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再臨鄭州

離了驛館,丁珝看看四周無人,對丁謂道:“阿爹,怎麼突然移我們到光州去?”

丁謂摸了摸已經變得稀疏的花白鬍須,傲然道:“因爲你阿爹的名字,在這天下還有些分量。只要我一近京師,天下搖動,不知多少人夜不安枕!移我們到光州,自然是因爲有人地位不穩,要借我的名字!”

“那爲什麼不直接讓我們回京城?”

丁謂嘆了口氣:“唉,因爲朝裡相公怕了你阿爹的手段。我已行將就木,他們又何必如此防範?徐平到底還是個娃娃,氣魄不足!若是我當年,就是招老夫回去爲相又如何?英雄乘勢而爲,如今大勢如此,不是乾元年間,老夫又能做出什麼來?”

丁珝對這些不感興趣,只是問道:“如此說來,對我們是好事了?”

“自然是好事!過幾年我年限一到,歸葬中原,你扶棺也少了幾千里路的跋涉!”

說完,丁謂大踏步地走到拴在樹上的毛驢旁邊,解了繮繩。

官員被貶,除了降官之外,更嚴重的是在某地方編管、安置、居住,受監視的嚴密程度依次降低。編管基本沒有人身自由,天天有公吏監視,安置一般不許出城,居住則就基本沒有限制了,只是不許搬家。丁謂在道州已經改爲居住,不限制他的人身自由,這次改到光州去,已經接近中原,若是有心就可以跟官員聯絡了。

不過,讓他到光州,朝里宰輔就已經預防到了這些,只怕在那裡還不如在道州自在。

光州在淮南西路的西北角,這地方也是頗費思量。趙禎開恩讓丁謂移到內地,政事堂不好攔住,地方選擇就動了些心思。京東路靠近中原的是南京應天府左近,那裡政治地位重要,達官貴人也多,丁謂這個身份是不能到那裡的。京西路北部有西京河南府,再說如今在徐平的管下,更加不合適。大家都心知肚明,徐平在外做過一任轉運使,極可能回朝出任三司使,如果讓他找到個支持自己的宰相,現任的宰執都難應付。

選來選去,就只好讓丁謂到光州去了。既顯皇帝聖德,又遠離政治核心。

兩京驛路上,徐平坐在馬車裡,看着窗外漸漸變濃的秋色,對一邊的秀秀道:“我們這次去洛陽,那裡是除了京城,天下第一等的所在。秀秀,你覺得如何?”

秀秀抱着膝蓋,靠在旁邊的一座小小刻擺上,微微笑道:“洛陽雖好,在我心裡卻覺得沒有當年到邕州有意思。那時小孩兒家,無憂無慮,現在卻怎麼也沒有那種心情了。”

徐平笑道:“那次奔波八千里,我就帶了你一個小婢和高大全一個家僕上任。現在四百里,還是帶你一妾,其他人卻多了不少。”

秀秀嘆了口氣:“若不是沒有辦法,夫人會親自隨你上任的,也不用我來。”

徐平看着秀秀,看着她眉眼間有一絲茫然,過了好一會,輕聲問她:“那你自己怎麼想的?其他人怎麼想我不在意,只要不違了你的意,讓你開心就好。”

“我?我不知道。”秀秀輕輕地搖了搖頭。“跟在官人身邊我也開心,只是,將來到底如何——唉,卻說不清楚。官人自小寵我愛我,教我讀書寫字,明白事理。我本是一個牧子的女兒,卻學會了這些。官人不知道,其實去年我再到回家裡也過不慣。只是呢,我自己知道,那些纔是屬於我的生活,我該過的日子,我這一輩子就該活在那樣的世界裡。若不是官人生病,我可能永遠都不會回到你的身邊了。再過一兩年,弟弟大了,或許我就會找個老實的莊稼人嫁了,之後生兒子,生女兒。兒子讓他像官人一樣去念書,將來考個進士,改換門庭。女兒讓她知書達禮,學會女紅,給她準備嫁妝,將來嫁個好人家。那是我本來該過的日子,我生下來就註定的命運,我本來該那樣的——”

秀秀的聲音越來越小,眼角微微有淚光。

徐平握着秀秀的手,看着她,認真地跟她說:“秀秀,沒有人生下來就註定了一輩子的生活。人總會長大,總會遇到一些人,遇到一些事,遇到的人和事都不是註定的,人的命運怎麼會是註定了的呢?你陪着我過了十年,開開心心地長大,我希望你以後陪着我,能夠開開心心地過一輩子,永遠都像現在一樣!”

“好啊!最少我現在還是開心的。”秀秀擦擦眼角,對着徐平笑了笑。

在離開的前一天,林素娘找到了秀秀,幾經猶豫,幾經掙扎,還是問秀秀,願不願意隨着徐平到洛陽去。這次不能更是做婢女了,秀秀過了那樣的年紀,這次進徐家做妾室。

秀秀從來沒有想到林素娘會來問自己這樣的話,她感覺得出來,林素娘一直巴不得立即把自己從家裡送出去。然而到了徐平必須要出京城外任,她自己又不能隨在徐平身邊的時候,林素娘還是選擇了秀秀。而且跟秀秀明講,她不需要到徐家伏低做小,原來在京城內的那處小院就是她以後的住所,相當於外室。

現在秀秀都記不清那一夜兩個女人到底說了些什麼,總之雞毛蒜皮,前因後果,生前身後,幾乎涉及到了這一輩子的一切。秀秀甚至有一種錯覺,兩人就像親姐妹一樣,無話不說,無話不談。直到第二天她隨着徐平出了門,林素娘告訴她,以後這徐府的門秀秀就不能再踏進來了,她有自己的家,而這裡,是林素孃的家。秀秀才明白,林素娘用了一晚上,是把徐平分成了兩個人,自己一小塊,林素娘一大塊。

能分到一小塊就不錯了,林素娘是一個多麼要強的人,這已經是極大的讓步。若是換了別人,可能恨不得丈夫的姬妾都在自己面前使喚,想打就打想罵就罵,丈夫那裡的受的氣全都發泄在姬妾身上。林素娘不是這樣的人,若不是實在放心不下徐平,擔心他身體再出意外,而自己又沒有辦法隨在身邊,是萬萬不會接受秀秀的。但是無奈接受了,那就不要再出現在自己面前,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最好從此老死不相見。

秀秀抽出自己的手,抱住膝蓋,暗暗嘆了口氣。小時候剛進徐家的時候,林素娘就是未來的女主人,自己只是個小婢女,這脾氣,都現在還沒有變。

一邊騎馬的譚虎彎腰到馬車旁輕聲道:“官人,到管城驛了,前面鄭州官員出迎。”

徐平起身,對秀秀道:“可算是離了開封府界!秀秀,前面是鄭州,屬於京西路,從此一路下去都是官人的管下了。你有什麼想吃的想要的,儘管開口!”

秀秀微笑道:“我不要什麼,官人只要少飲酒就好。”

徐平聽了哈哈大笑,起身掀開馬車的簾布。

到了驛館門前,馬車停住,徐平跳下車來,整了整官袍。

鄭州的州幕僚佐及一些重要職位的公吏早早迎在門前,見了徐平,當先一位三十多歲的官員快步上前,拱手行禮:“下官鄭州通判盧革,率一衆僚佐,恭迎都漕!”

徐平回禮,一衆官員紛紛上來相見。

鄭州的知州是陳堯佐,趙禎親政後罷宰執出任地方,以他的身份自然沒有出來迎接徐平的道理。真正管理州政的通判盧革,少舉童子,天禧三年中進士時也只有十六歲,別看他年紀不大,資歷卻已經很深。

衆人行禮如儀,一起進了驛館。上了茶,盧革道:“知州陳相公在州衙備了薄酒,爲都漕接風。還請都漕不以小州鄙陋,輕移尊步。”

徐平道:“陳相公如此客氣,我如何敢當?候日落時分,必登門拜訪。”

盧革謝過,又說了一會閒話,便就帶着一衆官員告辭。讓徐平在驛館裡安頓下自己的隨從,到了晚上再赴接風筵。

從鄭州開始,再過去都是京西路治下,屬於徐平管的地方。在這些地方,徐平不只是路過,還要初步履行自己的職責,從錄司簿尉起,所有的官員都要見一遍。

轉運使是簡稱,正式的稱呼是轉運按察使,兼本路勸農使。從名字就能看得出來,最主要的職責有兩項,轉運負責錢糧,按察負責監察本路治下官吏。勸農使是景德三年丁謂當政時,要求各路轉運使和州縣主官帶上的,相對不那麼重要。差遣與官職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就是名字直接顯示權責,多一項就多一部分權力,同時也多一項考覈。除了常規的轉運按察勸農外,徐平同時還帶提舉本路常平、河渠、橋道、營田及坑冶諸雜事,是實際上實權最大的路一級長官。宋朝的路不是行政區劃,沒有行政職能,轉運使路最重要的是負責財政,對下邊州縣的威懾來自於監察權。而徐平的差遣,實際帶了一部分行政權。

凡兩制或者大兩省以上的官員爲轉運使,加一個都字,以示尊崇。所以徐平真正稱起來是都轉運按察使,雖然與職權與轉運使是一模一樣的。

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32章 五等戶制第84章 南線北線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40章 炸山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16章 如和縣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156章 銅版第64章 金光頂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39章 兄弟夜話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33章 我有秘法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25章 追捕逃亡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5章 公路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17章 回聲第142章 審問第7章 雜談第10章 野味第70章 兩個榜樣第207章 離別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79章 破城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62章 新場務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59章 分歧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84章 三衙改制第52章 虛開中路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67章 獵犬第304章 話從前第279章 黑吃黑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58章 怪人知縣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3章 盡頭牙第172章 夜戰第230章 約定第227章 超市第65章 名將第64章 三路出擊第67章 找盟友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33章 家信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23章 蔡襄之錯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272章 換將第134章 救星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47章 生意第83章 炸城門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28章 月夜第111章 根源第60章 慶功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2章 空調第25章 官身第55章 藥銀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67章 決心已定第27章 衝突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31章 能否鑄錢?第32章 小縣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11章 困獸之鬥
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32章 五等戶制第84章 南線北線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40章 炸山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16章 如和縣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156章 銅版第64章 金光頂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39章 兄弟夜話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33章 我有秘法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25章 追捕逃亡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5章 公路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17章 回聲第142章 審問第7章 雜談第10章 野味第70章 兩個榜樣第207章 離別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79章 破城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62章 新場務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59章 分歧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84章 三衙改制第52章 虛開中路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67章 獵犬第304章 話從前第279章 黑吃黑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58章 怪人知縣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3章 盡頭牙第172章 夜戰第230章 約定第227章 超市第65章 名將第64章 三路出擊第67章 找盟友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33章 家信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23章 蔡襄之錯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272章 換將第134章 救星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47章 生意第83章 炸城門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28章 月夜第111章 根源第60章 慶功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2章 空調第25章 官身第55章 藥銀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67章 決心已定第27章 衝突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31章 能否鑄錢?第32章 小縣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11章 困獸之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