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千里西來

八月中旬,徐平正式上奏,要求誘殲西使城禹藏花麻部的主力。

奏章裡徐平列了這樣做的理由。核心兩點就是借殲滅禹藏花麻,震懾西蕃人心,讓那些靠攏党項的部族心知畏懼。再一個就是西使城重要的戰略位置,這是自漢通西域以來從長安到金城郡的中線和北線的交匯點,一旦佔據西使城,則就西北可以隔山威脅蘭州,西南沿祖勵川威脅會州。唐朝通吐蕃的道路是走南線的平襄道,西使城一帶的道路則是牧馬監,相對荒涼,沒入吐蕃之後就全部荒廢了。但道路雖廢,基礎仍在,重新開通並不難。

徐平自認已經儘量考慮周全了,朝廷應該痛快同意纔是,萬萬沒想到這樣一目瞭然的方略,仍然引起了爭吵。李迪表示支持,但陳堯佐和韓億再次反對。他們認爲秦州多是地方兵馬,沒有禁軍的精銳主力,跟大股敵人開戰太過冒險,一旦失利則隴右不穩。如果讓党項佔據了秦州,則整個局勢惡化,所以應力求穩妥。他們建議,還是要在甘谷一帶築大城,截斷西使城南下的道路,再徐徐圖之。

講道理是講不明白的。你說要積極進取,他說用兵當未慮勝先慮敗,你說已經考慮到了各種可能性,做好了相應安排,他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先求穩。

幾次奏章,哪怕全用八百里加急,半個月也已經過去了。徐平也懶得再理樞密院的各種公文,按照原有計劃,讓魯芳配合楊文廣開始詳細勘探甘谷一帶的地勢,準備築城。不管打與不打,這座城還是要築的,到時禹藏花麻打過來了,怎麼打還是徐平說了算。將在外有便宜行事之權,終究是看戰果說話,只要打贏,則一切好說。

李迪爲人粗疏,性子又硬,在中樞的人緣不怎麼好。支持徐平的官員其實還是有不少的,不過他們不願附和李迪,搞得局面相當被動。

進入九月,秋高氣爽,山谷裡依然一片蔥翠,小隴山上卻已經叢林盡染。

已經整修好的隴阪道上,一個三十多歲的健壯漢子揹着一把鐵劍,牽着一頭青驢馱着行李,從東向西緩緩行來。看着周圍山林景色如詩如畫,突然仰天一聲長嘯。

嘯聲高亢,氣息悠長,旁邊的樹林裡驚起一羣盡鳥,撲楞楞地到處亂飛。

喜慶正押着三司鋪子的車隊從鳳翔府回秦州,聽見這一聲長嘯嚇了一跳。秦鳳路現在大軍集結,繁忙的關隴道上自然不用擔心盜賊強人,不由心中好奇。

打馬上前,打量了一下那個牽驢的漢子,喜慶拱手道:“不知這位哥哥怎麼稱呼?在下是秦州三司鋪子的喜慶,人人稱爲‘小主管’。見哥哥丰神雋逸,必不是普通人物!”

那漢子笑道:“我是京東青州人氏,姓王單名一個途字,幼時曾跟鄉里高人學擊劍,常行走在山林之間。前幾年到了嶺南,看慣了那裡的景色,突然見這秋色,不覺興起。”

喜慶“哦”了一聲,他少年心性,對這些遊蕩天下的人物心中好奇,忍不住就想結交一番。下了馬來,喜慶道:“秦州是極西之地,哥哥怎麼到這裡來?”

王途道:“西鄙用兵,正是男兒建功立業之時!我得鄉人薦舉,來西北軍中謀個差事。”

喜慶興奮地道:“原來是到軍中的嗎?秦州諸般人物,沒有我不熟的,不如同行。”

說完,讓車隊的人牽了一匹馬來,讓王途騎了,他的驢便就拴在車上。

問起來,原來王途自幼家境貧寒,難以過活,便到淄州一個同族的王樵那裡,跟着學藝混一口飯吃。王樵的家人在鹹平年間被契丹南下的遊騎掠走,他一個人北入契丹,尋訪多年沒有結果,回到鄉里後便不問世事,自號“贅世翁”,只是擊劍談兵,想着有朝一日朝廷北伐契丹,他仗劍北上報仇。可惜一直等到去世,也沒有等到這一天。

石延年到諒州去的時候,曾經召這些熟悉的京東逸人到嶺南建功立業,王途在王樵去世之後也到了那裡,憑着軍功做到了殿直。

範諷被龐籍彈劾去職後,現在邕諒路主持軍政的是王沿和孫沔,王沿任經略,孫沔任副都部署。人哪,有時候就說不清楚,這兩個人跟徐平結怨,被髮落到了嶺南,沒想到在那裡混得風生水起。交趾早已被他們兩個人吃到了肚裡,現在南擊占城,西攻哀牢,就連大理都天天膽戰心驚。現在的嶺南,早已經別是一番局面。

王途這些人是隨着範諷和石延年到嶺南去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王、孫當政,他們的日子不好過,乾脆回來別謀出路。李迪是京東路是濮州人,又多次在京東路爲官,跟範諷友善,從中斡旋,把這些人多安排到了秦州來,最少有石延年在這裡照顧。其實範諷被一再彈劾,本就有打擊李迪的用意,不結黨羽的李迪防也不防不住。

喜慶興致勃勃地聽着王途講嶺南的見聞,怎麼也聽不厭。十幾歲的少年正是愛做夢的年紀,喜慶雖然跟着鄭主管四處飄泊,卻還是覺得外面的世界很大,自己的見識太少,有朝一日要出去看一看。這是人之常情,誰沒經過這樣的年紀呢?

王途從京城西來,他這種投軍不是樞密院正式轉官,要由秦州帥府另行徵辟,先前的官職軍功能帶,但路上卻不能進驛館投宿,要自帶乾糧。

從軍多年,王途也攢了些積蓄,咬咬牙坐騎還是買得起的。只是他從小跟王樵學來的盡慣,哪怕千里之遙,也是一人一驢,拽開大步就走來了。再者他早就聽人說秦州的馬便宜,京城一匹馬的價錢,在秦州可以買幾匹好馬,就更加不花那個冤枉錢了。

離開京城多年,喜慶也有些想念,時不時問王途京城現在的變化。

王途道:“京城本就是天下第一都會,如今就更加不得了。本來西北用兵,應該朝廷用度艱難纔是,到了那裡才知道,遠不是這麼回事。從去年開始,有元老重臣宗室親王主動上書朝廷要求減俸,助西北戰事,都被拒絕了。雖然西北打仗,朝廷卻絲毫不缺錢,哪裡肯減他們的恩數。再者我聽人說,現在主三司的程學士,曾經跟人講,現在朝廷跟以前不同了,不是靠着不花錢來攢錢,而是發出去錢的越多越是有錢,也不知道是個什麼道理。”

喜慶興奮地道:“哥哥不是生意人,自然想不通這道理,我自小在三司鋪子裡,卻是想得通。現在的錢是銀行印出來的,只有發出來買了貨物,真地製出了東西,再回到朝廷的手裡面,纔是真的錢。程學士的話,當是這個意思了。”

第49章 串連第114章 盛宴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62章 新場務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92章 收權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34章 一城二虎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32章 小縣第46章 忠州事發第70章 兩個榜樣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196章 補丁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37章 夜對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58章 夜戰(中)第242章 交涉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9章 科舉冤家第160章 呂公綽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38章 軍法第147章 破綻第295章 強兵策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55章 藥銀第59章 合謀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25章 搜尋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49章 舊部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173章 夜對第15章 軍改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21章 舊人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19章 遊園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7章 第一權臣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97章 布衣上書第62章 新場務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50章 抓捕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74章 春光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67章 情報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37章 中牟主簿第288章 分岐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1章 回莊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208章 老花鏡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161章 特旨升遷上架感言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231章 購物券
第49章 串連第114章 盛宴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62章 新場務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92章 收權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34章 一城二虎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32章 小縣第46章 忠州事發第70章 兩個榜樣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196章 補丁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37章 夜對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58章 夜戰(中)第242章 交涉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9章 科舉冤家第160章 呂公綽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38章 軍法第147章 破綻第295章 強兵策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55章 藥銀第59章 合謀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25章 搜尋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49章 舊部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173章 夜對第15章 軍改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21章 舊人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19章 遊園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7章 第一權臣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97章 布衣上書第62章 新場務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50章 抓捕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74章 春光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67章 情報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37章 中牟主簿第288章 分岐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1章 回莊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208章 老花鏡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161章 特旨升遷上架感言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231章 購物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