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茶鹽酒專賣是分區域的,不許跨境銷售,違者處罰極重。各個區域的制度並不相同,淮南茶商所在的區域又叫東南茶區,在宋朝茶葉的專賣中佔有特別的位置。因爲這裡的茶就是支持陝西沿邊入中的茶,直接影響邊境的穩定。
天聖元年李諮改革茶法,與此同時在淮南實行貼射法,也稱通商法,簡單來說就是由先前的官收官賣改爲商收商賣,官府只收固定的利錢。
貼射法最大的好處就是使茶業貿易變得靈活起來,由於官府不再直接參與茶的商業活動,以前官場裡面堆積如山的陳茶消失了,由此帶來的向商戶強行攤派陳茶的弊端也就此不見。商人要考慮銷路,以前質量低劣的茶葉開始分級,好茶能夠賣好價錢,種茶的園戶也能夠得到好處。而官府省卻了直接管理的麻煩,而有了固定的收入。
經過這樣的茶法改革,整個社會得到的好處主要有兩點。一是以前官營官銷,由於官吏瀆職積壓極爲嚴重,大量的茶在轉運過程中和倉庫裡報廢。當然官府不會吃誇,會把這部分損失強行抑配給茶商,讓茶商滿腹怨言。變法後這部分損失減少了,算是憑空多出來的財富。再一個是茶商要爭奪市場,好茶便有好價錢,倒逼園戶改進管理和技術。
負面影響當然也有,資本是追逐利潤的怪獸,一旦放鬆了繮繩,便就會吞噬一切。隨着通商法的實行,時間一長茶商的利潤增長減緩,他們的主意便打到了其他方面。比如聯合起來哄擡茶價,比如聯合壓價茶的收購價格,最後終於到了聯合做假賬,侵吞官府的固定收入。於是到了天聖三年,貼射法隨着舊茶法的恢復一起被廢除。
淮南茶商之所以如此積極,一聽說茶法有了要改的動靜,便迫不及待地到京城裡來上書,便就打着再行貼射法的主意,這是對他們最有利的制度。
徐平研究茶法的時候,對淮南茶法的變更實在是似曾相識。在他的前世,這種改革如火如荼,從理論到實踐,都不是這個年代的官員能夠相比的。
所謂的貼射法和通商法,無非就是因爲官府管理不善,造成虧損或者利潤不高,於是把管理和經營推給私人資本。在徐平前世這種故事不要太多,一直被視爲先進經驗,當然實際上結果好的壞的都有,只看你從什麼角度來評論罷了。
歷史就是這樣地有意思,當後人歡天喜地地以爲發現了新天地,回頭一看,實際只不過是完成了一個歷史的輪迴,依然在踏着前人的步子。
聶冠卿接了茶商交上來的上書,從頭看了,沉吟不語。
這封上書格式上中規中矩,沒有私毫出格的地方,不預先說明,會誤認爲哪個多年官僚寫出來的官方文書。這沒有什麼奇怪,彭員外本就是劉太師的人,這些積年老吏,寫起這些文字來比兩制詞臣還要老練,怎麼可能挑出毛病?
書裡的內容,無非是列舉這些年廢止貼射法後的諸多不便,茶商無利可圖,園戶生活困苦。難後回念了一番以前施行貼射法的好處,簡直是上下歡喜,舉國歡騰。最後總結就是一句話,爲了天下太平,爲了國泰民安,東南茶區趕最恢復貼射法。
想了一會,聶冠卿擡起頭問道:“爾等來京城之前,有沒有在地方上書?”
шшш▪ttκá n▪C ○
被推出來的茶商低聲道:“我們這些商戶,天天都跟官府打交道,書裡說的,跟接觸的官吏不知說了千百遍。他們說這不是地方上可以管的事情,讓我們到京城裡來。”
彭員外擠在人羣裡,高聲道:“變更茶法,是朝廷大政,跟地方說有什麼用?再者我們這些茶商,一樣要在京城裡入中領交引,要上書自然是到朝廷來!”
話聲剛落,周圍的茶商紛紛點頭稱是。
聶冠卿道:“爾等說的也有道理,這書我便收了。不過要有回信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你們可以回家裡去坐等,只留一兩個人在京城等消息便是。”
衆茶商急忙一起謝恩,推出來站在前面的人道:“上官只要收了我等的書,便是天大的恩德。當今聖天子體察民間疾苦,必然不會等閒視之,我們留人在京裡等消息好了。”
聶冠卿又問了下面茶商的籍貫鄉里,姓名保人,一一書寫了,便讓衆人離去。自己親自把書封了,找一個老實可靠的吏人,送到通進司去。
一衆茶商出了登聞鼓院,彭員外喜道:“這下成了,只要書送上去,茶法必然不久就改。朝裡的諸位相公,都是要改茶法的,有這個由頭上去,正是瞌睡時送枕頭!”
圍着的茶商紛紛向彭員外拱手:“多謝彭員外仗義相助,不然我們這些外地人,哪裡知道這個路數?如今天色還早,不如一起去相國寺左近的長慶樓吃個宴席。”
“盛情難卻,諸位如此說,在下就叨擾了。”
彭員外說着,臉上笑開了一朵花,隨着衆人一起向大相國寺走去。
茶法變更,茶引必然跟着要變,甚至連帶着陝西解鹽的鹽引都有可能變,只要消息靈通,這正是交引鋪發大財的時候。如果能夠把握住這次機會,幾家相關的交引鋪入賬幾十萬貫都不在話下。
彭員外作爲這次事情的功臣,必然也會得到一份大禮,心裡怎麼能夠不歡喜。
石中立正在通進司衙門裡閒坐,當班的吏人拿了聶冠卿派人送過來的書狀,急匆匆地進來行禮稟報道:“上官,鼓院那裡送了書狀來。”
石中立聽了,眉頭一皺:“臺諫言官們剛剛消停兩日,鼓院那裡怎麼又鬧起來?拿來我看!什麼了不得的事情,要到鼓院上書!”
吏人把書狀交上來,石中立接了,拿在手裡仔細看看,見封地合乎規制,這才拆開。
通進司這裡首先檢查送來書狀的格式,格式不符,直接就打回去,看也不必看了。
把書狀看過,石中立道:“這哪裡像是茶商寫的書狀,分別就是多年老吏的手筆!難不成這些茶商找了個老吏代筆?這還真是不容易!”
至於什麼茶法改革,石中立可沒有什麼興趣。這茶法改來改去,石中立已經見過好多次了,就沒有一個靠譜的。
從自身利益來說,如今朝裡竄掇着要改茶法的,除了樞密副使李諮,都是中書裡面的人,尤其是宰相呂夷簡和張士遜。石中立是真宗時御史中丞趙昌言的表弟,王旦又是趙昌言的女婿,如今王素被孔道輔薦進京來,還沒履職孔道輔便就被貶出京去,王素就被晾在了那裡。作爲王旦提拔上來的人,呂夷簡也沒幫幫王素,讓石中立看他很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