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起風雷

邕州的雨季,不是下雨,就是陰天。天上的雲層不厚,灰灰白白布滿了整個天空,從早晨起太陽就沒有出現過,天地間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

左江邊的酒樓裡,江州韋知州卻心情暢快,笑聲一直沒斷過。

仰頭把杯中的酒喝完,咂着嘴回味了一下,放下酒杯說道:“這烈酒還是京城裡的好,蔗糖務裡出的那白酒什麼味道,能喝嗎?”

羅白黃知縣道:“你不知道,聽說京城裡最好的烈酒出自徐家,就是我們那位通判出身的徐家啊。他家裡的釀的都是好酒,到了這裡,卻故意弄些沒滋沒味的酒來糊弄我們蠻人。呵呵——”

“我們這位上官啊,少年高中,一路高升,順風順水的,這幾年官做下來都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少年人,什麼大話都敢說,上次把我們招去可是把我嚇了一跳,一個月要捉住黃從貴,不然的話——”

韋知州在桌子上探着身子,板着臉學當時徐平的樣子,看了衆人一遍,回身仰天大笑:“哈哈,嚇得我呀,這一個月吃不好睡不好!我呸,現在都快兩個月了,還不是屁事沒有!”

說完,把倒滿杯的酒一口喝完。

黃知縣道:“這次他把自己的話吞回去,看以後還有沒有臉來對着我們大呼小叫!唉,就是可惜了這處地方——”

韋知州也是恨,咬着牙說:“不錯,以前我們管這裡,一個月怎麼也得幾十貫錢使用,現在全歸了太平寨,想起來就是氣憤!總有一天,這位少年官人在這裡撞得頭破血流,這裡還是我們的!”

黃知縣點頭稱是,與韋知州碰了一杯。

旁邊坐着的申承榮看了一眼悶着頭的黃天彪,搖了搖頭。他們兩個跟韋知州和黃知縣不同,與徐平關係更深,徐平吃癟,他們也不好受。

黃天彪一直悶頭喝酒,聽韋知州和黃知縣越說越放肆,忍不住道:“你們兩位不要在背後議論上官,要是傳了出去,只怕要吃苦頭。”

“他——給我們什麼苦頭?”黃知縣看着韋知州誇張地道,“難不成是再把我們叫去嚇一通?好嚇人,嚇死我了!哈哈——”

兩一起大笑。

韋知州對黃天彪道:“黃縣尉,你多年前就認識了徐平通判,與他的關係不比我們這些人,這兩年賺了不少錢,可不要去告我們啊!”

黃天彪悶聲道:“今天你們說得開心,有一天事情到了頭上,可別說我沒提醒你們。我認識通判多年,還沒見過他說過空話,不信這次例外!”

韋知州和黃知縣兩人搖着頭只是笑,哪裡理黃天彪。

蔗糖務提舉司裡,徐平坐在交椅上,靜靜地看着手裡的文卷。

文卷是編於天聖七年的國家法令,以唐律令爲本,分出修改後現行和不改廢止的條文,加上現在解釋,到今年才印刷頒行天下。

這是中國第一部印刷發行的律法,後世稱之爲《天聖令》,意義重大,標誌着宋朝不再沿用唐朝法律,也標誌着法律上的良賤之別基本消失。

徐平不知道手裡文卷的歷史意義,裡面的條文也沒什麼新鮮,絕大多數早已施行,現在不過是把諸多分散的內容彙總成一本書罷了,方便官員學習記憶。通判任上結束,回到京城考的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法律條文,徐平不知道哪個混賬制定的這規矩,也不清楚這樣的意義,通判任上主要管錢糧,任滿了卻要考律令,難不成是爲了當知州做準備?那知州上任前考好了。

不理解也沒辦法,徐平還得老老實實背誦學習。

這文卷對徐平的另一個意義,是印刷時使用的活字印刷術。自他用活字編同年小錄,對這技術就沒保密,後來乾脆就獻上去了。朝廷用着方便,這幾年大多文書都已通用這技術,朝廷這個時候纔想起來應該給徐平獎勵,無非是加上一階官。結果徐平憑自己的政績年年晉升,再加官有點刺眼,便加到了徐平的父親徐正頭上。徐正補官比徐平還早,這麼多年總算靠兒子升了一階。

不遠處,段雲潔帶着秀秀正在排版。徐平和韓綜一起從新版律令裡摘了一些條文,主要是日常經常會用和與本地關係密切的,準備印本小冊子發下去。

秀秀還是那個樣子,整個人木呆呆的,很少說話,眼神裡沒了光彩,經常看着一個地方發呆。晚上經常做噩夢,突然一下驚醒,就像木頭一樣做在牀上,一坐就能坐到天亮。

怕秀秀出事,段雲潔搬過去與她住在一起,這才發現晚上連秀秀是睡是醒都搞不明白。每到睡覺的時候,秀秀就老老實實地躺到牀上,有的時候睜着眼,有的時候閉着眼,但閉着眼有的時候是醒的,睜着眼有時候睡的。

沒有人在身邊,秀秀就會一個人傻傻坐着,一個姿勢能坐很久,直到有人來招呼她,就木木地站起來,別人吩咐做什麼她就做什麼。

段雲潔試着陪秀秀聊天,她就靜靜地坐在那裡聽着,也不知聽進去沒有,表情都沒有變化。偶爾蹦出一句話來,也是天馬行空,不着邊際。

最後段雲潔才發現要給秀秀不停地安排事情做,不能讓她閒下來。有事情做的時候秀秀很認真,好像能夠完全忘記外面的世界,有的時候甚至能說出兩句正常的話來,比如問一聲:“姐姐,這個應該怎樣?”

當然大多數時候她還是自己琢磨,一個字找不到她能把所有地方翻遍,找上大半天也不會不耐煩,就一直那麼找下去。

別人問一聲:“秀秀你在找什麼?”

秀秀就木呆呆地回答,我在找什麼字,怎麼就是找不到呢?

別人就答:“秀秀那個字在用過的版裡,其他地方沒有了啊。”

秀秀就哦聲點點頭,去舊版把那個字取下來,接着做事。

以前的秀秀徐平也有點煩,多少次了想好好管教管教她,總是抽不出時間。其實徐平也不知道怎麼管教,沒時間只是內心裡給自己找的藉口。

徐平把一卷律令看完,拿了另一卷在手上,正要翻開看,卻見韓綜從外面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到徐平面前行禮,韓綜道:“通判,上個月的奏章朝廷批覆了,中書行下文來,一切照準!”

聽見韓綜的話,徐平一下從交椅上站了起來,接過韓綜遞來的文書,仔細看了一遍,拿在手裡。

一個多月過去了,黃從貴不見蹤影,徐平也沒有任何動作,外面難免起了風言風語,嘲笑徐平不知天高地厚。這些話也傳進徐平耳朵裡,他就當沒聽到,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好像自己一個月前什麼都沒說過一樣。

徐平在等自己這道奏章的答覆,爲了不被駁回,他甚至還給宰相呂夷簡寫了一封私信,詳細說明了事情的經過,邕州的情況,這樣做的後果和好處。還給自己的同年中比較熟悉的去了信件,讓他們幫着造勢。天聖五年的進士,除了狀元王堯臣,其他還有幾個已經嶄露頭角,比如韓琦,比如文彥博,比如王曾,這些人合起來說話也已經有了份量。

諸般努力,終於等到了全部照準的消息。

這個結果全靠呂夷簡一手主持,壓下了所有反對聲音,以至於在很多人眼裡,徐平已經成了呂夷簡的人,實際上兩人並無私交。

奏章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條:

一是徐平和知州馮伸己的分工,明確了徐平兼提舉左江道溪峒事,馮伸己兼提舉右江道溪峒事,分管羈縻州縣事務。曹克明任知州的時候兼提舉整個邕州的溪峒事,馮伸己則兼了邕欽廉三州巡檢,沒帶這一職事,現在明確。此時徐平的本官已不在馮伸己之下,通判的職事基本由判官代理,徐平只是掌着印畫押把握住本州大事,這樣分工也不會讓馮伸己爲難。

二是仿淳化年間馮拯在端州故事,邕州左右江兩道,除了田州和波州及其周邊的幾個小州小縣外,全部行“擴丁法”。自今以後,土著酋長屬下的部曲、家丁及提陀百姓,全部入朝廷編戶,奴僕只能僱傭,掠人爲奴者斬。民間訴訟凡杖刑以上,由州縣寨朝廷官員決斷,土官不再有這一權力。土州土縣屬下民衆有對審判不滿的,允許至上一級的州縣寨投告,土官不許阻攔。

第三太平寨改爲太平縣,由原管勾蔗糖務公事段方爲知縣。新設的太平縣屬下戶口數萬,直接爲上縣,同樣是知縣,段方已不是在如和縣的時候可比。

第四太平縣境內增廂軍兩指揮,福建招募,三個月後到邕州,所需錢糧由蔗糖務以飛票撥福建路。

第五太平縣增鄉兵兩指揮,從本地壯丁中徵集,鄉兵役可代替差役。這兩指揮鄉兵贈番號,建旌旗,州縣教閱。

第六設太平軍,統管屬下兵馬,提舉蔗糖務徐平兼太平軍使。

徐平出了口氣,擡頭看看天上,雲層已經厚了,又起了風,雲的形狀千遍萬化,只等一聲驚雷化成雨落下來。

(晚上還有一更,可能會比較晚。)

備註一下:宋朝的軍分兩種,一是與州平級,主官爲知軍,統管軍政民政,相當於下州。再一種與縣平級,主官爲軍使,主管軍政。知縣或縣令除非帶兵馬巡檢之類的官,是不管正規軍隊的。兩種軍北宋前期統一都稱爲軍,到了仁宗朝中期以後才區分開來,與州平級的稱軍,與縣平級的稱軍使,一般由知縣兼軍使。書裡因時代關係,還是統稱爲軍,由更高一級的官員兼軍使,而不是知縣兼。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

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238章 做事難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43章 熊二焦五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59章 合謀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38章 出仕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32章 五等戶制第35章 三輪車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35章 我有三策第297章 大政第67章 找盟友第129章 新場務第117章 僵持第26章 慶祝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99章 外任第4章 邕州城外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64章 歸來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99章 前奏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43章 賜姓第75章 人質第16章 難處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7章 雜談第70章 兩個榜樣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29章 刻漏社第15章 對抗第9章 科舉冤家第158章 桃花運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74章 埋伏第172章 農事第179章 宣傳戰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50章 京城故人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68章 別有出路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129章 重貶第114章 心經第175章 火海第28章 唐大姐第195章 反攻第34章 雜事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40章 炸山第214章 僵局第73章 童大官人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214章 蠟丸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36章 折騰契丹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52章 酒鬼亭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68章 冬日牡丹第92章 可以招兵第67章 猜測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15章 對抗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3章 護衛鐵騎
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238章 做事難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43章 熊二焦五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59章 合謀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38章 出仕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32章 五等戶制第35章 三輪車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35章 我有三策第297章 大政第67章 找盟友第129章 新場務第117章 僵持第26章 慶祝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99章 外任第4章 邕州城外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64章 歸來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99章 前奏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43章 賜姓第75章 人質第16章 難處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7章 雜談第70章 兩個榜樣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29章 刻漏社第15章 對抗第9章 科舉冤家第158章 桃花運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74章 埋伏第172章 農事第179章 宣傳戰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50章 京城故人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68章 別有出路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129章 重貶第114章 心經第175章 火海第28章 唐大姐第195章 反攻第34章 雜事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40章 炸山第214章 僵局第73章 童大官人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214章 蠟丸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36章 折騰契丹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52章 酒鬼亭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68章 冬日牡丹第92章 可以招兵第67章 猜測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15章 對抗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3章 護衛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