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去往何處?

徐平坐在桌前,手裡拿着筆,歪着頭看着窗外的夜色,冥思苦想。

繼續待在京城任職,已經沒有什麼大的作爲,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對自己未來的仕途都不是好事。但以什麼藉口外任呢?這是個不小的難題。

不管是官職,還是鹽鐵副使的差遣,都是不高不低,出去外任極難處理。

徐平倒是不介意放下身份到外地任個知州,他本來就缺知州這個資歷,但別人可不會這麼想。徐平的資歷缺失太多,還沒有到作爲重臣出鎮重要地方的級別,而作爲一般的知州,則是重貶。一年來辛辛苦苦,也立下了不少功勞,不可能落個重貶。徐平願意,中書門下也不會同意,有功不酬,有過不懲,官場上還不亂套了。

不任知州,便就去任路的長官。路一級的提刑使、安撫使、轉運使都是徐平沒有出任過的,特別是提刑使和轉運使更是他將來更進一步所必需的資歷。趙禎可以讓他跳過這兩步直接做鹽鐵副使,但絕不可以跳過去做三司使。提刑不論,轉運使的資歷是必須要補上的,不然三司使的任命絕對過不了中書,誰當宰相都不行。

轉運使,差譴資序上是跟三司判官同級的,徐平要去做,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理由。沒有個說法,一個鹽鐵副使莫名其妙申請出去做轉運使,還是在三司副使做得不錯的情況下,太過滑稽,誰會同意?

徐平就是要想出個理由來,連續幾個晚上了,還沒個頭緒。

秀秀磨好了墨,徐平就沒有動過,不時向裡面續一點水,用墨棒緩緩攪着。

不遠處林素娘在燈光下做着針線,爲肚子裡的孩子準備新衣。不時擡頭看一眼徐平,看見徐平那腫得跟含着個大饅頭一樣的半邊臉,氣就不打一處來。

盡頭牙長得特別堅固,硬生生拔了下來,徐平雖然當時用烈酒漱了口,可酒怎麼能夠徹底消毒?回家不久臉就腫了起來,而且越腫越厲害。

急急忙忙請了太醫過來,看過說是並無大礙,林素娘纔算是勉強放下心來。太醫治牙沒有辦法,這種皮外損傷還是拿手的。開了藥,說是過幾天催得熟了,把膿擠出來就好,只是徐平要受幾天苦。

林素娘氣得說了徐平好多次,都已經二十多歲的人了,孩子都七八歲了,怎麼還跟少年時候一樣使性。這要是一個不好,身子折騰出大病來,想沒想過什麼後果。

徐平也不跟林素娘爭論,說什麼自己就聽着,心裡卻不以爲然。女人哪,終究是頭髮長見識短,不知道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這一顆盡頭牙,已經摺磨了自己近一年的時間,受了無數的苦楚,還請了三個月的尋醫假。幸好是這三個月朝廷無大事,自己又是上面有皇帝關照,下邊有親信幫襯,才順順利利。這要是普通官員,三個月的時間就不知道錯過多少機會,運氣不好一世蹉跎也有可能。

忍得了這一時的痛,換來以後牙永遠不發病,徐平怎麼算都覺得是自己賺了。臉腫了有什麼關係?自己可是能夠算着日子等出膿消腫,不像以前那樣沒個頭。吃也不能吃,喝也不能喝,這日子怎麼能過?以後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喝什麼喝什麼。

秀秀到底是跟着徐平到嶺南去見過大世面的,就從來沒有絲毫埋怨。反正官人做事情總是有道理的,自己不明白,只是想不明白那個道理而已。老老實實幫着徐平熬藥上藥,做點順口能吃的,好好將養着身子。

徐平想了半天,腦仁都想得疼,還是沒有個眉目。覺得身子發麻,想着換個姿勢繼續想,一不小心觸到了腫起來的半邊臉,痛得齜牙咧嘴。

對着窗外的月色活動了一下面目,手裡捏着筆,徐平不覺就趴到了桌子上。

林素娘看見,輕輕咳嗽一聲。

徐平心裡暗暗嘆了口氣,只好又坐直了身子。

這是林素娘自小養出來的習慣,那時候徐平跟着林文思讀書寫字,在座位上老是坐不住,東歪西扭。林文思看見了要罰的,林素娘一邊看見,便就會咳嗽一聲提醒徐平,讓他及時躲過老師的處罰。一二十年過去了,林素孃的這習慣還是沒有改掉,一見徐平姿勢不正,便就會咳嗽一聲提醒。徐平也習慣成自然,聽見林素孃的咳嗽聲便就正襟危坐,像個講臺後邊的老學究。

秀秀在一邊看見,似笑非笑。官人野起來是個天地不管的性子,惟有在夫人面前老老實實,從來沒見他在夫人面前紅過臉。兩人的很多默契都是自小養成,到了現在都成了生活中的習慣,沒有什麼道理好講。

馬上就要進入八月中旬,月亮開始圓了起來,不知不覺間就掛到了樹梢,鑲在寶石一般的天幕上,愈發顯得皎潔。

林素娘看看月色,把手裡的針線放下道:“天色不早了,歇了吧。左右還有幾天的時間纔去上朝,大郎慢慢想,不急在這一時。”

徐平嘆了口氣,把手裡的筆交給秀秀,怏怏不樂地站了起來。

秀秀接過筆,與硯臺一起拿在手裡,到院子裡去打水洗硯。

林素娘看秀秀出去,對徐平道:“大郎,我從來不問你朝堂的事,不過這幾天你都是愁眉苦臉,必是遇到了難處。”

說到這裡,林素娘笑着搖了搖頭:“我知道,依着你的性子,臉腫得快跟以前兩個那麼大,再是難熬也不會覺得難過。這個樣子,必然是爲了公事。大郎,我們都是出身小戶人家,比不得那些豪門大戶,遇到了難處有親戚商量,我們只有靠自己家裡的人。我個婦道人家,朝廷大事不懂,不過你若是無處排解,跟我說說也無妨。”

徐平低下頭想了想,突然擡頭問林素娘:“素娘,你在京城住了二十年多了,有沒有覺得膩了?世界這麼大,有沒有想過出去看看?”

林素娘微笑道:“怎麼,在朝堂裡過得不如意,想出去外任了?不過要再等兩個月,肚裡的孩子出生,我隨着你去。還有,這次不要再選廣南、川峽、陝西這些邊遠州軍,不能帶家眷。不管到哪裡,我們一家人在一起纔好。”

徐平道:“不到遠處去了,這次選個近的地方,就是到朝堂外面喘口氣。你也該知道,我在邕州六年,卻都是任通判,最後一年才勉強混了一考知州。蔗糖務和溪峒事那些差譴磨勘法裡又沒有明確的說法,資歷太過淺薄。回京這一年,聖上多方照顧我,一下子就提到了鹽鐵副使這個位子上。位高權重是不錯,可資歷殘缺,我的年紀又輕,以後官場上的路不好走,不得不出去啊。”

“那便出去,趁着現在年幼,缺的都補起來,不然將來的日子不更難熬?我是個窮秀才的女兒,又不是大家閨秀,有什麼吃不了的苦?你儘管做自己的事,不用考慮家裡拖你的後腿。不過,你現在臉腫得這個樣子,太醫只說是無礙,也不知道說的是真是假。好歹等你的傷好了,孩子生出來,再考慮這些事。”

徐平嘆口氣:“素娘,你不知道官場上的事,現在都是僧多粥少,哪裡有那麼多空的官缺讓我去選?要想出去,都要提前謀劃,早早把奏章送上去,等着前一任考滿纔好去上任。我現在想去的,就是離得近的京東、京西和荊湖三路。本來最好是去京西路,諸事方便,可惜京西路轉運使王雍馬上就要任滿,下一任已經差注了人,又不能再等上一年。京東路轉運使張存新去上任不足一年,馬上就要考滿,本來剛好是合適的,卻又因爲管下饑荒,他賑濟得力,剛剛賞賜,不好調動。現在啊,我就指着荊湖路了。你還以爲,我這奏章一遞上去,就能夠出去外任了?唉,難着哪——”

林素娘微微笑道:“荊湖路便就荊湖路,又有什麼了?等上幾個月,家裡的事情都安排好,最好不過。”

“現在有一樁難處,我以三司副使的職位申請外任轉運使,沒有貶謫的情況下無先例可循。我也沒有傻到自己去沒事求貶,想個什麼理由,讓人頭痛。”

林素娘道:“大郎初回京時,原先的那個鹽鐵判官許申不就是去任江南路轉運使了?我記得當時說的,他也不是遭貶吧?雖然這一年他也沒把大郎說他的話翻過來。”

“那是判官,怎麼能夠跟副使比?鹽鐵副使,只有到陝西、河東、河北三路任轉運使才勉強說得過去,可現在我又不想去沿邊三路。”

對徐平來說,沿邊三路不僅僅是路途遙遠,不能帶家眷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那裡上面有帥司在,轉運使就真地只負責轉運糧草,權限受到極大的限制。徐平是出去外任施展胸中抱負的,不是去做運糧官的,首先排除的就是那三路。

想來想去也沒個頭緒,徐平對林素娘道:“好了,這些我去頭疼,你好好將養身子就是。車到山前必有路,總能夠想出辦法來。”

林素娘點了點頭,轉身剛好看見秀秀拿了筆硯回來,進書房去放好。對徐平低聲道:“秀秀也是大姑娘了,你也不好一直讓她在身邊,耽誤了她。等你的病好了,便就是她回家去,尋個好人家嫁了吧。再說既然外任,不好再帶着她。”

徐平轉身看了看秀秀,心中莫名有一種煩躁,對林素娘道:“此事以後再說!好了,天已經不早,我們歇了吧,有話明天再說。”

第25章 追捕逃亡第332章 建節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38章 必勝之勢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68章 別跟着我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168章 大新聞第94章 萬事俱備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64章 歐陽修第58章 步步爲營第54章 心有不足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20章 破陣子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70章 蜀兵入隴第51章 大案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39章 黃師宓第29章 其心可誅第58章 怪人知縣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15章 分工第7章 貴人相助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6章 買書第58章 仙人跳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35章 **未遂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14章 心經第160章 呂公綽第3章 盡頭牙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284章 新軍第79章 坐觀成敗第13章 糉子第158章 桃花運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103章 事發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38章 統計學第295章 強兵策第45章 白砂糖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21章 煙花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46章 泉布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196章 機遇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77章 決戰第89章 魑魅魍魎第7章 實際演示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167章 情報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64章 一拍兩散第93章 汝州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44章 打起來了第293章 敕勒川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60章 陽光明媚第3章 秀秀(下)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44章 增兵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36章 孟州通判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249章 示之以強
第25章 追捕逃亡第332章 建節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38章 必勝之勢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68章 別跟着我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168章 大新聞第94章 萬事俱備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64章 歐陽修第58章 步步爲營第54章 心有不足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20章 破陣子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70章 蜀兵入隴第51章 大案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39章 黃師宓第29章 其心可誅第58章 怪人知縣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15章 分工第7章 貴人相助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6章 買書第58章 仙人跳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35章 **未遂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14章 心經第160章 呂公綽第3章 盡頭牙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284章 新軍第79章 坐觀成敗第13章 糉子第158章 桃花運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103章 事發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38章 統計學第295章 強兵策第45章 白砂糖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21章 煙花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46章 泉布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196章 機遇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77章 決戰第89章 魑魅魍魎第7章 實際演示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167章 情報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64章 一拍兩散第93章 汝州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44章 打起來了第293章 敕勒川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60章 陽光明媚第3章 秀秀(下)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44章 增兵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36章 孟州通判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249章 示之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