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折騰契丹

讓幾位執政自己出去飲酒,徐平只好與晏殊、章得象一起,回了皇城。

回到政事堂略作收拾,三人從垂拱門進了大內,由閤門官員帶着到了崇政殿。

進了大殿,行禮如儀,趙禎吩咐賜座。

另一邊坐着呂夷簡和龐籍,看起來已經奏事不少時間,面上都有倦色。

徐平拜相之後,兩府一起議事的制度一直保留,中書跟樞密並不像以前那樣老死不相往來。最近的軍事改革徐平一直參與提出意見,他到底是統過軍的人,很多制度還是要由他提出來,樞密院再去酌情采納。在徐平印象裡,最近好像沒有什麼軍事大事,不知爲什麼這麼晚把自己幾人召來。莫不是沿邊有突發大事發生?

趙禎也有些累了,示意呂夷簡向幾位宰執說明事情原委。

呂夷簡道:“剛纔問過小黃門,才知幾位宰相尚未出皇城,是以陛下召入大內,同議軍事。今日有兩點難決,一是武舉之制,二是豐勝路折繼閔與劉兼濟換防。”

“中書已下敕令,各州皆建武學,以歷朝戰事和兵書教之,武舉與科舉參差而行。衆臣集議,皆以爲可行,只是如何選人教習,尚未定下。只是其中有一處不明,武舉登科之人,如何進用。是先授低品僚佐,還是先授小統兵官,依常例而進。不知諸位相何意?”

晏殊和章得象聽了,一起看着徐平。他是帶過兵打過仗的人,這種事情當然中書是以徐平的意見爲主,兩人再補充參謀。

徐平想了一會道:“此事我再三考慮,讓武舉登第之人,直接入軍,只怕不妥。”

呂夷簡一怔:“武舉朝廷花費許多心力,若選出來的人不用,豈不是白費力氣!”

徐平搖頭:“樞密太尉莫急,我說的不是那個意思。從軍統兵與親民官不同,學歷朝戰事,習兵書,哪怕再是精熟,跟實際統兵還是差別極大。登第之人直接從軍,只怕是難有作爲。我在隴右時,曾建將校營,將門僚佐,諸小校,在裡面培養極是得力。”

趙禎道:“樞密院對隴右之制多曾用心,將校營之制委實諸多好處,各軍亦有設。只是武舉進士,直入各軍將校營,只怕被人看輕。”

徐平道:“陛下,臣之意爲,天下禁軍何不統設一將校營?凡天下統兵官,兼且各軍僚佐,俱自此將校營出。人才聚於一處,教也便利,用也便利。”

各軍的將校營實際上是臨時舉措,徐平在西北的時候一切草創,不得不爲。等到天下安定下來,還是要設正規的軍校,穩定地向軍中輸出人才。從募兵制改爲徵兵制,再像以前那樣培養軍官必然不合適。讓各軍開設將校營,自己培養人才,又會成爲小山頭,對於國家對各軍的掌控不利。軍官的培養,還是要收到朝廷的手裡來。

呂夷簡略一思索,便就明白了徐平的用意。在此之前,他就感覺到了各軍設將校營培養人才不妥,會形成各軍抱團的情況。他本來已經參考了流官之制,讓各軍指揮使以上的統兵官,按年限輪換,找散他們抱團的傾向。若是把將校培養統一收上來,當然更好。

幾人商量一會,都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把軍官培養收到朝廷來,再加上跟流官一樣的軍官輪調,軍權就完全控制住了。地方有封建,軍中同樣有封建。以前父子兄弟同營,統兵官權力過大,藉助階級法對軍隊的牢牢控制,便就是軍中封建之一種。從太祖到太宗不斷把軍中的僚佐撤掉,便就是在軍中封建的情況下,讓他們失去獨立作戰能力。把僚佐官員重新設回去,就必然要參考地方之制,讓統兵官不再長時間控制同一支軍隊。

龐籍道:“若是將校教練收歸朝廷,置於三衙之下只怕有些不妥。”

把新設的軍官培養機構放在三衙下面,只怕用不了幾年,又會變成盤根錯節,這家連着那家的世兵世將局面。禁軍就要慢慢從三衙下面慢慢獨立出來,讓三衙徹底成爲一個事務機構,才能夠防止以前那樣明知道有問題,卻又動不了的局面再次出現。

徐平沉吟道:“若是有不從屬於三衙,又大致完整的軍司,做此事最好——”

呂夷簡道:“如此,設於御前忠佐司好了!忠佐司軍務絕少,正可養士!”

徐平連連點頭:“太尉說的是,將校營設於忠佐司中,又不歸三衙所管,又日日親近陛下,委實最好!定下制度,或三年或二年,將校對軍務學得精熟,再外放纔可大用。”

徐平早就想把要設的軍將設在御前忠佐司了,這衙門都是一些閒事,因爲天天在皇帝身邊地位又高,比用殿直培養人才方便多了。而且忠佐司相對獨立,算是皇帝所管的獨立衙門,方便趙禎把軍權控制在自己手中。

宰執和皇帝,權力要相互牽制纔好,讓皇帝成爲完全的虛君並沒有好處,條件合適就會出現權臣把持朝政。皇帝徹底虛君,無非是讓一手遮天的人,從皇帝變成權相而已,幕府可並不比皇權與相權互相牽制高明到哪裡。

只是徐平人在中書,樞密院的事情不好插手太多,這話不能由他說出來。

想了一會,龐籍道:“設將校於忠佐司,許多事情便就容易了。武舉進士,無非是先入忠佐司,等到軍務學得精熟,再高其階級,外放出去統兵便了。只是其他將校,要如何選到這裡面來?單憑武舉,只怕不敷軍中所需。”

徐平道:“不如這樣,武舉之外所缺人手,一從軍中選取。徵募來的士卒,若有忠謹可靠,又聰明伶俐之人,可由各軍推舉,入忠佐司之將校營。只是此輩選入忠佐司,必知書識字纔可,也是朝廷勸武人讀書的意思。再者每次科舉,有那省試之後落第的舉子,年紀尚輕的,想去軍中效力取功名,也可試過之後,入忠佐司學軍中事務。”

衆人商議,除了徐平這個辦法之外,又加上了一個恩萌之武官,通過考試之後也可入將校營。禁軍改革之後,地位大大上升,參軍也是一條正經的晉身之階。

徐平不喜歡恩萌,但這種事情無法杜絕,還是留下來。現在的官員大多是帶着家眷四處遊宦,官員一旦故去,全家都會面臨生計問題。不許恩蔭,反而是欺負那些清廉自守的官員,讓律己不嚴的官員得意。做官,權力就掌握在他手裡,又不能全部的官員全部都要求進士出身。不制度化的恩萌,越不要臉的官得利越大,還不如現在這樣呢。

政權是治理國家,造福內部絕大部分人,凝聚人心的,不是個人來修煉的地方。朝廷用人,選的是最合適的,而不是選個人品德最好的。在對人才的要求中,個人的品德排不到要求的前三去。自從士大夫成爲統治階層的重要成員,就一直有人對這一點報有不切實際的認識,不看官員做事的能力怎麼樣,而是盯着私德不放。

恩萌制是解決各種問題,不得不採用的辦法,如果不用這個辦法,會造成更加惡劣的後果。把官員得到的好處放到檯面上,終歸是好過在臺面下無所不用其極。

或許有一天,恩蔭制終究會被放棄,但卻不是徐平這個年代,徐平選擇了接受。

在忠佐司設將校營,相當於在皇帝身邊建了個軍校。學員來源有四。一是各州武舉所取的進士,他們學習完成後,授的軍階會比別人高一些,起點較高。還有一類是徵來的兵士中,服役期間表現優秀或立過功的,也會選入到這裡面來。再有一類,是過了省試而在殿試中淘汰下來的進士,相當於文人蔘軍。最後一類,就是恩萌授官的。

以後整編過的禁軍,軍官將大多數從這裡出去,以這些爲主,配合在實戰中升起來的軍官,組成軍隊的中堅力量。

論過了禁軍中的軍官培養力法,呂夷簡道:“還有一事。昭文相公回京之前,安排折繼閔一軍整訓,完成後去接劉兼濟一軍。此時折軍已整訓完成,要去接劉兼濟,有一樁難處。本朝已與契丹休兵,那裡又正處前線,大軍調動只怕引起契丹疑慮。”

徐平聽了,不由笑起來:“此是軍各軍換防,只要事前知會契丹,何必多慮?”

龐籍道:“相公在西北的時候,把契丹打成了驚弓之鳥,本朝說是換防,契丹只怕未必會信。數萬大軍突然前出,縱然知會過了,契丹也會有應對。”

“那就讓契丹應對了。”徐平面帶笑意。“兩國休兵,只說前線有那麼多軍,又沒有說不許換防。依然看,知會過契丹,就該讓折繼閔大張旗鼓地去接劉兼濟,非要交接得清清楚楚才讓劉兼濟帶軍離開。”

看着徐平的樣子,呂夷簡一下子明白過來:“昭文相公的意思,就是要用這個法子來折騰契丹?——也是,以後的歲幣該如何,契丹一直推託,正該如此!”

徐平道:“兩國休兵,可沒說一定要邊境太平。兩個大國之間,哪裡能夠平日一點小誤會沒有?依我看,有點誤會是正常的。”

宋朝正佔上風的時候,怎麼可能讓契丹安安定定地過日子。徐平臨離開時,讓折繼閔到時去接防劉兼濟,就是爲了折騰契丹。這次是換防,以後還有邊境大軍的演習呢,總要契丹人睡不好覺纔好。契丹不想出馬買平安,那就得擔驚受怕過日子。

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8章 父母妻小第125章 歸正人第63章 瞎氈來歸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63章 瞎氈來歸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316章 大火第34章 移民第55章 合作社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67章 晾到一邊第7章 實際演示第180章 投名狀第23章 生意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33章 迷惑第232章 狼煙第58章 夜戰(中)第105章 先生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239章 馬帥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34章 一城二虎第80章 小人難纏第72章 魚水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72章 夜襲第207章 離別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34章 期集第151章 春狩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128章 優遷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114章 心經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72章 夜襲第156章 銅版第25章 你們不懂第11章 遇仙樓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15章 開戰說一下最近情況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217章 追獵第7章 貴人相助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53章 萬民雲集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70章 兩個榜樣第14章 邊亂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45章 京城故事第9章 詠梅第25章 你們不懂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128章 換相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0章 巡視河道第45章 孟州李迪第18章 農田輯要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02章 幫一把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76章 那些同年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214章 蠟丸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99章 搞事情第78章 要知恥第297章 大政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57章 千里西來第127章 大捷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42章 動盪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
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8章 父母妻小第125章 歸正人第63章 瞎氈來歸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63章 瞎氈來歸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316章 大火第34章 移民第55章 合作社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67章 晾到一邊第7章 實際演示第180章 投名狀第23章 生意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33章 迷惑第232章 狼煙第58章 夜戰(中)第105章 先生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239章 馬帥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34章 一城二虎第80章 小人難纏第72章 魚水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72章 夜襲第207章 離別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34章 期集第151章 春狩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128章 優遷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114章 心經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72章 夜襲第156章 銅版第25章 你們不懂第11章 遇仙樓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15章 開戰說一下最近情況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217章 追獵第7章 貴人相助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53章 萬民雲集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70章 兩個榜樣第14章 邊亂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45章 京城故事第9章 詠梅第25章 你們不懂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128章 換相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0章 巡視河道第45章 孟州李迪第18章 農田輯要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02章 幫一把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76章 那些同年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214章 蠟丸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99章 搞事情第78章 要知恥第297章 大政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57章 千里西來第127章 大捷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42章 動盪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