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0章 新的生意

bookmark

開封城裡街道上的雪已經被掃得乾淨,路面上都是雪融化後流下來的雪水,更添了一份清新的氣息。

徐平告別了石延年,沿着街道向家裡行去。馬騎輕快地踩在路面上的小水窪裡,濺起一片片水花。

張知白指給徐平的那一株梅樹恰好位於原徐家酒樓的門前不遠,是徐平小時候玩鬧時隨手所栽,此時已是滿樹梅花。那一首《詠梅》化自陸游原作,精華自是陸游原作的下闕,但徐平卻借了這一首詞,說出了馬季良一家逼買徐家酒樓的事情。知道這件事情的人自然都明白這個意思,以後如果這首詞傳播開來,京城裡不管誰走到那裡都會把這件事情說一遍。雖然徐平現在沒有能力把酒樓奪回來,能夠噁心馬家也是出了一口惡氣。

詞在這個時代僅僅是娛樂,與徐平前世的流行歌曲也相差不多。柳三變是此時最優秀的詞曲作者,社會地位其實也能與前世最好的流行歌曲的詞曲作者相比。純從文學藝術的角度,柳三變對宋詞興起所起的作用幾乎無人能比,他不僅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流傳後世的佳作,而且精通音律,製作了許多新詞牌,優其是慢詞可以說是他一手推動起來的。

柳詞基本都能夠歌唱,與後來宋詞興盛之後文人詞向詩靠攏不同,這是真正的歌詞。徐平填的《卜算子》雖然也符合平仄格律,但唱起來什麼樣可就不好說了,他對音律一竅不通。其實流傳後世的大多是文人詞,比如蘇軾、辛棄疾等最傑出的宋詞家,都具有詩的特徵而符合詞的格律,但唱起來的效果必定是不如柳三變這些專業人世的。也正是因爲詞的唱法逐漸失傳,詞的代表作在後世才基本是文人詞這種特殊格律的詩,這個時代卻有不同的看法。所謂有井水處都能歌柳詞,不是從文學意義上柳詞傲視羣雄,而是在音樂的意義上柳詞最容易歌唱,最上口,是這個時代的《最炫民族風》。

想起剛纔酒筵上張知白和石延年看着馬季良的目光,以及馬季良那張拉得快真成了馬臉的臉,徐平不由就想笑。這些文人的玩意,有時候拿來噁心人還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到了家門口,秀秀和豆兒兩個正在修補門口那兩個雪獅子,由於陽光下曬了一天,兩隻獅子都有些變形。保福被兩個小姑娘抓在那裡打下手,從各個地方運雪過來。

見到徐平,保福急忙過來牽了馬,伺候徐平下來,把馬牽去喂着。

秀秀的小手由於抓雪凍得通紅,一邊在嘴邊哈着,一邊問徐平:“官人,我和豆兒姐姐堆得這兩隻獅子像不像?”

徐平道:“你見過獅子?”

秀秀一怔,搖了搖頭。

徐平道:“我也沒見過,怎麼知道像不像?”

秀秀小聲道:“沒見過真獅子,還沒見過人家門前的石獅子嗎?”

徐平笑着搖了搖頭,不再理她們兩個,進了家門。

不是什麼人家門前都能立兩個石獅子的,尤其是徐平家這種做生意的,更加沒有資格。此時還是有禮制的,皇上的家稱宮,王公之家稱府,官宦之家稱宅,徐家這種平民百姓就只能稱家,連門前帶“徐府”字樣的紅燈籠都沒資格掛上兩個,更何況是石獅子。

也正是因爲沒有資格,平常百姓纔會嚮往,所以一到下雪開封城家家門前都會立上兩個雪的,過過乾癮。小姑娘不知道這中間的緣故,只是學人家做着好玩。徐平從前世而來,對這種等級觀念嗤之以鼻,也懶得理她們。

進了家門,李用和一家還沒有走,正與徐正夫婦圍着火盆閒聊。

見到徐平,張三娘問他:“大郎,怎麼回來得這麼晚?”

徐平道:“恰好遇見朝裡新升的宰相張知白相公,一起到城外賞雪,吃了一些酒,就耽擱到現在。”

聽了徐平的話,兩家人一起怔在那裡。過了好一會,張三娘才小心地問道:“你還能與當朝宰相一起賞雪吃酒?說上話了沒?”

徐平隨口道:“不僅喝酒說話,我還作了一首詞呢!”

衆人聽了,一齊用看怪物的眼光看着徐平。

身爲開封府的百姓,天子腳下的驕民,徐正張三娘李用和等人見過的大官數不勝數,皇上太后也見過幾回了。但那都是遠遠看着,不過是千萬人中的一道目光,連引起人家擡眼皮的資格都沒有。沒想到徐平隨便出去一趟,就能與當朝宰相坐在一起喝酒,這可是他們連做夢都不敢想的。

張三娘一把把徐平拉到身邊,詳細問他今天的情形。以後可有她向街坊鄰居吹噓的了,自己的兒子可是曾經得過宰相虧獎的人,以後還能得了?

此時朝廷裡的正任宰相一般兩人,首相兼昭文館大學士,稱昭文相,次相兼集賢殿大學士,稱集賢相,還有四名參知政事算副宰相。張知白身爲集賢相,在官員裡絕對可以算是最頂尖的人物了。

當聽說在坐的還有馬季良和柴宗慶,張三娘便就想罵人。至於兒子作的那一首詞是好是壞,裡面有什麼弦外之音,不是她一個家庭婦女能夠明白的。也就是聽兒子講的好像是揚眉吐氣的樣子,纔沒有罵出來。

孃兒兩個在那裡說話,李璋不時也過來插上句。沒想到這個只比自己大兩歲的哥哥現在連宰相也能見到了,話語裡不無羨慕。

徐平心裡明白,今天的酒筵不過是機緣湊巧。以張知白的性格,只要是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碰上了都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不過這種事情也不好解釋,只管讓張三娘去浮想聯翩了。

李用和對徐正道:“哥哥,因了今天的事情,連張相公都知道馬家奪了你家的酒樓,想來以後馬家會收斂些,不敢再來找你家的麻煩了。”

徐正嘆口氣:“這些事情誰說得準?但願如此吧。”

兩家人又聊了一些閒話,直到天將擦黑,李用和才帶李璋告辭。

平淡的日子又過了幾天,到了十二月十三這一天,徐正晚上從白糖鋪子回來,對徐平道:“大郎,趁着年前還有十幾天,你要回莊上一趟,多制些白糖送到鋪子裡來。”

徐平奇道:“爲了年節,鋪子裡不是備了一兩萬斤的貨嗎?”

徐正道:“是啊,備那些貨原以爲夠了,現在看起來卻是差不少。今天有內侍到鋪子裡,說是宮裡年節要用,讓我們備兩萬斤的貨。”

聽見內侍,徐平就吃了一驚:“怎麼又是宮裡要貨?不會又是哪個勢力人家來找我們麻煩吧?”

“放心,這次不一樣。”徐正笑着說,“這次雖然是內侍來交待的,但卻是通過雜買務和買,不是科配。我們只要按時交上了貨,一樣賺錢。”

徐平卻是半信半疑。雜買務主要是爲宮裡臨時買貨的,由宮裡的內侍和三司派出的官員共同執掌,除了特殊情況,都是以三司官員爲主,按說只是一個特殊的大客戶。和買不同於科配,是按照市價購買,價格談不攏商家有權力拒絕,怎麼看這都是一筆普通生意。

可徐平把前些日子的事情聯繫起來看,卻總覺得這中間有貓膩,至於漏洞在哪裡,他接觸這些部門不多,卻說不上來。

說過了自己的擔心,徐正只說是沒事,讓徐平不用擔心。這筆生意他與張天瑞商量過了,應該就是年節宮中大量用糖,沒什麼其他事情。而且李端懿的身份在那裡,也不怕交了貨收不到錢。

見父親如此篤定,徐平也不好再說什麼。而且臨近年關,他也要回莊裡交待一下過年的事情。而且來開封城之前,徐平在莊裡開始試製火藥,準備做些煙花爆竹到了年節燃放。

此時的京城裡是有專門的火藥作的,負責爲軍隊製造軍用火器。但由於搞不清火藥的具體配方和比例,火器都很初級,主要用來放火發煙,最多裡面攙些糞便巴豆之類的毒藥,用來引火和薰敵人。至於能夠爆炸的火藥,這個時代是還不存在的。與此相對應,民間也只是出現了煙花,“噗”地放個熱鬧,後世真正的煙花爆竹此時是不存在的。

徐平只是記得**,具體比例卻忘記了。所謂“一硫二硝三木炭”指的是化學反應的方程式係數,並不是質量比,要想得到真正能夠爆炸的火藥,還要推出大致的質量比來,再進行試驗才行。實際上由於用的原料不同,質量配比是有微小變化的,這都要經過試驗才能得出答案。

離着過年還有一段時間,這次回莊剛好把這個比例試出來,做些煙花爆竹來境加過年的熱鬧氣氛。用這個來賺錢徐平從沒想過,他家裡現在進財的項目很多,沒必要玩這麼危險的東西。

除了煙花爆竹,臨近過年酒也要多備下一些。有了曹瑋的宣傳,徐家的酒也漸漸打開了市場,雖然不能直接向開封城銷售,卻有一些有權有勢的人家大量買了帶回家裡喝。

而且過了年,附近農莊從徐平這裡訂製的新式農具也要交貨了。託前些年呂夷簡在濱州主政時提出的一項政策的福,農具的稅已經免了,其實這是一個大有前途的產業。

總之臨近年節,諸事繁忙,對徐平來說,閒散的冬天快要結束了。

第221章 細腰城第72章 夜襲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7章 辨司馬光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254章 出路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31章 端午(下)第195章 衝突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119章夜戰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83章 地形沙盤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64章 一拍兩散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28章 出使歸來第121章 煙花第140章 先聲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36章 釀酒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4章 大動作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64章 金光頂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78章 彈劾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4章 故人第175章 火海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22章 三司集議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章 馬政第43章 重逢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236章 狂徒第235章 天機第66章 同年知縣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57章 原則第42章 動盪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35章 衆說紛紜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53章 查稅第99章 搞事情第180章 投名狀第63章 放生池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20章 定計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79章 宣傳戰第98章 定策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74章 埋伏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6章 慶祝第323章 隴右軍制
第221章 細腰城第72章 夜襲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7章 辨司馬光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254章 出路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31章 端午(下)第195章 衝突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119章夜戰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83章 地形沙盤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64章 一拍兩散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28章 出使歸來第121章 煙花第140章 先聲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36章 釀酒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4章 大動作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64章 金光頂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78章 彈劾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4章 故人第175章 火海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22章 三司集議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章 馬政第43章 重逢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236章 狂徒第235章 天機第66章 同年知縣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57章 原則第42章 動盪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35章 衆說紛紜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53章 查稅第99章 搞事情第180章 投名狀第63章 放生池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20章 定計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79章 宣傳戰第98章 定策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74章 埋伏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6章 慶祝第323章 隴右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