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錢法類書

徐平位於城西的小院裡,溫暖的陽光鋪灑下來,幾隻小麻雀沐浴在陽光中,在地上蹦蹦跳跳,不時擡頭看一下旁邊圍着桌子坐的幾人。

冬天已經到了尾聲,春天即將來臨,院子中的大樹雖然還是光禿禿的,伸展在日光中的枝條表皮卻已經泛出了綠色,春天的氣息在萌動。

徐平手裡拿着筆,看着桌子上的一張紙,上面已經寫滿了字。這是過些日子要出的第一本關於錢法的書的內容,今天休沐,徐平特意找了約稿的同僚進行商討。

第一本書,沒有人知道效果會怎麼樣,徐平沒找那些大人物,只是託付同年和編修所的屬下。如果能夠引起注意,便會吸引更多的人蔘與進來。

徐平自己作序,這些人裡他的官職最高,爵位最高,有這個資格。無非是從貨幣的起源講起,這一點中國的古代文獻很靠譜,從古時候的以物易物到貝幣銅幣等等源流基本講得一清二楚。而後約略講述各朝的貨幣演變,各種得失,尤其是着重講述在唐朝時鑄開元通寶錢,錢法爲之一變。唐朝以前的銅錢本質是實物貨幣,只要重量合乎要求,形狀合乎規制,實際是允許私人鑄造的。至“開元通寶”流通,不但是確定了後世銅錢的重量和形制,而且也就此把鑄幣權收歸國有。也正是因爲這一變化,在唐朝出現了多次重寶之類的信用貨幣雛形,雖然都以失敗告終,卻還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最後提了一下現在遇到的問題,與歷史作對比,說明自己編這一套叢書的意義。

依徐平對這個時代的瞭解,把自己後世那一套直接端出來是不能服衆的,只要引導着大家參與討論,總能得出正確的結論。這個時期正是新一代的知識分子踏上歷史舞臺,各種思想學說層出不窮的時候,也有討論這些問題的思想氛圍。

而後定下來的有韓琦的《西蜀鐵錢記》,從三國劉備鑄大錢開始講起,分析四川那裡爲什麼會通行鐵錢,直到最近已經穩定下來的交子,重在歷史考據。

交子在中國歷史上實在是大名鼎鼎,徐平前世學歷史這是重中之重。不過到了這個年代他才知道,交子實際上特指的是鐵錢,即使作爲紙幣,也是鐵錢系統的一部分,並不能通行全國。實際上在整個宋朝,交子都是鐵錢的一部分,只是後世用來作爲宋朝紙幣的代稱而已。其他的銅錢區,紙幣是不用交子這個名字的,都有特定的名稱。

緊跟着韓琦的文章後面,是王堯臣的《西蜀鐵錢論》。內容是與徐平商量過的,已經初步涉及到了貨幣的本質,只是沒有明確點明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而已。

隨着最近三司的人事變動,王堯臣調任爲度支判官,也是條例編修所的一員。

此外還有方偕的《錢荒論》,他多年在地方爲官,又在三司任職,與徐平多次商討之後,漸漸清晰了現在季節性錢荒的本質,寫這個也合適。

定下來的還有曹穎叔的關於銅錢外流的文章,他多年在河北爲官,對宋朝銅錢大量外流到契丹等國有明確的認識。

最後是王彬寫的銅錢貨幣與金銀的區別。

徐平前世曾經學過一句話,金銀天生就是貨幣,而貨幣不天生是金銀。這話理解起來可以寫出長篇大論,但在這個時代有一點很容易就看出來,那就是與別國的貿易一般使用金銀,要麼就是以物易物。作爲天生的貨幣,金銀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無可取代,這是與銅錢貨幣的根本不同。

徐平前世歷史上的貨幣體系因爲是源自歐洲,小國林立,經濟嚴重依賴外貿,所以金銀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對於大一統的中原王朝來說,有統一的政權爲貨幣做信用保障,對金銀並不怎麼依賴。而對外貿易又常年是順差,金銀是流入的,更沒有對金銀的渴求。

王彬本家是高麗的實權豪族,對外貿的理解是別人比不了的,所以由他主筆。

這些人最近經常與徐平商討錢法的問題,看問題的角度已經慢慢轉變,開始逐漸摸索到了貨幣的本質,言論也與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區別開來。這些人本來就是這個時代的精英,除王堯臣和韓琦外,都是多年在地方爲官,從政經驗豐富,對徐平的言論也比其他人更加容易接受。如今聚到一起,日夜交談,思想正發生着根本性的變化。

不遠處有濃郁的肉香飄來,王拱辰不由自主地吸了吸鼻子。

徐平看見,把筆放在桌上道:“好了,大致就這麼定下來,諸位儘量在上元節前完成初稿。乘着節日,我們聚在一起商討一下各人的文章,看看需要什麼改動。讓住,我們寫的是講錢法的文章,只要把問題講清楚,文采不需要求過分追求。”

徐平已經決定了,要把這一套錢法的叢書搞成後世雜誌的樣子,定期發行。眼前的這些人以後要習慣被催稿,被退稿改稿,當然也要習慣領取稿費。

稿費這個年代稱爲潤筆,依身份名望不同價錢也天差地遠。價錢最高的自然是被稱爲清貴之職的兩制詞臣,他們就連奉命撰寫的制敕也是有固定價格的。

徐平自回京後的歷次升官,升兵部郎中還好,不到給事中不用給錢,封永寧郡侯花出去了五百貫,母親張三娘和妻子林素孃的誥封花得更多,加起來超過一千貫了。這錢都是明着必須花的,舍人院那裡立得有太宗時候刻好的價格表,升了官就得乖乖去給錢,舍人院的官吏人人有份。

至於私下裡的潤筆費就更是驚人,有點名氣的爲人撰寫墓誌銘神道碑,動不動潤筆就以數千貫計。對於那些文學大家來說,光是靠這一項就足以生活無憂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徐平招攬來寫文章的要麼是剛入仕不久還沒有名氣,如王堯臣和韓琦,現在的文章賣不出價錢去。要麼就是不以文采知名,如方偕、曹穎叔和王彬之流,吏事那是門清,文章卻不入方家法眼,也沒人送潤筆給他們。

第一本書裡面的文章,徐平給每人一二十貫也就說得過去了。剛開始可是要徐平自己向裡面搭錢,等到什麼時候影響大了,纔有可能不做這賠錢生意。

幾個人七手八腳把桌子上的東西收拾乾淨,小廝端了煮好的羊肉過來,順便開了一瓶徐平莊裡藏的好酒。

肉已經煮了一兩個時辰,軟爛酥滑,酒是兌好的陳年好酒,香氣撲鼻。

跟着徐平幹事別的不說,吃的喝的從來不會馬虎了,小官們也願意隨着他來。

第42章 強買第115章 奇觀第16章 越次入對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40章 誰承其後第56章 國柄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12章 煙花第114章 心經第81章 臭味相投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3章 人之將去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59章 掃雪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1章 宰相第151章 春狩第258章 拆借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61章 裂痕第55章 左右虞侯第49章 戰後忠州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16章 煤球爐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28章 出使歸來第7章 貴人相助第77章 交涉第2章 黯然離去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83章 炸城門第213章 天下父母心第65章 名將第37章 閒散日子第110章 小大人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54章 家賊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298章 試用期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70章 震懾第16章 煤球爐第134章 鬧事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115章 奇觀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2章 私下商量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116章 對衝第158章 桃花運第62章 宰相氣度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26章 餘波第40章 軍令之外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209章 楊文廣第38章 再見故人第36章 孟州通判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196章 神針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47章 一年一考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240章 道理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29章 端午(上)第6章 知州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65章 名將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3章 一路千里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2章 黯然離去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37章 階級法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294章 養起來
第42章 強買第115章 奇觀第16章 越次入對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40章 誰承其後第56章 國柄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12章 煙花第114章 心經第81章 臭味相投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3章 人之將去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59章 掃雪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1章 宰相第151章 春狩第258章 拆借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61章 裂痕第55章 左右虞侯第49章 戰後忠州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16章 煤球爐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28章 出使歸來第7章 貴人相助第77章 交涉第2章 黯然離去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83章 炸城門第213章 天下父母心第65章 名將第37章 閒散日子第110章 小大人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54章 家賊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298章 試用期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70章 震懾第16章 煤球爐第134章 鬧事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115章 奇觀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2章 私下商量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116章 對衝第158章 桃花運第62章 宰相氣度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26章 餘波第40章 軍令之外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209章 楊文廣第38章 再見故人第36章 孟州通判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196章 神針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47章 一年一考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240章 道理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29章 端午(上)第6章 知州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65章 名將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3章 一路千里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2章 黯然離去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37章 階級法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294章 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