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1章 治術(二)

bookmark

講中國歷史,爲什麼不講意識態?因爲徐平前世的意識形態,不管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是本於歐洲的歷史,最多再摻雜非洲、美洲這些地方的歷史。如果把這樣的意識形態挪到中國來,那些關於歷史進程的部分,會崩掉的。

政權同時具有對內鎮壓和對內調和兩個面目,中國的歷史太長,朝代太多,有的朝代偏對內鎮壓,有的朝代偏對內調和。只強調政權的一個面目,如把政權定義爲統治階級對內鎮壓的工具,或者是對內調和主持公平正義的工具,中國歷史上都有反例。

徐平前世的意識形態,是在歐洲率先完成工業革命,並藉此席捲全世界的情況下產生的。認爲歷史已經終結,終點要麼是歐洲的未來,要麼是歐洲的現在。如果不認爲歷史即將終結,而依然處於歷史的進程當中,那麼就必然會換一個面目。

既然這個世界不存在那樣的歷史進程,那就當然不會出現那樣的意識形態,拿過來會被人笑話的。意識形態是政權的理論結基礎,政治結構要從此生髮出去。

徐平指着黑板上“租息”那一個圈道:“陛下言租息多餘,確實是多餘。不過如果沒有了租息,鄉間開溝治渠、架橋鋪路、興學教化,甚至耕牛犁鏵,都將由朝廷包辦。歷代皆有平土均田,最終都是無疾而終,便就是朝廷實在包辦不了一切。治國理政,賦稅差役其實只是最簡單之事,設官吏,徵差役,收取而已。委屈難全之處,全在這剩餘之物上。”

說着,徐平又在一邊畫了三個圈,寫上自用之物、耕田之用、文娛進學。道:“鄉間力耕之家,拿田地之出,無非是做這麼三件事情。一家人的吃穿用度,下季耕田所需的種子、肥料、耕牛、犁鏵之類,還有撫育子女,文娛之好,進學讀書之類。租息之所以不可或缺,就是因爲後兩件事,朝廷欲包辦而不得。朝廷包辦得越多,租息則就可以壓縮得越少,包辦得越少,則租息就會越多。”

趙禎皺緊眉頭,好一會才道:“天下立學,朝廷自然可以做。修橋鋪路,委實難以全託朝廷。至於琴棋書畫,聽話看戲,那就只能全賴民間了。不過,這與租息可幹?”

“朝廷包辦不得,那人慾享此樂,欲使貧瘠之田變成肥沃之壤,欲使鄉間僻地變成通衢便利之處,欲教書識字撫育後人,就只能去花錢了。既然田中所出有剩餘之物,花的錢只能從剩餘之物中來,如此欲天下太平,朝廷便不能把剩餘之物拿走。天下間一夫耕同樣的地,產出不同。同樣田畝的地,沃土便就產得多。用牛不不用牛,全都不同。如此只要數年之間,便就有多寡不均。有多有寡,一遇水澇之災,或遇家人重病難治,便就有了急需用錢之時。農夫別無所出,只有田土,爲醫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有人賣田,就有人買了田,買得多了自己耕種不盡,便就讓別人耕種收租。所謂兼併,只是如此。等到兼併遍及天下,傭人田土而耕的人家,再遇天災人禍,連田都沒得賣了,只能借貸。租和息,其名雖不同,底子上全是一物,勢力人家藉此平白取貧苦人家之物的手段耳。”

見趙禎還是皺着眉頭,徐平又道:“還是那句話,欲識一事一物,必要一分爲二。租息是勢力人家搜刮窮人的手段,但根本上,生出此物來,還是來自那多餘之物。朝廷不能盡取多餘之物,爲治下之民包辦一切,租息就要出來,無法根絕。縱然一時強行裁撤,變換面目終究還是要出來的。此必然之物,朝廷理政,只能委曲求全。陛下,要讓貧苦人家少受勢力人家租息盤剝,一法就是朝廷多爲民間做事。朝廷對民間事務着力越多,則租息着力之處越少,此是朝廷施政之一端。”

私有制在,剝削就在,無法徹底根除。歐洲的傳統,在這個基礎上特別強調私有財產的問題,講公有制和私有制。但在中國,由於從原始公社制,到家天下,再到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這個思想脈絡清楚。無論是封建,還是天下大一統,都是在天下之民是同一家這個基礎上來的。大多數朝代,公有與私有都是並存,界限並不清楚,私有公有這個矛盾不是根本性的。是以在中國,是不是自己人,比是什麼所有制更加重要。

在農業社會,剝削主要是表現爲地租和借貸。特別是在中國,借貸是不亞於甚至超過收地租的剝削手段。看古代社會的剝削程度,絕對不能只看地租和賦稅差役,必須把借貸綜合起來,才能看清真正的面目。說哪個朝代對底層的壓迫如何,看朝廷收了多少賦稅最不可靠,加上地租佔收成的比例約略有譜,再加上借貸才能識其真正面目。

歐洲或許不是如此,徐平前世的課本上,農業社會的剝削,講的最多是地租。從絕對地租,級差地租,林林總總,一切都從各種地租剝削生髮開去。

但在中國,大多數朝代地租都不是惟一甚至不是主要的剝削手段,改革核心之一,必然涉及到社會借貸。只有從這個角度,才能理解青苗貸對這個時代的意義,爲什麼會被提出來。青苗貸就是把農業生產中的一部分,從剝削階級手中取到官方的手中,同時降低耕種田地的農民負擔。本質上來說,是減租減息之一部分。只是由於生產力和手段限制,最終的結果是官府取了借貸的這一部分利益,而並沒有減輕農民的負擔。舊黨對青苗貸反對的立論基礎,是沒有達到預期減輕農民負擔的目的,新黨堅持的基礎,是官府從剝削階級手中取到了這一部分利益。改革者和反對者,都不全對,也都不全錯。

借貸要不成爲剝削的手段,應當是無息貸款。春天我借你一斗糧,秋後我再還你一斗糧,多一些表示謝意,還得少了是我無賴。摻入了貨幣經濟,便有了價格波動,完全使用貨幣又有了通貨膨脹和緊縮。但從根本上,應該我借了多少價值,還你多少價值,多出來的利息就是剝削之一種。隨着社會的發展,借貸成爲銀行,發展成爲金融產業,在最根本上有解急難的積極意義,同時依然是剝削的手段。

結合中國的實際,來看王安石變法的措施,才能看清其爲什麼要那樣做。以從歐洲泊來的意識形態觀察,必然是不得要領。必須認識到,變法的本質,是對治下的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進行調和,是使用各種手段,逼迫剝削階級讓利,減輕底層被剝削程度。這纔是根本,至於改變所有制,只是表象。讓資產階級上臺來發展資本主義,實際上在中國完全不可能,中國的政權,從本質上就不允許徹底墮落成進行階級壓迫的工具。

如何認識剝削,如何看待剝削,如何處置剝削,是意識形態核心的問題。共產主義認爲剝削可以完全被消滅,資本主義認爲剝削的存在天經地義,中國的實用主義傳統認爲剝削不合理,不應該存在,但不得不讓其存在,從而要加以各種形式的限制。用調和限制的手段對朝政進行改革,就是這個朝代被大多數人認可的方向。

認識到這一核心問題,徐平的改革纔有方向。方向對了,纔有手段合不合理,纔有施行的過程中順利不順利,纔有利與害的比較。

“委曲求全,只能委曲求全——”趙禎揉揉額頭,問徐平,“就沒有兩全的辦法?”

“天地初生,人依羣而活,無所謂剩餘之物,也就無所謂不勞而獲。那時候能夠自耕自食,自取自足,只因所得之物稀少,僅夠活命而已。或許有一天,天下之物豐稔,取之不竭,用之不盡,人不需取他人之物而萬事皆足,就不需委曲求全了。當此世,就是聖人。”

說到這裡,徐平苦笑着對趙禎道:“只是那樣的日子,陛下看不到,臣自然也是不可能看到的,不知要到何年何月。當下之時只能委曲,陛下非聖人,臣也非賢哲。非君臣不想行聖賢之事,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奈何?人生於世,難求萬全,最苦是有心無力,最樂也是心有餘力不足,知難而上。孟軻曰,雖千萬人吾往矣,此其謂與?”

“君子如北辰,士大夫只能景行景止,有君子之行而無完人君子。聖賢之治於朝廷依然是如北辰,只能景行景止,但存聖賢之心,委曲求全,有聖賢之行,而並無聖賢。”趙禎點了點頭,終於接受了這個邏輯。“治國理政,聖賢之行,宰相講,朕聽之。”

說到這裡,轉頭吩咐一邊侍立的小黃門:“召吳育來,今日宰相之對,當記於國史。”

第14章 規劃第91章 災年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72章 夜戰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1章 清貴之選第32章 小縣第236章 狂徒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9章 變夷爲夏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4章 炒花生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53章 炭價風波第90章 捉襟見肘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294章 養起來第54章 買馬第186章 有錢人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55章 左右虞侯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210章 狄青第44章 細鹽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67章 情報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25章 你們不懂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82章 別機機杼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37章 三頭目第148章 軟着陸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34章 雜事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79章 坐觀成敗第144章 僵局第238章 做事難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64章 一拍兩散第6章 知州第214章 蠟丸第13章 治術(四)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27章 夜宴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288章 分岐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294章 養起來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123章 出書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72章 三個關節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83章 擒獲第87章 地方耆老第65章 名將第72章 夜襲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72章 換將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72章 魚水第66章 新鮮第90章 捉襟見肘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42章 審問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55章 官衙送別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46章 忠州事發第79章 一劍平亂第41章 串香第65章 離開河陰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55章 藥銀第25章 官場浮沉第265章 瀚海第167章 情報
第14章 規劃第91章 災年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72章 夜戰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1章 清貴之選第32章 小縣第236章 狂徒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9章 變夷爲夏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4章 炒花生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53章 炭價風波第90章 捉襟見肘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294章 養起來第54章 買馬第186章 有錢人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55章 左右虞侯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210章 狄青第44章 細鹽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67章 情報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25章 你們不懂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82章 別機機杼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37章 三頭目第148章 軟着陸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34章 雜事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79章 坐觀成敗第144章 僵局第238章 做事難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64章 一拍兩散第6章 知州第214章 蠟丸第13章 治術(四)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27章 夜宴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288章 分岐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294章 養起來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123章 出書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72章 三個關節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83章 擒獲第87章 地方耆老第65章 名將第72章 夜襲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72章 換將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72章 魚水第66章 新鮮第90章 捉襟見肘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42章 審問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55章 官衙送別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46章 忠州事發第79章 一劍平亂第41章 串香第65章 離開河陰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55章 藥銀第25章 官場浮沉第265章 瀚海第167章 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