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雪

自冬至入城,徐平便一直在京城裡住了下來,一是莊裡冬天沒事,再一個張三娘捨不得,死留着不讓徐平走。

到了十一月二十一,乙巳日,太后立原平盧節度使郭崇的孫女爲皇后,滿天下慶賀。因爲徐平剛好與當今皇帝同齡,張三娘就嘮叨起來,說是親家林文思太也固執,這個年歲皇上都成親了,自己兒子還要等上幾年。

進入十二月,癭相王欽若終於去世。真宗時候,王欽若與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同稱爲五鬼,民間風評極差,卻得了個善終,極具哀榮。又過了些日子,王曾拜昭文相,張知白進位集賢相,其他宰執俱都升官。

此時的滿朝官吏,除了李用和,徐平說起來有交情的只有一個下層小官石延年,其他不過是利益之交。張知白對石延年有知遇之恩,前些年雖然也以樞密副使位列宰執,實際說不上什麼話,這時進位次相,與以前大不相同,石延年終於熬來了出頭的日子。

來了京城之後,徐平一直想找個機會去石延年宅上,敘敘舊時交情。兩人性情有些相似之處,不喜阿諛奉承,相交多了一份坦蕩。

到了臘八這一天,上午的時候突然起了大風,下午風停了,整個天空都被烏雲罩住,看看一場大雪就要壓下來。天還沒有擦黑,紛紛揚揚的雪花就開始滿天飛舞,越下越大。

十二月初九,徐平一早出了房門,就見到天地間白茫茫一片,再沒其它顏色。到了院子裡,雪深過膝蓋,竟是今年最大的一場雪。

吃過了早飯,秀秀和豆兒嘻嘻哈哈地一起在院子裡堆雪人,張三娘叫過保福道:“你去萬勝門外李叔叔家裡,讓他一家人來我們這裡賞雪,順便吃個宴席。他在京裡沒什麼親人,這種日子也是怪孤單的。”

保福領命去了。

徐平看見,便想是不是今天去找石延年,一是向他慶賀張知白的升遷,再者也是一起賞雪。徐平雖然沒有多少文藝細胞,石延年卻是京城裡有名的詩人,這種日子最容易詩興大發了。

此時的東京城裡,冬天無事,一到下雪的日子就像過節一樣,家家呼朋引伴,有的就在家裡,有的到寺廟宮觀,甚至還有到城外的,賞雪飲酒,已經成了一種習俗。

徐平向父母說過自己的想法,徐正夫婦知道兒子已經大了,有自己的交際,也不攔他,只是讓他帶上兩罈好酒,騎馬早去早回。

雖然家裡是釀酒的,徐正和徐平卻都不嗜酒,莊裡徐昌又不時差人送過來,家裡總是存得有幾罈好酒。

徐平騎馬出了門,此時太陽初升,紅紅的日光照在雪上,映出淡淡的七彩光芒。大街上已是人流如織,滿城百姓都出來看雪。臨街的人家,戶戶門前都堆起了兩個大雪獅子,看着既熱鬧又壯觀。

巡街的廂軍正一隊一隊地在路上除雪,都堆在汴河邊的沙堤上,像是兩堵高高的城牆。年年汴河浚沙,順便就堆在岸邊,沙堆越來越高,此時又把雪堆在沙上,連汴河都看不見了。

此時的開封城可說是中國古代城市的最顛峰,街道寬敞整潔,大道兩邊都立得有表木,便如同徐平前世的路燈杆一樣。街上人流如織,但秩序井然,繁華熱鬧又不使人厭煩。後來蒙古人入主中原,遊牧民族沒那麼多講究,北京城的規模雖大,市容市貌就遠遠不如了,到了清末時候,皇城周圍屎尿遍地,哪裡有此時的開封這種文明氣象。

開封城分皇城、內城、外城再加上城外的部分,便如後世城市的三環一般,皇城是皇帝一家住的不說,內城是唐時汴州的故城,面積不大,住的都是豪門大戶,可以說是寸土寸金。石延年俸祿微薄,內城裡面可住不起,只是在外城租了房子,在城西南,臨近蔡河。

徐平早已打聽好了道路,騎馬一路向南,要不了半個時辰,便到了石延年家門前。

門外石延年正由一個老僕伺候着上馬,見到徐平,忙又從馬上下來,問道:“雲行弟今天怎麼有空?”

徐平急忙也下馬,行了個禮道:“自來到京城裡,一向都想來看看兄長,只是雜事纏身,今天才有了空閒。”

男子在十五歲到二十歲之間行冠禮,取表字,本來以徐平先前的性情,這種事做不做都說不好,生意人家也不講究。這半年來大有長進,林文思有意栽培他,經常要帶出去見些有地位的人物,便給他取了字“雲行”,取的是《周易》裡“雲行雨施,天下平也”的兩字。

以前徐平交往的都是沒什麼文化的人,誰有心情記得他字什麼。徐平自前世而來,更加沒有這個意識。也只有石延年這種讀書人,自從知道了便把這個放在心上,稱他表字以示尊敬。

兩人閒談一會,石延年聽說徐平來請他賞雪飲酒,笑道:“賢弟來得正好,張用晦相公也來人招我賞雪,我還想可惜了沒有你莊上的好酒,你就巴巴地趕了過來,可不是天意?走,我們一起去陪張相公賞雪!”

徐平一怔:“這合適嗎?”

石延年道:“張相公一向待人和藹,最喜歡提攜後進,有什麼不可以?賢弟只管隨我去。”

徐平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好重又上馬,隨着石延年向西行去。此時的張知白位列次相,可以說是此時大宋最有權勢的幾個人之一。徐平自己不過是個酒戶人家的年輕人,就這麼容易地接觸上了,讓他覺得很不可思議。

石延年原是說好了與張知白在新鄭門外會和,到城外的汴河邊上找家酒樓看金明池裡園林的雪景。兩人上了馬,便直往西邊騎去。

到了新鄭門外,張知白還沒有來,兩人便把馬拴在路邊,剛好旁邊有個餛飩攤子,便一人買了一碗,邊吃邊等。

新鄭門外剛好是金明池和瓊林苑兩大皇家園林,周圍的寺廟宮觀、私人園林更是數不勝數。這個日子到此遊玩的人極多,城門口絡繹不絕。徐平甚至還看到自己賣出去後被改裝的一輛三輪車從路上行過,周圍前呼後擁,也不知是哪一戶豪門貴族。

和石延年把餛飩吃完,徐平小聲問他:“今天張相公請的有多少人?馬上我只帶了兩壇酒,就怕到時候不夠,那多尷尬。”

石延年道:“不過是親朋私人出遊,只是我們幾個,沒有外人,兩壇酒也該夠了。”

他可不敢把話說死,因爲自己太能喝,喝得興發可真不好說。

等了不大一會,終於把人等來了。

張知白是個小老頭,身形瘦弱,臉色臘黃,給人一種身體不是很好的感覺,穿着便服。

石延年帶着去行禮的時候,徐平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當朝宰相。除了其貌不揚外,他身邊只帶了一個老僕,兩個隨身的兵士,哪裡有宰執天下的威儀!

行過了禮,石延年介紹徐平:“恩相,這是白沙鎮上賣酒的徐平,表字雲行,前些日子我送你的那一罈好酒就是出自他們家裡。雖然年幼,但是心思精巧,每每於事物上多有發明,也有文采,那一首‘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便是出自他的手筆。與我一向友善,今日剛好帶了兩罈好酒來找我賞雪,便一起來見恩相,萬莫怪我冒昧!”

張知白看着徐平點點頭:“你小小年紀,能做出這種詩來,甚是難得。不惟是文采,更有哲理在其中,對詩家這是最不容易的事。今日既是有緣,小友不妨與老朽更圖一醉。”

徐平忙道不敢。

張知白又加了一句:“你家裡釀的好烈的酒!”

衆人一起笑起來,上了馬繞過金明池去。

到了汴河邊上,又見到了那個“清風徐來”的大望子。

張知白道:“這是附近最大的酒樓,聽說是太后姻家馬史館從別人家裡奪來,不好進去了,我們另尋一家。”

徐平猶豫了一下,纔開口道:“是從我們家裡奪的。”

張知白聽了,猛地轉頭看着徐平。

徐平神色坦然,臉上表情並沒有什麼變化。自己家裡沒勢力沒地位,產業被人奪了就奪了,等自己有出息了再奪回來就是。

見徐平並沒有什麼怨恨情緒,神色平靜,張知白點頭:“少年人心胸坦蕩,你有這份氣度,再加上那一份才情,將來必有一番際遇。只管勇猛奮進,將來必有出頭之日,千金散盡還回來,不必汲汲於這一時!”

徐平拱手道:“謝相公教誨!”

張知白生性儉約,雖然此時已經貴爲宰相,但平時依然跟普通的讀書人一樣。爲官剛正,從不以權謀私,可說是士大夫的典範。但不管怎樣,他得太后賞識,擢爲宰相,也不會爲了徐平家的這點小事去駁太后的面子,把馬季良怎麼樣。說到底,馬家是拿了徐家的產業,但都是用的合法的手段,純粹以權勢壓人,讓徐家不得不放手。雖然被壓價,徐家還是拿到了典賣酒樓的錢。

勢不如人被人欺,這是沒耐何的事,除非再來一個勢力壓過他的。

第8章 通判廳第33章 迷惑第24章 留客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225章 新消息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71章 少取多予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81章 談不攏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38章 統計學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273章 示威第129章 刻漏社第192章 鑿齒蠻第35章 申峒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78章 要知恥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58章 軍政結合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148章 轉折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148章 轉折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12章 空調第1章 桂州第2章 黯然離去第129章 重貶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50章 大典(上)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239章 馬帥第140章 先聲第128章 換相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66章 以民爲師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10章 新的生意第48章 下忠州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43章 賜姓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60章 慶功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28章 優遷第35章 衆說紛紜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33章 矛盾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3章 盡頭牙第148章 轉折第41章 購置新宅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54章 解散佛社第33章 有錢纔好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208章 使氣第8章 讀書第8章 雪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0章 詔旨回京第1章 再臨鄭州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15章 閒事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196章 三角城第129章 新場務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1章 再臨鄭州第49章 串連第253章 亮劍第35章 詭異的局勢
第8章 通判廳第33章 迷惑第24章 留客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225章 新消息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71章 少取多予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81章 談不攏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38章 統計學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273章 示威第129章 刻漏社第192章 鑿齒蠻第35章 申峒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78章 要知恥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58章 軍政結合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148章 轉折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148章 轉折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12章 空調第1章 桂州第2章 黯然離去第129章 重貶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50章 大典(上)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239章 馬帥第140章 先聲第128章 換相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66章 以民爲師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10章 新的生意第48章 下忠州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43章 賜姓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60章 慶功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28章 優遷第35章 衆說紛紜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33章 矛盾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3章 盡頭牙第148章 轉折第41章 購置新宅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54章 解散佛社第33章 有錢纔好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208章 使氣第8章 讀書第8章 雪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0章 詔旨回京第1章 再臨鄭州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15章 閒事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196章 三角城第129章 新場務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1章 再臨鄭州第49章 串連第253章 亮劍第35章 詭異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