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是晚唐五代“河朔四鎮”之首魏博節度所在地,臨大運河,不但是河北路的中心,也是控扼華北的戰略要地。唐僖宗光啓四年,時任魏博節度使的樂彥禎擴大城池,建大城、羅城和牙城,大城周八十里,羅城週四十里,成爲天下屈指可數的大城。同光元年李存勖建後唐,以此地魏州爲國都,這座城初步有了都城的規模。
現在的北京城,即是以樂彥禎擴建後的城池爲基礎,廢棄了最外面的大城,以原先的羅城爲外城,牙城爲皇城。四十里羅城,大名府依然是天下最大的城之一。
趙禎北巡到這裡,皇城依然沒有完工,以東部完工的部分爲其駐陛之所。前面時巡殿爲日朝的地方,中間的靖方殿議政,後面的慶寧殿則爲其寢殿。徐平等一衆大臣,則在保成門外的衙署視事。外城內設軍營,佈置約六萬禁軍。
那一日點將臺上接見河北諸將之後,趙禎歇了四五日,纔算緩過來,開始視事。
這裡到底不是開封府,上朝不如原先頻繁,改爲了五日一朝。不上朝的日子,則與宰執大臣一起,在靖方殿商議政事。相對在東京的日子,這裡輕鬆多了。
過了不到十天,趙禎就覺得沒有意思,偷偷派人回開封,接了張婕妤來。此事引起朝臣抗議,皇帝北巡親征,不想正事,竟然讓婦人女子隨軍。最後還是徐平壓了下來,此次趙禎是北巡,並不是親征,不應當以軍法要求。接了張婕妤來也好,讓趙禎安心,在大名府多住上些日子。整編河北禁軍非一朝一夕之功,沒有一年半載理不出框架。
七月流火,過了半個月,天氣就明顯涼爽下來,朝政慢慢走向正軌。現在國政不重要的事情,由在開封府監國的呂夷簡處理,重要事務飛馬報大名府。兩京相距四百里,快馬送文書可以一日到達,政事並不會耽擱。
今天不上朝,趙禎在宮內擺了筵席,讓徐平和一衆宰執赴宴。
到了尚顯簡陋的皇宮,只見趙禎身穿便服,舒舒服服地坐在院裡的樹蔭下。手中搖着大扇,旁邊案上放着冰水,還有大瓶的葡萄酒,甚是愜意。此時天下的果酒,北方主要是葡萄酒,南方則是柑酒和荔枝酒。盛夏炎熱,飲用果酒可以去暑。
徐平與一衆大臣上前行禮如儀,趙禎吩咐賜座。待衆人落座,趙禎懶洋洋地道:“前些日子暑氣着實難捱,這兩日天氣涼爽下來,與衆卿飲一杯酒。”
龐籍捧笏:“陛下遠離京城,到河北重地,非同小可。前些日子接見河北諸將,雖則士氣可嘉,但檢其器甲,多有破損,查其士卒,人有飢色。北方契丹聽聞正點集兵馬,揚言秋後南下,天下正是多事的時候。陛下當勤於政事,不可縱意享樂。”
趙禎聽了,先看了看徐平及其他大臣,才道:“我與百官冒酷暑,跋涉數百里來此河北重地,正是因契丹有不軌之意。古人云當勞逸結合,閒時飲一杯酒也無不可。”
龐籍還要再勸,徐平道:“前些日子正當酷暑之時陛下接見河北將領,身子不適。到現在終於調理過來,此是好事,飲一杯酒就飲一杯酒。”
龐籍見杜衍和明鎬兩人都斂目低眉,並不說話,其他人更加不當一回事,只好住口不說了。徐平本人雖然對正事非常認真,但對於日常生活,不管是皇帝還是百官,都採取一種儘量不干預的態度。前些日子趙禎接張婕妤來,龐籍和御史臺的官員就極其惱怒,最後因爲徐平置之事外的態度,最後不了了之。連接嬪妃來徐平都忍了,趙禎日常喝幾杯酒徐平更不會管。皇帝有了宰相的支持,其他人縱然看不慣,也只能憋着。
趙禎吩咐給羣臣倒上了酒,隨口問道:“我們到大名府也有半個月了,按理來說消息當傳到了契丹。你們說,契丹人會如何應對?”
徐平道:“無非是點集兵馬而已,至多是以大軍臨易州,還能如何?現在正是秋糧結實的關鍵時候,一個照顧不到,秋後就要少收。契丹如果真以大軍臨易州,則山前數州的民夫必然要被徵用,今年他們的秋糧就要耽誤了。”
喝了一杯酒,龐籍的臉色終於緩和下來,接口道:“本朝兵馬不預農事,縱然是盛夏調往河北,也於民間無礙。如果契丹在這個時候點兵,豈不正中我們下懷!”
明鎬道:“由不得契丹不點兵!河北諸將自睹天顏,士氣正盛,不時耀武揚威於拒馬河畔。數十萬大軍前出,要的不就是契丹要隨我們而動!”
趙禎連連點頭:“正是如此,正是如此。數十大軍在河北調動,費錢糧不少,盛夏之時又着實辛苦。若不能引動契丹,可是有些虧了。他們若不動,要想想辦法。”
此次禁軍開拔,賞錢來自於趙禎的內庫,大熱天接見衆將吃苦的也是他。不能夠從契丹那裡討些彩頭回來,趙禎覺得虧得不行。那一天回到皇宮,趙禎只覺得自己半條命都沒有了,好幾天不敢到太陽底下,生怕再被曬壞了。
衆臣知道此次北巡,皇帝下了大本錢,頗有些不甘心的意思,心中暗笑。
ωωω .ttКan .C〇
徐平道:“不需猜,陛下北巡到大名府,在盛夏點將,傳到契丹之後,他們必然會點集兵馬起來。如果拒馬河對面沒有契丹大軍,衆將必然羣起上章,要陛下北伐。到了那個時候,朝廷只怕壓也壓不住。這道理是擺明了的,契丹人不會不明白。”
龐籍和明鎬連連點頭,經過了前些日子的大場面,河北禁軍的士氣已經鼓動起來。如果契丹沒有應對,衆將就按捺不住,一定會想方設法讓兩國發生戰事。
一國之政,不是統治者說怎麼樣就怎麼樣。哪怕是大宋朝廷不想打,對面契丹沒有大軍應對,河北的禁軍不會老實看着,戰事不知怎麼就會挑起來。
喝了幾杯酒,徐平道:“契丹的兵馬一定會來的,這一點倒不用疑心,大國不會跟小國一樣胡來。朝廷要準備的是,契丹在這個時候點集兵馬,必然會擾動民間。到了秋後契丹境內糧欠收,兩國再在前線對峙,百姓不堪,如果逃進本朝境內來怎麼辦。”
契丹的農業地區就在前線,大軍聚集,當地百姓要被徵了服徭役。不徵民夫,幾十萬人根本無法動彈,連吃住問題都解決不了。民間青壯一徵,就要影響農業生產,糧食欠收之後,秋冬季節百姓過不下去,逃到宋境幾乎是必然,要想好怎麼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