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阿蒙河戰役

“軍閥通過毀滅和死亡來維持自己的力量,一旦能在這種力量下生存下來,就能獲得與之對抗的永恆勇氣。”——內瓦克

※※※

歐賽河的這邊,是淺灘、森林的結合體,還有處簡易的廢棄堤壩,李必達對這樣的地形很是滿意,而後就將薩博以監軍身份,急速馳往阿薩曼加爾斯城下,攜帶自己“昔蘭尼加國王”的印章,調動塞拉匹斯軍團來趕赴——留四個大隊讓賽爾哈帶領繼續圍困監視城堡,其餘六個大隊在阿爾普指揮下抵達歐賽河,準備殲滅加拉曼貼司人的這股援軍。

而在河川的彼岸,接到李必達死命令的安東尼,讓所有的維比奇納斯人跳下馬匹,用弓箭不斷阻擊遲滯敵人,附屬騎兵大隊其實規模不下於首席千人大隊,有千餘名高盧騎兵,進入埃及後又特選了三百名異族騎射手來增強戰力,於是安東尼與杜鬆維耶商量後,讓這位高盧酋長帶着大部人馬,結陣襲擾對方的進軍,自己則帶着三百名騎射手,不斷反抄到加拉曼貼司戰車後面的步兵側翼,用排箭殺傷干擾對方。

整個晝夜,騎兵都在與加拉曼貼司戰車廝殺着,而河岸那邊李必達與幾名奴兵扈從巋然不動地站在河灘上,等着阿爾普帶着塞拉匹斯軍團主力來到此處。第二個步哨時後,這些黑人兵士以百人隊爲單位,陸陸續續地抵達目的地,“混賬,你們以爲是來休整的?那就大錯特錯,記住你們現在是羅馬的軍團,況且膚色也適合在黑夜當中行動——給我構築簡易的壁壘,檢查自己的弓箭、長矛,將盾牌插在沙地上!”李必達高聲叱吒着,用旗標與火舌旗標識出各翼人馬的陣地,讓這些人忙乎着,現在黑人兵士和軍團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在攜帶哈百失劍(一種類似亞述劍的自衛武器,劍身彎曲,利於格擋)的同時,背囊裡也帶着十字鎬、鐵鍬,瘋狂地營造着。

待到晨曦初現,疲累不堪的維比奇納斯騎兵按照事先安排,許多人牽着前面人的馬尾巴,倒在馬鞍上,一排排涉過歐賽河,進入後方的陣地,許多人剛下馬就躺在行李中間死死睡去,剩下的任務暫時就看塞拉匹斯軍團的六個大隊了!

李必達將所有人分爲三翼,呈不規則形狀沿着河岸列陣,其中右翼的阿爾普實力最爲強大,共有三個大隊,中翼和左翼都各扔下一個大隊——而李必達本人,則帶着塞拉匹斯的首席大隊、麥德捷衛隊與另外個步兵大隊,潛伏在密林與堤壩後面,恰好位於左翼的側後方。

爲了防止暴露,李必達責令潛伏的兵士都用亞麻布套將盾牌、矛尖的反光給遮住,整個森林裡瀰漫着凌厲的殺氣,宛如混雜着青銅色的一片烏雲。

大概一個白日刻後,加拉曼貼司人發覺事先一直襲擾他們的羅馬騎兵退卻到河的對面去了,爲了謹慎起見,便讓伴隨步兵在前,而所有戰車轟隆隆地排列在左翼並肩齊行,這個位置更方便馭手的視野,也方便乘員戰士投擲標槍和刺出長矛。

他們的步兵發現,就在昨天一日間,羅馬人不知從何處又冒出了大概三千到四千名兵士,而且和之前交手的白皮膚傢伙不同,全是與自己同種的黑人,其中一半人手持弓箭,一半人手持長矛,在盾牌與木板,和沙堆組成了一圈圈臨時工事後,擋在了歐賽河之後。

看來是需要繼續突破過去了!這時加拉曼貼司敏銳地觀測到,對方的陣型並不規整,迎着戰車這邊的右翼人馬明顯薄弱得多,那麼下面的作戰方案很輕易地就被敲定:伴隨步兵將羅馬人的左翼牽制住,而戰車主要負責撕裂右翼,而後順勢轉頭橫攻中翼,再包抄殲滅對方的左翼。

這些黑人兵士不就是埃及的努比亞人嘛!以數百年與他們交手的經驗來看,根本無足畏懼。

計較已定後,加拉曼貼司的精英戰車武士不顧連日的作戰疲憊(他們明顯比維比奇納斯人更累,但對方對環境的適應力卻不如己方),呼號着駕着戰車,爭先恐後地淌過歐賽河,濺起的水花高高飛揚,就像一條條在尼羅河裡不可一世的大鱷般。

那邊,伴隨步兵也結隊,與阿爾普的左翼人馬在淺水裡廝殺在一起,雙方前鋒都使用長矛與輕型皮盾,相比較嚴整的馬其頓方陣來說,這種搏殺更加自由,兩邊的兵士都在矛尖互相刺出的光影裡,閃來避去,有的直接拔劍砍殺,一時間難分伯仲。

而戰局率先在戰車那邊得到突破,加拉曼貼司的精英武士一往無前,碾壓碎了羅馬人佈置的輕型木造盾牌,掠過黑人兵士射出的梭鏢與箭矢,直接衝到了對方右翼的後面去,下面的情勢很水到渠成,李必達的右翼開始崩潰,塞拉匹斯軍團的兵士扔掉武器,朝着側邊的一片森林裡奔逃。

相當不少的戰車殺得興起,忘了夾擊對方中翼與左翼的預先計劃,開始追逐着對方的敗兵,但見那些敗兵們紛紛躍入漆黑一片的森林,在那兒還橫亙着一道用樹枝蓋着的壕溝,這時加拉曼貼司人才發覺事情用蹊蹺,便吆喝着馬匹,在壕溝前撲騰着停下了步伐,瞬間一排帶着火的標槍和大箭從密林裡划着軌跡飛了出來,當頭的數輛戰車立刻人亡馬斃,口哨聲、軍號聲與鼓聲紛雜響起,到處是人影竄動,將加拉曼貼司後面的戰車驚嚇得擁堵在一起,在狹長的地帶無法迴旋,“給我一往無前地衝過去!”總司令官李必達高喊着,將兩根手指擡着平伸而出,騎着白馬衝出森林,越過壕溝,他身後的兵士也陸續走出來,隨即半跪着射出弓箭,“咻咻”的破風聲裡,箭羽到處橫飛,給密密擠在一起的戰車造成巨大威脅,很多馭手在往後轉彎時,噗嗤噗嗤中的滿身是箭,垂死在駕駛位上,後面的乘員只能跳下來,手持長矛困獸猶鬥,結果被羅馬人輕鬆射殺或刺死。

李必達的埋伏部隊全部奔騰殺出,不斷地平端着長矛朝前衝鋒,或者不間歇地拋射梭鏢和弓箭,加拉曼貼司的戰車一輛接着一輛被摧毀、俘獲,或者被丟棄,原本準備夾擊羅馬人的他們,反倒遭到了伏擊,左翼的戰車在很短時間內遭到滅頂之災。

戰車隊潰滅後,伴隨步兵反倒遭到夾擊,阿爾普與衝出的李必達部,像兩把鐵鉗般,將這個脆弱的雞蛋瞬間夾得粉碎,數百人被當場屠殺,其餘的屍首飄滿河川,更多的人撥開同伴的屍首,朝着阿蒙河方向沒命逃亡。

“喝呀,喝呀!”斗篷上燃着血跡的薩博齜着牙,騎着馬衝到在後方或坐或物的附屬騎兵大隊的臨時營地,握着劍柄大聲對站起來的安東尼喊到,“我軍前方的步兵伏擊取得輝煌的勝利,總司令官閣下命令你部騎兵即刻投入追擊!”

“混蛋,我們之前連續作戰了兩天三夜,兵士已經不能騎在馬鞍上了,他們的眼睛都快看不見,這些李必達烏斯那傢伙知道不?”安東尼憤聲抗辯到,他情緒激動地打着手掌,站在薩博的馬前。

薩博凱穆斯好像絲毫沒聽到這位的困難,他隨後將面扭向杜鬆維耶,用無可置疑的命令語氣繼續,手裡舉着令牌,“這是十三軍團兼塞拉匹斯軍團總司令官,法老的夥伴,埃及防禦遊牧民族軍事首長,托勒密的昔蘭尼加國王,伊利里亞財務官,帕福斯維納斯大神廟之友,卡拉比斯·高乃留斯·馬可斯F·埃米利烏斯·李必達烏斯閣下的命令,還需要我再重複一遍嗎?”

說完,他將繮繩一拉,坐騎懸起前蹄,劃了個半圈,穩穩當當地站在了反方向,便絕塵而去。

“你們願意跟着我一起去數十羅馬裡的阿蒙河,毫無間歇地追亡逐北,去那兒擊潰加拉曼貼司人剩餘的人馬嗎?”周圍全是松明流動的李必達,對着後面奮力跑動的黑人兵士大聲鼓動到。“爲了昔蘭尼加國王的冠冕,爲了塞拉匹斯神的榮光!”黑人兵士大聲迴應着,光着腳丫大步流星地追趕着他的步伐,這時萬千馬蹄的聲音在後面迅速轉進,安東尼與杜鬆維耶的附屬騎兵也紛紛趕上來,繼而超前,對着阿蒙河的方向奇襲而去。

當看到河曲方向紛紛擾擾的己方敗兵,在追擊在其後,揮舞着標槍和砍劍的羅馬騎兵涌來時,在阿蒙河一岸的加拉曼貼司軍主力開始鬆動喧譁,這時已是晌午時分,站在華麗戰車上的酋長們開始激烈地互相質詢着,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因爲河流的對岸,在佩特涅烏斯將軍的指揮下,十三軍團各個百人隊也開始站好,大有渡河來攻的模樣。

“撕碎他們的後衛人馬!”李必達一馬當先,在加拉曼貼司人前部的間隙裡如利刃般劈入,幾名敵軍呼喝着對他投擲標槍,結果旁邊的奴兵扈從上前,舉盾爲他格擋了下來,越來越多的步兵和騎兵跟着他們的總司令官,將間隙撕成巨大的“創口”,隨後加拉曼貼司人的後隊漫山遍野地開始奔逃,被李必達的騎兵驅出了戰場,而前隊的貴族、伴隨部族兵士、以及戰車被擠在了阿蒙河邊,遭到無情的圍攻與殘殺。

夕陽西下,當整場戰鬥結束後,羅馬人擁有了戰場清掃權,因爲他們是勝利者,從阿薩曼加爾斯城抽調主力,在歐賽河阻擊殲滅對方的援軍,再順勢閃擊了阿蒙河,殺死了三千名左右的加拉曼貼司人,其中掛着金項圈的貴族頭顱就有二十八名。

和在西班牙的巴蘭提亞人類似,這個沙漠裡的民族,雖然之前依靠蠻勇鬥狠,在利比亞南部威名遠馳,但現在也遭到了李必達毀滅性的打擊,按照以前埃西歐人的表述,這個民族有能戰鬥的男丁一萬人,現在一下戰死了三千,基本與滅族相差不遠。

“他們的殘部,估計退往遠處了產紫水晶的巖洞裡了。”埃西歐人使者帶着得意欣慰的語氣,向李必達說。

“你們埃西歐人不會連火把也不會使用吧?”李必達帶着調侃的語氣問道,當使者給出否定的答覆後,李必達將扈從的松明取來,輕輕交到那使者的手裡,帶着溫和的語氣說,“我今天帶領作戰的隊伍很累了,需要休整段時間。所以我將預備的河運衛隊與神墓衛隊,他們在營壘裡無所事事,給調派出來,你們的人擔任嚮導,把那些巖洞裡的老鼠給搜出來,或者直接用火把他們給燒死。”

那使者手裡的火把在顫動,但他很快接受了這個殘忍的命令。

這種無趣的老鼠戰,李必達向來確實覺得“無趣”,他下令阿蒙河戰場的兵士用河水洗刷戰馬,滌清武器上的血跡,隨後掩埋敵我雙方的屍體,這樣的事情居然持續了將近四天,因爲加拉曼貼司人遺留的遺體太多,接着在辨認出對方所有貴族死者後,羅馬人將其全部扔在騾車之上,伴隨軍隊一起走向阿薩曼加爾斯城。

這數日,城方都沒有發起主動的出擊,證明這些傻瓜還把希望寄託在援軍上。所以李必達將阿蒙河他們戰死的酋長貴族的屍體,全部釘在十字架上,在城下豎成長長的一溜,隨後等着城方投降的使者。

三天後,並沒有使者來。

看來對方的武器和糧食儲備都還能支撐下去,另外也沒受到完全的恫嚇而失措。

直到羅馬的兵士將腐臭屍體上斬下的頭顱,搭在拋石機上,像石彈般砸入城中後,城方的守軍終於崩潰,他們打開城門,放棄了抵抗,願意全部投降,哪怕被賣爲奴隸也比遭遇這種悽慘的下場要好。

但李必達並沒有將他們販賣去外國的礦山,因爲這位總司令官身後根本沒有什麼隨軍販子,這些人大部分還是既要錢也要命的,不願意橫穿死亡沙海來做這種買賣。所以,李必達首先讓這幫俘虜活動筋骨——將整座阿薩曼加爾斯城拆毀,而後勒令他們在城郊曠野上,蓋起一座塞拉匹斯神廟,一座努馬王祭壇,外帶座狩獵女神廟。

“完成這一切後,讓這些俘虜受埃西歐人的管理,繼續在鹽井裡做工,但所有的所得,我的軍團要分得一半。還有,薩博請儘快寫份信函給托勒密,我要在這片土地上自主安排司庫頭。”

“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當初說好的,我是昔蘭尼加的國王,這兒我說了算,哪怕我轉眼就把王國送給羅馬,所以信函不過是出於禮節考慮而已。”

因爲修築三座神廟需要的人力還是比較龐大的,所以李必達除留下塞拉匹斯軍團的三個大隊督工外,帶着其他的隊伍陸續撤回位於王國盆地中央的品字形營壘當中休整,又讓數個大隊配合埃西歐人繼續進剿邊遠山脈裡的加拉曼貼司的殘留人馬。

一個集市日後,李必達帶着五十名奴兵扈從與西班牙劍士,輕裝簡從地進入敵方王國所謂的王城,一處略爲簡陋的宮殿,外加憑險據守的衛城,但是在加拉曼貼司人撤離時都被匆忙地燒燬。而後這位被封爲國王的人,就使用了王者方可使用的獅腿椅,坐在滿是殘垣禿柱的宮殿正廳上,穿着羅馬將軍的戎裝,卻戴上了法老王室的藍色冠冕,接過了那薩摩涅斯與埃西歐人的禮物與效忠誓言,以及軍團兵士獻上的小型維納斯神像,十頭公牛和三十隻羊被獻祭後,就在近萬名兵士前公開了繼續“狩獵”加拉曼貼司人的命令:

“我向來認爲,我從來不是君主,這十分有悖於共和國的理念,剛纔也只是臨時管轄這個桀驁之地的權宜之計。我爲羅馬與埃及兩個偉大國家發起這場遠征,所以這個軍事行動完全合法,並且得到實際司令官巴薩圖斯的授權。我攻擊加拉曼貼司人的理由十分正當,因爲他們像捕殺動物般虐待附庸羅馬的友好邦國埃西歐人,所以我代表正義懲處了他們,但是他們的王國武力又是如此強大,若我半途而廢,必然會對我鎮壓昔蘭尼加的哈希迪暴動時的後勤補給線路造成嚴重的威脅,我記得有一句諺語是這樣說的,若是神授予你財富,你卻畏首畏尾的話,那麼接踵而至的可能就是神的怒火和毀滅。最終,我們能做的,就是徹底的,將這個王國給剷除,消滅他們的精英貴族分子,銷燬這個王國的精銳武裝,戰車、堡壘還有許許多多會傷害羅馬人的武器,讓這片土地鑄劍爲犁,享受永久的和平。我偉大而精銳的戰士們,現在我請求,也是鼓勵你們,去聯合擅長山地和洞穴作戰的埃西歐人,把所有的加拉曼貼司人左邊毛髮剃去的(他們的貴族會剃去左邊的頭髮)的人物全部捕殺——我的軍團兵士取下一名貴族的頭顱,賞賜五百塞斯退斯,取下名貴族親人的頭顱,賞賜二百塞斯退斯;若是軍奴的話,賜予自由,轉正爲軍團兵士,並賞賜二百塞斯退斯;軍中無論任何人,砍下敵軍國王的首級,賞賜一萬第納爾,或者八千德拉克馬。不過必須提醒的是,我們的目的並不是瘋狂地殺戮,所以你們在山洞裡放火的話,必須抱着顆節制的心,要保留農夫和工匠的生命,只要對方願意報出自己的身份,搜查完可能暗藏的武器後,就寬赦這些人。”

隨後,李必達帶着自己的衛隊,又沿着廢棄的王城邊的河流,向前前進了五百斯塔狄亞,滿目所及之處都是加拉曼貼司人的屍體,和正在焚燒的村莊,每天日落時分都有許多兵士腰帶上彆着一個或者多個頭顱,前來邀功請賞,其中有個巴古勒斯的百夫長,因一日內和他的手下,連續砍下了十七名貴族,六十三名貴族親人的首級,有了個“頭顱項鍊工匠”的諢號。

那些基於報復心理的埃西歐人殺戮起來更加沒有節制,這些帶着鴕鳥毛的落後蠻族,大概還未想到有朝一日還能反攻倒算,他們將農莊和礦山裡的同族奴隸全解放了出來,組成了大約四千人的復仇軍,一刻不停地進行無差別屠殺,每天都在犯着可怕的戰爭罪行。而加拉曼貼司人,這個利比亞最勇敢,也是最有文明的遊牧民族(當然早就轉入了農耕軍事生活),而今卻只能像他們之前最鄙視的埃西歐人那樣,在洞穴裡當起了不見天日的地鼠,他們甚至無法越過山脈逃走,因爲再往西部,直到大力神石柱爲止,都是渺無人煙的沙海。

駭人的行爲進行了大約一個月,加拉曼貼司國王的藏身山洞被百夫長波羅找到,提圖斯·波羅站在洞口,用盡可能和善的語氣勸這位國王走出洞穴,接受仁慈的將軍的安置。

但那國王對埃西歐人的翻譯說,他既不願意和埃西歐這個卑賤的民族共處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也不願意去見李必達烏斯,因爲他們的祖先有過訓言,他身爲國王,只能去見被自己戰敗的外國國王。

“可是我們的將軍是昔蘭尼加的君主,你法理上只是他的下屬小國王而已。”波羅還待勸說,山洞裡傳來了女人和孩子的慘叫聲,他便對着後面的兵士聳肩,說“在此處安靜等一會兒,而後擡着王族的屍體去將軍那裡領取賞錢。”

加拉曼貼司國王和七名妻妾,十一個子女一起自殺在暗無天日的洞穴裡,屍體被李必達隆重地下葬,而後李必達頒佈了嚴厲的法令,要求即刻起停止圍捕,所有的加拉曼貼司被俘國民,和埃西歐人一起去協助修築神廟。

兩個月後,三座神廟依次矗立在阿薩曼加爾斯城的廢墟前,李必達只將戰爭的虜獲品,獻在了狩獵女神廟前,這是他曾對女兒許下的諾言,接着他對所有的埃西歐人、殘餘的加拉曼貼司人,以及兩個軍團的兵士宣佈,法老已經允許他在這個國度自主設立司庫頭了!

所有的兵士狂熱地歡呼起來,李必達許諾會花些時間,讓書吏們丈量好土地,隨後授予他們,耕作者是埃西歐人和加拉曼貼司人,這個王國從此將建立類似羅馬共和國的庫里亞大會,司庫頭佔三分之一席位,埃西歐貴族佔三分之一,而加拉曼貼司人也佔三分之一,以求長治久安。

這完全是李必達耍的花招,他的席位分配看似十分平衡,但其實埃西歐與加拉曼貼司互相完全是仇視的關係,無論任何一方有不安分的苗頭,另外方必然投向他這邊,所以他永遠擁有三分之二的力量壓制當地。

至於埃西歐解放奴隸組成的復仇軍,全部被李必達“吃掉了”,他把他們編成八個獨立輔助大隊,用梭鏢、投石作戰,替他擔任北上征伐昔蘭尼城的前鋒,“因爲我纔是解救你們的人,所以是你們的庇主,希望你們這些可憐的民族能明白這種公理。”

第6章 各翼第12章 榖中第23章 科爾杜巴追襲戰第18章 布魯圖的指責第19章 尤莉亞的來信第32章 阿非利加第27章 追擊之橋第27章 不相離棄第29章 疑惑第32章 南行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26章 兵權紛爭第29章 大馬匪康巴諾第15章 角蝰和蝮蛇第6章 萬王之王的決意第15章 maxima第30章 庫里奧的拜謁第21章 “代理人”第13章 與女王的再會第5章 密約第26章 馬筏第2章 反攻第28章 艦隊入港第2章 馬略與尤利烏斯法第18章 傳訊第26章 什麼是羅馬的政治第25章 軍號第9章 一觸即潰第29章 三角關係第29章 孤獨第7章 帕魯瑪·卡拉比斯歡迎您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13章 Peculium第28章 帕平納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34章 卑言甘語第19章 普里阿普斯的祭禮第29章 索官第22章 阿西馬努斯山第10章 帕福斯之圍第22章 勾當第26章 苦戰圍攻第23章 軍中競技會第32章 鹿角神之罰第19章 戰俘成軍第9章 蘇雷納第17章 羅德島人的報恩第27章 哈希迪暴動第22章 勾當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25章 孿生軍團的“譁變”第14章 佈局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1章 隱藏的年輕起訴人第31章 主角·配角第2章 下馬騎兵第10章 步騎並進第32章 鹿角神之罰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9章 恫嚇第11章 決戰之前第16章 雪之山脈第10章 克拉蘇的宴請第15章 優拉貝拉的降服第32章 南行第13章 出軍第15章 準兵變第27章 克萊奧帕特拉的誘惑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14章 訓誡第4章 狂怒第1章 隱藏的年輕起訴人第9章 蘇雷納第17章 羅德島人的報恩第32章 鹿角神之罰第7章 鴻溝之吻第19章 兩線馳戰第11章 羅德島的曙光第4章 新政第2章 舌尖上的火與劍第15章 舊港海戰第22章 拖延第31章 藍圖第16章 絞殺第31章 藍圖第29章 掃蕩第30章 卡普阿的角鬥學校第16章 菜單第16章 山丘第7章 帕魯瑪·卡拉比斯歡迎您第26章 王女的恨第4章 鐵鏈和絕食第13章 軍心歡動第19章 強越第30章 什一法第6章 萬王之王的決意
第6章 各翼第12章 榖中第23章 科爾杜巴追襲戰第18章 布魯圖的指責第19章 尤莉亞的來信第32章 阿非利加第27章 追擊之橋第27章 不相離棄第29章 疑惑第32章 南行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26章 兵權紛爭第29章 大馬匪康巴諾第15章 角蝰和蝮蛇第6章 萬王之王的決意第15章 maxima第30章 庫里奧的拜謁第21章 “代理人”第13章 與女王的再會第5章 密約第26章 馬筏第2章 反攻第28章 艦隊入港第2章 馬略與尤利烏斯法第18章 傳訊第26章 什麼是羅馬的政治第25章 軍號第9章 一觸即潰第29章 三角關係第29章 孤獨第7章 帕魯瑪·卡拉比斯歡迎您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13章 Peculium第28章 帕平納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34章 卑言甘語第19章 普里阿普斯的祭禮第29章 索官第22章 阿西馬努斯山第10章 帕福斯之圍第22章 勾當第26章 苦戰圍攻第23章 軍中競技會第32章 鹿角神之罰第19章 戰俘成軍第9章 蘇雷納第17章 羅德島人的報恩第27章 哈希迪暴動第22章 勾當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25章 孿生軍團的“譁變”第14章 佈局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1章 隱藏的年輕起訴人第31章 主角·配角第2章 下馬騎兵第10章 步騎並進第32章 鹿角神之罰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9章 恫嚇第11章 決戰之前第16章 雪之山脈第10章 克拉蘇的宴請第15章 優拉貝拉的降服第32章 南行第13章 出軍第15章 準兵變第27章 克萊奧帕特拉的誘惑第1章 軍團女匠師第14章 訓誡第4章 狂怒第1章 隱藏的年輕起訴人第9章 蘇雷納第17章 羅德島人的報恩第32章 鹿角神之罰第7章 鴻溝之吻第19章 兩線馳戰第11章 羅德島的曙光第4章 新政第2章 舌尖上的火與劍第15章 舊港海戰第22章 拖延第31章 藍圖第16章 絞殺第31章 藍圖第29章 掃蕩第30章 卡普阿的角鬥學校第16章 菜單第16章 山丘第7章 帕魯瑪·卡拉比斯歡迎您第26章 王女的恨第4章 鐵鏈和絕食第13章 軍心歡動第19章 強越第30章 什一法第6章 萬王之王的決意