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你怕死人嗎?

原主管縣城碼頭邊邸店的衙前彭三利聽到傳喚,進了縣廳,向王安石行禮。

王安石從案上擡起頭來,問道:“你原來管的那處邸店,共有房屋七十餘間,是本縣第三大的店。前些日子作價五百貫賣出去,你實對我說,這價錢是不是過於低了。”

彭三利踟躕了一會,見王安石盯着自己,一副不依不饒的樣子,只好回答道:“回官人,五百貫的價錢是低了一些。那裡臨近碼頭,在河裡坐船來往兩京的官宦人家,多不去驛站,就近在那裡歇了。這一項每年少收許多,按着以前的生意計價,可不就是少了。”

王安石點頭:“五百貫,定然是少了,而且少得離譜!你說說看,那店應該算多少錢?”

彭三利想了想,扳着指頭算道:“七十餘間房,就算每天租出去五十間,每一間按二十文計,一天淨收房錢就有一貫錢。——那是臨河的邸店,房價是比其他地方貴的。加上旁邊的貨場,每天還有兩三貫的利錢。一個月下來,這就有一百多貫了。再加上店裡的客人飲酒吃飯,一天又有兩三貫入賬。全部算下來,一個月做得好了就有兩百貫。以前因爲經常接待官宦人家,還有許多公務,官府的產業不收錢,是以只有不足一百貫的利息。”

這個數字跟王安石瞭解到的差不多了,一個月生意稍好一點,收入就能過兩百貫。以前因爲有大量不花錢的官方人員住那裡,不但收不到房錢,還要給他們提供吃喝,一個月純利只有不到五十貫。彭三利說每月收入不到一百貫,是他那裡的賬,實際上因爲有吏人分肥,入到鞏縣來只有不足一半。定價五百貫,就是按照一個月純利潤三四十貫算的。

這中間的差價驚人,一個月利潤兩百貫,賣價要到三千貫左右。這一點錯算,兩千多貫就沒有了。鞏縣的兩稅纔有多少?對一個縣來說這是一筆鉅款。

彭三利又道:“此次發賣,是連房帶地一起賣的,不只是賣的邸店。那處邸店佔地約有三四畝,離縣城不遠,又臨碼頭,地價至貴,總要賣五十貫錢。加上七十餘間房,又要值上三四百貫。如此算來,五百貫的價錢極是便宜,是以一揭榜便衆人瘋搶。”

王安石到鞏縣只有兩三個月,心思都花在了整修溝渠,治理農田上面,於工商業甚少過問。最近幾天,纔開始查閱各種賬簿,打聽價格,心中大致有數。鞏縣在附近算是一個繁華大縣,不過地價跟京西路其他地方一樣,並不高。一般的農田買賣,除非是有便利的溝渠旱澇保收,不然一畝也就三四百文。只有那些極是把沃,澆水便利的,才能夠賣到一貫以上。跟城裡相比,宋朝農田非常便宜,饒是如此,依然還是有大片荒蕪。

碼頭附近屬於商業用地,地價要貴得多,大約一畝地要十貫以上。此時蓋房,一間的成本約是五貫,那處邸店連地皮帶房產,大約值四百多貫。算來算去,扣除房產和地皮這些固定資產,偌大的邸店實際只賣了不到一百貫錢。

這是賣價最離譜的一處產業,王安石決定從這裡開刀,處理那些膽大包天的吏人。一下子貪墨了兩千多貫,足夠砍幾個人的腦袋了。

宋朝刑法一般以寬大爲原則,但有兩個罪名不在此列,比以前各朝加重處罰。一個是強盜罪,另一個就是貪污受賄之類罪名。枉法贓罪,十五貫以上絞。

至太宗朝,官員貪污,被判斬刑的還有不少。真宗朝後,一般不再判死刑,但只要坐實了枉法贓罪,或者貪污公幣,處罰依然極重。是以此時的官員中飽私囊,多是向公使錢下手,把這些錢通過各種手段挪到自己的腰包裡。真敢向管的官物直接下手的,還是非常少見的。特別是文官,多是利用灰色地帶,而少有直接貪贓枉法的。

歷史上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失敗,直接原因就是蘇舜欽等人的進奏院事件。當時蘇舜欽監進奏院,意氣風發,身邊聚集了一羣年輕文人對政事高談闊論。一日用賣舊紙的錢,招集意氣相投的人一起飲酒,而且招妓相伴。因爲言語出格,被人告發,御史王拱辰乘機進行重懲。受此事牽連,蘇舜欽的岳父杜衍辭相,多人被迫離京,慶曆新政很快失敗。

雖然後來蘇舜欽的同黨友人歐陽修等人掌握了話語權,把此事說成冤案,認爲是****。實際上按照法律,蘇舜欽挪用公款五十餘貫,,監主自盜,犯的實實在在是死罪。最終只是把他削職爲民,已經是考慮了具體情形,減輕處罰了。

不管是范仲淹還是王安石,進行改革變法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一條就是援引同黨爲官。附和我的是君子,反對我的是小人,把政事之爭變成了君子小人之爭。在君子小人的分野中,把國法律條置於不顧,完全按照朋黨行事。君子小人之爭愈盛,國法律條便被踐踏得越厲害,最終鬧到無法收拾。

制度和政策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利盡弊顯的時候就要改。以爲自己掌握了絕對真理,照着做了就可以萬世不易,得意之時對反對派趕盡殺絕,顛倒黑白,極盡羞辱,那麼必然有一天形勢變了,就要面臨報復。

徐平推行改革小心翼翼,就是怕出現這種情況。不去找自己的同路人,而是定下制度來按政策考察,不搞朋黨。一個公字,一個正字,是政治中能夠立足的根本。

蘇舜欽恩萌出仕,後來又中進士,正是意氣風發要大用的時候,因爲挪用公款五十貫而被削職爲民,可見此時對貪贓枉法的懲治力度。後來把這說成政治鬥爭,是後來政治形勢發生了變化的結果,這個年代,對於這樣的案件沒有人覺得不對。

一家邸店發賣就貪墨了兩千餘貫,案子只要定下來,把所有經手的吏人腦袋全部砍了都不夠。此案王安石不查,如果被上面州里或者轉運使司揭出來,王安石也要受懲處。

再次查看了一遍帳籍,王安石對彭三利道:“依法,此事你若首告,獎賞你一二百貫總是有的。現今衙門裡吏人稀缺,辦事不易,你寫張狀紙首告如何?”

彭三利嚇了一跳,連連搖手:“小的如何敢做這件事?承買那處邸店的,是以張押司的內弟吳小六爲首的幾戶勢力人家,在本縣極有勢力。我若首告了,不是害了身家性命!”

王安石道:“兩千餘貫,什麼勢力人家也是一個死字!你怕死人嗎?”

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31章 探花郎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76章 增兵第188章 百官圖第209章 楊文廣第29章 邕諒路第304章 話從前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9章 遊園第9章 白沙鎮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70章 蜀兵入隴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78章 提攜第75章 世道變了第251章 危機第41章 亂局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37章 閒散日子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92章 可以招兵第140章 先聲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42章 配合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35章 申峒第23章 流民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72章 夜襲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84章 三衙改制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27章 大捷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151章 春狩第128章 優遷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75章 弒父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2章 私下商量第37章 月夜雜談第42章 方田均稅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27章 大捷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13章 折支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196章 機遇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88章 棄杖不殺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109章 補天裂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35章 三輪車第38章 統計學第34章 移民第129章 刻漏社第93章 汝州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119章夜戰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9章 問道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6章 越次入對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240章 道理第31章 能否鑄錢?第53章 萬民雲集
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31章 探花郎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76章 增兵第188章 百官圖第209章 楊文廣第29章 邕諒路第304章 話從前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9章 遊園第9章 白沙鎮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70章 蜀兵入隴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78章 提攜第75章 世道變了第251章 危機第41章 亂局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37章 閒散日子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92章 可以招兵第140章 先聲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42章 配合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35章 申峒第23章 流民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72章 夜襲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84章 三衙改制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27章 大捷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151章 春狩第128章 優遷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75章 弒父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2章 私下商量第37章 月夜雜談第42章 方田均稅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27章 大捷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13章 折支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196章 機遇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88章 棄杖不殺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109章 補天裂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35章 三輪車第38章 統計學第34章 移民第129章 刻漏社第93章 汝州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119章夜戰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9章 問道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6章 越次入對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240章 道理第31章 能否鑄錢?第53章 萬民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