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蟾宮折桂

八月十五,本是天下團圓的佳節,徐平卻一整天都在寶相寺裡受着折磨。

不知出於一個什麼心理,開封府的發解試竟然定在這一天。不管是監考的考官還是參加考試的學子,心裡估計都是罵了幾百遍的娘。反正徐平已經是罵了好多遍了,只盼着早早交卷回家過節。

外地州軍發解試的進士科都是由通判負責,諸科則由錄事參軍負責。開封府不同於外地,公務繁忙抽不出時間來,朝廷專門派得有考試官。

此時各地基本都沒有貢院,發解試要麼在官府舉行,更多的是在大一些的寺廟裡。開封今年便定在寶相寺裡,這裡地方廣大,離開封府又近,各方面照應起來都方便。

到了傍晚,徐平終於交卷出了寺門。劉小乙乖巧,早早從旁邊的州西瓦子出來,牽着馬等在路邊。

見到徐平,劉小乙急忙行禮:“官人高中!”

徐平面無表情:“借你吉言吧。”

雖然做了萬全準備,徐平心裡還是一點底都沒有。心裡自認發揮不錯,但也不敢說就一定能中。

認真說起來,開封府的發解試不難。當然純以錄取比例來說,開封府在全國只能排在中等,十人中大約會取三四人,比起沒有幾個讀書人的偏遠州軍明顯就難了,有的地方十人中能取兩人甚至全取了都不夠。但比起文化稍微發達的地區,開封府就是天堂,江南兩浙福建很多地方能發解的百中無一。關鍵還是開封府的發解絕對數多,動輒一兩百人,有的小州才一兩人而已。

這些對徐平並不是問題,這個比例都快趕上他前世大學擴招之後的比例了,自己精心準備了那麼久,沒理由不中。

但關鍵這不是純看成績的,所以考得再好他心裡也沒底。此時科舉考試,省試和發解試都還流行公卷,並不是靠着一張捲紙說話。這是自唐沿襲下來的傳統,考試之前先把自己平時作的詩文分成一卷卷投給主考官,說起來算是平時成績吧。到了考試的時候,現在發解試又不糊名又不謄錄,哪裡談得上公平可言?關鍵還是主考官的態度。

入宋之後,唐朝的公薦制度已經廢除,禮部試時的糊名和謄錄制度此時也已經確立,最少也表明了皇帝的態試,所以最後兩級還是公平的。但最少在這個時候,發解試還是與唐時相差不大,關鍵看人緣。要等這一屆皇帝之後,整個科舉考試的公平性纔會建立起來。

徐平吃虧在他家原來是賣酒的,試卷上可是寫得明白。商戶出身是個污點,也不知道考官對這一點是個什麼態度。若說在太祖太宗兩朝,並不禁止官員經商,但到了這個時候,雖然沒有明文規定,禁止官員經商卻成了潛規則,可以用來彈劾人的。要是再過二三十年也好,規則流行開來,最少科舉的時候反而不歧視商戶子弟了,卡在這個節骨眼才最是難受。

拋去出身商戶的因素,公卷對徐平實際上有利的。獻平時的詩文,他大可以拿後世的詩文可勁抄,水平肯定一流。在朝裡也認識幾個人,最少此時的次相張知白對他印象不錯。再加上這兩年在開封境內推廣農業知識,也頗有幾個官員賞識他,原來的權知開封府王臻已任御史中丞,龐籍也調到中央去上班了,都算說上話的。要知道權貴子弟是不與他們這些平民一起考試的,這個關係網在一起考試的人中已經很是不錯了。

等了小半個時辰,桑懌才從寶相寺裡出來,與徐平對視苦笑了一下,沉默無言。

徐平前世經過了多少考試,早已過了年少無知的時候,不再會一出考場就與同伴互相打聽答案,給自己找不自在。早已練就一身本領,一出考場考試的全部事情就立刻忘掉,專心等放榜的時候。

默默地牽了馬,桑懌轉身看了一眼寶相寺,罵了一句:“這羣禿驢,齋飯也不準備一頓!”

徐平聽了,當時呆在那裡。桑懌爲人一向老實忠厚,沉默寡言,何時見過他說話如此刻薄,看來今天考得實在不好。

後周世宗滅佛,毀了不少寺廟,而且命開封府不得再新建寺院。太祖皇帝奪了後周孤兒寡母的皇位,便破了這個戒律,又修起了寺院。不過到底是與周世宗從小長到大的,太祖對和尚也沒什麼感情,據說還動過把佛教徹底從中原抹掉的心思,被和尚裝神弄鬼躲過一劫。那句“見在佛不拜過去佛”便是和尚奉承太祖說的,算是定下了皇上不拜佛的規矩。到了太宗才態度大變,又信起佛老這虛無縹緲的事情來,和尚在大宋朝才重新又抖了起來。不過宋朝繼承五代規矩,佛家道家的事情全歸朝廷管理,小至沙彌的剃度,大至高僧大德的封號,全都要聽朝廷旨意。此時要當和尚,必須要參加官方考試,考試合格還要等官方安排,時候到了才允許剃度,不然就是野和尚。當然大宋朝廷對錢從來都是網開一面,花大價錢買度牒就可以不經過這些繁瑣手續了。

這種背景下的和尚清高不起來,總是圍着官府打轉轉,在讀書人眼裡的地位就低了一等,桑懌心情不好了罵一句禿驢也是正常。

徐平新家地方大,桑懌便寄住在這裡,沒有別找旅店。

回到家裡,早已備好酒筵,徐正還一本正經地穿起了官服。

見到徐平進門,張三娘緊張兮兮地問:“大郎,考得如何?”

徐平不動聲色地搖搖頭:“哪個知道?只管等放榜好了。”

張三娘怎麼會對這種答案滿意?立即拽住問個不休。

此時徐平參加發解試的成績是家裡最重大的事,林文思一家也在達裡,見了張三孃的樣子,林文思道:“學子最怕的事,就是出了考場被問考得如何。考場上當然是殫精竭慮使出了全身才學,中與不中全看考官的意思,你問他又能有什麼結果?他說考得好壞與中與不中本就沒有半分關係!”

張三娘聽了這才把徐平放開,不過還是一臉狐疑,不知林文思是不是拿這話誑她。她這一輩子就盼着兒子出人頭地,給自己掙個臉面,比誰都緊張。

徐正本也想問問兒子的,聽了這兩句話便放下心思,板起臉道:“婦道人家,你懂得什麼?快不要問東問西的,只管安心等着放榜好了!天色不早,我們便安排個家筵,只管賞月飲酒。”

這一頓家筵徐平吃得也沒什麼滋味,折騰了一整天哪還有那個心思?草草地喝了兩杯酒,便與桑懌一起告辭,各自回到自己院裡休息。

秀秀伺候着徐平洗了腳,小心地問他:“官人,你是不是考得不好?”

徐平拍了拍她的腦袋:“亂說話!我什麼時候說過?”

秀秀道:“我看你回來好像不高興的樣子。”

徐平嘆口氣:“秀秀啊,我一大清早就進了寶相寺,埋頭寫了一天的捲了,你說我還怎麼高興得起來?考得好與不好,哪個自己心裡有數?要是能夠知道不好,我還不早早改了,哪裡等到出來後再後悔?”

秀秀嘟囔一句:“也是啊——”

等徐平要休息,秀秀卻不出門,站在那裡說:“官人,你就要歇了?你看外面多麼好的月亮,又大又圓,爲什麼不去拜一拜?”

徐平沒好氣地道:“我拜個月亮幹什麼?”

“我聽說男子中秋拜月亮,便就能得官。女子拜月亮啊,聽說嫦娥娘娘會讓她越來越美貌。你今天考試,不拜月亮好嗎?”

徐平見秀秀說得認真,心中一動,也有道理啊。怪不得要在中秋節考發解試,原來是蟾宮折桂的意思,有說法的。

不好拂了秀秀的心思,徐平便又穿了鞋來到小院裡。

秀秀擺上香桌,燃上一爐好香,徐平拜了。他自然知道這都是無稽之談,不過算是尊重傳統吧。

徐平拜完,秀秀卻不收拾,接着在那裡拜個不停。徐平也懶得聽她拜什麼,估計無非是小女孩的把戲,祈禱自己越變越漂亮吧。

接下來的幾天徐平都窩在自己房裡,徹底放鬆這些日子緊張的神經,萬事不理。家裡人都以爲他緊張,也不來煩他。只有秀秀知道,徐平這些日子吃得下喝得下,玩得那個盡興。

桑懌卻明顯緊張了許多,經常沒事就向外跑,明知道還不到放榜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每天都到開封府外看看。

徐平都快忘了考完過去多少日子了,這幾天養得白白胖胖,連秀秀都有些看不下去,到張三娘面前告了好幾次。張三娘心疼兒子,只是當徐平心理緊張,拿這些把戲放鬆心情,不忍心去說他。

突然有一天,桑懌從外面滿面春風跑回徐家,迎面撞上徐正,一把拉住高聲道:“中了!”

徐正一頭霧水,看桑懌興奮發狂的樣子才清醒過來,急忙問道:“你中了?我家大郎呢?”

桑懌使勁點頭:“中了!我們都中了!”

徐正怔了一下,等把桑懌說的那幾個字完全明白過來,差點一下暈過去,高喊一聲:“中了啊!我徐家也出了個讀書人!”

這一聲鬼哭狼嚎,把家裡的人都驚了出來。

張三娘上去拉住徐正問個不休,問是怎麼箇中法?榜上是第幾?什麼時候能中個進士回來?什麼時候跟徐正一樣穿上官袍?

徐正哪裡知道這些,只在張三娘手裡目瞪口呆。

徐平從小院裡出來,倒是神色平靜,與桑懌相互道過了喜,問他:“開封府的發解舉人一向不少,不知中了第幾名?”

桑懌道:“我是一百一十七名,你就好得多了,高居三十六名!”

徐平聽了不由有些失落:“三十六?還高居!”

桑懌嘆了口氣:“雲行,你知足吧!進士一科最少取四五百人,開封府最少佔兩三成!你在開封發解試前五十名以內,進士幾乎已經是攥在手裡了!你今年不過十七歲,第一次科考而已!”

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57章 清場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88章 改制第92章 餘波未了第214章 僵局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3章 一路千里第45章 白砂糖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22章 試學士院第82章 祭奠續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02章 幫一把第11章 回莊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193章 拔牙第34章 一城二虎第214章 蠟丸第10章 新的生意第84章 三衙改制第23章 流民第6章 召對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81章 各逞其能第198章 演練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7章 第一權臣第154章 攻城(中)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230章 審計司第180章 轉機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314章 偷營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53章 查稅第219章 星空(上)第61章 意外第45章 孟州李迪第28章 月夜第297章 伎藝人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00章 鑄錢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32章 位極人臣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12章 治術(三)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87章 好事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1章 桂州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52章 渡河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46章 印錢吧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4章 茶法第128章 換相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121章 煙花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316章 大火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60章 新的門路第53章 萬民雲集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81章 祭奠第167章 獵犬第97章 流年第143章 我回來了
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57章 清場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88章 改制第92章 餘波未了第214章 僵局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3章 一路千里第45章 白砂糖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22章 試學士院第82章 祭奠續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02章 幫一把第11章 回莊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193章 拔牙第34章 一城二虎第214章 蠟丸第10章 新的生意第84章 三衙改制第23章 流民第6章 召對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81章 各逞其能第198章 演練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7章 第一權臣第154章 攻城(中)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230章 審計司第180章 轉機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314章 偷營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53章 查稅第219章 星空(上)第61章 意外第45章 孟州李迪第28章 月夜第297章 伎藝人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00章 鑄錢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32章 位極人臣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12章 治術(三)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87章 好事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1章 桂州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52章 渡河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46章 印錢吧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4章 茶法第128章 換相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121章 煙花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316章 大火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60章 新的門路第53章 萬民雲集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81章 祭奠第167章 獵犬第97章 流年第143章 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