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七源州

卓知峒被打過,滋着牙吸着涼氣,一拐一拐地走了回來,還不忘了向徐平行個禮。回到座位那裡,屁股開了花,卻是再也坐不下了。

徐平嘆了口氣,道:“譚虎,卓知峒身上有傷,反正他的事情已經說完了,你帶他下去吧,找軍裡郞中看看傷勢。”

譚虎應諾,到卓知峒面前,攙了他出官廳。

卓知峒還不忘回頭看徐平,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該行個什麼禮數。

譚虎和卓知峒出了門,徐平翻翻冊子,開口問道:“思明州知州何故未到?事前也不見稟報。”

一個二十多歲的白麪年輕人站起來,行禮道:“在下黃傳平,是思明州知州長子。家父最近身染急病,不能下牀走動,小的代父前來。”

徐平看着黃傳平,過了一會才道:“生老病死,非人力所能左右,你能代父前來,也不失了朝廷禮數。不過,事前爲什麼稟報?”

黃傳平想起剛纔卓知峒的樣子,屁股一緊,忙道:“來得匆忙,到了遷隆只顧交着上繳糧草,一時就忘了。”

徐平笑了笑:“你能來也是一片孝心,年輕人做事不周詳也情有可原,我如果打你倒是顯得我刻薄了。但朝廷法典不得馬虎,肉刑雖然免了,但不對你們稍施薄懲,如何警醒他人?這樣吧,罰銅五十斤,一個月內交齊!”

黃傳平低頭道:“謝上官恩典,下官一定在一個月內交齊!”

“坐吧。”

徐平隨口吩咐一聲,沒再理他。金銀是禁物,銅雖然也禁,但民間還是允許銅器存在,所以朝廷罰錢一般都是銅。一貫足錢基本在四斤以上,五十斤銅也有十好幾貫了,銅錢裡還摻得有鉛錫呢。

處理過了思明州的事情,再無其他事務,徐放下冊子,隨口問起各州縣的風土人情。

衆土官都鬆了一口氣,場面一下熱烈許多。

過了午時,譚虎指揮着人在院子裡擺下筵席,招待衆人。大家都是遠道而來,又是交糧交錢的,不管頓飯實在說不過去。

院子的一角,卓峒主趴在一張凳子上,屁股高高翹起,褲子褪到腿上,一個軍醫慢慢地在傷口上抹藥。

好半天藥終於上好,卓峒主出了口氣,牽動了傷口,吸着氣提起褲子,嘆了口氣:“我怎麼如此命苦?就是晚交了一會稻穀,就捱了這一頓板子!”

軍醫邊收拾東西邊道:“這是給你長個記性,以後對提舉司吩咐的事,一定要按時辦好,不然屁股就要受苦。”

卓峒主搖頭:“稻穀沒交上去,是我自己疏忽,倒不能怨上官。只是爲了八十稻穀,就捱了二十板子,卻是有些不值。”

“你還覺得不值?剛纔給你上的藥,可比你八十斤稻穀值錢多了!這筆買賣,實實在在是提舉司虧了!”

聽了軍醫的話,卓峒主奇道:“上官怎麼會做這虧本生意?就爲了打得我屁股開花?那多罰我幾十斤稻穀不是更划算!”

軍醫直搖頭:“你個渾人,軍使不是說的清楚,楚貢包茅,物輕禮重。打你不是爲了那幾十斤稻穀,而是因爲你違了提舉司的法令!”

卓峒主摸不着頭腦:“楚貢包茅是個什麼東西?”

“這說的是東周時候,齊桓公霸天下,欲伐楚——”

“齊桓公又是個什麼?東周是個什麼時候?”

軍醫被卓峒主問得目瞪口呆,半晌沒說出話來,最後終於還是深深嘆了口氣:“罷了,你何必問這麼多。你只要記得,上官打你是因爲你不把提舉司放在眼裡。自今以後,提舉司交待的事情一定要放在心上!”

“我怎麼不把提舉司放在眼裡?要八十斤稻穀,我巴巴地從家裡背來。你不知道,我們那裡都是大山,揹着稻穀有多難走。可憐我還是沒堅持住!”

說到這裡,卓峒主就不由流下兩行傷心淚。好不容易走過一半路了,自己爲什麼不咬咬牙背到底呢?這板子捱得真是冤到家了。

軍醫見卓峒主夾纏不清,無耐搖了搖頭:“反正你只要記住,提舉司吩咐的事情你不打折扣辦好,總是吃不了虧的。”

酒菜上來,徐平舉杯祝了酒,陪着喝了三巡,便託口身體不便,轉回後衙休息去了。他酒量一般,這種場合多喝下去沒什麼好處。

衆土官見徐平離去,都去了壓在心頭的石頭,放開了只管吃喝。只有上思州的小衙內坐在一邊悽悽涼涼,也沒個人過來安慰他。

當年曹克明提舉溪峒的時候,也曾經招見過一次土官,雖然當時也動了殺戒,斬了拒不參加集會的一人,但總體上還是比這次和諧。曹克明酒量又豪,又是武將出身,與這些人能說到一起。喝到酒酣處,曹克明甚至把自己的袍子,佩帶的鋼刀都送給了飲宴的土官,衆人對他感恩戴德。

兩相比較起來,土官對曹克明親敬大於畏懼,對徐平則是畏懼居多。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也不能勉強什麼。

徐平坐在後衙裡喝茶,邊看書手抄錄的各土官治下的情況。這些人好不容易招集一次,自然不能白來,都要求向專設的人員彙報自己治下的情況,諸如戶口、疆域、財賦等等無所不包,提舉司的版籍大多也是這樣而來。

到了傍晚,徐平重回酒場,說過幾句場面話,大家便都散了。

夕陽落到了山頂上,紅彤彤的,整個世界都變得溫暖起來。

衆人散去,徐平迎着夕陽伸了個懶腰。這一天雖然沒做什麼事,但感起來累得很,還好最終沒有出什麼意外。

接下來的兩天提舉司沒有什麼安排,衆土官可以自由活動,走親訪友什麼的。這些人說起來離得不遠,最多不過兩三百里路,但由於交通不便,幾年也見不上一面,趁着這個機會剛好加強一下感情。

當然忌諱還是有,比如私下密談,互相串連,一旦被提舉司發現就會列入黑名單,加倍防範。蠻人們有沒有這個覺悟徐平不知道,但他已經吩咐了手下兵士,加強寨內的巡邏,遇到這種事情小心留意。不要去打擾他們,把人名和地方記下回來稟報即可。

三天之後,提舉司會檢閱帶來的兵馬,之後這次聚會也就散了。

雖然還沒有開始就冷,時令上卻已經是冬天了,天黑得早。

太陽落山,徐平吃過了晚飯,一個人坐在後衙花園內看書。雖然有進士出身,徐平自己卻知道真才實學上還是有欠缺,沒事便看看書,不說從書裡學到什麼東西,最少讀得多了與人交談不會鬧笑話。

譚虎靜靜站在不遠處,躲在黑影裡。徐平不喜歡總有人在自己面前晃悠,他便養成了這個習慣,成了徐平影子裡的人。

一個兵士急匆匆地從外面走進來,譚虎急忙迎上去,低聲問道:“什麼事這麼慌慌張張的?官人面前穩重一點!”

兵士道:“衙門外來了一個人要見官人,也不說自己是誰,我們如何肯放他?最後他拿出這個盒子,說是官人見了裡面的東西自然會招見。”

一邊說着,一邊遞了一個不大的木盒過來。

譚虎接過,見上面帖了封條,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在手裡掂了掂,譚虎道:“好了,我會交給官人,你出去等着吧。”

打發走了守衛兵士,譚虎來到徐平面前,遞過盒子道:“官人,外面來了個陌生人,給了守衛這一個盒子,說是官人見了裡面東西自然會見他。”

徐平奇怪地看了看盒子,但手便去接。

譚虎卻收了回去,口中道:“來人身份不明,不知道里面是什麼,還是由小的打開,官人看着就好。”

徐平點頭,讓譚虎打開。徐平自己是不怎麼相信那些陰謀鬼計的,這跟他前世的成長環境有關,工作中都是與一是一二是二的數據打交道,天然地對那些小心思不感興趣,這一世也不能一下子改過來。

譚虎把木盒放在石桌上,小心翼翼地去了封條,看看徐平,用自己身子擋住纔打開了蓋子。

什麼都沒有發生,譚虎讓開,徐平纔看見裡面是四四方方一枚銅印。

譚虎把銅印取了出來,看看也沒什麼奇怪,交給徐平道:“這人搞什麼古怪?盒子裡放一枚銅印做什麼?”

徐平接過銅印,仔細看了看。

作爲朝廷命官,徐平對官印自然是極熟,認出這是一枚官印,而且就是發給邕州屬下土官的,已經有些年頭了。

仔細看過,徐平對譚虎道:“這是七源州知州的官印,當是太宗朝鑄了發下去的。這也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來人這麼神神秘秘幹什麼?”

譚虎想了下才道:“官人莫非忘了,現在七源州已經落到了廣源州的手裡,來人莫不是前任知州的後人,有什麼難言之隱?”

徐平沒說什麼,只是暗暗思索。

天聖五年,交趾進攻七源州,攻破之後搶掠一番,也不能長期逗留,最終還是撤了回去,算是做了一回強盜。

交趾從七源州撤走之後那裡就成了真空地帶,被佔據廣源州的儂存福乘虛而入,佔據了那裡。儂存福最早向宋朝要求納土,說的就是比照七源州舊例。

七源州早早就向宋朝歸順,但那裡的位置着實尷尬,正處於交趾和廣源州之間,兩者都要爭奪。但偏偏宋朝的勢力伸展不到哪裡,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七源州被其他勢力吞併。

當然也正是因爲如此,七源州才偏向大宋,惟有這樣才能保持獨立地位。

現在有人帶了七源州的官印來,這事情就有點意思了。

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68章 田園風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65章 你放心去吧!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183章 擒獲第37章 階級法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3章 盡頭牙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36章 折騰契丹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196章 三角城第53章 炭價風波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50章 大典(上)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28章 優遷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308章 怪物第33章 迷惑第12章 空調第183章 擒獲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29章 重貶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7章 回聲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39章 按律當斬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129章 新場務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65章 版權費第2章 父老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33章 矛盾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72章 魚水第8章 讀書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33章 你是官了第61章 轉機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59章 分歧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293章 敕勒川第24章 富貴田園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88章 棄杖不殺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3章 秀秀(下)第26章 龍門酒家第250章 修兵書第92章 可以招兵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42章 強買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304章 話從前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6章 峰迴路轉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146章 泉布第68章 交易第49章 串連第80章 伏羌寨前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21章 煙花第59章 分歧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49章 舊部第28章 殿中議事第32章 長命縷第177章 重商抑商
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68章 田園風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65章 你放心去吧!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183章 擒獲第37章 階級法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3章 盡頭牙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36章 折騰契丹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196章 三角城第53章 炭價風波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50章 大典(上)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28章 優遷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308章 怪物第33章 迷惑第12章 空調第183章 擒獲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29章 重貶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7章 回聲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39章 按律當斬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129章 新場務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65章 版權費第2章 父老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33章 矛盾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72章 魚水第8章 讀書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33章 你是官了第61章 轉機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59章 分歧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293章 敕勒川第24章 富貴田園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88章 棄杖不殺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3章 秀秀(下)第26章 龍門酒家第250章 修兵書第92章 可以招兵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42章 強買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304章 話從前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6章 峰迴路轉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146章 泉布第68章 交易第49章 串連第80章 伏羌寨前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21章 煙花第59章 分歧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49章 舊部第28章 殿中議事第32章 長命縷第177章 重商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