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兵臨城下

李佛瑪坐在王位上,面色平靜,沒有說話,靜靜聽着李仁義訴說着諒州之戰的情形,以及徐平如何對自己說的,爲什麼放自己回來。

到了最後,李仁義道:“宋軍主帥徐平,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後生,憑了天大的僥倖纔有現在這局面。依小的想來,他在我面前諸多做作,想來是要離間我們君臣,坐收漁利。”

李佛瑪既不憤怒,也不欣喜,只是平靜地看着李仁義,示意他說下去。

李仁義只覺得頭皮發麻,李佛瑪這個人,心機深沉,喜怒不形於色。兩人相處這麼多年,李仁義深深知道,現在他的這種表情,就是已經對自己起了疑心,不復從前那樣無條件地信任。事後自己可能什麼事情都沒有,也可能就此被打入深淵,沒人能夠猜透這位帝王的心思。

當年繼位的時候,發生“三王之亂”,李佛瑪諸般做作,不但成功登上王位,還贏得仁義美名,迅速把其他兄弟都看管起來。不是早有安排,哪裡能夠那樣乾淨利落?可偏偏別人眼裡的李佛瑪重情重義,仁厚無比。

李仁義硬着頭皮接着說道:“依小的想來,宋軍把我們這些放回來,必是存了異樣心思,想升龍府裡內訌,他們再行僥倖之事。”

“哦,那你說,宋軍會不會來攻升龍府?”

李仁義小心答道:“我小的看來,宋軍不會立即撤軍,但也不敢過富良江,當會在對岸看我們城裡的動靜。”

李佛瑪對李仁義笑了笑:“爲什麼這麼說?我交趾的數萬大軍都被宋軍打掉了,現在城裡不過五千兵丁,他們怎麼不乘勢攻城?”

“升龍府城堅池深,不是邊疆小城可比,宋軍一兩萬人,怎麼能夠攻破此等大城?一旦頓于堅城之下,我們交趾其他地方的軍隊及時勤王,那時宋軍就要面對我們內外夾攻,攻守易勢了!”

李佛瑪開懷笑道:“說得好,宋軍攻城,倒是給了我們反敗爲勝的機會。說得好,看來我們可以高枕無憂,不用理會那些宋人了!”

正在這時,一個內侍快步衝了進來,向李佛瑪行禮道:“聖上,剛剛守城將軍來報,宋軍已經渡過富良江了!”

“渡船不是都看管起來了嗎?他們怎麼渡江的?”

李佛瑪猛地站了起來,瞪着進來的內侍。

“是——是他們有騎兵從上游過了江,然後沿岸而下,奪了渡船……”

李佛瑪冷哼一聲,對內侍道:“命人查清楚,宋軍騎兵是從哪裡渡江,等到此戰過後——”

說到這裡,李佛瑪已是殺氣騰騰。

內侍膽顫心驚地應了聲諾,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李仁義盯着內侍出去的背影,心裡徹底涼透了。王宮裡的事務一直都是他在掌管,有點頭臉的內侍他都認識,現在進來的這個人,他看得清楚,正是以前自己處罰過的。很明顯,李佛瑪已經換過皇宮裡的人,把自己的勢力清理掉了。這場戰事之後,無論結果如何,自己都不會再有經前的地位了。

想來也是,他李仁義的義子李明信到諒州監軍,結果主將陳常吉戰死,李明信一個人跑了回來。然後換成李仁義去監軍,主將黎奉曉又戰死在那裡,他卻莫名其妙被宋軍放了回來,李佛瑪還信他纔是見鬼了。

能夠好好地在這裡與李仁義說話,還是李佛瑪擔心他內外朝黨羽太多,突然處理會引起動盪,這個時機有諸多顧忌。

轉過身來,李佛瑪和善地對李仁義道:“這一路上你也辛苦了,下去好好歇息。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我們小心應付,一切都會好起來。”

李仁義欲要回去,想想還是不甘心,小心對李佛瑪道:“現如今,最要緊的是讓領兵在外的將領趕緊回升龍府勤王,不知聖上有沒有安排人去吩咐?”

李佛瑪笑道:“些許小事,就不勞你廢心了,現在你只需好好歇息,日後不知還有多少大事要借你啊!”

李仁義心裡嘆了口氣,只好告退。但願自己這次能夠逢凶化吉,憑着多年對李佛瑪的瞭解,自己在宮裡錘鍊出來的手段,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過了富良江,離升龍府不過幾十里路,徐平帶着手下人馬略作休息,便直撲升龍府城下。同時命令高大全和韓道成,帶着手下騎兵掃蕩升龍府周圍,先把外圍據點全部拔掉,同時封鎖交趾王城的內外聯繫。

升龍府建於前唐時候,爲安南都護府所在地,名稱屢經變更,直到李公蘊把王城從下游的長安府遷到這裡,才改名爲升龍府。

改名之前,升龍府稱爲大羅城。既稱羅城,自然就是有內外城之分,內城爲滿城精華所在,舉凡禁宮、官府、王公貴人,都是居於內城之內。外城則是百姓居多,商戶也多。到了此時,升龍府作爲交趾王城歷李公蘊和李佛瑪兩朝,已經成了交趾最繁華的地方。

從規制上,升龍府其實與大宋首都開封府有些相像,當然沒有那樣的規模,但在這化外蠻邦,也算是罕見的繁華大城。

看着前方的高大城牆,徐平對身邊的桑懌道:“我們來得勿忙,也沒帶什麼攻城器具,這城又建得牢固,現在沒有其他辦法可想,只能強行用火藥把城炸開。走吧,我們繞城走一圈,看看從哪裡下手。”

大羅城是唐時安南都護兼靜海軍節度使高駢爲抵禦南詔入侵而建,當時的南詔可不像現在的徐平一樣沒有後勁,他們是成年累月地圍城,所以城池修得相當堅固。尤其是各個主要城門都建得有甕城,想炸城門都不行。

城外有護城河,與升龍府城內的第一名勝西湖相通,雖然護城河的水並不太深,但也絕無可能徒步涉水而過。

按照常規,攻城的第一步就是填河,之後各種攻城手段才能用得上。可升龍府的護城河是活水,並不好填,更不要說徐平也沒有填河的時間。

與桑懌一圈看罷,徐平笑道:“交趾人還真是處處學我大宋,連這王城也照着開封府的樣子來。我看裡面內城西北角的地方人戶稀少,守護的兵丁也不多,不如就從那裡下手!”

桑懌點頭道:“就是那裡了!炸開城牆,我們的兵士必須儘快衝進去,如果被交趾人把缺口堵上就前功盡棄了!西北角不但兵丁稀少,其他地方向哪裡調兵也不便,對於我們是最合適!”

開封府城內西北部人口稀少,城內跟郊區差不多,甚至還有大片大片的菜地。不過開封是受皇城和城門線路的影響,這升龍府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西北部人口也不多,比開封城的西北部更加荒涼。

選定了地方,桑懌便去安排人手,徐平一個人騎在馬上遙望升龍府。

這裡是一塊真正的寶地,雖然地處嶺南,卻四季分明,瘴氣不起,中原王朝經營交趾,紛紛選擇這裡爲中心根本之地。千年經營,升龍府周圍歷朝歷代留下來的中原人可是不少,他們聚族而居,也是一大勢力。只是從晚唐時期起,沒了中原王朝的支援,又山川阻隔,這些中原人慢慢變成了當地土著。按照宋朝人的說法,這些中原人已經成了漢蠻。

或多或少的因爲這個原因,交趾剛剛脫離中原王朝獨立的時候,王城一直是設在下游的華閭,也就是長安府。到了李公蘊登位的時候,一是他自己的宏圖大略,再一個是長安府那裡前朝遺留下的勢力根深蒂固,才把王城又遷回了這安南都護府的故地。

如果說控制了諒州是打開了南下交趾的大門,那麼升龍府這裡就是交趾的心臟,控制住了這裡,纔算是掌控了交趾。

看看天近傍晚,徐平回到軍營中吃罷了晚飯,便到了中軍帳中。

桑懌從外面喜滋滋地進來,對徐平道:“雲行,你絕想不到,今天下午送糧來的人,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徐平笑道:“火炮嗎,我讓他們運來的。”

桑懌坐下來,滿面笑容:“原來是你吩咐的,我還覺得奇怪呢,什麼時候這些兵士開了竅了!有了火炮,我們便可以在城南放上幾炮,把交趾守城的兵士吸引過去,再用火藥炸開城牆!”

徐平怔了一下:“我拖來那幾門火炮可不是做這個用的!運輸不易,運到這裡的都是輕型小炮,轟不開城門的。原本我想,在炸塌城之後,爲防交趾有兵堵缺口,先用炮轟上幾輪,我們的人才衝進去。”

“嘿,管他轟開轟不開,我們知道,交趾人哪裡知道?只要把他們的主力引到城南,我們進城便少了很多麻煩。至於炸塌城牆之後,也不用擔心交趾人前來堵缺口,我已經安排好了,一炸塌城牆,便在護城河上架浮橋。交趾纔有多少人守城?怎麼敢跟我們比人多!”

“由你安排吧,行軍打仗,還是你在行一些。”

徐平現在擔心的不是這個問題,而是兵士過河之後能埋多少火藥,這些火藥能不能炸塌城牆。雖然升龍府這裡由於氣候和地理環境的關係,城牆遠不如大宋北方的城牆堅固,但到底是大城,不是那麼好炸塌的。

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43章 重逢第62章 宰相氣度第28章 月夜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49章 串連第74章 無妄之災第118章 突圍第102章 幫一把第37章 階級法第58章 怪人知縣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16章 活在洛陽第8章 讀書第60章 致太平(二)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73章 點將第67章 選擇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49章 天津曉月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35章 詭異的局勢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24章 富貴田園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52章 橫死第23章 流民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82章 別機機杼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73章 夜對第69章 姚黃魏紫第52章 酒鬼亭第60章 騷亂第139章 朝爭第1章 徐家莊第15章 軍改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34章 雜事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27章 衝突第226章 自助餐第196章 補丁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28章 蟾宮折桂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217章 銀行(上)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8章 交接第13章 糉子第38章 軍法第289章 唐龍鎮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6章 還錢第96章 改天換地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5章 分工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39章 黃師宓第90章 公人世界第28章 蟾宮折桂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279章 破城第118章 突圍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37章 月夜雜談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179章 意外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60章 呂公綽第91章 大勢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49章 應有權變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30章 攻略(二)
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43章 重逢第62章 宰相氣度第28章 月夜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49章 串連第74章 無妄之災第118章 突圍第102章 幫一把第37章 階級法第58章 怪人知縣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16章 活在洛陽第8章 讀書第60章 致太平(二)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73章 點將第67章 選擇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49章 天津曉月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35章 詭異的局勢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24章 富貴田園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52章 橫死第23章 流民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82章 別機機杼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73章 夜對第69章 姚黃魏紫第52章 酒鬼亭第60章 騷亂第139章 朝爭第1章 徐家莊第15章 軍改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34章 雜事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27章 衝突第226章 自助餐第196章 補丁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28章 蟾宮折桂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217章 銀行(上)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8章 交接第13章 糉子第38章 軍法第289章 唐龍鎮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6章 還錢第96章 改天換地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5章 分工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39章 黃師宓第90章 公人世界第28章 蟾宮折桂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279章 破城第118章 突圍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37章 月夜雜談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179章 意外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60章 呂公綽第91章 大勢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49章 應有權變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30章 攻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