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商業機會

春天的晚風迎面吹在臉上,有些涼意,卻不令人難受,反而神清氣爽。

回崇文院的路上,徐平迎着晚風,只覺得心情一下子輕鬆了很多。事情說開了以後事情就好辦了,自己不參與現在朝政的爭論,安心做好三司的事情就好。相對來說這是最好的選擇,既避開了政爭的漩渦,又能給自己積累政績與聲望。

在三司任職半年,徐平漸漸熟悉了三司的事務,正是要大展拳腳的時候。前一段時間對衙門具體事務不熟,做事還有些束手束腳,現在事務熟了,人也換了,顧慮也就少了。

回到崇文院,剛到自己的位子坐下沒多久,只見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走過來,手中還捧着什麼東西,上前對徐平行禮道:“郡侯,漫漫長夜難捱,我們幾個剛剛去州橋上買了餛飩來吃,也給郡侯帶了一些回來,正好趁熱吃了填填肚子。”

徐平見來的是天聖二年進士第五人,館閣校勘、國子監直講曾公亮,笑笑道:“你們有心了,先放在這裡吧,過一會吃。”

曾公亮把手裡的盛餛飩的碗放下,順勢就立在了徐平身邊,恭聲道:“下官到京城也有些日子了,一向不曾到府上拜見,甚是慚愧。”

徐平並不怎麼招攬士人,自己也不以詩文爲名,讀書人便沒有請教詩文的藉口,是以家裡雜七雜八的客人一向不多。三司任職,屬下的官員多是老成持重,仕宦多年的人,年輕官員很少,請教巴結的事情也少。聽了曾公亮的話,不由有些不太明白。

見徐平面色有些疑惑,曾公亮道:“下官是福建路泉州晉江縣人,族裡有人到邕州蔗糖務謀生,多蒙郡侯照料,甚是感激。”

徐平點了點頭,沒說什麼。

這就是個套近乎的藉口,或許他家族裡確實有到邕州的,但徐平照料什麼的就不過是隨口一說罷了。福建路到邕州的以十萬計,徐平能照料幾個?

曾公亮又沒話找話地說了會閒談,才問道:“聽說明天三司新開的鋪子就開張了,不知道里面有什麼東西賣?是不是隻限零買?”

Wωω_ Tтkā n_ c o

說到這裡,徐平才知道他過來找自己說話的目的,原來是爲了新開鋪子的貨物。

曾公亮一切都好,就是有些貪財。中進士之後到越州任會稽知縣,本來頗有政績,結果卻因爲在縣裡面置買田地,事發之後被貶去監湖州酒稅。由高第進士知縣一下子被貶成監當官,曾公亮這個跟頭可是栽得不輕。就這還是有本族的熟人,當時任越州幕職的曾鞏的父親曾易佔幫他轉圜,不然處罰還重。

官員不得在治下置辦產業,不得在治下娶妻納妾,如果在某地本來有產業,則必須迴避,不得到那裡任職。這個時候這些規定執行得還是很嚴的,違犯了處罰也重。這也是爲什麼徐平在邕州六年,自己家裡卻沒有在那裡進行過任何商業活動,官場上小心無大錯。

好在曾公亮出身官宦世家,他父親曾會是前朝進士,已經升至刑部郎中,官場上認識不少人,幫着他慢慢擺脫罪嫌。到了今年,終於得了館職,在國子監任個差事。

聽了曾公亮的話,徐平笑道:“鋪子裡主賣新開場務產的各種貨物,兼營一些從其他地方收來的稀奇寶貨,東西還是不少的。怎麼,你想販些貨物回鄉去賣?鋪子不只只是零售,一次買得多,還有折扣呢。”

¤тt kдn ¤¢ O

像煤油燈這些從邕州傳來的新奇玩意,在京城裡現在也像寶貝一樣,只有大富大貴的人家才用得起。新開的場務聽說產的東西比邕州花樣還多,好多人都打上了主意。哪個官員家裡沒有幾個閒人,趁着新興事務剛剛出現,利用自己在京城當官的便利向家鄉倒騰這些玩意,怎麼也能賺上幾個錢。

這是穩賺不賠的生意,早就有好幾個人來找過徐平了。曾公亮今天晚上來找,只是以前實在沒有機會而已。

聽了徐平的話,曾公亮也沒有些不好意思:“不瞞郡侯,下官正是有這想法。京城裡面物價騰貴,住着着實不易。我的弟弟正好在京城裡閒着無事,買些貨物回福建路,也能賺幾個辛苦錢,補充家用。”

“這樣想的可不只你一個人,先前已經有好多人找過我了,準備做這生意。福建路也有幾位官員哦,不過泉州的倒是沒有。不過這事情我不反對,也不插手,你們只要是走的正常路子,便就沒事。明天一早,你便到鋪子裡找當值的主管,看好了什麼,直接讓他派人到庫房去取,記得早早找好搬運的人手。”

曾公亮忙道:“多謝郡侯指點。”

徐平又道:“我教你一個乖,先前我沒想到要做這生意的官員這麼多,我也沒有跟他們特別提起,現在倒是便宜了你。城裡有七個鋪子,同時開張,因爲離着近,估計相國寺那裡的鋪子去的官員最多,必然會一下忙不過來。你就不要去那裡跟他們擠了,找個離得遠一點,比如城北或者城東的鋪子那裡去,反正貨物都一樣。”

“下官明白了,多謝郡侯!”

這有什麼,三司開鋪子,只是要賣掉貨物,哪裡會管到底是誰來買的。官員可以在任職的地方置辦產業的,惟有兩京,開封和洛陽。這兩個地方特殊,有不少衙門盯着,不怕他們耍出什麼花頭來。以後說不定會有不少官員做這生意,畢竟方便。

京城物價貴,雖然由於沒有職田,與地方官員相比多了些補貼,但對中下層官員來說,遠不能讓他們一家人衣食無憂。有這種生意做着,也算補貼。

當然這些官員做生意遠不如專業的商賈,最後商路還是會被商人把持。但等到那個時候市場打開了,三司自己便就會把商業網絡擴展出去。講競爭力商賈自然是比不過三司的,只要防好了三司裡面的人以權謀私,公平競爭也不怕。

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15章 擺攤第123章 出書第19章 匪訊(上)第53章 炭價風波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84章 南線北線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294章 養起來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208章 老花鏡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24章 大動作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269章 對峙第24章 大動作第186章 有錢人第123章 出書第2章 秀秀(上)第54章 解散佛社第232章 狼煙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52章 橫死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40章 出人意料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83章 有放有收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289章 唐龍鎮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236章 堵截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67章 找盟友第42章 動盪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53章 甘谷歸附第196章 三角城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68章 田園風第49章 天津曉月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34章 同年歡宴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270章 震懾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98章 一起發財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68章 冬日牡丹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4章 馬政第67章 海外琉璃第215章 妥協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113章 教閱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70章 兩個榜樣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19章 出行第28章 出使歸來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3章 誥命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10章 詔旨回京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02章 首告第59章 分歧第53章 炭價風波第25章 官身
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15章 擺攤第123章 出書第19章 匪訊(上)第53章 炭價風波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84章 南線北線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294章 養起來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208章 老花鏡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24章 大動作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269章 對峙第24章 大動作第186章 有錢人第123章 出書第2章 秀秀(上)第54章 解散佛社第232章 狼煙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52章 橫死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40章 出人意料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83章 有放有收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289章 唐龍鎮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236章 堵截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67章 找盟友第42章 動盪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53章 甘谷歸附第196章 三角城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68章 田園風第49章 天津曉月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34章 同年歡宴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270章 震懾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98章 一起發財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68章 冬日牡丹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4章 馬政第67章 海外琉璃第215章 妥協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113章 教閱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70章 兩個榜樣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19章 出行第28章 出使歸來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3章 誥命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10章 詔旨回京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02章 首告第59章 分歧第53章 炭價風波第25章 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