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分道揚鑣

“這是什麼人?就是那小賊的父母嗎?!”

正在這時,王沿從後院過來,看到徐平面前站着孫豐年夫婦,高聲喝道。

徐平皺了皺眉頭,回頭看了看王沿:“王副使,你若是有話要問,等我這裡問完了再問好不好?”

聽了徐平的話,王沿紅了臉。這是基本的禮貌,不要說徐平的官位還高過他,就是對下屬也不能如此無理。王沿是心裡着急,連這些都忘了。

被王沿一打岔,尤其是那“小賊”兩個字,讓剛剛心情平靜下來的孫豐年夫婦的心又一下子提了起來。戰戰兢兢地看看王沿,又看看徐平,一時竟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徐平心裡惱怒異常,又不好直接跟王沿翻臉,只能強壓下怒火,對手足無措的孫豐年夫婦道:“放寬心,只要你說的都是真話,你兒子就沒有事情。”

說完,見夫婦二人還是驚魂不定,轉頭對旁邊的魯芳道:“去把那個孫二郎帶過來,讓他們一家團聚,免得各自擔憂。”

魯芳應諾,轉身向後院去了。

驛館裡的雜吏拿了一把交椅過來,王沿看看,不聲不響地坐了。

徐平也懶得理他,只當他不存在。

沒多大一會,魯芳帶了孫二郎過來,向徐平回命。

那邊吳六娘一看見兒子,再也忍不住,眼淚不住地流了下來,止也止不住。孫豐年拍了拍她的肩膀,重重地嘆了口氣,自己的眼角也泛起了淚花。

徐平示意魯芳放了孫二郎,任他撲到了自己父母懷裡。

讓一家人發泄了一會壓抑着的感情,把這兩天的擔驚受怕都隨着眼淚流走,徐平纔對孫豐年道:“你兒子也回來了,不用再擔心了吧。現在跟我說,河陰縣那裡的黃河水道到底是個什麼情形,是不是真地向北翻滾了那麼多。”

孫豐年轉身偷偷地擦了擦眼角掛着的淚珠,轉過頭來道:“稟官人,若說只是今年,河道也變不了那麼多,都是這幾年累積下來的。不過先前的黃河沿着廣武山腳下流過,先前看起來只是水淺而已,河道並沒怎麼改變。到了今年,水到了灘底,靠南一面的河底異常平坦,便一下子就退出去了七八里遠。”

徐平想了一會,點了點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前幾年乾旱,只是河水變淺,因爲是整個寬廣的河面水位一起下降,所以看起來並不顯眼。到了今年,先前的水位已經到了南半河道的河底,這半邊河道底下都是淤積的泥沙,又寬又平,河道便飛速地縮向了北半邊。

所以看起來是一下子幹了半條河,但實際上水量少得並不多,除了那段河道兩邊的居民,上下游的感覺並不明顯。不然的話,要真是黃河水量少了一半,肯定早已經驚動朝廷,自己不可能到了這個時候才知道。

想通了這一點,徐平基本相信了孫豐年說的話,長出了一口氣。有了這近十里的沒水的河道,便就有足夠的空間在上面開出一條運河來。黃河淤積的泥沙又鬆軟,又細膩非常,即利於開鑿,也便於維護。

至於讓這開出來的河岸怎麼固定住,就要用現在以使相判鄭州的陳堯佐的辦法了。陳堯佐是這個年代的官員中最傑出的水利專家之一,在各地爲官的時候,曾經治理過多條大江大河。黃河下游的河堤一千多裡,就是用他的方法修築。

簡單地說,就是在河堤用樹枝草木形成柵欄,然後用沙石填充。黃河裡的泥沙到了這堤岸的空隙處,停留下來,反而加固了河堤。這種河堤修起來既容易又迅速,而且可以經久不壞,效果極好,成本也比其他方法低得多。徐平的手裡即使有水泥,綜合起來也遠不如這種方法。當然如果水泥成本低廉又大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從洛河引水入汴河經過的三個地方,西京河南府,孟州,鄭州,因爲都是靠近京城的要地,主官一律爲優寵安置在這裡的大臣。使相陳堯佐以資政殿大學士、戶部侍郎判鄭州,使相李迪以資政殿大學士、尚書左丞判孟州,知河南府的則是龍圖閣直學士、給事中李若谷,無一例外都是朝中重臣。特別是李迪和陳堯佐,先前都曾經任過宰執,現在也享受宰執待遇(資政殿大學士分兩種,一種稱帶註腳,即註明享受宰執待遇,不帶註腳的則只是學士),遠不是一般的州府主官能比。就是李若谷,當年是跟現在的御史中丞韓億睡一張席子趕考的交情,兒子李淑如今在朝裡任知制誥,身份也非比尋常。但凡身份稍微差一點,在這些人面前連說話的餘地都沒有。雖然下面的具體事務大多都交給通判,他們基本不管,但這種大事卻不能不過問。

一路過去面對的都是這種大人物,徐平自己心裡也是小心謹慎,王沿這樣沒頭沒腦地只顧惹事,更是讓他煩躁。聽了孫豐年的話,心裡不由有了計較。

擡起頭來,徐平對孫豐年道:“我此去巡查引洛河的水道,你剛纔說的話極是有用。這樣吧,你隨着我回河陰縣去,你出來前一應未辦的事務,我一力給你主持,絕不會虧待了你。事後如果還是不想待在河陰縣,我給你找出路,不管是到開封府的大戶人家傭作,還是到營田務去,都隨你心意!”

“營田務裡也去得?”聽到徐平的話,孫豐年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徐平奇道:“怎麼,你想去那裡嗎?那裡本就是在三司我的管下,自然去得!”

“想去,想去,當然想去!”孫豐年連連點頭,“我在路上聽人說了,營田務那裡正招人手,有吃有住,什麼大戶人家也比不上,當然想去!”

“好,那麼勘查完河道,我便讓你全家到營田務去!”

孫豐年也不知道徐平是什麼身份,不過看這麼多官員裡,就數他地位最高,想來說話應該是能算數的。這一場擔驚受怕,沒想到最後有這個結果,一家人喜極而泣。

王沿在一邊沉着臉,看徐平跟這種地的莊稼漢說個不休,心裡早已經不耐煩,聽到最後又是要到河陰縣去,哪裡還能夠忍得住?

騰地站了起來,王沿對徐平道:“徐副使,我們此行雖然是以你爲主,我只是副手,但改變巡查路線這種大事,總不能不與我商量吧!”

徐平淡淡地道:“剛纔不是商量過了嗎?”

“什麼?那就算商量過了?”王沿圓睜雙目,再也忍耐不住。“那我剛纔也已經說過了,我不贊同,我堅持要先去鞏縣查看洛河引水口!”

“好啊,這不就大家都清楚了。我去河陰縣,你去鞏縣,我們兩人兵分兩路,就在這中牟縣分道揚鑣,各管一截。你從鞏縣向着汴河走,我從河陰縣的汴口向着洛河方向走,在中間會合。各自查探好勘查過的水道,在氾水縣商量,回京覆命。王副使啊,你要去鞏縣看引水口,我可沒有攔你,你要去便就去嗎!”

王沿一愣:“分頭行事?”

徐平嘆了口氣:“是啊,不然怎麼辦?你作爲副手,又不聽我這個正任的,不分開難道就在中牟縣裡待着?反正一月時間也是緊急,分開了兩路行事,也省了許多功夫,免得到了時間我們無法交差,豈不正是兩全其美!”

王沿還是有些蒙,喃喃地道:“我剛纔也並沒有說分頭行事——”

“哇,王副使,我讓你一路走,你不願意。現在跟你分開,你又不願意。你想怎樣啊!此行我是正任,是不是一定要聽你的才行啊!”

王沿使勁搖了搖頭,努力把事情理出個頭緒來,卻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徐平。

過了一會,王沿道:“既然徐副使說了,分開便就分開。不過,我們帶的隨從可怎麼辦?難道也分成兩撥人馬?”

徐平笑道:“出城的時候,你說劉沆沒有給你安排隨從,我半路着人回去,不是已經給你安排了?都隨着我們走了一天啦!”

“那——那兩個隨從!”王沿的眼睛一下子瞪了起來,“徐副使,莫要裝傻,我說的是橋道廂軍的人!他們難道都隨着你?”

“當然是隨着我!這本就是樞密院劃到鹽鐵司的人手,我帶他們出來可不只是巡查河道,而是另有要事,只是順路而已!王副使,我們出行就那兩個隨從,這可是朝廷裡的規矩,你不會不知道吧?到了地方,自然有州縣派人來聽候使喚,不缺人手!”

王沿這才知道徐平打的什麼主意,大瞪着兩眼,好像不認識他一樣,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從制度上說,徐平說的都是實話,沒有特殊情況,官員出巡哪裡有大隊人馬給你,路上的吃喝費用都算不清。要人手,自然是從當地的衙門裡要。但凡出巡都有按察官吏的職責,這是常規,一般情況下也沒有地方官敢不配合。

不過此去的一府兩州,地方長官會不會這麼想可就難說了。

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29章 生活不易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42章 酒名第92章 可以招兵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4章 馬政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230章 約定第75章 世道變了第284章 新軍第10章 新的生意第80章 伏羌寨前第83章 以打促和第146章 分別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51章 新的消息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00章 虎威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18章 種士衡第61章 按戶配炭第3章 人之將去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63章 官聲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18章 突圍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40章 炸山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46章 收割機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54章 將要離去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265章 瀚海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49章 事發第314章 偷營第227章 超市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265章 瀚海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63章 放生池第29章 其心可誅第206章 望遠鏡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78章 提攜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63章 放生池第201章 陛辭第57章 千里西來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62章 算計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34章 鬧事第88章 棄杖不殺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4章 郊迎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58章 步步爲營第40章 清香白酒第38章 軍法第61章 官吏鬥法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第74章 相互利用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43章 重逢第322章 齊魯豪傑第39章 待以客禮第26章 峰迴路轉第45章 安撫第10章 野味第235章 課餘時間
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29章 生活不易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42章 酒名第92章 可以招兵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4章 馬政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230章 約定第75章 世道變了第284章 新軍第10章 新的生意第80章 伏羌寨前第83章 以打促和第146章 分別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51章 新的消息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00章 虎威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18章 種士衡第61章 按戶配炭第3章 人之將去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63章 官聲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18章 突圍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40章 炸山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46章 收割機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54章 將要離去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265章 瀚海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49章 事發第314章 偷營第227章 超市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265章 瀚海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63章 放生池第29章 其心可誅第206章 望遠鏡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78章 提攜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63章 放生池第201章 陛辭第57章 千里西來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62章 算計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34章 鬧事第88章 棄杖不殺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4章 郊迎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58章 步步爲營第40章 清香白酒第38章 軍法第61章 官吏鬥法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第74章 相互利用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43章 重逢第322章 齊魯豪傑第39章 待以客禮第26章 峰迴路轉第45章 安撫第10章 野味第235章 課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