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軍令之外

出了帥府,王守規垂頭喪氣,只覺得胸口壓了一塊巨石。他在宮中多年,知道徐平在趙禎心中的地位,不是一個走馬承受能夠撼動的。這次行事魯莽,被徐平抓住了把柄,端的是前途未卜。奏報上去,單單只是降職責罰還算好的,就怕從此失了聖眷,再無出頭之日了。現在哥哥王守忠還能照顧他,等到哥哥不在了,宮中的日子可是難熬。

走馬承受並不一定只是一員,也不一定是宦官,也可以用三班使臣。如果一路有兩名走馬承受,則用一位內侍,一位武臣,這是真宗朝開始形成的規矩。秦鳳路這麼重要的地方,趙禎就用了王守規一個人,是對他當年火災時的酬功,送給他的機會。本來他也非常珍惜,一直都非常守規矩,但當徐平變更階級法,一個立大功的機會就在眼前,他終於還是沒有耐得住性子。變更祖宗法制,真扳倒了徐平,王守規就一飛沖天了。

走馬承受的官職不高,武臣的任職資格是三班院管的大小使臣,內侍的品級也與三班使臣相當,這是用小制大、以卑制尊之道。正是因爲官職低微,一般的走馬承受都銳意用事,總想着搞出個大新聞來,立下功勞,得到升遷。王守規此次依然是犯了這個錯誤,立功的機會在眼前,便就什麼都顧不得了。

經了帥府中這一次風波,甘昭吉連一句話都不敢再跟王守規多說,約了明日他到軍法司審案,便就跟不認識他一樣。走在路上,凡是帥府轄下的人,見到王守規都跟見了瘟神一樣,遠遠就躲開他。徐平說是一切按軍法行事,那三個私下裡找王守規的人,人人都知道死定了。有這麼三個人做榜樣,誰還敢王守規說一句話?

看衆人的樣子,王守規欲發覺得心情沉重,在這悶熱的天氣中只覺得喘不出氣來。

送走了王守規,徐平對張亢和景泰道:“今日斬了那三個私會王守規的統兵官,軍中必然噤若寒蟬,這不是我想要的。軍中不管大事小事,我都希望能夠羣策羣力,每個人都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如同木偶一般,只知道按令行事。古時行軍打仗,事前主帥必召衆將集議,用衆人智慧,查漏補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古人誠不欺我。事後你們要跟軍中宣講明白,爲什麼要斬那三個人。不是因爲他們對軍中的制度不滿,不是因爲議論我,而是因爲在背後議論,特別是去找不相干的人議論。如果對軍中的制度也好,事務也好,有不同的看法,不拘什麼身份,哪怕是伙伕走卒,都是可以議論的,但一定要按定好的程序來。千萬不要主官問起來的時候一言不發,等到事後卻勞騷滿腹。這樣做動搖了軍心,是要砍腦袋的。有話,當面講,即使錯了也不會處罰。如果有所發明,提出的主意真地有用處,則帥府必不吝獎賞。”

張亢有些不以爲然:“軍中士卒,只管知道執行軍令即可,他們又懂得什麼?若是人人議論紛紛,軍令一出就受人質疑,那豈不是亂糟糟的!”

“軍令必須要執行,這不能打任何折扣!但是,軍中不是隻有軍令,還有很多其他事務。如果事事都搞成軍令,則軍令必然也就嚴不起來,人人說一套做一套,那樣反而大大有害。公壽,要發軍令出去,就要先想清楚這軍令能不能做到,要怎麼樣才能做到。發軍令的時候謹慎一些,將校執行的時候便就容易一些,只有他們做得到的軍令,纔會被認真地對待。本朝一向都講道理最大,怎麼到了軍中就忘了這一點呢?靠打靠殺,真地就能帶出強軍來嗎?我看未必見得。做事情不要怕麻煩,你多講一句,士卒便就多信你一分。”

張亢道:“自古善治軍者,必然令出如山,不能打一絲折扣。節帥,我還是覺得不要對士卒下這麼多功夫,只要賞罰分明,聽令的重賞,違令者重罰,便就夠了。”

見張亢如此堅持自己的意見,徐平不由笑了起來:“你還是沒有明白我的意思,軍中不是隻有軍令,還有其他的吩咐、一般的命令、臨時指揮等等。軍令必須嚴格執行,這沒有問題,但軍中發出軍令的,是統兵官,你的軍中發軍令的是桑秀才,明白沒有?以前說的軍令過於籠統,上司的每個吩咐都視爲軍令,這是不對的。一張一弛謂之道,要有軍令上的嚴格,就必須有其他事情上的活潑,兩者結合起來,能保證軍令不打折扣地執行。”

張亢撓了撓腦袋:“節帥,我有些被你說的糊塗了。軍令怎麼還要分門別類,怎麼還有些不是軍令了?那些士卒頭腦簡單,搞得如此複雜,他們的腦筋怎麼想得過來?”

“不糊塗,只是因爲我們現在軍制粗立,很多事情沒有細化,你纔會如此覺得。你有沒有發覺,自到秦州,凡是跟作戰、訓練、行軍等與軍事直接相關的事情,都是由帥府的參贊軍事司擬文,機宜司發給你們?”

張亢看看其他幾人,搖了搖頭:“是如此嗎?倒是沒有注意。”

“參贊軍事司便就是帥府的司令衙門,只有他們才能夠發出軍令,而且必須註明。其他衙門發到你們那裡的,只是普通公文,你們不用當軍令對待。以後你們的軍裡也是照此辦理,軍令只能由一個衙門發出去,而且必須由統兵官發出去,其他的當作公文對待。參贊軍事、擬定軍令的便是司令衙門,從帥府到你們,都必須設立,職責明確。至於最下面到哪一級,我也沒有想好,你們一起幫着出主意,結合這次演練,務必想得周全。剛纔讓你和景泰跟將校士卒宣講,他們可以提意見、出主意的,便就是這些不是軍令的。所以我一再講,軍令的執行不能打任何折扣,但軍中不是隻有軍令。”

張亢這纔算是明白徐平的意思,便如朝廷的命令也有許多種,有的是不管同意不同意都必須立即執行,但有的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軍中則不是這個樣子,一級壓一級,上級的命令下級不能打任何折扣,不然就算是違抗軍令。違抗軍令當斬,但現實是屬於軍令的太多,很多根本就沒有執行的可能性,這一條軍法就執行不下去了。於是就只能夠選擇性地執法,成爲上級收拾下級的工具。看誰不順眼了,安排一項根本完不成的任務,然後按照軍法砍掉他的腦袋。到了真正要嚴格執法的時候,比如臨陣逃跑,畏懼不戰,因爲選擇性執法習慣了,反而因爲有人包庇受不到應有的懲罰。

不考慮可行性的法律和規章制度不如沒有,令出如山、雷厲風行首先要求決策過程的科學,不在決策上下功夫,一味地強調執行力,非但是愚蠢,更是故意作惡。定出一大堆執行不了的規章制度,什麼事情都是軍令,紙面上看起來是從嚴治軍,實際上卻是把規章制度廢掉了。每一條規例,必須是能夠執行的,這纔是正確的態度。

第1章 太后崩殂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5章 和尚契嵩第181章 錢明逸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8章 通判廳第217章 追獵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16章 煤球爐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78章 入甕第10章 除害第20章 匪訊(下)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155章 攻城(下)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61章 裂痕第88章 紙醉金迷第23章 秋意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28章 唐大姐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153章 攻城(上)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132章 柳八娘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51章 各有去處第74章 埋伏第39章 按律當斬第40章 炸山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81章 臭味相投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19章 匪訊(上)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84章 蓄勢待發第279章 破城第47章 應對第232章 狼煙第49章 應有權變第37章 三頭目第61章 入社第37章 夜對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6章 仁義者何?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36章 釀酒第177章 決戰第39章 先來後到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80章 小人難纏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6章 知州第53章 一條出路第17章 回聲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11章 清貴之選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179章 宣傳戰第51章 大案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45章 安撫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66章 文臣武將第205章 蛻變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152章 渡河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89章 搶佔要地第279章 破城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26章 餘波第81章 各逞其能
第1章 太后崩殂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5章 和尚契嵩第181章 錢明逸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8章 通判廳第217章 追獵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16章 煤球爐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78章 入甕第10章 除害第20章 匪訊(下)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155章 攻城(下)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61章 裂痕第88章 紙醉金迷第23章 秋意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28章 唐大姐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153章 攻城(上)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132章 柳八娘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51章 各有去處第74章 埋伏第39章 按律當斬第40章 炸山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81章 臭味相投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19章 匪訊(上)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84章 蓄勢待發第279章 破城第47章 應對第232章 狼煙第49章 應有權變第37章 三頭目第61章 入社第37章 夜對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6章 仁義者何?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36章 釀酒第177章 決戰第39章 先來後到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80章 小人難纏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6章 知州第53章 一條出路第17章 回聲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11章 清貴之選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179章 宣傳戰第51章 大案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45章 安撫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66章 文臣武將第205章 蛻變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152章 渡河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89章 搶佔要地第279章 破城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26章 餘波第81章 各逞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