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兩府並立

從大內出來,已經明月高升。呂夷簡辭別了李迪,看着天上的一輪明月,心中感慨萬千。他還是沒想到徐平會要求把秦鳳路的大權交回朝廷來,特別是在沿邊諸帥正要求有更大的權力,以專事權的時候。徐平的用意呂夷簡明白,只有把大權交回來,朝廷纔會給他更多的前線指揮權,更多臨機處置的權力。說白了,徐平交回的是個人的私權,但前線大帥職務上的權卻會變得更多。呂夷簡明白這樣做的好處,心裡也知道這種事情徐平做得出來,自己卻做不來。說到底,呂相公行事,還是放不下心中的私利。

帥府大權交回樞密院,需要一系列制度保證。核心一點,就是自帥臣起,對下屬將佐官員的管理,以後以制度爲依據,而不是再靠官階相壓。哪怕有屬下官員看着不順眼,你可以在職務上進行打壓,卻不可以按自己意志進行懲處。類比地方,便就是知州雖然是一州主官,但其下面的通判和幕職曹官都有一定的獨立性,既有上下管轄的關係,也相互監視。甚至因爲官員個人能力不同,知州和其下屬官員的關係是各不相同的,但在制度上規定只有知州獨享的權力,其他人也不可以染指。

朝廷把權力直接延伸到帥府下的各官,而不再是像以前,給帥臣大權,一切都由其處置。因爲權大,便就不許久任,甚至用不正當手段分其權力。你越能幹,就越不放心讓你在一個地方任職太久,越不放心把軍隊交給你。現在由樞密院直接控制帥府各機構,甚至直接控制其下各軍,帥臣的權力再大,其對軍隊的控制力也天差地遠。

以前在政事堂,呂夷簡主持編了《中書條例》,這條例在他失勢後還曾經成爲政敵攻擊他的把柄。因爲有了《中書條例》,一個庸人也可以做宰相而不出大亂子,如此一來帝王還怎麼會慎選宰相?要不是徐平在三司積極編《三司條例》,把《中書條例》充實起來,那條例說不定已經被廢掉了。現在坐鎮都堂,又要編《樞密院條例》,還是配合徐平在地方進行的軍改。《中書條例》最終爲徐平的三司改革做了嫁衣,《樞密院條例》的命運又如何呢?

徐平把經略司的軍權交回樞密院,對現在的軍制格局是一個巨大的衝擊,樞密院的地位空前上升,就能夠牢牢壓住三衙了。以前說是一切軍政歸於樞密院,實際上由於統兵權在三衙,是一個相互制衡的局面。樞密院手裡沒有兵,一舉一動都要依賴別人,就連自己的守衛也只能仰仗皇城司。經略司把兵權交回來,樞密院有了地方駐泊禁軍的管轄權,從此翻身,不但是壓住了三衙,而且就此有了與中書抗衡的本錢。呂夷簡明知道此次是徐平借自己的手推行他的改革,還是抵擋不了誘惑,全心全意地去推動。此次變革真正推行下去,呂夷簡也就不天天想着重回政事堂了,樞密院的都堂地位就變得與其不相上下。

趙禎換了便服,把李璋如入內殿,對他道:“依適才在崇政殿所議,則以後各路經略司的事權、用人權、財權和軍法獎懲大權,俱都交回樞府。如此以來,樞府事權變重,再如現在是絕不可能了,必須要增加人手,增加官職。變革先自秦鳳路起,便就先在你管的河西房把架子搭起來,以後各路照行,便就方便不少。”

李璋叉手:“官家說的是,若是要搭那樣的架子,無非是把秦鳳路經略司的搬過來,修改一番就是。秦鳳路就是在經略司下設五司,奪各軍統兵官的事權和用人之權,樞密院在京城照做就是。依臣隨着經略在秦州一年多的見識,樞密院只要越過經略司向下管到軍一級,就足可保證帥臣無異志,若是再向下管一級,就萬事無虞。”

趙禎點點頭,這個道理他比誰都明白,大宋地方的制度就是虛路一級,實州一級,這種結構穩固無比。這次軍制的改革其實是同一個意思,把慢慢變實向藩鎮轉變的經略司重新虛化,與此同時樞密院把軍權抓住,直管到軍和將一級。軍、將一級的實權抓住了,朝廷就可以向帥臣充分授指揮之權,而不用再擔心帥臣會有異心。實際這種結構下他們有沒有異心也不重要了,他們能夠指揮軍隊,卻不能夠控制軍隊。趙禎幹別的不行,做皇帝還是及格線以上,對這種制度、人事的變更,朝政的控制特別敏感。他嘴上不說,心裡知道徐平做的是怎麼一回事,實際上就是用制度把軍隊大權抓回朝廷來,也就是交到皇帝和中書的手裡,皇帝以後不必再費心費力地去拉攏武將們,直接制度控制就是。如此一來既消除了武將專權跋扈的風險,也開啓了真正從普通人選拔將帥的道路。只是從此之後禁軍天子私兵的色彩變淡,更多具有了朝廷之兵的色彩,外朝的權勢由此大張。趙禎對這一點並不反感,他本來就在把一部天子兵權向樞密院轉移,此次大大加速了這一進程。

想了一想,趙禎又對李璋道:“此事大變,對日後軍政影響極大,要嚴選跟着你做事的人。我這裡提幾個,你思量一下覺得如何?跟着你到河西房做事的人選,一個張茂實,一個劉永年,這兩人都多年在我身邊,與你熟稔,爲人也忠謹。”

李璋張了張嘴,沉默了一會還是道:“官家,臣覺得有些不妥,不知當講不當講。”

“這裡只有你我二人,有話但講無妨。若是連你都不跟我說真話了,朕這皇帝當着還有甚趣味?再是天子之尊,也不能連自家人都容不下。”

李璋叉手道:“官家,此次樞密院變動,外朝或許有官員一時看不出如何重要,諸位宰執心裡卻是清清楚楚。張茂實和劉永年我自是熟悉,若是可選,我當然也是想這樣的人在身邊。只是選了他們,只怕會讓宰執和帥司臣僚心寒,而且十之八九他們會駁回來。若是依臣之見,還不如從各路選忠謹可靠能幹事的中下層臣僚,任誰也沒話說。等他們到了京城,官家再重新籠絡就是。陛下一定要選親近的人進來,不如就學秦鳳路的將校營,讓一人學着那裡整訓諸班直,學得好了可以外任爲將官,強似向樞府塞人。”

張茂實外邊傳言是真宗皇帝的私生子,劉永年外面傳言就是趙禎自己的私生子,當然這只是市井傳言,一直在宮裡待着的李璋清楚不是,但架不住外面有大臣信啊。趙禎塞這兩個人進樞密院跟着他表弟李璋做事,外朝會怎麼想?詔旨一定會被封還不說,搞不好還會扯出這些市井傳言來,那就更加尷尬。趙禎還是改不了他的老毛病,一見到什麼官職有前途,就想着塞親近的人進去,他以爲人人都是李璋跟着徐平學呢。有這份心思,還不如學秦鳳路的將校營,把他身邊的軍官預備隊諸班直整訓一遍。

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60章 陽光明媚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302章 青冢第165章 試探第65章 離開河陰第214章 僵局第236章 堵截第93章 新鐵錢第187章 時差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121章過門不入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147章 破綻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53章 一條出路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134章 亂局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49章 串連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75章 弒父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3章 洞房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202章 換相(上)第18章 父母妻小第24章 大動作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25章 搜尋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32章 柳八娘第101章 抽血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22章 試學士院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62章 政壇動盪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23章 生意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11章 回莊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31章 攻略(三)第37章 夜對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43章 賜姓第177章 決戰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25章 歸正人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67章 選擇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37章 夜對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199章 傳承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37章 逼迫第289章 唐龍鎮第124章飛來橫財第215章 妥協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2章 煙花第51章 綠影亭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18章 草市第111章 封堵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65章 因地制宜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25章 歸正人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
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60章 陽光明媚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302章 青冢第165章 試探第65章 離開河陰第214章 僵局第236章 堵截第93章 新鐵錢第187章 時差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121章過門不入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147章 破綻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53章 一條出路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134章 亂局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49章 串連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75章 弒父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3章 洞房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202章 換相(上)第18章 父母妻小第24章 大動作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25章 搜尋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32章 柳八娘第101章 抽血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22章 試學士院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62章 政壇動盪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23章 生意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11章 回莊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31章 攻略(三)第37章 夜對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43章 賜姓第177章 決戰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25章 歸正人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67章 選擇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37章 夜對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199章 傳承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37章 逼迫第289章 唐龍鎮第124章飛來橫財第215章 妥協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2章 煙花第51章 綠影亭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18章 草市第111章 封堵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65章 因地制宜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25章 歸正人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