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

又問了一些目前三司現在的情況,趙禎才從袖子裡取出兩本書來,問徐平:“國子監和都進奏院印的這兩冊書你看過沒有?”

“看過。”徐平老實答道。

趙禎點點頭,又問:“那這兩篇文章你怎麼看?”

每本書裡又不是隻有一篇文章,徐平想了一會只好老實問:“不知陛下說的是哪兩篇?書微臣看了,也沒發現什麼特別的。”

“國子監書上的那篇歐陽修的《原弊》,都進奏院書上的《里正衙前論》,這兩篇文章明擺着對着來,怎麼回事?原來你三司刻書局,印的書上都是具體事務,從來沒有出過這種事情,這兩個衙門的書卻喜歡議論朝政。”

徐平心說,我三司的刻的書都是實事,可皇上你也不看啊。這種事情瞞不了人,有時候殿上議事的時候,會拿三司刻書的內容來說,趙禎經常不知道。這不稀奇,就三司出的那書的內容,不是對政事很熟的人看了就會打瞌睡。另兩個衙門就不同了,尤其是國子監出的書,先不說內容,文章都是出自名字手筆,光詞句就吸引人。

仔細回想了兩篇文章的內容,徐平道:“陛下,微臣以爲,這兩篇文章都不是無的放失,只怕本來就是針鋒相對的。歐陽修文采飛揚,然而文中內容卻並不出奇,無非還是老生常談而已。他說如今朝廷農政,其弊有三,一爲誘民之弊,一爲兼併之弊,一爲力役之弊,治弊之方,無非還是輕徭薄賦,讓民休息。而進奏院所講,則是不久前中書所定的鄉役變化。里正衙前爲重役,因爲此役傾家蕩產的不少,中書改爲此役兩任無過犯,便可補軍將,由差役改爲公吏,食國家俸祿,民間不再受害。歐陽修說誘民之弊,而都進奏院就說役改吏的好處,正好針鋒相對,只怕不是無意。”

“正是如此。你如何看待兩家的說法?”

“都有道理,但都有失偏頗。”

趙禎笑道:“你就是個滑不溜手兩不得罪的性子,現在我們君臣說話,忌諱什麼!朕倒是以爲,那個歐陽修講的很有道理,正切中時弊。都進奏院所講,雖然是德政,但總不是個長久路子。歐陽修讓朕節用愛農,難道不該?皇宮裡節儉一些也是應該的。”

徐平很是沉吟了一會,歐陽修講的一切確實有道理,但歸根結底,是基於在鄉村依靠小自耕農的基礎上,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政治正確。但大宋立國不抑兼併,鄉村的統治基礎早已經不是自耕農,這纔是這個時代的現實。聽起來正確,但與實際完全不搭,這正是他們這些沒有實際從政經驗的讀書人特點。

新興起的這些讀書人,在政治上的主張主要是從書本上得來。具體到農業政策上,一個方向是回覆三代之治,恢復井田制。另一個方向則是懷念唐初盛世,跟軍事制度結合起來,重新回到小自耕農爲主的時代,同時再行府兵制。

後一種對君主來說,很有吸引力。大宋立國,從太祖之後對外作戰便屢戰屢敗,唐初軍事上對外族的八面威風便令人神往,一心想重現那個時光。後來的很多改革,大的方向上都是想向那個時代靠攏,奈何時移事易,弄出來的都是怪胎。

以徐平的眼光來看,這實際上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井田制的本質不是要回復奴隸制度,而是集體制度,以集體化的生產代替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而均田府兵制則完全相反,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爲基礎,做爲國家的支撐。

這兩種方向都不能說錯,問題在於不合時宜。如今的現實是朝廷的鄉村政治基礎正在這兩者之間,向哪個方向靠都不可行,只會把鄉村搞亂。

想了很久,徐平才道:“陛下,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儘管說,今夜我們君臣說說心裡話,不用忌諱什麼!”

“那我就直說了。”徐平儘量斟酌着措辭。“對於歐陽修的說法,只能說,講起來都是道理,做起來卻無處下手。一點一點說。所謂誘民之弊,如果是僧道這類袖手而坐不事耕作的人,坐食厚利,確實不當。他們過得富貴逍遙,是有誘民不事勞作,遊手好閒的弊端,嚴禁是應該的。但爲兵爲吏,總還是爲朝廷做事,不可混爲一談。只要用心,就不應當使公吏軍兵成爲遊手懶惰之民,而應該成爲朝廷柱石,做不到就是官吏不用心。至於兼併之弊,朝廷雖然不抑兼併,但賦稅一向科於上等戶,不能由於有官吏舞弊就說這政策不對。抑兼併怎麼抑?難道能夠收天下之田,重新按丁口分配?陛下,這事情做不來的。”

在這個年代玩土改,又不是改朝換代,這不是要天下大亂嗎?徐平有前世記憶,自然知道農村土改的艱難,唐朝立國時授田也沒動世家大族的利益,更不要說這個時候連世家大族都沒有了,這樣一來就是把全天下有土地的都推到自己的對立面去。

“至於力役之弊,依歐陽修所說,又不要朝廷招公吏,又要減力役,那怎麼辦?鄉村的事務朝廷不管了,交給誰管?莫要說天下都是良民,沒有作奸犯科的。不設官而民自治,那只是說說的,天下間哪有那個道理!”

趙禎皺着眉頭,有些不高興。他對歐陽修所講的本來挺欣賞的,誰知到了徐平的口裡全無是處,這話聽着就有些不入耳。

沉默了一會,趙禎道:“如今天下無事,但朝政沒有什麼起色,上下怨謗極多。朕登臨大寶,必定要有所更張,豈能如此因循下去?歐陽修所言或許有不合時宜的地方,但總是要改,要改就是對的!上月朝廷下詔讓天下臣民上言,只有李淑言十事,算是用心,其他官員都是虛應故事,沒有什麼用處。”

李淑是李若谷的兒子,此時任知誥。他所上的十事徐平也看了,看起來華麗,洋洋數千言,但可操作性實在是很差,並沒有比歐陽修高到哪裡去。

里正衙前由役改公吏,徐平屬下的兵案是具體操辦的衙門,他說得多了,反而讓趙禎的心裡有些不該有的想法。

一時氣氛有些尷尬。

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27章 夜宴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24章 死城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1章 宰相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279章 破城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75章 火海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59章 合謀第148章 軟着陸第62章 新場務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79章 破城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0章 野味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53章 攻城(上)第28章 月夜第179章 意外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21章 矛盾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1章 宰相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72章 最後處置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312章 郵寄司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38章 兩地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24章 談判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41章 串香第90章 公人世界第11章 德政第40章 炸山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67章 決心已定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28章 出使歸來第155章 解套第82章 立足於打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65章 智雲法師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71章 北巡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71章 北巡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24章 留客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55章 接風第5章 報恩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51章 綠影亭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5章 高大全第33章 我有秘法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8章 出使歸來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04章 多賣酒第9章 問道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69章 做做樣子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236章 狂徒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74章 無妄之災
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27章 夜宴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24章 死城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1章 宰相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279章 破城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75章 火海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59章 合謀第148章 軟着陸第62章 新場務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79章 破城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0章 野味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53章 攻城(上)第28章 月夜第179章 意外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21章 矛盾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1章 宰相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72章 最後處置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312章 郵寄司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38章 兩地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24章 談判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41章 串香第90章 公人世界第11章 德政第40章 炸山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67章 決心已定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28章 出使歸來第155章 解套第82章 立足於打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65章 智雲法師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71章 北巡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71章 北巡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24章 留客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55章 接風第5章 報恩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51章 綠影亭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5章 高大全第33章 我有秘法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8章 出使歸來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04章 多賣酒第9章 問道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69章 做做樣子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236章 狂徒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74章 無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