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09章 徵募結合

bookmark

看了看衆人,徐平沉聲道:“說到底,兵制不得不改,最少也要徵募結合,有進有出!”

只要有對外用兵的雄心,實際上誰都知道要改兵制,但怎麼改,卻是個大問題。說起宋朝就要講三冗,而三冗的核心是冗兵。歷史上的宋仁宗最被人詬病的,是在他當政的時候所有問題都露出了苗頭,他卻沒有痛下決心去改,最終病入膏肓。

然而真是那麼容易改的?以歷史上來說,讓大宋弊病積重難返的正是對元昊之戰,一是花費了巨大的代價,最終財政無法支撐,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再一個,便是西北開戰大規模增兵,禁軍員額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只能進不能出,如果以新增的禁軍平均年齡二十多歲來算,則對國家財政的影響有三四十年。實際上禁軍的員額一增,後續就很難減下來,這種影響時間還要長得多,一直沿續到神宗時期。

王安石變法關於軍事方面的內容,後世講的最多的是將兵法,解決“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問題。實際上歷史上的那次變法,在軍事方面,將兵法只是枝節,並不是真正的核心。重點講將兵法,是爲了跟對宋朝對外戰事分析不力的結論,即兵將不相知是戰力低下的重要原因相配合。爲了湊這個結論,故意略過了其他一系列重要舉措。

最少在王安石變法的時候,宋朝君臣顯然不認爲兵將不相知是最大的問題,而軍制纔是最大的問題。歷史上王安石對未來軍制的設計,是用徵兵代替募兵,保甲制度正是爲將來的徵兵制做準備的。他和宋神宗認識到,這個年代政權統治的極限,也不足以支持募兵制下的大規模戰爭。要對外開戰,募兵制就不能堅持,不然不等勝利自己就先垮了。

從邏輯上講,熙寧變法在軍事方面,一系列制度是先從禁軍封樁闕額開始的。封樁闕額是裁減禁軍的一種比較柔和的方式,即禁軍因爲老病逃停等等原因出現了闕額,不再增補,用自然減員的方法把禁軍的員額降下來。每出現這樣的一個缺額,樞密院便就把名額封存,稱爲封樁。封樁了多少員額,按照每名禁軍的花費,把這筆錢扣下來,用到保甲制的推行上去。禁軍減少了的軍隊,由保甲制度下的徵兵來填充。隨着時間的推移,禁軍越來越少,徵兵越來越多,最終實現徵兵對募兵的替代。將兵制,就是與這種徵兵制相適應的,把組織與指揮體系固定下來,而實現兵員的流動。

很顯然,在這種徵兵代替募兵的過程之中,禁軍的戰鬥力會迅速地減弱。因爲缺額封樁,禁軍中剩下的都是老弱,而且越是到了後面越是如此。當然歷史的現實是這個進程被打斷了,由於黨爭,舊黨當政之後削弱了保甲制度,也不再讓保甲向徵兵軍隊轉變。這就是宋朝人經常說的,募兵衰,保甲亦衰。到了徽宗當政,甚至把缺額封樁的錢用來享受和擺排場,而不再用於保甲的組織和訓練。靖康之變,金軍兵臨城下,京城禁軍實際人數只剩三四萬人,而且全爲老弱。這種情形本來就是闕額封樁下的必然,是制度本就如此。

回望歷史,不得不感嘆人類總是不停地自己作死。新舊黨爭,每一黨上臺的時候都說要革除前弊,實際的情況是弊端沒有革除,而把有用的革掉了。真正的弊端,反而被保存了下來。不如此做,怎麼能讓人知道對立黨派的不足呢?想做真正對國家有用的事,偏偏沒有那個本事,那隻能擺出壞處來,讓圍觀的人知道下臺的爲什麼是壞人。

徐平的歷史知識一般,而且他學的課本上,也並沒有詳細講解王安石變法針對軍制改革的內容。僅僅講一個將兵法,在他現在看來,連治標不治本都算不上。但徐平卻清楚地知道,現在的軍制之下,是打不了大仗的。防守都嫌吃力,想打出去是想也不要想。

一句兵制不得不改,一句徵募結合,讓殿裡突然平靜了下來。

這不是徐平第一次提現在兵制存在的問題了,而且每提一次,就更加尖銳,說到的問題和措施也更加具體。然而天下和平已經數十年了,改兵制,誰有那個勇氣?

沉默許久,趙禎才道:“兵制關係到國家之本,急切間哪裡容得隨便去改?而且,徵募結合,則現在的近百萬禁軍和廂軍,就必然要退掉許多人。這些退掉的人,如何保證他們的衣食?他們一生在軍中,別無長技,沒了衣食——”

說到這裡,趙禎看了看殿中的衆位大臣,無奈地搖頭苦笑:“這不是驅兵爲匪嗎?”

徐平上前,捧笏高聲道:“陛下,臣現在提出此事,正是想到了這些人的去路!如果不是有退路給從軍裡裁汰下來的人,臣如何敢提此事?”

李迪沉聲道:“哪裡去?徐平,現在說的可不是三五百人,也不是三五千人!一旦禁軍和廂軍要改成徵募兩用,則不裁汰三十五萬人是不行的。三五十萬兵員,再加上他的妻兒老小,就有百萬之衆啊!百萬之衆,大宋雖然大,也經不起這樣折騰啊!”

徐平道:“相公,若是前幾年,確實是無處安排這些人。但現在,卻是不一樣了。下官當年在邕州,興辦蔗糖務,數年時間,前前後後從福建路招募了二三十萬人。現在三司之下有蔗糖務,還有營田務,還有各種各樣的公司。下官算過,這些新建的衙門每年要招募的人,一年少則數萬,多則二三十萬。現在正是它們大發展,廣招人的時候。如果錯過了這幾年,員額都滿了,就白白浪費了這個機會。一個蘿蔔一個坑,到那個時候再想填人進去,就要先把地裡的蘿蔔拔起來,一樣有人沒了飯碗,就麻煩了。”

陳堯佐道:“此事說起來是容易,但人在一個地方過得習慣了,誰會想換到另一個地方去?把兵員裁汰下來,讓他們到三司下面討飯吃,只怕人心不穩,先激起兵變!”

徐平道:“正是此次修《會計錄》,才讓我發現,原來現在三司下的各公司,裡面僱的人過得與禁軍不相上下。若是那幾個特別賺錢的,還比禁軍裡要好一點。所以要讓士卒樂意從軍裡退下,也並不是不可能。下官以爲當從下面三點做起。第一,禁軍嚴加訓練,不可再像以前那樣隨意,軍中辛苦纔是應該的。第二是讓要軍中的人知道,還有許多地方比在軍中要好,更加適合他們。第三,便是三司屬下的很多公司,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按照舊的場務習慣去管。而是要參照軍中的制度,在公司裡,是專門幹活不是兵的軍隊。”

前兩項實際上容易,工人的待遇向普通的兵員看齊沒有什麼,實際上本該就如此。軍中訓練辛苦更是應該的,懶懶散散哪裡還需要專門養軍,打仗隨便徵幾個人就好了。關鍵的在第三點,如此做,才能把人控制起來,不要從軍中一出來,就聚到民間作亂。

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33章 迷惑第225章 新消息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25章 你們不懂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39章 朝爭第56章 緊急措施第68章 別有出路第65章 智雲法師第8章 讀書第78章 入甕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51章 綠影亭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59章 掃雪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96章 機遇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179章 宣傳戰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50章 抓捕第53章 甘谷歸附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217章 銀行(上)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36章 釀酒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24章 嫉妒第3章 屬下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56章 驚變第60章 釜底抽薪第318章 解甲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214章 僵局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289章 唐龍鎮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318章 解甲第34章 磨鍊第24章 嫉妒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81章 試探第62章 劉員外第78章 提攜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209章 送禮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37章 階級法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310章 死局第53章 查稅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70章 兩個榜樣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69章 姚黃魏紫第57章 千里西來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5章 擺攤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12章 黑吃黑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24章 富貴田園第87章 好事
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33章 迷惑第225章 新消息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25章 你們不懂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39章 朝爭第56章 緊急措施第68章 別有出路第65章 智雲法師第8章 讀書第78章 入甕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51章 綠影亭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59章 掃雪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96章 機遇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179章 宣傳戰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50章 抓捕第53章 甘谷歸附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217章 銀行(上)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36章 釀酒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24章 嫉妒第3章 屬下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56章 驚變第60章 釜底抽薪第318章 解甲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214章 僵局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289章 唐龍鎮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318章 解甲第34章 磨鍊第24章 嫉妒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81章 試探第62章 劉員外第78章 提攜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209章 送禮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37章 階級法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310章 死局第53章 查稅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70章 兩個榜樣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69章 姚黃魏紫第57章 千里西來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5章 擺攤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12章 黑吃黑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24章 富貴田園第87章 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