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7章 找盟友

bookmark

西使城雖然還稱作城,也不過是保存了個名字而已,早已經沒有了城池的樣子。城牆已經傾頹,亂糟糟地長着時草,城門更是不知道哪裡去了。城裡的多數房屋早已經成了斷牆殘垣,空地上亂七八糟地搭着帳篷。

幾個漢人服飾的商賈走在街上,對身邊帶路的人道:“這城裡好似比前些日子熱鬧了許多,禹藏大王治理有術。”

那人道:“現在秋後,牛羊肥壯,自然城裡的人就多了。”

走不多遠,看見路邊一處商鋪,收拾得甚是整潔,鋪子前面人頭涌動。門前掛了個招子,看起來是賣雜貨的,一如漢地的風俗。

“幾個月不來,這鋪子生意好似大了許多!”

“那是自然,他們從秦州的三司鋪子販了許多新奇貨物來,周圍族帳的首領都到這裡來買。他們每日裡不知多少銀錢入賬,可不是生意做得越來越大了!”

“原來如此!想不到林員外還有這等本事,從秦州販運貨物到這裡來。我先前與林員外熟識,他做得好了,自然該過去恭賀一番!”

帶路的人有些不耐煩地道:“罷了,林員外賺了錢,早已經回鄉了。現在的員外是他老家的親戚,幾個月前盤了他的鋪子,不是你原來熟識的人。大王專等,我們不要節外生枝。”

那官人連道可惜,只好打消了這心思,隨着帶路人一路向城裡走去。

雜貨鋪裡,在前面照應生意的彭主管看着鋪子裡的人,眼角的餘光掃到外面路上的一行人,不由微微眯起眼睛。吩咐了身邊的小廝一聲,轉身進了旁邊一間廂房。

不一刻,一個精明強幹的漢子進來,向彭主管躬身行禮。

wωω◆ Tтkan◆ C〇

小心地看了看周圍並沒有異常,鼓主管對進來的漢子說道:“剛纔街上走過去的那幾個人,我看着像是附近販私鹽的喬官人,領着他們的,是一個禹藏大王府裡的主事。這些販私鹽的現在到西使城,只怕與戰事有關,你出去查探一番。”

那漢子應諾,轉身要走,又被彭主管叫住。

“我們在西使城裡一舉一動都容易惹人注目,你萬事小心一些,不要漏了行藏。出去先到路盡頭的王家鋪子裡買一屜豆腐,再去買一隻羊,順便打聽。——實在打聽不到消息也沒有什麼,我們再別想辦法,只是千萬不要被人瞧出破綻!”

漢子肅容答應,這才行禮轉身出了房門。

三司鋪子在秦州大量批發內地來的各種新奇貨物,迅速改變了這一帶的零售業。本來各種雜貨鋪子、貨郎攤子就是內地的漢人到了這裡經營,機宜司與三司鋪子配合,在這個商業網絡中都安插上了他們的人。這些人平日就是正常做生意,兼收集消息,每天都有人把收到消息集中起來,利用販貨的機會送到秦州。這個時代,對於軍機大事的保密意識都沒有多強,這樣收集情報的活動根本就不被認爲是間諜活動,沒有絲毫防範。事實是徐平對這些人定的各種規例過於嚴格,周邊蕃部對此根本沒有認識,當然這樣過於嚴格的限制保證了這體系的正常運轉,使秦州帥府一直牢牢掌控着周邊的勢力的動向。

除了機宜司,王凱屬下也有情報收集的機構,多是利用流動商人、江湖郎中、各種僧人、甚至流動藝人的身份,到周邊打探消息。兩個情報系統並行不悖,互不干擾,也互不知情。收集到的情報互相印證,一是保證準確性,二是儘量保證沒有遺漏。

喬官人一路到了禹藏花麻的帳裡,等不多久,便就被領進帳去。

一進帳,便就見客位上坐了一位三十多歲的英武漢子,髠發禿頂,一幅党項人裝束。

主位上的禹藏花麻道:“喬官人,這一位是西壽監軍司的細賞者埋大人,快上前見禮!”

能讓禹藏花麻如此重視,喬官人知道是党項那裡的大人物,忙上前見禮,口稱大人。

党項的習慣,多稱高官爲大人。自元昊建立法制,他們的文書中便就如此稱呼,也不知道是傳承自哪裡,可能是蕃羌舊俗。這習慣便就如同漢人稱官員爲官人,相差不多,都是下對上,不知道確切官職的時候用的稱呼。

党項的官制主要是學自大宋,一樣設中書和樞密院,甚至在都城還設了開封府,一些官場的習慣也一樣。比如文官爲尊,同樣級別的官員相處,文官在上。不過漢蕃官員在一起的時候,宋朝是以漢官爲尊,而且是蕃官不論官階皆處漢官之下。党項則反過來以蕃官爲尊,官階有高低時以官高者爲尊,官階相同時則以蕃、漢、降漢、吐蕃、回鶻排序。

有這樣的官場習慣,細賞者埋便就顯得相當倨傲,對禹藏花麻道:“大王,我們議論的是軍國大事,喚幾個漢人的私鹽販子來做什麼?他們拿得了刀槍嗎?”

禹藏花麻道:“都統大人莫要小瞧了這些人,他們在秦州附近販私鹽,在宋國可是違法犯禁的事,等閒人做不了。舞刀弄槍,他們都是好手。——不過這次召他們來,不是要他們幫着我們打仗,而是要代我們做些我們自己不好出手做的事。”

細賞者埋冷聲道:“有什麼是我們做不了的?要他們去做!”

這次出兵,要借重賞項的兵馬,禹藏花麻也不與細賞者埋計較,口中道:“古渭州那裡也有鹽井,一向出青白鹽,也是由這些人代賣的。秦州的三司鋪子賣細鹽,這些有鹽池的部族同樣損失不小,此次我們出兵,能聯絡他們一起舉事最好。”

喬官人忙道:“大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三司鋪子初賣細鹽的時候,有鹽池的上丁族和青唐族確實多有怨言,不過很快三司鋪子便就答應收他們的鹽,安撫下去了。”

“把鹽賣給三司鋪子,哪裡有自己煎鹽賣得快活?我不信他們就這樣嚥下這口氣!”

喬官人低頭想了想,道:“大家都買細鹽,我們一樣也斷了生路,這些日子一直在想辦法。青唐族的納支藺氈在族中說一不二,他對三司鋪子收買本族的鹽甚是滿意,我們無法可想。倒是上丁族——”

禹藏花麻見有戲,急忙問道:“上丁族那裡有辦法?”

喬官人沉吟道:“也不能說有辦法,只能去試一試。上丁族多年前向秦州納質,把幼子廝鐸氈送到了納質院裡。不想秦州新的大帥來了之後,把納質院裡的質子都放了出來,還教他們讀書識字。了個廝鐸氈學得極好,被朝廷賜了姓名,以後說不定就會有一官半職在身上。才首領便就想把廝鐸氈迎回族裡,接首領之位。如此一來,他的長子瞎廝鐸心便心懷不滿。我們有心,可以在瞎廝鐸心身上下些功夫。上丁族是古謂一帶的大族,特別是渭河以南的部族多聽他們的號令。如有上丁族相助,大王此次出兵便就成功了一半。”

禹藏花麻聽了大喜過望:“我們此次出兵,在三都川穀口正對着開封來的宣威軍,那軍雖然人數不多,但據聞是禁軍精銳,小視不得!如果有上丁族起兵相助,則宣威軍就會腹背受敵,助力不小!喬官人,此次你如果能夠成功,我這裡必重重賞你!”

細賞者埋雖然傲慢,到底是帶兵打仗的,聽到這裡,便就知道這喬官人助力不小,暫時收起倨傲,對他道:“你去對他個什麼瞎廝鐸心說,如果他能夠帶上丁族起兵相助,不但是禹藏大王會封賞他,我們党項也同樣不吝封賞。等到打下秦州,古渭一帶可以全都交給他的族裡。另外是要金銀絹帛,牛羊馬匹,還是兵甲器杖,我們都可以給他!”

喬官人面露喜色道:“有大人如此作保,此事就成了一半!不過,口說無憑,最好還是有個我信物我帶着,到時給瞎廝鐸心看,讓他知道我所言不虛。”

“信物?”細賞者埋摸了摸自己身上,一時不知道該給喬官人什麼。最後解下腰上的寶帶來,交給喬官人。“這條寶帶,是我在烏珠身邊任鐵騎隊長時,烏珠親自送予我,一向都珍貴非常。這次你便帶着這條寶帶,還怕那個上丁族的人不信!”

烏珠本是党項語中青天子之意,元昊稱帝,自稱烏珠,意爲中原皇帝是黃天子,他是青天子,平起平坐。用漢話講,烏珠就是皇帝的意思。元昊侍衛軍中有三千鐵騎,分爲十隊,細賞者埋原就是十隊長之一,此次派到西壽監軍司來。

喬官人收了寶帶,剛是黃金打造,上面鑲了不少寶石,確實珍貴非常。這種寶帶肯定不是普通人佩帶的,應該能夠唬住瞎廝鐸心。

收了寶帶,喬官人又道:“有了信物,最好還有大人的書信,纔好說到上丁族。”

“這有何難!”細賞者埋招來隨行的文吏,幫着寫了信,自己用了花押,交付喬官人。

喬官人接了信,笑着道:“大人如此信任在下,此事就成了七八分了!”

第67章 找盟友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67章 晾到一邊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51章 綠影亭第167章 情報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35章 衆說紛紜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310章 死局第70章 南下大道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99章 搞事情第272章 換將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10章 狄青第100章 鑄錢第89章 定論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49章 舊部第87章 我們投降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0章 新的生意第243章 算賬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316章 大火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13章 折支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86章 兩全其美第168章 交權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221章 細腰城第10章 野味第9章 進殿面對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11章 封堵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69章 光耀門楣第304章 話從前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28章 蟾宮折桂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48章 下忠州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45章 白砂糖第54章 官與民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45章 追來了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18章 銀行(下)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68章 交易第98章 定策第310章 死局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118章 突圍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180章 重召舊部
第67章 找盟友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67章 晾到一邊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51章 綠影亭第167章 情報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35章 衆說紛紜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310章 死局第70章 南下大道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99章 搞事情第272章 換將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10章 狄青第100章 鑄錢第89章 定論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49章 舊部第87章 我們投降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0章 新的生意第243章 算賬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316章 大火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13章 折支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86章 兩全其美第168章 交權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221章 細腰城第10章 野味第9章 進殿面對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11章 封堵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69章 光耀門楣第304章 話從前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28章 蟾宮折桂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48章 下忠州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45章 白砂糖第54章 官與民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45章 追來了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18章 銀行(下)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68章 交易第98章 定策第310章 死局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118章 突圍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180章 重召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