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宰相氣度

軍中事務千頭萬緒,數萬人的軍隊,制度定下來豈是一句話的事情?方方面面都要想到,一個疏漏,就不定會發生什麼意外。最簡單的,按現在軍法,士卒軍功中最重的斬獲首級,是以個人計功。以個人斬獲首級數計功,便不免出現陣前搶首級,或者爲了搶首級不救同伴,甚至殺良冒功的事情。以徐平現在改的軍制,這種事情絕不允許,那怎麼從制度上來保證?單單一句不許就可以了?軍法軍制如果那麼容易,就天下盡強軍了。

歷史上因爲怎麼計算首級戰功,宋朝從個人計功,到按隊計功,再到個人計功,不知道折騰了多少次。是因爲主持改這一條的人太笨?當然不是。歷史上主持開始改這一條的人是韓琦,這是個極聰明的人。從提出想法,到落實到制度上,中間要經過無數思索,反覆探討,甚至屢次變更,才能從想法真正變成切實可行的制度。

歷史上岳飛軍那兩條軍紀,“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聽起來簡單,但真要貫徹到全軍去,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努力。不要以爲只要下令犯了這兩條的砍頭就可以,這麼簡單的話,現在的宋軍軍法中就有這兩條,甚至還有敵軍棄杖不殺的律條呢。那麼容易,也就不用岳飛提出來,並且記在歷史書上了。

制度不是提出來寫出來就可以的,而要充分考慮到可執行性,要能執行下去。每一條軍紀,都是整個系統中的一部分,只有這個系統完備了,軍紀才能真正成爲軍紀。

這一天徐平正在官廳裡,檢視王凱帶人編出來的軍法規條的草本,李璋進來,雙手遞上一本公文道:“節帥,對帥府所奏禹藏花麻經略事,樞密院宣命下來了!”

徐平接了過來,把公文展開,還沒看裡面的內容,就看到了末尾的呂夷簡花押。

猛地擡起頭來,徐平問李璋:“許國公回到朝裡主持樞密院了?”

“不錯,呂相公回朝以同平章事任樞密使,爲樞相。消息是跟這道宣命一起來的,可見呂相公一入樞府,便就發了這命令下來,對秦鳳路經略禹藏花麻部做了決斷。”

徐平看手中宣命,前面駢四驪六不提,最主要的是同意了秦鳳路要求消滅禹藏花麻部主力的方略,斬斷党項在蘭、會兩州的爪牙。後面又道,秦鳳路軍資來自川峽四路,爲了保障後方安全,命川峽四路都部署曹克明所部歸秦鳳路帥府節制。又道,徐平所上奏章中提到,漢武帝出巡隴右,是自現渭州出發,越隴山,沿水洛河經靜邊寨到祖勵川,可知德順軍有大道通西使城。可暫命德順軍駐泊都監劉兼濟、隴干城主將趙珣、權靜邊寨主劉滬暫歸秦鳳路帥府節制,一起經略禹藏花麻治下的西使城一帶。

最後道,依秦鳳路徐平所上奏章,西使城是自關中通金城郡也就是蘭州的要衝,西使城一下,則蘭州門戶洞開。如果佔領蘭州,則就可以聯絡青唐的唃廝囉,同時虎視河西一帶。河西被党項佔據不久,六穀蕃部除逃到河湟的殘部之外,還有相當多的散處山谷。這些蕃部多是心向大宋的,只要聯絡起來,則河西搖動,党項後方不穩。禹藏花麻所處的西使城就是一把鑰匙,這把鑰匙不但可以打開青唐,也可以打開河西。如果此次徐平能夠對禹藏花麻一戰成功,佔領西使城,則朝廷不吝封賞。

徐平把奏章放到案上,出了一口氣,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跟呂夷簡的關係很複雜,最早因爲得罪劉太后,被髮落到邕州去,呂夷簡因爲知道李用和跟趙禎的關係,對他多有照顧。回朝之後,因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對閻文應的銅鐵雜鑄錢,而閻文應又是呂夷簡支持的,兩人第一次結怨。不過雙方都很剋制,只是關係不緊密而已,並沒有公開爭執。真正鬧翻應該是徐平在洛陽的時候,呂夷簡出了保住自己地位的目的,非要用政治手段解決徐平搞出來的經濟問題,最後王曾無奈,跟他一起離開中樞。

想一想這些年跟呂夷簡的交往,竟是結怨的時候多,能夠攜手做事的時候少。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呂夷簡過於在乎自己的地位和私利,爲了鞏固地位,打壓徐平的施政。

想來想去,徐平只能搖了搖頭:“呂相公真宰相,宰相自有宰相氣度!”

李璋道:“節帥,這樣說來,樞密院是同意我們的方略了?”

徐平指了指公文,對李璋道:“自然,而且不只如此,你拿過去看。”

機宜就是處理這些機密文字的,李璋拿起公文,看過之後不敢相信,又看了一遍,才道:“竟然這樣?不但是同意了,還撥了川峽和德順軍的兵馬給我們,呂相公氣度非凡!”

徐平苦笑。呂夷簡永遠是呂夷簡,不因私廢公的同時,一定不會忘了給自己撈好處的。

此次同意秦鳳路徐平的方略,看出來此舉對國家有重大好處當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但也同時借這個機會,呂夷簡要借徐平之力爲自己撈取政治資本。曹克明其實不必撥隸秦鳳路,呂夷簡這樣做只是向徐平示恩而已。以兩人以前的關係,以後要攜手合作,呂夷簡需要這樣表示自己的誠意。此次力排衆議,一力拍板,如果徐平真地幹成了,呂夷簡得到的好處一點不會比徐平少,甚至藉此再次代替李迪入主政事堂也有可能。經過這麼多年,打過這麼多次交道,呂夷簡對徐平有信心,這次一定能成功。

借大勢,謀私利,這纔是呂夷簡的風格。但知道又怎麼樣?你還能反對?呂夷簡比丁謂強了不是一點半點,他總是巧妙的把自己的私利綁在國家大勢上,讓你無可奈何。

李璋看見徐平的表情,奇怪地道:“節帥,你一直不是報怨樞密院決心遲遲不下,現在他們決心下了,怎麼還是有些不高興的樣子?”

徐平嘆口氣道:“我倒是希望做這個決定的,是李相公,而不是呂相公。可世事便就如此,李相公有此心而無此力,最後還是要拱手把這功勞讓給呂相公。”

能夠看出來徐平可以大勝,對朝廷有重大好處的何止一個呂夷簡?但其他人即使看出來了,也做不了決斷,做了決斷也通過不了。沒有辦法,王曾已去,現在只有一個呂夷簡有此威望,有此能力,壓制住反對的聲音,強行通過這方略。

現在想來,陳堯佐和韓億堅決反對此次徐平的行動,搞不好就是呂夷簡指使的。當年呂夷簡臨去舉薦陳堯佐爲相,只怕就是爲了這一天吧。不過按呂夷簡的風格,大概還是暗示兩人,沒有留下把柄,陳堯佐被呂夷簡利用,也只能吃個啞巴虧。

官場上廝混,呂夷簡早已經修煉成精,跟他玩陰謀詭計,只能把自己繞進去。王曾靠的是能力強,立身正,不謀私利,不植私黨,一直穩穩壓住呂夷簡一頭,換另一個人怎麼可能行?徐平自己沒在呂夷簡手下吃虧,靠的不也是立身正,大勢所趨嗎?

第265章 瀚海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16章 難處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204章 換相(下)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90章 捉襟見肘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30章 分道揚鑣第83章 有放有收第37章 月夜雜談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6章 買書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123章 出書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60章 窮人當家第59章 致太平(一)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64章 口袋陣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146章 泉布第29章 端午(上)第63章 放生池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6章 峰迴路轉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61章 轉機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18章 種士衡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15章 理政(一)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4章 許願第174章 春光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00章 虎威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15章 奇觀第17章 自己的路第2章 父老第26章 餘波第209章 楊文廣第33章 有錢纔好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4章 許願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57章 暗箭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18章 突圍第10章 詔旨回京第35章 衆說紛紜第55章 藥銀第115章 開戰第109章 補天裂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5章 和尚契嵩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104章 多賣酒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8章 父母妻小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99章 搞事情第7章 貴人相助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193章 拔牙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
第265章 瀚海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16章 難處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204章 換相(下)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90章 捉襟見肘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30章 分道揚鑣第83章 有放有收第37章 月夜雜談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6章 買書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123章 出書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60章 窮人當家第59章 致太平(一)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64章 口袋陣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146章 泉布第29章 端午(上)第63章 放生池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6章 峰迴路轉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61章 轉機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18章 種士衡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15章 理政(一)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4章 許願第174章 春光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00章 虎威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15章 奇觀第17章 自己的路第2章 父老第26章 餘波第209章 楊文廣第33章 有錢纔好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4章 許願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57章 暗箭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18章 突圍第10章 詔旨回京第35章 衆說紛紜第55章 藥銀第115章 開戰第109章 補天裂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5章 和尚契嵩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104章 多賣酒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8章 父母妻小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99章 搞事情第7章 貴人相助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193章 拔牙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