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機器作業

看着地裡一排一排工人像波浪一樣向前緩緩移動,蔡齊對李諮道:“不得了,這些人動得這樣慢,一天才能摘多少?”

李諮問身邊的徐平:“徐待制,採摘棉花可是費人工不少。不知一人一天可以摘幾畝?你莊裡這幾千畝棉花,我看還大多都沒有采摘,不是要收到秋後去?”

“哪裡能夠摘幾畝,一個人一天也就能採摘一畝兩畝田罷了。好在棉花在地裡不會腐壞,只要天氣晴好,可以摘上一兩個月,並不急着在幾天摘完。”

蔡齊和李諮點了點頭,可以在很長日子裡慢慢採摘,這還差不多。都曾親歷過州縣,知道地方到了農忙的時節,搶收搶種如同救火。如果像稻麥一樣,必須在幾天內收完,這個收穫速度可受不了,什麼地方也沒有這麼多人力。

看着地裡的人採了棉花,一筐一筐地過稱,剛開始還有點興趣,時間一長,便就覺得無聊得很。一些年輕官員,便就藉着到地裡觀看的藉口,三三兩兩地在棉花田裡東轉西轉,只當到這裡看風景放鬆心情了。

李諮年紀大了,在地頭站久了兩腿發酸。雖然旁邊有徐平吩咐莊客擺的交椅,但蔡齊不坐,他也不好做。樞密院終究是比中書門下低一頭,樞密使纔是跟參知政事同級,排在所有參知政事的前頭,副使就比參知政事差上一級了。

天氣又熱,兩腿發麻,李諮實在有些站不住,對徐平道:“徐待制早說摘棉花要這麼多人力,我從附近幾個縣調些廂軍來,一兩天也就摘得完了。”

徐平道:“相公好意,下官只好心領。這終究是我莊裡的棉田,調廂軍來,憑白惹出口舌,到時候不知道有人要編排什麼。”

“哪個敢胡亂說?你莊裡的棉花賣給三司,不計價錢,只是賣布後分成,是一心爲朝廷做事!就這麼定了,李相公,你明天調幾百廂軍來,兩三天把這地裡的棉花都收完。早點收完,我們看得仔細,這也是朝廷的意思!”

蔡齊也同樣早不耐煩,只是不好說出來罷了。李諮一提,他當場就定下。京師重地,徐平的莊子又位於惠民河與金水河之間,離着汴河也不遠,光巡河的廂軍就不知道有多少,再加上其他各種名目,兩位宰執作主,一兩千人也隨隨便便調得來。

徐平也落個順水人情,不過心裡也在思量,這事情一定要宣揚出去是蔡齊和李諮兩人作主,不要過一段時間屎盆子扣到自己的頭上來。

定了讓廂軍來幫着採棉花,蔡齊和李諮兩人也就不再在地裡傻站,早早帶着人回去。只等明後兩天,人都到齊了之後,再到地裡觀看。

兩位宰執與晏殊和李淑兩位詞臣迴轉去休息,其他人見徐平不走,卻不好就此散了,只好繼續在棉花地裡瞎轉。

徐平是真不能走,廂軍來採棉花,那羣人說又說不得,到時候不知道會把話做成什麼樣子。呂鬆已經好不容易找了這麼些人來,當然是能用一天是天。

見一衆官員三三兩兩越散越開,完全成了出來郊遊。徐平讓人把孫七郎找來,讓他帶着幾個莊客,牽了獵犬,乾脆就陪着這些人玩去。

那幾個人一回,這裡就是徐平的地位最高。即使徐平開口,這些人也沒有幾個就真地會離開,還不如就這樣,只當讓他們來莊裡散心了。

直到太陽西垂,徐平見一直沒有什麼異常,才招呼一衆官員返回。

劉沆和曾公亮兩個人笑嘻嘻地走在一起,到了徐平的身邊,把藏在後面的手舉起來,晃着手裡的一對野雞,說道:“好運氣,今晚燉個雞湯!”

徐平笑道:“你們只管跟莊裡的人吩咐,自己開小竈好了!”

這個季節田地裡的野雞野兔已經開始多了起來,等到了秋後,田野裡就遍地都是。

動物也一樣要在秋天準備過冬,而且都摸清了人的脾性,知道秋天的時候種田的人忙得沒白天沒晚上的,它們自可以大搖大擺地在田地裡找食物。哪怕就是跟着人的腳後跟跑,也沒有人顧得上理會它們。

晚上照例飲酒,一夜無話。

第二天,李諮派了自己的隨從,拿着自己的手帖,到周邊的中牟和尉氏兩縣去調派廂軍過來。樞密副使要調人使用,地方官哪個敢不從?包括河渠都大提舉司,和兩個縣衙,連廂軍帶差役一起派過來,一天就到了近五百人。

徐平的莊上殺豬宰羊,好酒好肉把這些人招待飽了,第二天便就下地採棉。

都是生手,效率自然不高,但架不住人多,一天的功夫,場院裡頭的棉花就堆得像小山一樣,看着蔚爲壯觀。

第三天,又來了一批,加上徐平莊裡原來僱的人手,加起來近一千人了。

徐平不再等,決定開始加工棉花。

蔡齊和李諮兩人與徐平走在前頭,再一次走進了加工棉花的場院。

看着面前如同大山一樣的棉花堆,潔白如雪,蔡齊不由驚歎道:“這不過才兩天功夫,不想就有這麼多棉花在這裡!先前聽徐待制說一夫一天不過採一畝,還覺得收起來有些太慢,看來是想得差了!這棉花不比蠶桑,一畝當可織好多布!”

徐平點頭:“相公說得不錯,若以一畝栽的桑樹和草棉來算,棉布的產量比絲綢多幾十倍不止。就是比麻布,也要多上好幾倍。”

“好東西,好東西!這棉花甚是節省土地啊!”

蔡齊一邊說着,一邊與李諮一起,隨着徐平,進了旁邊放機器的廂房。

李諮帶上老花鏡,與蔡齊一起圍着軋棉機看了又看,問徐平:“徐待制,這機具是要怎麼使用?是手搖還是腳踏?怎麼不見人用力的地方?”

“相公,這些機器不用人力,都是用的驢和騾。我莊上半耕半牧,大牲畜應有盡有,能用畜力的地方,都不用人力。”

聽了這話,李淑左看右看,奇怪地問徐平:“驢騾在哪裡?還沒牽進來嗎?不過也沒有見驢騾用力的絞輪。”

徐平指着軋機連着的幾根粗大鏈條道:“舍人,驢騾都在牆外,他們帶的絞盤用這幾根鐵鏈,帶動機具。這裡是作業的地方,要求清潔,牲口到底不通人性,它們在這裡不免會把地方弄得又髒又亂,所以用牆隔了起來。”

衆人覺得稀奇,紛紛圍上來觀看。沒想到徐平還有這種心思,專門把作動力的牲口放到外面,還想出用鐵鏈把動力傳進來。

徐平前世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鏈條大多都是要求高速精密,一般都是滾子鏈,或者是齒形鏈。但在他最熟悉的農機中,還經常使用一些粗糙的鏈條,比如現在用的環形鏈。環形鏈基本類似平常見到的鐵鏈,一個鐵環套着一個鐵環,跟日常人們熟悉的鏈條大不一樣。環形鏈不精密,但傳遞的動力遠,而且負載也大。

這一套的紡織機械,靠的是作業機具的連動,除了最後的精紡和織布,並不要求動力多麼穩定。而牲畜作動力,也穩定不了,剛好適用環形鏈傳遞動力。

見人都已經到了地方,徐平問蔡齊:“相公,準備就緒,不知可否開始?”

“好,開始!”蔡齊轉身對其他官員,“都好好看着,不要白來一趟!”

徐平吩咐一聲守在旁邊的孫七郎,讓他招呼人手,正式開始。

孫七郎應諾,招呼在這裡作業的人員到位,走到牆邊,伸手拉了拉一個細繩。

只聽“叮零零”清脆的聲音響起。原來這繩上連着鈴鐺,是給牆外人的信號。

只聽外面傳來呵斥牲口的聲音,不大一會,地上的大鐵鏈猛地一掙,繃緊了,隨後便就慢慢動了起來。

隨着鐵鏈的動力,軋棉機也開始緩緩轉動。

孫七郎在一邊仔細地看着,看機器轉得平穩,猛地一揮手:“開始!”

守在機器旁邊的莊客,得了指令,把取到旁邊的棉花,連續不斷地喂到軋棉機裡。

軋棉是把籽棉裡的棉籽分離出來,同時分離出散碎的短絨棉花,形成用來梳理的皮棉。徐平按照前世自己的理解,使用了帶刺輥子剝離,外加刷子清理。這都是農機裡面常用的結構,沒有什麼稀奇,恰好也與實際上的軋棉機原理大致相同。

看着這邊喂一蓬一蓬的棉花進去,那邊就出來相對整齊的棉花纖維,人只要不斷向裡面添料就可以,兩位宰執和一衆官員看得嘖嘖稱奇。

分離出來的皮棉,都被取到一邊,到了一定數量之後,便就放到一個帶大螺桿的壓機上面,被壓成一捆一捆地緊密大棉捆。

蔡齊看着奇怪,忍不住問徐平:“爲何把那些去籽的棉花壓起來,有什麼用處?”

“回相公,這些棉花被這樣軋了之後,就可以送到紡紗的地方,紡成紗線。我這裡也紡不了多少紗,織不了多少布,將來還是要送到三司場務去。壓成捆之後,好搬好運,省了許多功夫。”

蔡齊點了點關,原來跟徐平莊裡把牧草壓捆是一個意思。

螺桿真要製作起來非常麻煩,徐平是先讓人精心打磨了一套鋼製的出來,然後直接在黃銅棒上套制。有這一套鋼製螺母螺桿,再製這些東西就簡單得多了。

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61章 裂痕第142章 審問第139章 朝爭第279章 破城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33章 你是官了第70章 風波起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33章 迷惑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97章 布衣上書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22章 清路第30章 烈士暮年第74章 無妄之災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1章 潑皮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151章 抓捕第195章 大變第16章 活在洛陽第45章 安撫第196章 機遇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14章 心經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35章 災民第279章 破城第6章 召對第1章 徐家莊第240章 道理第124章 死城第53章 甘谷歸附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60章 釜底抽薪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236章 狂徒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30章 烈士暮年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19章 審問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7章 實際演示第84章 三衙改制第44章 增兵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41章 中間派第5章 歲除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154章 攻城(中)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14章 心經第75章 僵局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37章 夜對第72章 最後處置第279章 黑吃黑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53章 秦二第73章 童大官人第6章 手段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66章 無所建明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88章 紙醉金迷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39章 黃師宓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98章 東南茶法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174章 公事公辦
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61章 裂痕第142章 審問第139章 朝爭第279章 破城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33章 你是官了第70章 風波起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33章 迷惑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97章 布衣上書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22章 清路第30章 烈士暮年第74章 無妄之災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1章 潑皮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151章 抓捕第195章 大變第16章 活在洛陽第45章 安撫第196章 機遇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14章 心經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35章 災民第279章 破城第6章 召對第1章 徐家莊第240章 道理第124章 死城第53章 甘谷歸附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60章 釜底抽薪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236章 狂徒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30章 烈士暮年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19章 審問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7章 實際演示第84章 三衙改制第44章 增兵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41章 中間派第5章 歲除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154章 攻城(中)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14章 心經第75章 僵局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37章 夜對第72章 最後處置第279章 黑吃黑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53章 秦二第73章 童大官人第6章 手段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66章 無所建明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88章 紙醉金迷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39章 黃師宓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98章 東南茶法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174章 公事公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