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大塊吃肉

春天的風沒有一絲寒氣,哪怕是從無邊的曠野中吹來,也帶着無盡的溫柔,讓人沉醉,吸一口又神清氣爽。

天邊的月亮剛剛露出了頭,遙望着滿天的繁星,一點一點地向上爬。

車頭的煤油燈映着前面的路,朦朦朧朧,路邊不是冒出一叢野花,美麗而又顯得有些神秘。偶爾有一朵楊花飄落,恍惚間雪花一樣飄蕩在黑夜裡。

王拱辰和歐陽修等人坐在三輪車上,看着他們從來沒有注意過的鄉村的夜色,感受着迎面吹來的春風,都不由得心神激盪。

徐平坐在孫七郎駕着的車子上,看着已經變得有些陌生的田莊,看着不遠處綠油油的麥苗,遠處平整的稻田,還有那黑森森的樹林,感受到了一種好久沒有了的踏實的感覺。

官場上的日子真是一種煎熬,只有在這農田之間,徐平才能真正放開胸懷,感受到這生命的真實。一離開了田園,生活好像成了一場夢。

要不了多久,車子都駛入了新修好不久的遊園。

莊客們早已把這裡收拾整整齊齊,明燈高照,亮得如同白晝一般。

上次跟同年聚會,這園子一片光禿禿,讓大家來了一次就不想再來,事後徐平下了大力氣整治。原來的小池塘裡面堆了一座假山,岸邊栽了不少花樹,還建了長長的遊廊。不遠處新建了亭臺樓閣,樓閣裡有十幾間客房。

雖然還是顯得粗獷,但現在這園子,已經是說得過去的遊園了。

下了車,徐平請衆人到了樓閣前的空地上,分座坐下。

又對跟着來的呂鬆道:“取上好的酒來,今夜良辰美景,不醉不休!”

衆人鬨然叫好,到了釀酒的行家這裡,酒當然是不少了的。

不要多大一會,莊客便擡了幾個酒罈過來,就在衆人面前拍開一罈,立刻酒香四溢。

倒滿酒,衆人滿飲一杯,一起叫好。有不善喝酒的,被這烈酒嗆得直咳嗽。

放下碗,徐平道:“常說喝酒吃肉,光喝酒不吃肉怎麼行!擡肉來!”

莊客們擡了幾個大盆,裡面裝着滿滿的大塊羊肉,有的還帶着骨頭,一一放在衆人面前,一起叉手:“客人慢用!”

王拱辰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大盆,捅了捅身邊的歐陽修:“這莊裡吃東西太過粗獷了些,就這麼大塊肉上來,難道就這樣抓着吃?”

在座這些人的俸祿,如果家庭負擔不重,平時喝酒吃肉的錢還是有的。但像這樣大盆大塊的肉,成壇的上品的酒,就超出了他們的消費能力。

但讀書人總有讀書人的矜持,歐陽修皺眉看着面前的肉,不悅地道:“徐副使也是進士出身,讀聖賢書,怎麼如此不拘小節?”

王拱辰不以爲然:“副使本來就是如此,禮儀小節不怎麼在意。永叔,徐副使是帶十萬兵破人國的人,雖然讀書中進士,但也是邊關大將出身,跟我們不同。”

徐平在一邊看見,知道這些人既想吃,又注意自己的儀態,便讓莊客去端了一盤小刀上來,一一分發給幾人,口中道:“鄉下地方,吃的不精細。若是在酒樓裡,這樣大塊的肉難免讓人笑話,但在鄉下場院,肉再切成小丁薄片,也一樣惹人笑。諸位難得到鄉下一次,且放開胸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這小刀是莊裡精製的,甚是鋒利,事前已經洗刷得乾淨,你們只管拿來切肉。”

方偕等人是在底層打滾多年的人物,聽了徐平的話,都拿一把小刀在手,就着剛剛升起來的月光看。只見刀身瑩亮,寒氣逼人,不由讚一聲好刀。

惟有歐陽修、尹洙和富弼三人,在西京洛陽好吃好喝慣了的,有些不習慣。富弼性情豁達,倒也不以爲意,拿刀在手仔細觀看。歐陽修和尹洙兩人卻一直皺着眉,覺得徐平的性子太過隨意了些,不是讀書人該有的作派。

孫七郎帶着莊客把酒罈裡的酒分鐘到幾個酒壺裡,端着壺去給衆人滿酒。到了歐陽修和尹洙兩人面前,見他們陰沉着臉,很不高興的樣子,心裡便有些不快。

勉強把這一輪酒倒完,孫七郎把酒壺一放,對徐平道:“官人與客人喝酒,我去烤肉!今天宰的羊細嫩,肉烤了纔好吃。”

這個年代的肉主要做法一是煮二是烤,不像後世吃法多種多樣。尤其是烤肉非常流行,這本就是漢人的傳統吃法,解腕尖刀也是常備。不過文人墨客講究儀態,慢慢不流行這些,把這看成粗漢纔會做的事情。

徐平由着他去,孫七郎也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儘管死活拖着不肯出去任職,但也不再是徐家奴僕。今夜按說他該是跟大家坐在一起的,不過別人看不起他,他也懶得理會別人,儘管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又喝過兩巡酒,歐陽修見其他人都吃得痛快,特別是身邊的王拱辰,連手裡的小刀都不用,直接用手抓着一塊肋骨啃得香甜。

見歐陽修拿着小刀猶豫,王拱辰道:“永叔嘗一嘗,副使這裡養的羊可不比平常城裡買到的肉。聽說,都是從陝西和河東精選出來的羊種,喂着種出來的上好草料,滋味清香無比,沒有一絲一毫的羶氣。離了這裡,可是再也吃不到了!”

此時的羊肉,最好的講究是西北羊,基本是從陝西路趕來,甚至是從党項買來,每年趕到京城都有數萬口。次一級是河東羊,也有不少賣到京城。再差的纔是河北路和京東京西兩路的羊。至於長江以南地區養的羊,這個年代有不少人是認爲不能吃的,不但是味道不好,而且認爲有毒,對身體不好。後來宋室南遷,沒得講究了,江南就也有好羊了。

徐平莊上的羊種羊和母羊都是精挑過的,用的是陝西路和河東路的優良品種,又經過了莊裡的選育。平常餵食,除了青草,還有調製的苜蓿,喝的是清水,味道比西北來的羊還要更勝一籌。在京城裡徐家這處莊上的羊已經是名品,連皇宮裡都經常選購,當然不是隨隨便便能夠吃上的。

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62章 算計第92章 可以招兵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6章 酒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2章 空調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65章 智雲法師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54章 心有不足第59章 致太平(一)第87章 地方耆老第38章 統計學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154章 攻城(中)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294章 養起來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51章 抓捕第28章 月夜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67章 情報第78章 提攜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93章 敕勒川第8章 通判廳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35章 三輪車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36章 組織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129章 新場務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81章 錢明逸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230章 約定第84章 三衙改制第31章 攻略(三)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55章 解套第82章 立足於打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94章 春狩防秋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0章 野味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55章 官衙送別第90章 捉襟見肘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72章 底氣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57章 原則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34章 磨鍊第83章 地形沙盤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175章 火海第83章 有放有收第22章 忠州來人第82章 別機機杼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58章 夜戰(中)第242章 交涉第258章 拆借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6章 知州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20章 定計第65章 永寧侯府第38章 青苗貸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12章 黑吃黑第226章 勝則爭功
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62章 算計第92章 可以招兵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6章 酒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2章 空調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65章 智雲法師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54章 心有不足第59章 致太平(一)第87章 地方耆老第38章 統計學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154章 攻城(中)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294章 養起來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51章 抓捕第28章 月夜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67章 情報第78章 提攜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93章 敕勒川第8章 通判廳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35章 三輪車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36章 組織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129章 新場務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81章 錢明逸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230章 約定第84章 三衙改制第31章 攻略(三)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55章 解套第82章 立足於打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94章 春狩防秋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0章 野味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55章 官衙送別第90章 捉襟見肘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72章 底氣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57章 原則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34章 磨鍊第83章 地形沙盤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175章 火海第83章 有放有收第22章 忠州來人第82章 別機機杼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58章 夜戰(中)第242章 交涉第258章 拆借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6章 知州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20章 定計第65章 永寧侯府第38章 青苗貸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12章 黑吃黑第226章 勝則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