戰爭後的疲憊和麪聖時的緊張便完全消失了,內心十分舒適,就彷彿遠航船隻回到了寧靜的故鄉港灣,這種家的感覺竟是如此美好。

“你回來了!”

身後忽然傳來一個驚喜的女人聲音,楊元慶愣了一下,這個聲音不像是敏秋的聲音,他一回頭,只見身後穿着一個穿女裙的少婦,原來是裴幽,她畫了淡妝,可楊元慶總覺得她臉上有點不對勁,卻又說不出。

他連忙起身行禮,“原來是大姐!”

其實裴幽比他還小一歲,這聲‘大姐!’叫得裴幽臉有點發燙,心中怦怦直跳,卻又不知該和他說什麼?半天,她才吱吱嗚嗚道:“我和敏秋住在一起,我不知你今天回來,真是對不起!”

楊元慶笑了起來,“這有什麼關係,你能來陪敏秋,我還求之不得。”

楊元慶的目光落在她的眉毛上,他忽然發現裴幽哪裡不對勁了,她原來略有點粗的眉毛竟然剃掉了,重新用細筆化了眉,雖然是比從前漂亮,可從前那種大大咧咧的感覺沒有了,使楊元慶略感遺憾。

裴幽見楊元慶注意到自己的眉毛,臉驀地一紅,慌忙解釋道:“我昨天和敏秋一起學化妝,要把眉毛剃掉的,我不知道你要回來……不!不!這和你沒關係,我的意思是說…….”

裴幽心中慌亂成一團,說得語無倫次,解釋最後,她實在支持不住,轉身便慌慌張張向內院奔去,她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楊元慶忍不住笑了起來,“大姐,我沒什麼意思啊!”

裴幽更加慌張,腳踩在裙襬上,險些摔一跤,這兩天所學動靜有序的禮儀早丟到了九霄雲外。

“夫君!”

臺階上傳來裴敏秋驚喜的喊聲,她聽見了院外傳來丈夫說話的聲音,她顧不得學禮儀,轉身便奔了出來,一眼看見了相別半年的丈夫,她驚喜交集。

楊元慶笑着向她張開了手臂,裴敏秋再也剋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提着長裙奔下臺階,一頭撲進了丈夫的懷中,失聲哭了起來,她所學的喜怒要不形於色,也忘得乾乾淨淨。

楊元慶摟住她柔美動人的嬌軀,撫摸她光滑的頭髮,聞着她身上傳來的淡淡幽香,小別勝新婚,那種心中的歡喜也令他難以自抑。

兩名女官走出內堂大門,見他們夫妻久別重逢,她們對視一眼,都會意地笑了,她們所教的禮儀只是對外,對自己丈夫就沒必要那樣講究了。

裴幽躲在院門後,見他們喜極相擁,而自己卻影單行孤,無人關心她,她不由黯然,心中難過地轉身而去。

楊元慶見門口站着兩名女官,便扶起敏秋小聲笑道:“你先去學禮,學完禮我們再說話。”

裴敏秋點點頭,取出手絹擦去淚水,笑道:“你也是,回來不先說一聲,我一點準備都沒有,嗯!你的手下安排好房間沒有,別讓人家在外面傻站。”

這倒是個問題,他的手下還在外面客堂等着,楊元慶連忙笑道:“你繼續學吧!我去安排。”

“這種事情不用你考慮,我估計這兩天你要回來,早就都安排好。”

“王大娘!”敏秋向院外喊了一聲,只見一名四十餘歲的婦人快步走進來,顯得頗爲精幹,她上前行一禮,“老爺,夫人,請吩咐!”

楊元慶見她有一點眼熟,好像是楊麗華府上的一名內府管家,敏秋笑着吩咐她道:“和老爺一起回來的人,把他們帶到東院去,前兩天咱們收拾出的房間都是給他們的,看看人數,如果被褥不夠,再去拿幾牀新的,還有,叫廚房趕緊準備飯食。”

管家婆答應一聲,轉身便匆匆去了,敏秋這纔對楊元慶歉然笑道:“現在府裡有六十幾名下人,有幾個是我從裴府帶來,其他都是樂平公主安排的,我實在推辭不掉。”

楊元慶笑了笑,“內宅事你決定就行了,不用問我,快去習禮吧!”

敏秋展顏一笑,轉身盈盈進了內堂,宮中規矩很嚴格,三天內必須教完,儘管兩個女官知道此時不宜再教,但也沒有辦法,覲見皇后時裴敏秋禮儀出錯,她們是要擔責任的,兩人一點都不敢大意。

內堂又開始了習禮,現在還是下午,時辰還早,楊元慶不放心手下,便匆匆去了東院。

……

傍晚時分,二十幾名士兵護衛着一輛馬車緩緩駛出了崇業坊,向裴府駛去,馬車也是楊麗華的三駕馬車之一,她送給了裴敏秋,車內十分寬大,儼如一間移動的屋子,同時坐六人也綽綽有餘。

車內佈置符合楊麗華的風格,崇尚自然清雅,車壁鋪着上等的香樟木,木質厚實,做工精細,兩張靠窗的小桌子也是用紫檀原木做成,沒有上油漆,完全保持着木質本色,整個車內沒有任何奢華的裝飾品,唯一顯示身份的,便是地板上鋪着柔軟厚實的波斯地毯,敏秋另外準備了鬆軟的靠墊,坐在上面非常舒適。

楊元慶獨坐一邊,另一邊是敏秋和裴幽對坐,裴幽感覺很難受,插在他們夫妻之間,她有一種說不出的尷尬,如果是去別處,她不會跟去,偏偏是去裴府,裴幽心中嘆息一聲,只盼時間快點過去。

敏秋心中明白裴幽的尷尬,她儘量不冷場,刻意找一些話和她說,兩人低聲說着禮儀之事。

楊元慶坐在另一邊,出神地望着窗外,腦海裡還在想着小兒歌謠之事,‘荊襄羊,元日生,走西域,要稱王!’

說得嚴重一點,這就是讖語,讖語的出現很容易,也很簡單,找一些孩童,花點小恩小惠,便可以迅速推廣出去,正因爲讖語很容易炮製,一般上位者也不會輕易相信,一般還需要類似章仇太翼這樣的術士來卜卦確認,一旦術士確認是真,那上位就會極其重視此讖語。

歷史上,李淵就是因爲出現了讖語而險些被殺,李渾和李敏便是因爲讖語而被殺,而那條歷史上著名的讖語正是經過章仇太翼卜卦確認爲真。

從今天楊廣對自己的態度來看,他已經知道了這條讖語,而且楊廣生性多疑,他肯定已經向章仇太翼確認過,結果應該是沒有通過,否則自己就不可能那麼容易離開御書房。

想到這裡,楊元慶心中稍稍鬆了口氣,讖語之事,他可以不用過多擔心,不過這條讖語究竟是何人所編?最有可能是元壽,楊元慶知道他遲早會向自己動手。

就在這時,楊元慶忽然看見窗外不遠處停着一輛馬車,似乎車輪有點壞了,兩個人正圍在車輪旁查看情況,其中一人的背影非常熟悉。

“李使君!”

楊元慶喊了一聲,馬車前的兩人一起回頭,正是李淵和他長子李建成,他們的馬車車輪出了一點問題,車伕正在緊張地修理。

楊元慶的馬車也停下了,楊元慶吩咐一聲,他下了馬車,快步向李淵走來,拱手笑道:“李使君,好久不見了。”

李淵沒想到會正在這裡遇到楊元慶,他心中涌起一種荒誕的感覺,他剛剛纔從元壽府中出來,正是參與商議對付楊元慶之事,沒想到竟在半路遇到了楊元慶。

他眼睛裡隱隱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不安,他想到了楊元慶的狠辣,如果讓他知道,自己在背後暗算他,他會怎麼對付自己的家人?

但李淵心中的不安卻沒有表露在顏面,他滿臉堆笑道:“楊將軍,什麼時候回來的?”

“今天剛回來,怎麼,車輪出問題了?”楊元慶看了一眼忙碌的車伕,又向李建成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沒什麼問題,只是車輪有點鬆了,緊固一下便可以了,楊將軍這是去哪裡?”

“去岳父岳母家,既然回來了,總是要去拜見一下。”

楊元慶又笑道:“聽說李使君升了殿內少監,恭喜啊!”

“哎!這還是多虧楊將軍在汾陽宮打好了基礎,我才能順利完成修築宮殿,聖上卻把功勞放在我一人身上,我心裡慚愧啊!”

說得這裡,李淵向左右看了看,低聲道:“楊將軍知道最近有一條不利於你的讖語嗎?”

“有所耳聞,就不知是誰散發的?”

楊元慶冷冷道:“若被我查出來,我絕饒不了此人。”

李建成的眼中迅速閃過一絲緊張,他別過頭去,裝着看修車,李淵卻冷哼一聲,“我也聽到了這條讖語,心中着實憤怒,朝廷應該嚴查造謠者!”

李淵又壓低聲音道:“朝中有一個傳聞,不知是真是假,傳聞此讖語是元壽所爲。”

第9章 恆山之亂第49章 平陽郡主第31章 裂痕初現第7章 大利望族第25章 掌握主動第35章 亡國之恨第31章 軍機決策第33章 金精賭彩第38章 八方酒肆第56章 雙相辭呈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8章 太原募兵第6章 夜襲柔遠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7章 雄信之災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8章 初遇建德第57章 高調姿態第11章 家廟夜審第37章 三方對質第49章 重甲破術第41章 兵困雁門第53章 四子巧郎第47章 金榜題名第8章 一點眉目第6章 陰山可汗第47章 金榜題名第52章 軒然大波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14章 內部奸細第6章 一劍之情第21章 幽州平寇第51章 八百壯士第8章 天下十猛第29章 風過雁門第38章 拋出誘餌第30章 娶妻當慎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0章 反間之計第32章 被迫西撤第13章 投鼠忌器第15章 有失有得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5章 秦王心計第31章 夜訪雲氏第50章 潼關內訌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8章 太原募兵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章 齊王供奉第28章 俏語解憂第30章 玄感回京第5章 出海遠征第10章 誰是刺客?第31章 裂痕初現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51章 連夜清洗第70章 突破缺口第4章 假手於賀第13章 走私線索第18章 垂死掙扎第35章 計劃有變第20章 緊急受命第25章 分憂之臣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26章 初戰王薄第2章 出兵風波第57章 高調姿態第16章 軍心不穩第8章 贖回屍體第75章 謀主之策第65章 緊急情報第20章 高熲事件第9章 貿易之利第6章 養虎生患第16章 紅影驚現第56章 遲到樑使第22章 庶叔積善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20章 王妃請客第40章 禍水東引第9章 生死之鬥第21章 錢貨漏洞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24章 公主壽宴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17章 西征情報第26章 嚴厲警告第38章 吳興沈氏第12章 北巡訊至第21章 北原謀生第52章 人心難測第29章 金刀贖奴第30章 蘄縣奇案第49章 西陘關前第11章 瀚海奇兵第9章 玄感之憂第42章 長安科舉第59章 兄弟分權第34章 枕戈以待
第9章 恆山之亂第49章 平陽郡主第31章 裂痕初現第7章 大利望族第25章 掌握主動第35章 亡國之恨第31章 軍機決策第33章 金精賭彩第38章 八方酒肆第56章 雙相辭呈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8章 太原募兵第6章 夜襲柔遠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7章 雄信之災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8章 初遇建德第57章 高調姿態第11章 家廟夜審第37章 三方對質第49章 重甲破術第41章 兵困雁門第53章 四子巧郎第47章 金榜題名第8章 一點眉目第6章 陰山可汗第47章 金榜題名第52章 軒然大波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14章 內部奸細第6章 一劍之情第21章 幽州平寇第51章 八百壯士第8章 天下十猛第29章 風過雁門第38章 拋出誘餌第30章 娶妻當慎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0章 反間之計第32章 被迫西撤第13章 投鼠忌器第15章 有失有得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5章 秦王心計第31章 夜訪雲氏第50章 潼關內訌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8章 太原募兵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章 齊王供奉第28章 俏語解憂第30章 玄感回京第5章 出海遠征第10章 誰是刺客?第31章 裂痕初現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51章 連夜清洗第70章 突破缺口第4章 假手於賀第13章 走私線索第18章 垂死掙扎第35章 計劃有變第20章 緊急受命第25章 分憂之臣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26章 初戰王薄第2章 出兵風波第57章 高調姿態第16章 軍心不穩第8章 贖回屍體第75章 謀主之策第65章 緊急情報第20章 高熲事件第9章 貿易之利第6章 養虎生患第16章 紅影驚現第56章 遲到樑使第22章 庶叔積善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20章 王妃請客第40章 禍水東引第9章 生死之鬥第21章 錢貨漏洞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24章 公主壽宴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17章 西征情報第26章 嚴厲警告第38章 吳興沈氏第12章 北巡訊至第21章 北原謀生第52章 人心難測第29章 金刀贖奴第30章 蘄縣奇案第49章 西陘關前第11章 瀚海奇兵第9章 玄感之憂第42章 長安科舉第59章 兄弟分權第34章 枕戈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