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

孫七郎去會了賬,幾人離了酒樓,沿着江邊向驛館走去。

此時華燈初上,江邊到處都是人在乘涼,各色小販穿插其中,熱鬧非常。

徐平看着這熟悉的景色心生感慨,久別的中原,自己終於回來了。

要說是京城好還是邕州好,徐平也沒有答案,但他從來到這個世界,便是在開封附近長大,有一份別樣的感情,那裡好像就是自己的家鄉一樣。

而全天下,還有比家鄉更好的地方嗎?

天上有月亮又圓又亮,高高地掛在頭頂上,灑下銀輝一樣的光芒。月光下熱鬧處人們拖家帶口,享受着這安寧的生活,僻靜處不知是哪家兒女,相依相偎,竊竊私語。

好久沒見過這種場景了,徐平的心一下子就飛到了開封城裡。

不知不覺到了驛館門口,高大全突然道:“咦,那裡怎麼有個人轉來轉去?”

衆人一起看去,藉着月光,只見驛館門口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穿着半新不舊的長衫,推磨一樣在門口繞來繞去。手裡不知拿着什麼東西,口中自言自語。

大家好奇,一起走上前去。高大全怕出意外,把手裡的漆器交給孫七郎,自己走在前面,繃緊了神經。

到門口不遠,守門的驛卒看見,遠遠見禮,高聲道:“徐官人,這位官人說是要來拜見您,一直等到現在。”

徐平應了一聲,心中好奇,自己在襄州並沒有什麼相熟的人啊。

那中年人聽見驛卒的話,大喜望外,急步走了過來,被高大全攔住:“官人高姓?找我家官人可是有什麼要緊事?”

中年人急忙拽了拽衣服,吸口氣整好儀態,對高大全道:“在下胡全民,父親秘書監致仕姓胡諱旦,奉父命,向徐官人投帖致意。”

徐平出了口氣,卻是忘了,這裡還住了胡旦這位已經被時光遺忘的狀元郎。他被貶爲襄州通判的時候,爲父母服喪,喪除不久即雙目失明,就此以秘書省少監致仕,後來升爲秘書監致仕。此後一直定居襄州,算算已經有不少年月了。

高大全見徐平點頭,便接了胡全民的名帖,過來交給徐平。

這名帖紙質粗劣,但卻厚厚一大疊,徐平打開來,藉着月光大致看得清楚。只見名帖裡不但列了胡旦曾任過的高官,特別把“知制誥”用大字寫了出來,還列了胡旦中狀元的年月,連當時的試題都列了出來。更過份的是,裡面竟然列了胡旦得意的幾部大部頭的書作,如《漢春秋》,連當時皇上的評論都列在裡面。

這哪裡是拜人的名帖,分明就是生平簡歷嗎!

同樣是秘書監致仕,丁謂的名帖就簡簡單單,但誰見了他都得喊一聲相公。這位前胡狀元則是恨不得把生平得意事盡列其中,但再恭維也不過稱他一聲“胡大監”。這就是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氣度了,丁謂的秘書監是一貶再貶,胡旦的秘書監則是致仕後升上來的。

看了名帖,徐平心裡嘆了口氣。

在前世,徐平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說是古代一位書生,到外地遊學,得到一位縣令款待,便做詩一首,其中一句爲:“挑盡寒冬夢不成”。這詩被縣令的兒子看到,笑話書生爲“渴睡汗”。不久書生高中狀元,給縣令的兒子去一封信,“渴睡汗做狀元啦!”縣令兒子冷笑一聲:“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輸君一籌”。第二年果然高中狀元。

故事當然荒誕不經,在後世越傳越離奇,但確有所指。故事中的書生就是呂蒙正,縣令的兒子就是胡旦。兩人或許沒有這種傳奇故事,但這故事卻生動地說明了兩人的關係。

呂蒙正是太平興國二年狀元,正是中國歷史上科舉取士大舉擴招的第一屆,但太宗由於急需新進文官爲自己效力,還是意猶未足,以恐野有遺賢爲名,命在太平興國二年未及第的舉子在太平興國三年再考一次。胡旦正是太平興國三年的狀元,所以故事裡說的是第二人及第,雖然也中了狀元,卻是呂蒙正之下的復考狀元。

胡旦本人並沒有參加太平興國二年的科舉,但由於他那一屆就是上屆落第舉子的復考,名聲自然在呂蒙正之下。已經搞不清是不是由於這事的刺激,再加上與呂蒙正從性格到政治觀念都截然不同,胡旦一輩子都瞧不起呂蒙正。

胡旦才氣過人,熱心功名,銳意進取,但偏偏行事粗疏,做事不細。他的文章文辭華美,爲兩制自然是遊刃有餘,但當政能力卻讓人搖頭。在中央沒有政績,在地方上一樣沒有政績,升遷幾乎全靠一枝筆桿子。偏偏胡旦不覺得自己不行,自認宰相之才,只是時運未濟,一心鑽營,宋朝黨爭酷烈就起自胡旦的同年結黨。在京城中,胡旦一黨經常晚上在趙昌言家中謀劃,京城百姓稱其黨陳象輿爲“陳三更”,董儼爲“董半夜”,從此爲後世留下了三更半夜這個成語。

結黨鑽營失敗,被貶出朝堂,後來胡旦還是不吸取教訓,再投靠王繼恩,甚至捲入了廢立太子之爭,結果又投機失敗,從此失去升遷的機會。

胡旦未參加科舉前,曾有名言:“應舉不作狀元,仕宦不作宰相,乃虛生也。”

結果到了最後,他官最大就做到知制誥,離着宰相還有一千里遠。而他一直瞧不起的呂蒙正,不但自己做到了宰相,就連侄子呂夷簡都做到首相了,他還窩在襄州,除周圍的鄰居,世人幾乎已經把他遺忘。

感慨半天,徐平收起名刺,對旁邊眼巴巴等着的胡全民道:“多蒙胡大監看得起在下,明天得閒必登門拜訪。”

胡全民聽了,滿面喜氣:“既是如此,我便回稟家父,明天在家坐等官人。”

徐平看着胡安民回了話,歡天喜地地離去,不由搖了搖頭。自己到道州,丁謂一得了消息便巴巴地趕到驛館拜訪自己,這位胡大監架子卻比丁謂大得多,還要自己登門。

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8章 蟾宮折桂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13章 教閱第10章 野味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202章 換相(上)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198章 演練第75章 僵局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49章 事發第8章 讀書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322章 齊魯豪傑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53章 甘谷歸附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40章 軍令之外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117章 僵持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250章 修兵書第174章 砲戰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9章 準備抓人第5章 和尚契嵩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51章 春狩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1章 回到從前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3章 人之將去第146章 泉布第198章 演練第99章 刻書準備第165章 版權費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289章 唐龍鎮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46章 印錢吧第124章飛來橫財第188章 開戰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51章 新的消息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68章 田園風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16章 還錢第186章 應對第71章 少取多予第62章 宰相氣度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31章 端午(下)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214章 僵局第227章 拼桌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73章 夜對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195章 反攻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38章 必勝之勢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55章 攻城(下)第20章 定計第15章 閒事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96章 移風易俗第46章 收割機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32章 柳八娘第152章 糾纏第42章 酒名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2章 準備
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8章 蟾宮折桂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13章 教閱第10章 野味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202章 換相(上)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198章 演練第75章 僵局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49章 事發第8章 讀書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322章 齊魯豪傑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53章 甘谷歸附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40章 軍令之外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117章 僵持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250章 修兵書第174章 砲戰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9章 準備抓人第5章 和尚契嵩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51章 春狩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1章 回到從前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3章 人之將去第146章 泉布第198章 演練第99章 刻書準備第165章 版權費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289章 唐龍鎮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46章 印錢吧第124章飛來橫財第188章 開戰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51章 新的消息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68章 田園風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16章 還錢第186章 應對第71章 少取多予第62章 宰相氣度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31章 端午(下)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214章 僵局第227章 拼桌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73章 夜對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195章 反攻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38章 必勝之勢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55章 攻城(下)第20章 定計第15章 閒事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96章 移風易俗第46章 收割機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32章 柳八娘第152章 糾纏第42章 酒名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2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