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

商品經濟與自然經濟有根本性的不同,自然經濟是內斂的,穩定下來之後總是趨向於保守。而商品經濟的本性就是要擴張,生產、交換、獲得利潤之後擴大再生產,產出的產品越來越多,需求的市場自然也就越來越大。

徐平在邕州建的蔗糖務其實就有這個性質,剛開始主要輸送到內地市場,利潤也大量留在了內地,大家還不覺得。當內地市場的擴張速度一慢下來,龐籍到那裡接手之後立即把市場擴大的方向轉向了海洋。不是龐籍心裡想這樣做,是蔗糖務的性質逼着他不得不這樣做。在陸地上不斷開墾合適種甘蔗的土地,產出越來越多的糖,自然也就需要越來越廣闊的市場。南洋商路,正是蔗糖務擴張的方向。從這一點上說,占城沒有以前交趾那麼好命,交趾如果老老實實,其實還是很安全的,而占城堵住了蔗糖的商路,必須被打掉。

蔗糖務看起來跟以前魏晉時代的莊園有些相像,其實完全不同。自然經濟的莊園是自給自足的,而蔗糖務這種商品經濟下的莊園則完全沒有自給自足的能力,必把產出來的白糖賣出去,把需要的糧食和各種消費品買回來。這種差別,決定了他們一個保守,一個天然傾向擴張。這種差別,正是資本主義與封建主義劃時代的不同。

在廣南建立這種莊園,徐平並不擔心他們會生出獨立意識,如同前世歷史上的美國一樣發生南北戰爭,因爲兩者有根本不同。不管邕州的蔗糖務也好,以後會產生的類似莊園也罷,他們最主要的市場,最主要的商品來源地,都是中原。中原是他們的根基。那些莊園制的經濟實體只是中原的大樹伸出去的枝枝杈杈,離了中原,他們也就沒有了生存的土壤。而美國南方的大種植園主,最大的市場在歐洲,最大的商品來源地也在歐洲,從經濟上說與歐洲是一體的,這纔是南方要獨立的根源,是他們的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存在會決定社會意識,只要有大統一的經濟市場這個經濟基礎在,並不需要擔心南方會生心有異志的莊園主,這是商品經濟的邏輯。

邕諒路的蔗糖務在尋找自己的新市場,矛頭已經對準了占城,吞併那裡徹底控制南洋商路只是時間問題。現在的形勢與徐平在邕州的時候有根本性的不同,那時徐平並沒有吞併交趾的主通能動性,蔗糖務的發展方向還在向着國內,他只是被動應對。現在蔗糖務的根基已經移到諒州以南了,向南發展已經成了本能。

蔗糖務向南,徐平也需要開拓新的棉布和舊有的絲帛產業的市場,這是他特別關心高麗和日本商路的原因。沒有辦法,東南亞那裡太熱,土著又太窮,穿衣服對他們是可有可無的事情,紡織品的市場開拓起來實在有些困難。除非南洋商路通到了歐洲,纔會找到紡織品的大市場,這就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了,遠水解不了近渴。

與王文交談,徐平也瞭解了現在東北亞一帶的形勢。在那裡契丹的勢力強過大宋,不過契丹終究同樣是蠻夷,高麗要臣服有心理障礙。現在的高麗是事實中立,兩方面都不得罪,但在文化上,還是偏向於大宋的。在開封的國子監念過書的賓貢生,特別是那些被賜進士出身的,回到高麗也是了不得的人物,最少也能做到中原的六部長貳之類的職事。王家更是高麗國內數一數二的實權家族,族裡一直有人擔任着類似大宋宰執一類的職事。至於留在中原任官的王彬,人家是憑自己真本事考的進士,又不是被賜進士的賓貢生,當然不屑於再回到那鳥不拉屎的地方當官。現在是高麗王家的臉面,比在高麗當了宰相還光彩。

旁邊的日本與高麗的情況不同,自五代時起便就開始閉關鎖國,國內的形勢也不是特別穩定,生怕被中原政權影響政局不穩,嚴禁海商往來。跟高麗倒是沒有跟大宋隔絕得這麼嚴格,商路一直是通的,只是規模也不太大。現在漢人跑到日本海路的,要麼就是假冒高麗人的名義,要麼乾脆就在日本找幾個女人,再建一個家,算是日本人。

問清楚了這些,徐平對王文道:“高麗到底是人口稀少,你們就是運棉布棉衣到那裡去賣,只怕也賣不了多少。以後做得大了,終究是不便。”

王文笑道:“都漕這話說得過了,高麗再小,也有中原數州之地,數十萬民戶。西京城裡能有多少棉布棉衣,能讓高麗人買不過來!”

徐平微微一笑:“數十萬人戶,又有多少人買得起呢?以中原之富庶,京西路還不能做到人人穿得起棉衣,高麗只怕差得更遠。至於西京城裡有多少棉布棉衣,明天我讓人帶你到貨場裡看一看,多了不敢說,讓高麗全國一人有幾件衣服還是夠的。”

王文一愣,怔怔地好一會不說話,最後才臉不信地道:“洛陽也不過一座城池,怎麼可能有那麼多布匹?我們高麗也有幾十萬人啊——”

黃金彪不耐煩地敲了敲桌子:“我就說你一個蠻夷眼皮子淺,幾十萬人很多嗎?開封府一兩百萬人戶呢!不說都城,就說我們邕州,那也是有幾十萬人戶,那還是邊疆之地呢!”

王文吃了一驚:“就連邕州那邊鄙之地也有幾十萬人?不要誆我!”

“都漕官人便在這裡,你問一問,當時括土爲丁,有多少人?”

徐平笑着道:“這一點黃金彪沒有多說,邕州確實有幾十萬人戶的。當時括土爲丁,土人就有二三十萬戶,加上幾個縣的編戶,再加上蔗糖務,還真未必比高麗的人戶少了。”

徐平在嶺南時候的邕州可比後世的南寧大市多了,幾乎相當於大半個後來的廣西。這個年代高麗那種高緯度地區適合種植的作物不多,天氣又寒冷,遠比不了邕州的人口承載能力,人口跟邕州差不多是很正常的事情。

王文有些泄氣:“好吧,高麗偏遠小邦,人戶稀少,自然不能跟中原的繁華富庶比。不過再小也有生意做,聽都漕官人的意思,莫非是嫌高麗地瘠人貧,看不上那裡的交易?”

徐平擺了擺手:“我哪有那個意思,若是真那麼想,也就不會關照處處給你方便了。我說的是,要做大生意,高麗終究還是顯得小了,能掙的財貨有限。我聽人說日本國土地比高麗多得多,人戶也多得多,生意做到那裡,纔有大利息!”

王文搖了搖頭:“都漕官人不知,日本國那裡的生意不好做,他們防外人防得厲害。跟高麗通商路是因這來往貨物不多,一旦多了,想方設法把商路斷了也說不定。”

聽了此話,徐平關切地問道:“哦,真防得這麼厲害嗎?我也聽說日本國禁海商,不過也沒完全斷絕,只是讓三年通大宋海商一次,最近聽說最多的有一年去四次的。只是那裡管得太嚴,不許民間私商,海商到了那裡都要把貨物讓他們官府統一發賣。”

“都漕官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日本國的人自然是喜歡中原貨物的,如他們那裡也產絲綢,而且品相也還不錯,歷年都有賣到我們高麗的。但是官員貴人,但凡有一點身份的,都要穿中原賣過去的絲綢,就連有錢人家的侍女都要這樣纔有身份。日本國產的紙我看在中原也有些名氣,不少地方還當成寶物。但他們那裡不同,筆墨紙硯都要用中原運過去的,不然就被人瞧不起。小可說這些,意思是那裡想買大宋貨物人自然是有,但是官府卻管得嚴,一旦多了,便就想方設法禁斷。大宋這裡的海商,總有人找各種藉口,比如說是在海上遇了風暴,飄到日本國去,想用這種說法做交易。遇到這種商人,日本國多是不許下船,連貨物帶人一起遣送走了事。他們做生意,一旦做大了便各種猜忌。”

這些海上的事,徐平僅從這個年代中原人的口中打聽,總是瞭解得不清楚。實際上這個時候,大宋對日本的政治形勢都瞭解得不清楚,也沒有了解渠道。

聽了王文的話,徐平不由問道:“他們既然喜歡中原貨物,爲何還防得這麼厲害?”

“現在的日本國,雖然也有國王,但大權卻不在國王的手裡。他們國裡有一個姓藤原的望族——官人,日本國的人都是這種姓,多是兩個字。這藤原家是外戚,一般國王的生母都是他們家的人。藤原家把持着國政,在國王幼小的時候,稱爲‘攝政’,即代國王處理國事。等到國王成年,便就改任‘關白’——這‘關白’也是他們國裡的職事,實權尤重於大宋的宰相,可以說國事事無不統。所以這藤原家,往往被稱爲‘攝關’,是事實上掌管日本國的,他們的國王反而只是個擺設。”

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1章 桂州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63章 瞎氈來歸第66章 以民爲師第77章 交涉第316章 大火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30章 審計司第61章 裂痕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62章 政壇動盪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3章 秀秀(下)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219章 星空(上)第90章 公人世界第26章 慶祝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3章 盡頭牙第52章 酒鬼亭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258章 拆借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3章 蠻人第84章 三衙改制第19章 匪訊(上)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61章 意外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31章 探花郎第98章 定策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221章 細腰城第166章 初戰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31章 牛官司第44章 打起來了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289章 唐龍鎮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97章 雪中論兵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231章 購物券第78章 提攜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168章 交權第67章 決心已定第40章 冬雨第26章 龍門酒家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239章 馬帥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55章 利用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92章 鑿齒蠻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15章 擺攤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42章 強買第32章 長命縷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73章 點將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54章 家賊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57章 夜戰(上)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297章 大政第73章 點將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
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1章 桂州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63章 瞎氈來歸第66章 以民爲師第77章 交涉第316章 大火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30章 審計司第61章 裂痕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62章 政壇動盪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3章 秀秀(下)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219章 星空(上)第90章 公人世界第26章 慶祝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3章 盡頭牙第52章 酒鬼亭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258章 拆借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3章 蠻人第84章 三衙改制第19章 匪訊(上)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61章 意外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31章 探花郎第98章 定策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221章 細腰城第166章 初戰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31章 牛官司第44章 打起來了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289章 唐龍鎮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97章 雪中論兵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231章 購物券第78章 提攜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168章 交權第67章 決心已定第40章 冬雨第26章 龍門酒家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239章 馬帥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55章 利用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92章 鑿齒蠻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15章 擺攤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42章 強買第32章 長命縷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73章 點將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54章 家賊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57章 夜戰(上)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297章 大政第73章 點將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