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何爲神?

把裝好的刻擺木樣搬到石桌上,幾個人圍着左看又看。

燕肅道:“這個樣子,擺在客廳的屏風前,倒是件好傢俱。”

“這傢俱可是有點貴,只怕一般的富貴人家也擺不起。”徐平搖頭。“若是擺在屏風的前面,跟屏風做到一起豈不是更好?”

楚衍圍着木樣轉了一圈,左看右看,語氣有些惋惜:“擺在家裡怎樣都好,倒是在鐘鼓樓上,這樣不行。最好做成四面都能看見刻盤,省得人繞來繞去。”

“別說四面刻盤,到時真要制鐘鼓樓上的刻擺,再加幾個小人上去,到了時辰便讓小人敲鼓。加幾個鍾,到了時刻就撞鐘。只要大了,怎麼都好做。”

徐平前世的擺鐘還到整點“當、當”響呢,還能定鬧鐘呢。只要計時系統確定下來,加那些機構就都是小事。

鐘錶最重要的兩項,一是要有等時的計時系統,再一個要有擒縱機構。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製作天文儀器和指南車的傳統,擒縱機構發展有序。歷史上真正完整的擒縱器,是由現在站在燕肅身邊的小孩蘇頌製作的,正是出自這個時代。不過現在是由徐平提出來,結構更加精巧,動作也更加可靠。倒是定時系統,中國的主力一直是各種漏,沙漏水漏爲主。越是大的計時機器,做得越是準確,小型的沙漏香漏都只能計個大概。歐洲人則很早就使用遊絲,比較精巧,當擒縱機構發展起來,他們的鐘表業就飛速興盛發達,佔領市場。

擺鐘比較笨鍾,不利於隨身攜帶,就如燕肅說的,像傢俱多一點。如果把遊絲製作出來,用作計時,那麼懷錶甚至手錶都不是夢。

徐平看看並肩站在一起的孫七郎和李勝榮,這項工作,只怕更多的要依靠他們。

擺鐘出來了,遊絲的原理並不難,關鍵是手藝的精巧。材料可以真接用青銅,但怎麼製作怎麼裝配,一點都差不得。

伸了個懶腰,徐平對衆人道:“天時尚早,我們到外邊走一走,休息休息吧。”

說完,當先向涼亭外走去。

太陽底下是不能去的,順着接涼亭的土堤,幾個人到了旁邊的大樹蔭下。

盼盼和秀秀兩個正在樹蔭底下踢毽子,見到徐平過來,盼盼便跑上來拉住徐平的手,口中道:“阿爹,阿爹,你過來與我一起玩!”

徐平摸摸女兒的頭,笑道:“女孩家的玩意,阿爹怎麼跟你玩?”

“怎麼是女孩家玩的?黑虎來了,也跟我踢毽子呢!”

徐平被盼盼纏得沒辦法,只好對跟上來的衆人道:“諸位,長時間坐着對身體不好,我們來活動一下。不過這樣踢花活着實沒意思,來比試一番如何?”

盼盼擡頭看着徐平道:“阿爹,怎麼比?”

“中間拉道網子,一邊是一隊,把毽子踢到對面去。哪邊毽子落地,便是另一邊得一分,最後得分多的贏,如何?”

盼盼自覺這幾天自己技藝精進,連連拍手叫好。轉身看着衆人,挑選與自己一邊的。燕肅是個老頭,首先被他排除在外,衛樸眼睛睜不開,自然也不行。看過來看過去,指着蘇頌說道:“這個年輕,看起來精神,便就與我和阿爹是一隊!”

這個年代的娛樂活動實在少,燕肅幾個人笑嘻嘻地加入進來。平時家裡沒事,他們有時也會踢幾腳蹴鞠,踢毽子的活動並不陌生,楚衍還是個中高手。

徐平帶着女兒盼盼,還有蘇頌和郭諮四人爲一邊,另一邊是燕肅、楚衍、賈憲還有秀秀,孫七郎和李勝榮兩人做評判。衛樸眼睛不行,只能在一邊閒坐。

徐平和郭諮兩人站在後排,讓盼盼和蘇頌兩人在前排。

盼盼一心想贏,看站在自己身邊的蘇頌怕生,有些畏縮的樣子,對他喊道:“這位哥哥,看你哆哆嗦嗦的樣子,可是不行!要像我這樣,擡起頭來纔可以!”

蘇頌見盼盼擡頭挺胸,一副神氣活現的樣子,一雙大眼睛看着自己,只好連連點頭:“小娘子說的是,我會小心。”

見蘇頌口裡連連稱是,身子卻更加放不開,盼盼“噗嗤”笑了出來。

蘇頌愈發靦腆,頭都擡不起來。

這裡就他們兩個最小,衆人在一邊看着,不由一起笑了起來。

對面燕肅和秀秀站在前排,看了盼盼和蘇頌的樣子,一邊笑着,一邊打招呼。

燕肅向秀秀拱手:“在下燕肅,現爲天章閣待制,徐待制的同僚。”

秀秀行了一禮:“民女任英南。”

燕肅點頭,想了一下,突然道:“你莫非就是隨着徐待制去嶺南的秀秀小姐?”

秀秀沉默了一會,才道:“正是。”

“哦,果然是你!”燕肅連連點頭,“前幾日邕諒路的範諷上奏,說是在本地有一位劉小娘子,在徐待制治邕州的時候故去,當地人建廟祭祀,屢有應驗,請求朝廷賜封。奏章裡還提到過你,當地人頗爲想念呢,不想今日遇到。”

秀秀一時不知道說什麼,這一年來,過去的種種越來越像一場大夢,每當想起來都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卻不想邕州本地人都還記得她,要立她的像在劉小妹的身邊陪祀。在邕州時候的秀秀年紀幼小,並沒有爲邕州本地人做什麼大的貢獻,只是愛屋及烏,當地人感念徐平給那裡帶來的天翻地覆的變化,這種感情移到了秀秀身上。

見秀秀不說話,燕肅嘆道:“小娘子自己可能不知道,你在邕諒路那裡的人眼裡面,可是有如神明。他們要立廟,讓你在劉小娘子身邊陪祀呢。範使君的奏章裡,說起劉小娘子的種種靈蹟,經常就有你跟在身邊。”

秀秀苦笑:“我一個普通民女,又哪裡是什麼神明瞭。”

“神明本是人心,得了人心,各種神蹟自然就會出來。聖人神道設教,借的也是神明教化,又豈是真的要從神明那裡得到什麼福報?不過話說回來,那個在邕州的神祇秀秀小娘子,也確實跟你已經沒有太大關係了就是。”

這些大道理秀秀不懂,她只知道自己在邕州的那些日子是很開心的,雖然一個人有些孤獨,經常會想家,但總是無憂無慮地長大。直到劉小妹姐姐在自己身邊突然故去,忽然間一下子什麼都變了,自己在一夜之間長大。

劉小妹的去世跟秀秀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但在她的心裡,總覺得劉小妹是爲了救自己,纔不幸失去了生命,就像自己的心裡一根刺一樣。隨着時間的流逝,這種感情已經慢慢變淡,秀秀以爲終究有一天會從自己心裡消失。今天燕肅提起,才覺得自己心裡仍仍隱隱作疼。有的記憶,哪怕是千百世,也是抹之不去的。

見秀秀突然沉默下來,燕肅知道引起了她的心事,不再說話,只是連連搖頭感嘆。

子不曰怪力亂神,敬而遠之,對讀聖賢書的士大夫來說,對神明持的是一種俯視的態度。爲我所用的爲神,能夠導民向善的爲神,否則就爲鬼,爲怪,敢現身出來就持劍去斬,民間祭祀就是淫祀,必須嚴厲禁止。

潮州有鱷魚食人,韓愈寫《鱷魚文》,警告鱷魚離開自己治下。到陳堯佐,直接改寫《戮鱷魚文》,把鱷魚捕了全縣的人吃掉。

需要了,神明可以創造出來,不需要,再是傳得活靈活現,也可以一下抹掉。自太祖時候起對佛道便是持的這種態度,受周世宗滅佛的影響,他曾經想把佛教在自己的治下全部抹除。只是佛教乖巧,主動向朝廷靠攏,幫着鞏固政權在下層人民中的統治,才又慢慢發展起來。直到真宗需要藉助天書,來掩蓋自己在對契丹和党項兩次戰事中的不如意,佛道兩教才又迎來蓬勃發展的時期。

徐平最早爲劉小妹建廟,是一種無意識的舉動,當時並沒有深思。到了範諷主政邕諒路,就開始主動去推動,藉助這一個人造神明,鞏固朝廷的統治。

劉小妹最後幾年一直跟在徐平身邊,而正是在徐平手裡,打掉了當地傳承數百年的土酋,括土爲丁。範諷選擇劉小妹,並不是隨意做出的決定。

邕諒路雖然是唐時故土,現在卻是新闢,即使邕州以前在朝廷治下,實際上大量羈縻州還是在化外。新闢之地,除了各種朝廷官員機構的加強,思想上的籠絡也是重要的統治手段。所謂神道設教,朝廷所立正神正是教化的重要手段。

秀秀只是恰逢其會,種種神蹟,自然會有當地官府有意宣揚,越傳越神。餘靖主政太平州,這裡面的道理自然無比清楚,所以纔會主動向朝廷請封。

不過秀秀總是有些迷茫,不知道事情怎麼就會到了這一步,自己在邕州,可是從來沒有這種感覺。那時的日子總是平平淡淡,平平淡淡地一下就過了六年多。沒想到離開一年多了,自己竟然也開始享受人間煙火了?

(備註:小姐是當時對身份卑微女子的一種稱呼,如歌妓、婢女、宮女、侍妾等等,並沒有貶意,但絕少用來稱呼真正靠特殊生意維生的女性。使用範圍,實際跟那些成年了依然用師師、惜奴、柔兒、春桃這種名字的女性大致重合。秀秀是乳名,大了之後父母和徐平一家可以這樣叫她,別人是不好這麼叫她的。)

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40章 出人意料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9章 詠梅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51章 菩薩轉世第88章 紙醉金迷第18章 農田輯要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279章 破城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57章 夜戰(上)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63章 官聲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80章 按規矩來第332章 建節第9章 變夷爲夏第104章 多賣酒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319章 使節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38章 再見故人第82章 祭奠續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69章 光耀門楣第48章 下忠州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27章 牧草換豆第6章 手段第173章 夜對第65章 永寧侯府第40章 軍令之外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53章 查稅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151章 春狩第24章 大動作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2章 空調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23章 誥命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52章 糾纏第14章 賜名第238章 做事難第54章 官與民第5章 高大全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294章 養起來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258章 拆借第11章 酒精燈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55章 攻城(下)第215章 合夥第114章 心經第273章 示威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124章 死城第7章 實際演示第81章 試探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20章 送行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34章 亂局第221章 細腰城第195章 衝突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192章 鑿齒蠻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15章 擺攤
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40章 出人意料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9章 詠梅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51章 菩薩轉世第88章 紙醉金迷第18章 農田輯要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279章 破城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57章 夜戰(上)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63章 官聲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80章 按規矩來第332章 建節第9章 變夷爲夏第104章 多賣酒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319章 使節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38章 再見故人第82章 祭奠續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69章 光耀門楣第48章 下忠州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27章 牧草換豆第6章 手段第173章 夜對第65章 永寧侯府第40章 軍令之外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53章 查稅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151章 春狩第24章 大動作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2章 空調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23章 誥命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52章 糾纏第14章 賜名第238章 做事難第54章 官與民第5章 高大全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294章 養起來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258章 拆借第11章 酒精燈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55章 攻城(下)第215章 合夥第114章 心經第273章 示威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124章 死城第7章 實際演示第81章 試探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20章 送行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34章 亂局第221章 細腰城第195章 衝突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192章 鑿齒蠻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15章 擺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