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邕州城外

“哥哥,你到底是男人還是女人?”

牛車裡面,秀秀很認真地問段雲潔。

“男人吧,你不都叫了我哥哥。”

段雲潔淡淡地回道,眼睛看着簾外,心不在焉的感覺。

秀秀卻不死心,向段雲潔挪了挪身子又問:“若是男人怎麼會與我一起坐牛車?你看他們真正的男人都是騎馬的!再說,男人怎麼可能長這麼好看!”

段雲潔微微搖了搖頭,再不回答秀秀。

徐平騎在馬上,看着周圍的原野。已經是深冬,路邊的野草也已經變得枯黃,但枯草叢中正有新的綠色泛起,不像中原那樣一片蕭條。官道旁邊就是稻田,稻穀早已收割回家,新生的枝芽卻從割過的稻茬裡又生出來,一片綠油油的。雖然氣候炎熱,雨水不缺,這個時代的嶺南一年卻只種一季,所謂的第二季稻就是從稻茬里長出來,能收多少是多少。若是在以前的朝代,江南的稻穀復生再收是天現祥瑞,要飛馬報給朝廷,宋朝的人們已經見怪不怪,不會再那樣一驚一乍的了。復生稻產量只有第一季的幾分之一,還浪費地力,江南地方早已不會再留,只有這偏僻的嶺南地方農人還在躲懶,不愛惜地力。

擡起頭,不遠的地方一座座圓嘟嘟的石山從平地上拔地而起,像是被人栽在那裡一樣。石山各種各樣,形態各異,把這片土地點綴得多姿多彩,也把平原分割得支離破碎,不像中原那樣一望無際。

這是一片富饒的土地,物產豐饒,景色優美,親眼見到的人無不爲之沉醉,千百年來卻都是荒蕪在這裡。逶迤的五嶺阻擋住了漢人南下的腳步,也阻擋住了這片土地上豐富的物產出去的道路。廣南西路成了大宋最偏僻荒涼的地方,朝廷在這裡入不敷出,越不把這片土地放在心上。

王惟正在湖南提點刑獄多年,這種景色見怪不怪,並不放在心上。見身邊的徐平欣賞風景,也不打撓他,只是默默趕路。

轉運使出巡幾乎帶出了衙門的所有家當,隊伍浩浩蕩蕩。這也是王惟正命苦,上任正好趕上廣西取消提刑司,又沒設副使判官等副手,孤身一人,走到哪裡哪裡就是轉運使司衙門。

段方身份低微,不敢與兩位長官同行,只是混在轉運使司的一衆官吏裡面,離秀秀和段雲潔牛車不遠的地方。

認真說起來,段方的本官與徐平一樣都是從八品,本官的俸祿也相差甚微。但大宋不論官品,講的是官階,京官和選人的差別判若雲泥,不要說大家都是從八品,就是從九品的將作監主簿對從八品的選人來說也是遙不可及。京官在選人面前就是一道天塹,多少選人小官辛苦一輩子都跨越不過去。

段方本俸與徐平相差無幾,加上各種補貼就天差地遠了,更不要說兩人的前途完全沒有可比性。

桂州到邕州的路線下一站是柳州,然後經象州來賓,再到賓州,過崑崙關到邕州。出了桂州之後下一站是永福縣,中間還要在驛館歇息一夜。

官道的旁邊伴着一條河,河水清澈而寧靜,不時有支流匯入裡面,把官道一次又一次截斷,官道上便出現了一座又一座小石拱橋。

河水一直相伴而行,走過了一橋又一橋,不知什麼時候,河上突兀地出現了一座石頭攔水壩,年久失修,巨大的石塊散落在水裡。

徐平看見,對身邊的王惟正道:“我說我們一路都是向下,旁邊的河水卻如此平緩,原來是有石壩攔水。”

王惟正嘆了口氣:“雲行不知道,旁邊這河是唐時的古運河,武后長壽年間開鑿,溝通灕水和柳江,正是爲了開拓嶺南。自晚唐五代戰亂,運河荒廢已久,不能通航了,就成了這個樣子。”

“原來如此。這河溝通灕水,經靈渠可達湘江,進而連通大江,對嶺南西部至關重要,爲什麼不重修?”

王惟正直搖頭:“修河可不是容易事,花費浩大,除非朝廷撥下款項,以廣西的財賦怎麼修得起?只能想想罷了。”

徐平聽了只好沉默不語。

廣南西路對大宋來說根本就是個賠錢貨,所收財賦支付本路官員俸祿已經很勉強,駐軍的費用都要朝廷補貼,除非有重大理由,哪裡有興趣撥款修這古運河。太祖太宗兩朝還有收復交趾郡縣其地的想法,自從太宗徵交趾失敗,真宗朝全天下都裝神弄鬼,這想法也淡了,只是勉強維持局面罷了。

廣西的物產不可謂不豐富,窮就窮在交通上,外面的進不來,本地的東西出不去。經濟不發展人口就難增長,人少了環境不開發瘴癘就利害,形成一個死循環。旁邊的廣東自然條件與廣西相差不大,到了宋朝卻基本沒有瘴氣的危害了,就是人多了開發程度上去了,人力戰勝了自然。即使到了後世廣西依然吃交通的虧,工業社會經濟也能有大作爲。

但這個時代不一樣,貨運量沒有那麼大,只要有一兩條通道廣西的情況就會大爲改觀,可惜朝裡沒人關心這個地方。

大隊人馬走得慢,一天只能前進三十里,到了第九天才進了柳州。

按照制度,轉運使巡視地方,在一州停留時間不得少於三日,防止走馬觀花。除非有極特殊的事情,也不得多於十五日,防止奪州官之權。

徐平不可能在柳州等着王惟正,更何況下面還有數州他都要一一巡視,便分道揚鑣,徐平帶着段方等人上路。

這一路就快了許多,又過了九天,終於到了邕州城外的驛館裡。

到驛館已是傍晚,林驛丞正與幾個驛卒圍着火盆舒服地喝酒,一聽新任通判到了,騰地就蹦了起來,慌里慌張穿好官袍,帶着衆驛卒迎了出來。

秀秀從牛車下來,有氣無力地對徐平道:“官人,這裡好熱,而且又悶得人難受,我覺得一點精神都沒有。”

徐平嚇了一跳,急忙摸了秀秀的額頭,還好不覺得燙,對她道:“這裡比不得桂州,更加悶熱潮溼,空氣不流通。你只怕是在路上勞累,到了這裡一下適應不過來,快不要亂動,靜靜休息一下,晚上熬碗藥喝。”

秀秀病懨懨地答應了,站在高大全身邊再不說話。

段方父子是本地人,並不覺得如何,安靜地站在一邊。

林驛丞從驛館裡衝出來,急忙行禮:“下官林司平,忝爲這裡驛丞。不知通判到來,沒有遠迎,萬望恕罪!”

徐平一路上也覺得辛苦,擺了擺手道:“罷了。你去收拾兩處乾淨整潔的院子,再弄幾個清淡些的菜,我們一路上累了。”

林驛丞急忙吩咐手下的驛卒馬上去照做,又吩咐手下牽牛馬去喂,把牛車拉到院裡放好。一切做好,才當先帶路領着徐平一行進了驛館。

到了一處清靜的小院裡,林驛丞問徐平:“上官看這裡可還中意?”

這是一處三間的不院,房屋看起來都很整潔,院中一株三人合抱的大榕樹,幾乎把整個院子都遮住了,顯得幽雅寧靜。

徐平點了點頭:“不錯,這裡正合心意。對了,你這裡有好水井沒有?打幾桶清水來,我們沐浴一下。”

“上官安心,我們這裡是驛館,迎來送往的多,館後面有一口甜水井,水質清澈甘冽,人人都說好。我這便吩咐人去把水缸挑滿,你們放心享用。”

林驛丞渾身上下都透着殷勤,生怕徐平哪一點不滿意。這可是他的頂頭上司,現任曹知州武將出身,不大理雜務,以後可都是徐平管着他。

徐平點了點頭。自進了廣西,這一路上與他交談過的官員無不告訴他邕州水土有瘴毒,東西不能亂吃,水不能亂喝,搞得他自己也疑神疑鬼。

見林驛丞站在旁邊殷切地看着自己,徐平心中一動,指着秀秀問他:“對了,我這個小婢自進了邕州地界便覺得渾身難受,我怕她中了瘴毒。”

林驛丞笑道:“上官說笑了,邕州城裡怎麼可能有瘴毒,那還了得。只怕是這裡溼熱,這位小娘子一下子不適應。”

“可能吧。你這裡有什麼治療瘴毒的藥物,預防一下也是好的。”

“有的,有的。”林驛丞連連點頭,寶貝一樣從袖裡取一個小錫盒來,把蓋子打開,裡面三個格子,分別放着灰粉、不知什麼果食還有綠色的藤葉。

看徐平用詢問的目光看着自己,林驛丞道:“上官,這是我們本地特有的好物,叫作檳榔,男女老幼一日不可或缺,防瘴毒最是有效!”

“原來是檳榔啊,這東西管用嗎?”徐平看着林驛丞神神秘秘的樣子,不由有些失望。這東西他前世看電影裡臺灣人總是嚼啊嚼的,很不雅觀的樣子,沒想到這個年代已經開始流行了。

“原來上官聽說過。”林驛丞把錫盒遞過來,“不要看這東西不起眼,對瘴毒有奇效,我們這裡土人祖祖輩輩就是靠檳榔抵抗瘴毒的。”

徐平接過錫盒問道:“要怎麼樣吃?”

林驛丞取了藤葉出來,教着秀秀在藤葉上抹了蜆粉,再把檳榔包住,一下送進了口裡,嚼啊嚼地甚是陶醉。

秀秀好奇,也包了一個放進自己嘴裡,嚼了一口苦着臉對徐平道:“官人,這東西好怪的味道!”

徐平笑笑:“怪就對了,良藥苦口嗎!”

秀秀也不知真假,只想快點好起來,忍着那怪怪的味道,只是咀嚼。

徐平又對林驛丞道:“對了,這位段推官是新任的如和縣令,我們在柳州碰上,一路同行。你也爲他們父子安排一處住處。”

林驛丞好像纔看見段方一樣,走上前去行個禮:“段推官,原來你又回到邕州來任職了!原諒下官眼拙,一下沒認出您來!”

徐平聽林驛丞的話裡不無揶揄,而且與段方熟識的樣子,不由皺了皺眉頭,自己這個屬下在邕州有什麼樣的故事?

第61章 裂痕第140章 先聲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3章 秋意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2章 黯然離去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47章 帶毒的餌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253章 收網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21章 黃白朮第97章 試探第24章 留客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53章 查稅第61章 轉機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101章 抽血第29章 邕諒路第2章 父老第82章 祭奠續第31章 端午(下)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42章 方田均稅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5章 官身第246章 軒然大波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242章 交涉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230章 審計司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35章 天機第181章 錢明逸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58章 怪人知縣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58章 升任副使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1章 人選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46章 收割機第145章 三不朽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41章 意外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2章 夜談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30章 殿試第97章 流年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6章 召對第38章 軍法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6章 酒第61章 裂痕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156章 破城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16章 還錢第47章 吃點苦頭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254章 出路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97章 布衣上書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203章 換相(中)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35章 食物和酒第49章 串連
第61章 裂痕第140章 先聲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3章 秋意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2章 黯然離去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47章 帶毒的餌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253章 收網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21章 黃白朮第97章 試探第24章 留客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53章 查稅第61章 轉機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101章 抽血第29章 邕諒路第2章 父老第82章 祭奠續第31章 端午(下)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42章 方田均稅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5章 官身第246章 軒然大波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242章 交涉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230章 審計司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35章 天機第181章 錢明逸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58章 怪人知縣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58章 升任副使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1章 人選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46章 收割機第145章 三不朽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41章 意外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2章 夜談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30章 殿試第97章 流年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6章 召對第38章 軍法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6章 酒第61章 裂痕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156章 破城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16章 還錢第47章 吃點苦頭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254章 出路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97章 布衣上書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203章 換相(中)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35章 食物和酒第49章 串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